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險福爾摩沙

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

PIONEERING IN FORMOSA :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Wreckers, and Head-hunting Savages

2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0/05/1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0.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8016439
  • 字數: 132,557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45
電子書特價:NT$ 20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必麒麟(W. A. Pickering),英格蘭傳奇冒險家,當時最著名的「台灣通」,用這部回憶錄將我們帶回野蠻、危險又生氣勃勃的十九世紀福爾摩沙。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178

    從未有人像李仙得那樣,如此深刻直接地介入1860、70年代南台灣原住民、閩客移民、清朝官方與外國勢力間的互動過程。 透過這本精彩的踏查手記,您將了解李氏為何被評價為「西方涉台事務史上,最多采多姿、最具爭議性的人物」! 本書顛覆傳統中國史籍的描述視角,重現土著在中國政府與西方勢力的外交衝突...

  • 電子書: NT$ 196

    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數不清的鳥事蠢事搞笑事傷心事正經事, 想更了解臺灣、更珍惜我們所居住的地方, 不如就從本書開始,一起對臺灣史動真感情吧!

  • 電子書: NT$ 247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 電子書: NT$ 455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 特價 電子書: NT$ 297

    ★史明親自改寫,親筆繪畫,認識台灣史最佳入門。 ★第一本站在被統治的台灣大眾立場的台灣史。 ★原著百萬字精華濃縮,再收錄一百餘幅史明親繪漫畫。 ★本書另收錄史明首次曝光的文章〈謝雪紅的慘境〉。  

  • 電子書: NT$ 301

    才開學就入伍!全班七星山挖戰壕。台北大空襲。跑到哪,炸彈就跟著我到哪! 兒玉町賣書、入船町擺攤、御成町勅使街道歡迎中國軍隊進駐⋯⋯ 國破山河在?事實遠比小說神奇。 日治最末年, 18歲少年學徒兵的台北記憶。 特別收錄:台北高校及高校生的台北歷史照片

  • 電子書: NT$ 455

    伊能嘉矩,於1908年5月獲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坪井正五郎教授推薦,負責撰寫吉田東伍博士主持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篇。於1909年2月編寫完成此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臺灣史書。 本書蒐羅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在每一地名辭條條目下,匯集該地相關的史料,重建該地的歷史沿革,每一辭條即為臺灣各地的...

  • 出版日期:2012-01-01
    電子書: NT$ 252

    16歲的荷蘭少女瑪利婭從小生長在台夫特,是新教牧師亨布魯克的二女兒。亨布魯克牧師聽了曾在福爾摩沙服務14年的牧師學長描述,對於前往「美麗之島」傳教充滿嚮往。1647年,瑪利婭懷著對初戀情人楊恩的思念,與一家人帶著夢想,搭船前往福爾摩沙。 在那裡迎接他們的,包括平埔族西拉雅女子烏瑪。烏瑪是部落第一美...

  • 出版日期:2013-10-29
    特價 電子書: NT$ 178

    1873年,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 Steere)遍遊中南美洲後,橫越太平洋,深入福爾摩沙島,遭遇平埔、福佬、客家等族群,走訪邵族、巴宰、賽德克、西拉雅、排灣等部族,記述各地風俗、生態、房屋、服飾、刺青、音樂等文化,誠為難能可貴的記錄。史蒂瑞的筆調風趣,是您神遊19世紀末台灣的不二導...

  • 出版日期:2013-10-29
    特價 電子書: NT$ 214

    十九世紀下半葉台灣最重要而珍貴的史料,一部熠熠生輝的不朽經典! 1844年出生於加拿大的馬偕,既是醫師也是牧師,為台灣奉獻60餘年,在醫療、教育與傳教都播下健壯的苗芽。1895年,馬偕在台灣傳教的日記在海外出版,記敘台灣的風土民情與自然生態,1950年代曾翻譯為《台灣遙寄》、《台灣六記》,惜日...

  • 電子書: NT$ 406

    ◎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 ◎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 ◎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華參你可曾見過?而它的姊妹竟遠在地球彼端的熱帶美洲? 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 出版日期:2021-08-01
    電子書: NT$ 315

    一面想著台灣史的一個片段, 一面思索這個國家的將來…… 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他來到台灣。 一九九三與九四年,兩度踏上這塊土地,他滿懷理性與感性,閱讀這個島的魅力。

  • 詳細資訊

    必麒麟(W. A. Pickering),英格蘭傳奇冒險家,當時最著名的「台灣通」,用這部回憶錄將我們帶回野蠻、危險又生氣勃勃的十九世紀福爾摩沙。透過他的親身見聞,我們看到平素貪財獨斷的滿大人,某日卻因上級突然要造訪而倉皇失措,火速重振已廢弛數十年的軍備的荒唐場景。我們也聽到自視是天下惟一人種的漢人,對著「蠻子」大談殺嬰之必要性,並強調發明蒸氣機根本算不上智慧。當然,冒險性格濃烈的漢人農夫漁夫,在烈日之下對路過客大擺擋路劫財的陣勢,或對遇難船舶使出拆船越貨的絕活時,其模樣自然也被生動地保存下來。

    書中還迴盪著被逼到生存邊緣的平埔族老婦的顫音:「白種人才是我們的親戚,他們不屬於邪惡、留長辮的漢人,我是何等的幸運,竟在兩眼昏花、面臨死亡之際,又看見『紅毛親戚』。」但剽悍純真的原住民,永遠是必麒麟最神往的朋友,他記下夜闖魯凱族萬斗籠社的每一刻,那月光下進行的奇異又羅曼蒂克的歌唱會,那被「野蠻人」稱讚為「白種親戚不愧是真正的男人,用男子漢的氣概唱歌,不像漢人學女人的聲音,尖聲歌唱」的一幕,如何能遺忘?至於「遊歷者號」事件中,恆春大頭目與美國領事談判之際,李善德將軍佯裝憤怒地掏出玻璃眼珠的趣味戲碼,也被他洋洋得意地提及。

    透過一件又一件的歷險與奇遇,必麒麟不僅訴說了自身超乎想像的激盪生涯,也為後世讀者留下一個滿大人、海盜與獵頭番活躍共存的老台灣倩影。

    作者簡介

    必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 1840-1907, 或譯畢麒麟)

    英格蘭人,19世紀最著名的中國通之一,早年曾經當過水手、海關官員、洋行商人,一生在中國、台灣及東南亞等地與漢人相處超過三十年,能講四種漢語方言以及北京官話,並通曉四書五經。他接觸過的中國人,上至最高級的官員,下至苦力、海盜及叛徒。必麒麟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當代西方人士之中鮮有能匹敵者。

    必麒麟居留台灣期間(1863-1870),除了與島上各級官吏往來熟絡外,也廣泛接觸各階層的漢人及平埔族,更不時深入南部山區,探究當時漢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原住民,他甚至曾與恆春地區原住民總頭目結拜,共同締下著名的「南岬之盟」。除了探險家的身分外,必麒麟也是西方勢力開發台灣的急先鋒,當年他憑藉著一紙「天津條約」,無懼道台鋪天蓋地的權勢,強行買賣樟腦,最後引發喧騰一時的「樟腦戰爭」來收場。

    1870年,必麒麟因病返國休養,在倫敦巧遇當時的海峽殖民地(昔日英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總督Sir Harry Ord,獲邀前往海峽殖民地任職。必麒麟靠著流暢的語言能力及過人的膽識,一路從當地的華語翻譯官晉升到首任華人護民官,不僅斡旋調停當地華人幫派的鬥爭與火拚,也負責掃蕩非法的苦力買賣及兒童賣淫。不幸地,必麒麟的作為遭到幫派份子的反擊,他在1887年遭襲擊而重傷,因始終無法康復,最後不得不於1890年退休返國。

    退休後,必麒麟念茲在茲的,還是那個年輕時代初展身手的美麗島嶼,他在1898年完成了本書,以精彩活潑的文字,述說他年輕時代在台灣的種種冒險活動,也融入了他畢生觀察漢人社會的所感所得。目前,新加坡設有一條必麒麟街,用以紀念他的功績;而這本精彩的台灣回憶錄,也在他念念不忘的島嶼上出現至少三種漢譯本。

    譯者簡介

    陳逸君

    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職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人類學、族群認同、宗教與祭儀、應用人類學,專研之族群包括噶瑪蘭族、布農族與詔安客家族群,田野行旅則遍及花蓮、屏東、南投、彰化、新竹和雲林等地。現居新竹斬龍分水嶺下的小聚落,學習晴耕雨讀的山居生活。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5)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3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