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市場瘋狂史

超級畫商如何創造出當代藝術全球市場與商業模式?

Boom : Mad Money, Mega Dealers, and the Rise of Contemporary Art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1/1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1384993
  • 字數: 257,074
紙本書定價:NT$ 750
電子書售價:NT$ 52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竟是藝術創造價值,還是商業模式帶動藝術產業?
 
▍做好生意才是最令人著迷的藝術。▍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彭博社》最佳藝術書籍
揭露當代藝術市場的大膽、創造力,與對金錢赤裸裸的野心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1.目前唯一深入探討「佛洛伊德×培根、竇加×馬內、馬諦斯×畢卡索、波拉克×德・庫寧」四對現代藝術大師之間複雜難解的瑜亮情結和八卦祕辛 2.普立茲獎得主以「推理小說般的文筆×心理學的洞察力×藝術史的扎實細節」補充了傳統藝術史中鮮少觸及的一塊,讀來引人入勝。 3.另有八頁彩圖,收錄書中提及的...

  • 電子書: NT$ 266

    格里森‧佩里認為:「不管是粗人、窮光蛋或有願景想與大家分享的公民,我深深相信人人有資格享受藝術帶來的樂趣,也可以當藝術家。」   他透過這本書回答了許多我們在美術館中肯定會遇到,卻又不好意思提出的問題,例如:藝術品的好與壞怎麼分辨?作品的品質高低的標準在哪?甚至,要怎麼知道某件作品不是垃圾,...

  • 電子書: NT$ 196

    約翰.伯格最長銷藝術評論經典作品! 探究我們如何觀看藝術和世界的方式, 最精練又最具衝擊性的經典視覺藝術之作。

  • 電子書: NT$ 553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跨界之作,藝術與科學最美好的結合! 探索一個時代、一所大學、一群藝術家與科學家,如何共生出令人驚豔的文藝風潮! 【電子書獨家收錄】 ★ 譯註者現身(1)從啟示的年代到台灣的維也納1900 ★ 譯注者現身(2)實地走訪、探詢維也納1900的歷史

  • 電子書: NT$ 266

      《陰翳禮讚》從日常隨處可見的生活物件出發、談及藝術,乃至於山野飲食與甜點,引領讀者進入日本獨特的審美思維。「所謂的美,往往從實際生活中發展出來。」谷崎潤一郎創造出一種微觀的美學視野,從感官包容一切,細細品嘗平日難以得見的美麗景致。其觀察範圍之廣,無所不究。嘆賞古都幽暗的廁所帶給人的精神安定與風雅...

  • 電子書: NT$ 349

    我滿腦子都是藝術,你要不要來一點?──顧爺 135萬粉絲都愛的藝術講堂 這一次,超譯大家最喜歡的印象派 整個時代都在變,藝術怎能一成不變!!! 打開通往現代藝術的大門

  • 電子書: NT$ 544

    ◎你喜歡莫內哪幅畫?多數人愛《睡蓮》,其實莫內不管畫什麼,都在畫光線。 ◎孟克畫肖像一點也不像?《吶喊》的重點不是像不像,而是真的在吶喊! ◎一定要原創才是經典?模仿本身就是致敬,提香就是仿朋友畫裸女而出名。 ◎怎麼欣賞雕塑品?看羅丹的《沉思者》時別沉思,你得不停走動。   ...

  • 電子書: NT$ 406

    ArtScape 由藝術構成的臺灣視野 從戰爭、戰敗、回歸,走向戒嚴, 第一次以藝術的視野 完整述說二戰下臺灣人難言的時局 ‧ 在瞬息萬變的戰爭局勢中 政治、藝術與文化複雜難解 臺灣畫家如何以美術創作,表達他們對社會的關懷 努力挺過戰爭與政治衝突帶來的各種棘手難題

  • 電子書: NT$ 412

    作為一本改版增訂十一次的藝術寫作經典,此為繁體中文版首次在台灣出版。 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抒發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但是對於讀者來說,該如何分辨與選讀一篇有觀點、有效益的文章?至於產業中的內容提供者又該怎麼生產出一篇符合觀眾需求、說服讀者理解與認同的文章? 本書提供讀者多個切實可行的寫作...

  • 電子書: NT$ 252

    創新的第一步就是觀察。 用觀察力擴充想像力,在躁動的世界裡,把心留住。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50

    ◎ 2022 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插畫獎得主——蘇西.李Suzy Lee,創作心法首度全公開! ◎ 深入剖析《愛麗絲幻遊奇境》、《鏡子》、《海浪》、《影子》多部經典之創作過程。 ◎ 看Suzy Lee如何從發想到成書,把實體書的限制轉化為穿梭異空間的任意門! 本書宛如一場精彩絕妙的紙上圖畫書大師工...

  • 特價 電子書: NT$ 127

    從日裔語言學家之眼,以43個關鍵詞穿透日本的究極美學 沒有事物是永恆或無瑕的。 從出生到死亡、從醜陋到優雅、從殘缺到完美,生命的每一層次,都如實存在。 透過這種獨特的美感意識,那些既脆弱又殘缺的事物,最終都成為了美。

  • 電子書: NT$ 294

    「文藝復興建築之父」布魯內列斯基的傳奇故事, 朝聖百花聖母大教堂前必讀的一本書。

  • 電子書: NT$ 560

    羅浮宮身世,叩人心弦卻鮮為人知 首本英語版完整歷史故事 ▎6段關鍵興建時期┼59個建築結構▎ ▎180+作品,500+人物,40萬個小故事,如百科全書式展開 ▎

  • 電子書: NT$ 273

    9/3正式上市,搶先預購中 創意人最愛的經典《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作者梅森‧柯瑞 最「心」力作! 窺探143位女性藝術家 如何繪畫、寫作、表演、導演、編舞、設計、雕刻、作曲…… 如何迫使世界為她們和她們的成就,騰出空間!

  • 電子書: NT$ 196

    侘(わび)是清貧、粗糙,在不足中見充足;寂(さび)是面對褪色、消逝事物的心境。源自道家,追求「無一物」的侘寂精神,在江戶時代松尾芭蕉的俳句中先有了吟詠蒼古的自然妙趣。

  • 特價 電子書: NT$ 462

    一頁就是一幅畫、一座雕像 一頁也是一篇藝術知識、軼事與歷史 一年365天,日日輕鬆精進你的藝術修養

  • 特價 電子書: NT$ 370

    《賈伯斯傳》作者最新力作 比爾.蓋茲2018年夏季選書 達文西傳記扛鼎之作 歷史上最有創造力的天才達文西,他的人生、他的成就與他能教給我們的奧祕

  • 特價 電子書: NT$ 340

    攝影、電影、文學、哲學、左派思想……處處都閃現著他的靈光 德文原典直譯 ╳ 華文界最完整精確的班雅明精選集 在靈光消逝的年代,一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 電子書: NT$ 196

    ◆「美學」不是一門學科,它不過是指認藝術的方式。 ◆ 藝術所展現的自由、無所求本身就是一種實現,而美感經驗可以讓人們於出神之剎那體會了解放的深刻意涵。 ◆ 藝術很「有用」,就是不能強求;它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天空才是極限,但無論如何、無論何時何地,無法預期爆炸。

  • 詳細資訊

    當代藝術是世界最大的、不受監管的金融市場;
    畫商、藝廊、拍賣公司、藝評人、策展人、藝術家等,
    他們如何打破職業與財富的藩籬,打造上千億美金的全球市場?
     
    藝術──對畫商、對藝術世界公民而言—一切都是從熱情十足的冒險開始,終其一生皆如此。他們不盡然都是百萬或億萬富翁,買賣也不都是為了轉手獲利。然而,過去二十年富裕的新世代也愛上了當代藝術,若干畫商與藏家仿效頂尖的先進,願意支持沒沒無聞或新秀藝術家試試運氣。畫商買賣的藝術品可能原本就是他們所喜愛的,但選對了,便一本萬利。畫商與藏家組成一支行家大隊,隨身攜帶數百萬美元的交易,成群結隊地遊走於藝博會、拍賣會與閃亮的派對之間。
     
    ▍藝術成為身分地位的象徵,也成了一種國際通行的貨幣。
     
    如果沒有畫商,沒有這些支持新興藝術家
    並引導他們走向成功的品味製造者,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作者麥可.施納雅森(Michael Shnayerson)為《浮華世界》(Vanity Fair)長期撰稿者,他親自訪談全球四大畫商──格里姆徹(Arne Glimcher)、沃斯(Wirth)、卓納(Zwirner)與高古軒(Larry Gagosian)──寫下第一本關於當代藝術市場的紀實歷史。
     
    ▍不只藝術產業,商業相關人士都應該讀的一本書。
     
    本書敘述的是一批超級畫商
    如何創建出今天的當代藝術全球市場。
     
    以唯妙唯俏的文筆刻劃交易細節、人物對話與時代氛圍,讓我們看見當代藝術市場從一九四〇年代淺嚐、摸索開始,歷經幾度經濟市場難以預測的大起大落、輕舟闖蕩鬆散的金融法規,創造與移動巨大的財富、範圍伸向全球。揭露了當代藝術市場的大膽、創造力,與對金錢赤裸裸的野心。
     


    作者簡介
     
    麥可.施納雅森(Michael Shnayerson)
     
    麥可.施納雅森(Michael Shnayerson)是《浮華世界》(Vanity Fair)雜誌的長期撰稿人,也是六部口述歷史與傳記的作者。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作家爾文.蕭(Irwin Shaw,1989)的傳記,其次是《萬能電動車》(The Car That Could: The Inside Story of GM's Revolutionary Electric Vehicle,1996)、《體內殺手》(The Killers Within: The Deadly Rise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2002),以及與阿帕拉契山巔採煤有關的《煤河》(Coal River,2008)。他亦與歌手亨利.貝拉方廷(Harry Belafonte)合力完成後者自傳(2011)。他的近作包括未經授權的紐約州長郭謨(Andrew Cuomo)傳記《競逐者》(The Contender,2015)。施納雅森娶蓋菲.史坦柏(Gayfryd Steinberg)為妻,夫妻平常於紐約與薩格港(Sag Harbor)兩地居住。
     

    譯者簡介
     
    李巧云
     
    美國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英文研究所,英文教學組碩士。
     

    媒體推薦

    瘋狂推薦
     
    林平│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羽婕│師子王藝術平台總經理
    袁廣鳴│媒體藝術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陸承蔚│出色創意執行長
    黃宇正│藝視Art.Market主理人
    謝佩霓│藝評人、策展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盛讚
     
    「施納雅森以一流手法追踪當代藝術市場的開拓與源起——開拓時期的勢如破竹、源起之後如何水到渠成。他闡述畫商一路走來是如何說服世界:注視當代藝術內容為何,其重要性不如為何注視藝術;箇中原因:錢字作祟。」——格萊登.卡特(Graydon Carter),《浮華世界》(Vanity Fair)前總編輯、《空中郵遞新聞信》(Air Mail)創始人
     
    「藝術世界——一九六〇年代只有稀有幾百人的風雅領域——如何變成了藝術市場?施納雅森透過精彩的上乘敘述,剖析這一高品與多金的神秘群社,從小弗洛伊德的賭債到愛滋病、到私人美術館種種面相;究竟是畫商造就了藝術家還是藝術家造就了畫商?書中敘述淋漓盡致、一氣呵成。」——史黛西.席芙(Stacy Schiff),《埃及豔后》(Celopatrata: A Life)作者
     
    「高端的當代藝術市場,受品牌與故事、百萬藝術商與藝術博覽會,以及藝術投資基金等因素驅動,有時再加上才氣橫溢的藝術家。最重要的是,它受人物的推動。《浮華世界》供稿人施納雅森的彙集功夫一流。此書可以看成一篇四百頁長的《浮華世界》文章,而我這樣比喻是向此書的敘事風格、細節深度致敬。
    他抓住了百萬交易商高古軒、卓納、沃斯、格里姆徹的鮮活樣貌;億萬富翁收藏家的身家與法律訴訟的背景,作者刻劃之深、觀察力之敏銳,躍然紙上。此書若早些問世,我自己關於當代藝術市場的著述當能更上層樓。可讀性極高。」——唐.湯普森(Don Thompson),《一千兩百萬美元的填充鯊魚:當代藝術奇特的經濟學》(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The Curious Economics of Contemporary Art) 作者
     
    「透過聚焦於全球百萬藝術商、他們所代表的巨富畫家群,施納雅森的鉅著巧妙的捕捉到當代藝術世界的變化萬千。在作者有把握的筆下,他們的成功故事扣人心弦,消息性之高難以想像。」——威廉.柯翰(William Cohan), 《紙牌屋》(House of Cards: A Tale of Hubris)作者
     
    「本書讀來愉快。敘述口吻生動、睿智;當代藝術世界內幕——大咖狠角、藝術鬼才、業者熱誠與業界秘情——通篇皆是。」——羅珊娜。羅賓森(Roxana Robison),《歐姬芙的一生》(Georgia O'Keeffe: A Life)
     
    「本書著重在人物和產業發展雙焦點,施納雅森的口述風格,讀來平易近人,即使對藝術涉獵不深的人來說也相當容易閱讀。全書鋪陳密鑼緊鼓、高峰迭起,令人大開眼界,是一部充滿趣味娛樂性的藝術產業史。」——《出版人周刊》(Publisher Weekly)
     
    「本書充滿軼事及重要藝術商、藝術家的人物特寫,在施納雅森娓娓道來的歷史中,充分展現他對現代藝術的金融脈動瞭如指掌。」——《科克斯書評》(Kirkus),明星書評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3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