異鄉人之地
0 篇書評

異鄉人之地

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

Land of Strangers : The Civilizing Project in Qing Central Asia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12/2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263600
  • ISBN: 9786267263624
  • 字數: 207,776
紙本書定價:NT$ 550
電子書售價:NT$ 38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榮獲2021年美國歷史協會約翰費正清獎★★
★★全球唯一中譯本、獨家收錄中文版作者序★★

第一本從察合台語檔案探討近代新疆文明衝突的重量級作品
從穆斯林的東突厥斯坦,到大清帝國的新疆省
晚清中國征服者追求的儒家理想社會
如何摧毀新疆穆斯林與漢人的日常生活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50

    【馮客《人民三部曲》老犢粉專屬優惠說明】 凡於 2024/1/31 前,於 Readmoo 購買《人民三部曲》任一電子書之讀者,於 2/29 前購買《毛澤東之後的中國》,輸入專屬優惠碼,即享加購優惠 285 元。 *優惠碼可至 會員中心>優惠碼 或 購物車 查詢,使用期限至 2024/2/29 ...

  • 電子書: NT$ 406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漢學家卜正民重磅鉅作★★ 一部創新的、顛覆傳統的歷史論述 爬梳中國與世界之間近八個世紀以來的關係 了解中國對外擴張背後的「大國」邏輯

  • 電子書: NT$ 350

    從階級革命、改革開放到一黨一人專政 跳脫傳統檔案及編年龐大敘事 劉少奇的無腳床、毛澤東的藏書齋…… 〈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我的祖國〉 從領袖逸聞到流行「紅歌」逐一解碼  歸納百年大黨各階段關鍵特質

  •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爬梳中共在新疆的統治歷程,可謂是新疆從「解放」至今在中共治下的一部通史;在梳理歷史脈絡時,也側重新疆當地的民族幹部地位如何衰退、以及來自內地的漢人幹部的權力上升的過程。更能使讀者明白,自新疆「解放」至今的七十年間,中國共產黨曾經自詡為少數民族的「解放者」,如今卻成為拘禁並改造少數民族的政治力...

  • 電子書: NT$ 336

     專精中國上古史的杜正勝院士繼【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後,多年思考的總結!   解構「炎黃子孫」的神話,釐清「中國的範圍」、「原中國的所在」、「中國本部的奠定」。   剖析「中國的擴張」、「中國的勢力範圍」以及擴張三部曲:「征服→統治→改造成為中國人」。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476

    重現歷史上看不到的現場,披露新聞報導最深刻的功力。 上百位傑出記者口述,一窺中國近八十年歷史性時刻的幕後故事。 艾美獎、CNN傑出獎、杜邦獎、皮博迪獎得主齊邁可重磅力作 尹麗喬、沈伯洋、汪浩、辛翠玲、張潔平、黃兆年、黃奎博、楊念祖、蘇貞昌——聯合推薦(按姓名筆畫數排序)  

  • 電子書: NT$ 336

    前《南德日報》駐北京資深記者,深入觀察中國十餘年,揭露最深入又驚悚的數位監控   西方各大媒體《華盛頓郵報》、《觀察家報》、《週日泰晤士報》、《倫敦書評》盛讚本書為「時代的警鐘」    

  •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 電子書: NT$ 245

    黃仁宇重磅著作《中國大歷史》,全新直排校訂,暢銷10萬本新版! 黃仁宇:我寫的歷史是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 這並不是說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會的道德要靠社會的結構而決定其內涵。

  • 電子書: NT$ 336

    從《躁動的亡魂》看見太平天國戰爭在人心中的刻痕。戰爭如何中斷日常?人們如何面對失序與動盪?如何處理遍地屍骨與紀念逝去親人?如何重拾內心的確定感,重建被戰爭粉碎的世界?本書透過方志、傳記、詩集、外交文獻與傳教士報告,帶領讀者看見這些刻痕,看見當時人們最切身的經歷:失親之痛、對官府失能的憤怒,以及摻雜腐...

  • 電子書: NT$ 315

    理解新疆的重要研究,揭開再教育營真實狀況 探究極權統治的再進化 面貌、聲音、行為、情緒,高科技監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掌握人類 這一切不只來自中國,更來自美國矽谷與西雅圖 人性在監控下的扭曲及兩難,無所遁形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80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比爾‧蓋茲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漢斯.羅斯林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560

      這本日記對於與北京當局的談判、強化香港(遲來的)的民主制度,以及彭定康如何尋求適度的自治制度讓香港在1997年後能持續運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出乎意料的是,不只中國共產黨反對彭定康的政制改革,一些英國商人和政府高官也對彭定康的作為非常不悅。對這些人來說,與北京保持良好的關係似乎比較重要,...

  • 電子書: NT$ 406

    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336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入圍作《牆國誌》作者好評再出擊── ──《環球郵報》2021年度選書── ──《紐約客》2022年最佳書籍── 繼調查報導前作《牆國誌》,詹姆斯.格里菲斯再次集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於一書, 藉由深度跨國調查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三種受壓迫語言...

  • 電子書: NT$ 595

    蒙古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國,有三個最終同化成穆斯林。所向披靡的游牧民族,為什麼成了真主的信徒? 第一本跳脫漢文與西方中心,以「伊斯蘭視野」重新書寫的蒙古帝國史。 波斯文獻 × 阿拉伯史料 × 穆斯林觀點 = 理解近代世界史全貌的必讀之作!

  • 出版日期:2016-09-30
    電子書: NT$ 315

    一九九九年,這本書寫作的起點。那時王力雄剛出版《天葬──西藏的命運》。再寫一本新疆問題的《天葬》是他最初的想法。不過當局以「竊取國家機密文件」的指控,讓他鋃鐺入獄。不過這個牢獄之災也成了他理解新疆的一個轉捩點,在今日中國,能讓維吾爾人接納漢人的地方,大概只有關押政治犯的監獄。那次入獄給他的最大收穫就...

  • 電子書: NT$ 364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

  • 電子書: NT$ 630

    中國西征,征服了「中央歐亞」──也就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將現今的新疆與蒙古納入版圖,牢牢控制西藏。乾隆皇帝誇耀大清盛世的「十全武功」,泰半都是這場西征的成果。 清帝國摧毀了當地另一個同樣也想成就自身霸業的帝國:準噶爾蒙古帝國。透過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外交策略、軍事行動與經貿進逼下,準噶爾帝國曾經...

  • 電子書: NT$ 406

    中國百年命運的劇變與滄桑 民國知識分子的希望與悔恨 最會說故事的歷史學家—— 史景遷揚名立萬之作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故事,一齣波瀾壯闊的史詩悲喜劇,記錄下一八九五到一九八○年間劇烈變動的中國。

  • 電子書: NT$ 312

    這是歷史的幽靈徘徊不去的亂世 大濫殺、強制滅絕、滅種、滅族再度上演?!當今世界現況已和希特勒所處的世界愈來越像! 地球人口爆炸、乾淨水源短缺、糧食危機,外加全球氣候變異、天災人禍頻傳…… 一直以來我們誤會大屠殺的真正成因:生態恐慌和國家毀滅! 原來,人人都可能是滅絕的幫凶!!

  • 電子書: NT$ 476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年度好書 振聾發聵的道德之聲~人文學科的亂世警鐘   當歷史宛如時間怪獸吞吐讓人混淆的謊言, 本書痛快地揭開沾满了弱勢者鲜血的真相!  

  • 詳細資訊


      「《異鄉人之地》是一部建立在豐富史料及精彩分析的卓越著作,書中充滿令人難忘的細節描述,涵蓋一群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梅爾清,《躁動的亡魂:太平天國戰爭的暴力、失序與死亡》作者

      本書作者透過多語言史料的相互映照,闡釋湘軍集團所推行的教化工程背後的思想淵源及政治脈絡,並透過檔案紀錄中的漢人士兵、突厥穆斯林及回民事蹟,還原近代新疆社會的真實圖像。

      《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描述十九世紀末晚清時期,中國本地湘軍集團重新征服了新疆地區,並嘗試以儒家社會的理想來改造這個「異鄉人之地」,將穆斯林教化為漢人。然而,這樣的教化工程卻對當地人民的身分認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隔閡、不平等和暴力,最終推動「東突厥斯坦」在地民族意識的形成。

      首先,本書跳推傳統官方敘事,透過漢人士兵、突厥穆斯林及婦女的平民視角,真實呈現近代新疆的社會生活圖像,涵蓋了婚姻、家庭以及宗教習俗的層次。本書指出,語言與文化的隔閡,而非宗教,是族群衝突的核心原因。雖然官方政府透過「通事」這樣的翻譯官僚,試圖進行調解與融合,但轉譯的結果往往造就了更激烈深層的衝突,而非平順的融合過程。

      再者,本書深入爬梳左宗棠為首的湘軍集團網絡,並結合官方文書及雜史記錄,呈現湘軍集團和清帝國中央之間錯綜複雜的政治互動,如何影響新晚清疆社會的發展變化。而湘軍集團的行動背後,有著更為深層的中國文化脈絡──經世思想作為指導原則。再者,本書進一步分析湘軍的統治理念,揭示湘軍在新疆實踐經世思想的過程中,以儒家為核心的同化政策如何逐漸轉向殖民主義的方向。

      本書最大特點,在於採取新清史觀點與歷史人類學的方法,將湘軍集團的教化工程與同時代歐洲殖民主義的「文明使命」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不僅打破了過往以帝國核心為出發點的歷史敘事基調,也從邊陲的角度出發,重新檢視中國歷史中隱而不彰的邊緣與核心關係。這樣的視角不但使讀者能夠深入理解新疆歷史的深層變化,同時也重新詮釋了中國歷史的近代脈絡。

      本書指出,儘管許多學者都著重於分析當代新疆衝突的民族主義訴求,但這種身分認同的形成過程非常複雜,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民族主義,還包括階級和宗教因素。湘軍的教化工程造成新的社會結構和話語,並促使穆斯林社區開始表達自己的身分認同,帶來穆斯林社區抵抗統治者的影響。理解晚清新疆社會的身分認同變遷,對於解釋當代新疆的現況至關重要。

    本書特色

      一場身分認同的巨變!十九世紀末,重新征服新疆的大清帝國,嘗試以儒家理想改變穆斯林社會。本書揭示儒家及伊斯蘭文明衝突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由暴力及規訓而引發的社會分裂、不平等,直到今天仍然持續作用中。

      儒家教化工程與突厥穆斯林:中亞的穆斯林社區,自元代以來信奉伊斯蘭教、使用突厥語言。然而,由儒家知識分子主導的改造計劃,嘗試改變穆斯林社會,導致當地產生文化衝突、社會不平等及日常暴力。

      身分認同的轉變:歷經晚清同化時期的穆斯林,在抵抗外加的認同與重新定義自我身分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共同血統的神話,而成為日後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的起點。

      當代衝突的起源:《異鄉人之地》不僅呈現近代新疆社會的關鍵變化,更闡釋族群衝突的核心並非宗教或道德觀念的不同,而是帝國與邊陲的統治及暴力問題,這對於理解當代新疆的現況至關重要。

    作者簡介

    許臨君(Eric Schluessel)

      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學博士,現任喬治華盛頓大學現代中國史助理教授。曾任教於蒙大拿大學,並曾於2018至2019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梅隆研究員。著有《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以及中亞文獻教材《察合台文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Chaghatay)。

    譯者簡介

    苑默文

      自由譯者,常年關注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和物質文化,譯有《賓.拉登文件》(黑體出版)、《中斷的天命》、《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絲路上的帝國》等書。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侍建宇|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副研究員
      熊倉潤|日本法政大學法學部國際政治學科副教授

    好評推薦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侍建宇|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
      張中復|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前系主任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楊海英|靜岡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部教授
      喬舒亞.弗里曼|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蔡偉傑|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熊倉潤|日本法政大學法學部國際政治學科副教授
      (按姓氏筆劃排列)

      「許臨君是一位擅長收集、閱讀和翻譯艱澀珍貴材料的專家,他為我們提供一個窺探十九世紀末邊疆社會的窗口。《異鄉人之地》是一部建立在豐富史料及精彩分析的卓越著作,書中充滿了令人難以忘懷的細節描述,涵蓋一群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
    ──梅爾清(Tobie Meyer-Fong),《躁動的亡魂:太平天國戰爭的暴力、失序與死亡》作者

      「許臨君結合其驚人的語言技能,以及廣泛的檔案研究和概念分析,呈現出清代吐魯番生動的社會生活及日常百態。《異鄉人之地》是一個精細入微的歷史記錄,更是一項卓越的學術成就。」
    ──阿迪卜.哈立德(Adeeb Khalid),《製造烏茲別克:早期蘇聯的國家、帝國和革命》作者

      「透過本書對清朝殖民統治之理論及實踐的豐富探討,我們看到暴力和規訓如何持久地塑造新疆的群體身分。作者許臨君運用其豐富的多語言工具爬梳日記、紀念碑和法庭案件文件,進而揭示在晚清新疆的殖民過程中,漢人及其中介者,與被殖民的維吾爾人之間的日常生活互動。」──瑪麗安娜.坎普(Marianne Kamp),《烏茲別克的新女性:伊斯蘭、現代性和共產主義下的揭面》作者

      「在這本優秀的專著中,許臨君描述晚清新疆平民的身分認同邊界是如何被塑造的。本書使用吐魯番的突厥、滿洲和中國來源的多方文獻,介紹當地的精英、來自湖南的儒家官員、通曉多語言的當地通譯與說漢語的穆斯林等人物。他的敘述生動地描述文化衝突、身分認同、性別意識形態、殖民紀律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巧妙而具有說服力地與今天現狀相互呼應。」──喬納森.李普曼(Jonathan N. Lipman),《熟悉的陌生人:西北中國穆斯林的歷史》作者

      「撰寫一部關於任何歷史時期社會的『底層歷史』,都不是容易的任務,但《異鄉人之地》是一個出色的例子。本書為探索現代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歷史,並提供啟發性的見解。」──王元崇,德拉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透過理解一百五十年前晚清湘軍集團在新疆展開的儒家教化工程,對我們理解現代中國政府如何治理新疆的行動有寶貴的貢獻。」──《亞洲書評》(Asian Review of Books)

      「作者以十分特殊的歷史視野,並運用老維吾爾文(察合台文)地方文本在內的豐富史料,重新檢視新疆在清末經歷穆斯林抗清事變後,清廷體制再度以「教化」之名,對這個失而復得的化外之地實施文明化的正當性及其矛盾。這種似新實舊的措施,表面上跳脫了以往鎮壓穆斯林反叛後「善後」的傳統模式,其實是更加凸顯出中原儒家統治觀與中亞突厥伊斯蘭社會間,並企圖建立共生關係的複雜性與弔詭性。本書雖著眼於歷史,但對於理解當代新疆治絲益棼的局勢,有著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張中復,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前系主任

      「清末新疆建省時,給的名字是「甘肅新疆省」;臺灣建省時則先稱為「福建臺灣省」。新疆與臺灣相距頗為遙遠,可是兩地倒有頗多的共同點或相似處。因此,閱讀新疆能帶給大家的意義遠遠大過新疆本身。乾隆將新疆納入版圖之後,就常常將要被流放的人送往新疆。這些人往往本是大官或者有錢的生意人,因此漢人的文化因子在左宗棠重定新疆之前,已經埋下。本書的重點著重在「新疆回變」以後的種種事情,特別是漢文化的強勢導入,頗具意義。」──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異鄉人之地》資料來源豐富,理論分析深刻,為中國史、維吾爾歷史以及殖民主義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許臨君將清代新疆的殖民主義置於中國現代史與全球帝國主義中考察。同時,他也展示這項殖民工程如何在影響地方層級的事物,因為該區域的多數穆斯林人口要與日益干涉人民生活的省政府調整關係……藉由聚焦在中國政府與當地穆斯林之間的日常互動,以及國家的意識形態律令如何被本地人民理解、重新想像,與重新利用,許臨君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些現象背後的歷史脈絡……他具備了從晦澀難解的檔案文獻及其他稍縱即逝的資料中抽繹出生動敘事的天賦。」──喬舒亞.弗里曼(Joshua L. Freeman),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中國研究》(The China Journal)

      「本書探討清朝在一八七七年弭平新疆回變,收復新疆後,新一批的湘軍統治菁英如何推行新的儒家教化政策以維持新疆的長治久安。這段歷史實際上也是我們理解維吾爾民族主義起源以及當代新疆衝突局面的窗口。作者指出湘軍菁英在清末新疆所推行的儒家教化工與與歐美殖民主義的特定形式非常相似,藉此也可以說明殖民主義在非歐美的脈絡下如何浮現。本書另外的特點在於運用了華南研究的歷史人類學方法來回答美國新清史所提出的問題,這表現在作者對吐魯番多語種地方檔案的運用上。可以說本書是第二代新清史研究者透過整合不同學科方法來研究清代新疆史的最新成果。對於清代邊疆史、歷史人類學以及殖民主義有興趣的讀者而言,相信本書不會讓你失望。」──蔡偉傑,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1)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6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