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當代重量級思想大師——德勒茲作品
《尼采與哲學》全新繁體中文譯本面市
傅柯(Michel Foucault)在1960年代開始了對性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曾先後在克雷蒙-費洪大學(Université de Clermont-Ferrand)和凡仙大學(Université de Vincennes )開設講授兩門課程。1964年在克雷蒙-費洪大學開設的課程訂為「性」(L...
為了讓讀者較容易把握海德格哲學,作者在本書中運用簡易流暢的文字,輔以實例,以十五章的導讀與分析,逐節分點闡釋海德格的理論思維,完整而連貫地勾勒出《存有與時間》的整體架構與脈絡。期許讀者能在明白海德格哲學後,對其理論困難,有自己的反省與體悟。
西方哲學的黃金年代,縱橫四百年,名家輩出。 主體性哲學風起雲湧,自我成為萬物的尺度。 ------------------------------- ★★★你絕對沒有讀過這樣寫的西洋哲學史★★★ 普列希特最精彩哲學史,單冊閱讀也沒問題
這是哲學史裡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社會和生命躁動不安,哲學既是自我追尋,也是改變世界。 ------------------------------- ★★★你絕對沒有讀過這樣寫的西洋哲學史★★★
在《論真實》中,法蘭克福探討《放屁》未深究的問題。在前書中作者論及,有些哲學家或公眾人物根本不承認「真」和「假」是有意義的類別,他們只在乎自己說的話是否能有效操弄他人的態度和觀點。
《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教我們一件事: 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起伏變化,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 一本幫助我們化解內在偏執,轉念面對外在挑戰的《易經》使用手冊
今日人心的浮躁與不安,無異於千年前的戰國時期 古代經典《莊子》,正是現代人強化心靈的實用法則 讓自己在艱難的處境中,仍能身心安適 全新繪製漫畫.逐字原典白話圖文解說 來自中醫、武術世家,獨樹一幟的觀點 這堂兩岸三地華人慕名而來,場場爆滿的課程,現在你也能領會
後來,我們都忘記: 一路追求的,應該是幸福 熱銷超過三十萬冊《正是時候讀莊子》、《穴道導引》作者蔡璧名最新作品 偕同莊子與詩歌一起前行,在濃如酒的愛裏,保有淡如水的心
德勒茲:「(尼采)樹立起一幅思想的嶄新形象,將思想從輾壓它的重擔中釋放出來。」
尼采的思想對於現當代哲學具有深遠影響,其曾提出「權力意志」、「永恆回歸」、「上帝已死」、「超人」、「主人—奴隸道德說」等諸多概念,並對過往的哲學理論提出反思,不僅大大影響了歐陸哲學中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及後結構主義之發展,其影響力也擴及心理學、文學及文化藝術領域,賦予後代的哲思與思想家嶄新形象。
德勒茲(Gilles Deleuze)作為法國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思想理論家之一,其著述研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即為他針對左右現代哲學發展的哲學家之詮釋與爬梳,他在《尼采》(Nietzsche)這本小書中為一窺尼采的思想面貌立下基礎,而在1962年針對尼釆哲學所撰寫的《尼采與哲學》(Nietzsche et la philosophie)這本專著中,德勒茲對尼釆哲學進行更深度及全面的探討,除領略尼采哲學的精髓外,更可識見他富含創見的思想切面,亦為了解德勒茲思想、乃至於現代歐陸哲學發展的重要取徑。
《尼采與哲學》不單是對尼采的思想進行嚴謹系統的闡述,同時還糅入了德勒茲富含創見和想像力的解釋;德勒茲後來的許多創見,包括事件、差異、重複、生成、時間性在內的核心概念,都能在這部作品中找到最初的萌芽。
面對尼采這樣一位滿懷激情、思想深邃而且最終瘋狂的哲學家,要理解他到底說了什麼,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詮釋尼采,取決於如何閱讀他的作品,德勒茲在《尼采與哲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極其精彩的範例。本書不但可以作為窺尼采思想精髓的透鏡,也是深入瞭解德勒茲乃至後現代哲學的橋樑。
作者簡介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
法國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思想理論家之一。自六○年代起的一系列哲學著述,對後世的哲學、文學、政治、精神分析、電影及美學等研究領域有深遠的影響,研究範疇擴及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y)、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及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德勒茲從研究哲學史上的哲學家入手,探討其哲學,並由此發展自己的哲學概念。著有:《尼采與哲學》(Nietzsche et la philosophie, 1962)、《康德的批判哲學》(La philosophie critique de Kant, 1963)、《差異與重複》(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1968)、《意義的邏輯》(Logique du sens,1969)、《傅柯》(Foucault, 1986)等作品。後來更與精神分析家瓜達希(Félix Guattari)合作著述,計有《反伊底帕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L’Anti-Œdipe – Capitalisme et schizophrénie, 1972)、《千高原—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之二》(Mille Plateaux – Capitalisme et schizophrénie 2, 1980)等。其中《差異與重複》一書被許多學者公認為德勒茲的傑作,並使法國哲學巨擘傅柯(Michel Foucault)宣稱:「未來將是德勒茲的世紀。」
審訂者簡介
李櫻蕊
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哲學系博士,現任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美學、藝術哲學、現象學、法國當代哲學。
譯者簡介
王紹中
人生走了一圈,想簡單活,做簡單事,於是回到思想,開始翻譯。從勿留一句不解之言的高度,面對著無止盡的事,行到所能之處。
台大社研所理論組畢業,相關譯作包括皮亞傑(Jean Piaget)《結構主義》(Le Structuralisme)、傅柯(Michel Foucault)《臨床的誕生》(Naissance De La Clinique)、《監視與懲罰》(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德勒茲(Gilles Deleuze)《尼釆》(Nietzsche)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