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實驗精神的民族誌書寫,內容揉雜地方人情、鄉野故事及國家政策存在痕跡的細緻觀察。
◎文字清新簡潔,從在地鄉民的角度訴說今昔獅潭的流動與變化。
◎輔以多張全彩手繪流程圖,意象溫潤,樸實呈現農村生計的豐富樣貌。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異類矽谷》作者鱸魚作品No. 2! 不要把手伸過別人面前拿東西!院子裡的大樹別亂砍! 破解美利堅合眾國特有潛規則,掌握正宗美式走跳密技!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擲地之作★ ★亞馬遜Kindle 優秀非小說讀物★ 食利的資本主義、充斥菁英與職業政客的民主主義 在21世紀搖搖欲墜 敲響了民主資本主義的警世鐘!
假帳號留言、帶風向、餵養仇恨言論、惡意檢舉、違反社群守則…… 如今的臉書,還有理性公共討論的空間嗎? 勒令停業撤照、醜化抹黑、人身限制、訴訟騷擾、國家機器監控…… 在獨裁政府打壓下,新聞記者該如何突圍? 祖克伯臉書 杜特蒂政府 = 獨裁者共犯結構 堅守底線 追求真相 打擊假新聞暴力 「對權...
毒從海上來,銷往何處去? 那時的「福爾摩沙」怎就成為今日的「有毒之地」?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一部財富與富人們隱密棲地的實地踏查報告 都會中財閥勢力與富豪特權的暗黑民族誌 洪敬舒 | 臺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 黃克先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危殆生活》作者 盧郁佳 | 作家 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 | 《大減速》(Slowdown)作者 ——推薦
「上野教授,您如何不對男人絕望?」 12回書信往返,24次真摯、銳利, 毫不保留的文字交鋒!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當月選書四冠王!】 女性主義先驅上野千鶴子與新銳作家鈴木涼美,年齡相差四十歲,各自走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兩人以一年的時間互相通信,深刻討論情色資本、母女、戀愛...
##超過10年的期待,平凡、陳淑芬再次出書。 ##黑潔明精采撰文,典心友情客串。 ##共同完美演繹「這就是愛情⋯⋯」。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人應該對自己更好一點。讀完本書,我發現家才是最親近、最寬闊且無限的奇幻仙境。――原田比香(暢銷書《三千圓的用法》作者) 我想創作一部作品,既讓人嚮往,又讓讀者想到自己時,發現「我的生活也很美好」!――井田千秋 ★日本Amazon 800則五星好評推薦,上市後迅速熱銷10萬冊! ★溫暖、...
《疼痛帝國》、《什麼都別說》作者在《紐約客》的精選文章 他是非虛構寫作的福爾摩斯 這個時代獲獎最多的記者之一 也是當代最佳的非虛構類作家 《紐約時報》暢銷書 《紐約客》、Goodreads年度最佳書籍
氣候變遷是假議題? 全球暖化是騙局? 沒有人告訴你,氣溫升高將加深貧富差距 未來10年,熱壓力將使8000萬人失業 地球升溫4度,全球經濟每年將損失23兆美元! 氣候變遷給人類社會和自然系統帶來重大風險,嚴重改變世界風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氣候變遷經濟學之父威廉・諾德豪斯警告,我們已...
──過去,最快推出臨床疫苗的時間是10個月── ──但是,這次世界的要求是:60天── ★ 臺灣第一本記錄Covid-19疫苗研發、配送與施打歷程的專書。 ★ 莫德納、BNT、AZ、Novavax,全球疫苗競賽完整內幕揭露。 ★ 訪談超過百名疫苗研發過程中的關鍵人物,匯集來自最前線的第一手資訊。
史上最大文件解密 來源:匿名 範圍:全世界 2.6TB資料 11,500,000份文件 214,000家信箱公司 80多個國家將近400名記者參與調查 政要、首富、名人、銀行、財團、黑手黨、犯罪者與特務是如何透過信箱公司隱藏數十億美金資產?
一種致命病毒蟄伏多年,於人群中突然其來地爆發。一場政治運動迅雷不急掩耳地展開,隨後快速銷聲匿跡。金融體系網絡中藏著「超級傳播者」,致使乍見小小的危機擴及為全球市場崩盤。一個想法如野火燎原般傳播開來,自此改變世界的樣貌……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入圍作《牆國誌》作者好評再出擊── ──《環球郵報》2021年度選書── ──《紐約客》2022年最佳書籍── 繼調查報導前作《牆國誌》,詹姆斯.格里菲斯再次集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於一書, 藉由深度跨國調查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三種受壓迫語言...
「本書刷新了我對人性的長久信念。」——《人類大歷史》作者 97%的人認為,人性自私又貪婪, 但當危機來襲,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
臺灣與世界許多地方,正走進低生育率的時代。過去生育經常被看做女性的責任,不生孩子或生不出孩子的女性,經常面對社會的譴責。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正視,影響女性生或不生孩子的因素,既有個人抉擇,也是個人與時代、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本書回顧這個抉擇被忽略的歷史,正視古今女性在生或不生路上的掙扎。這些既屬...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40歲媽媽的育兒生活,雖然辛苦卻很快樂!! 陪你再過一次童年 小時候我的媽媽也是這樣手忙腳亂的心情嗎? 給我們的紅包也是先幫忙存起來嗎? 學走路搖搖晃晃的我也是被牽著,被保護,被鼓勵著嗎? 第一次帶女兒野餐,第一次帶女兒散步,第一次抱著女兒盪鞦韆…… 有了孩子之後,生活變得截然不...
◆歷史,不再只是發現過去的事實本身◆
近幾年,為推動客庄經濟,台三線被政府策定為「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不僅吹起一股振興老街的觀光氛圍,也激起許多對在地人、事、物的想像與探尋。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三線是一座考古學的現場,也是博物館陳列室,在不同政策的推動下,容納不同人群流動、相遇、離開又重新整合,在全台吹起一股振興老街的觀光氛圍下,我們沿著台三線來到苗栗獅潭老街,想要聽到更在地的想法與故事,從家庭生計與歷史出發,由當代往回追溯,從老百姓的角度來重新組織沿山鄉村的歷史。
拜訪水粄店第三代老闆娘、做手工豆腐的阿婆、堅守蠶業的養蠶人、走過舊時代的農莊主人,以及返鄉投入苦茶油製作的青年等等,他們娓娓訴說自己的生命經驗、生活技術,以及對獅潭的情感,那些昔日的美好,或是無法重來的遺憾,這些林林總總猶如近代臺灣鄉村歷史與社會的縮影,也刻劃出政府機器如何影響農村生計的真實軌跡;在家庭、勞動生計與世代情感的相互牽連中,看見有別以往印象的獅潭。
◆諸多政策是隱藏在表象下的重要刻痕
當時,農會補助種植黃豆以作為肥料,後來,黃豆供過於求,為解決剩餘的黃豆,松英的公公便和別人學來製作豆腐的技術,開始了販賣豆腐的小生意。──手工豆腐
在民國81年政府執行「廢耕桑蠶自行轉作計畫」下,興盛一時的台灣蠶產業成為明日黃花。但其中也有堅持本業的蠶農如涂泉明積極奔走,終於換得立院開放製種條例。──蠶業
在當時,種植苦茶樹的考量,多是為了分攤單一農作物的風險,或是為了配合農會產銷班的運作。──苦茶油
當這些匾額懸掛在村長家廳堂牆面開始,或許就意味著在層層分化的國家系統裡,村長不只是個尋常百姓,而是政府與庶民之間的重要中介者。──匾額與榮耀
◆本書特色
◎富實驗精神的民族誌書寫,內容揉雜地方人情、鄉野故事及國家政策存在痕跡的細緻觀察。
◎文字清新簡潔,從在地鄉民的角度訴說今昔獅潭的流動與變化。
◎輔以多張全彩手繪流程圖,意象溫潤,樸實呈現農村生計的豐富樣貌。
◆各界傾聽推薦(按姓氏筆劃順序)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小鄉村的地方史或是勵志商業故事,更是在地社區如何發揮韌性與創意,應對外部經濟挑戰求新求變並延續在地文化的故事。──宋世祥(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藉由各個不同產業中小人物的奮鬥故事,深刻的說明獅潭的人文地景及歷史變遷及其與台灣農業政策的互相依存關係。──吳翠松(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
老天爺一定很愛獅潭。所以把她的地形造成像是老天爺用雙手捧著,得天獨厚。這本書說的是留下來的,以及繞了一圈回來的人與物的故事。──阮光民(漫畫家)
讓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成為主角,並且讓獅潭成為一個動態且流動的所在,一個思考台灣社會具體而微的觀察點。──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經過寫作和論述,本書將平凡的常識轉變成知識,將日常的故事轉換成歷史文化的厚度。──張維安(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教授)
本書插畫設計團隊以圖文並茂的生動筆法,逐篇描述地方產業。歡喜驚歏間,我彷彿看到山谷裡,又掛起了一盞盞昔時的煤油燈,照亮了整個台三線。──劉克襄(作家)
◆本書為「社區歷史與地方寫作」課程實驗成果──黃靖雅、范雅柔、黃承歆、陳姿羽、羅凱諭、林姿妤、陳欣慈、謝靚儒、莊文昌、陳俞劭、張韋、伍文欣、林梓琦、蘇怡靜、陳漪莉、人間失腦插畫設計團隊──共同作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