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科學
0 篇書評

形象科學

視覺文化研究大師W. J. T 米契爾,探索形象本質經典之作

Image Science: Iconology, Visual Culture, and Media Aesthetics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9/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509392
  • 字數: 161,315
紙本書定價:NT$ 680
電子書售價:NT$ 47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超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巨大鴻溝 ▌
▌開闢觀看世界全新視野 ▌

當代視覺文化研究權威W. J. T. 米契爾
極具開創性的形象剖析論著──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96

    約翰.伯格最長銷藝術評論經典作品! 探究我們如何觀看藝術和世界的方式, 最精練又最具衝擊性的經典視覺藝術之作。

  • 電子書: NT$ 266

      《陰翳禮讚》從日常隨處可見的生活物件出發、談及藝術,乃至於山野飲食與甜點,引領讀者進入日本獨特的審美思維。「所謂的美,往往從實際生活中發展出來。」谷崎潤一郎創造出一種微觀的美學視野,從感官包容一切,細細品嘗平日難以得見的美麗景致。其觀察範圍之廣,無所不究。嘆賞古都幽暗的廁所帶給人的精神安定與風雅...

  • 電子書: NT$ 349

    我滿腦子都是藝術,你要不要來一點?──顧爺 135萬粉絲都愛的藝術講堂 這一次,超譯大家最喜歡的印象派 整個時代都在變,藝術怎能一成不變!!! 打開通往現代藝術的大門

  • 電子書: NT$ 544

    ◎你喜歡莫內哪幅畫?多數人愛《睡蓮》,其實莫內不管畫什麼,都在畫光線。 ◎孟克畫肖像一點也不像?《吶喊》的重點不是像不像,而是真的在吶喊! ◎一定要原創才是經典?模仿本身就是致敬,提香就是仿朋友畫裸女而出名。 ◎怎麼欣賞雕塑品?看羅丹的《沉思者》時別沉思,你得不停走動。   ...

  • 電子書: NT$ 406

    ArtScape 由藝術構成的臺灣視野 從戰爭、戰敗、回歸,走向戒嚴, 第一次以藝術的視野 完整述說二戰下臺灣人難言的時局 ‧ 在瞬息萬變的戰爭局勢中 政治、藝術與文化複雜難解 臺灣畫家如何以美術創作,表達他們對社會的關懷 努力挺過戰爭與政治衝突帶來的各種棘手難題

  • 電子書: NT$ 412

    作為一本改版增訂十一次的藝術寫作經典,此為繁體中文版首次在台灣出版。 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抒發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但是對於讀者來說,該如何分辨與選讀一篇有觀點、有效益的文章?至於產業中的內容提供者又該怎麼生產出一篇符合觀眾需求、說服讀者理解與認同的文章? 本書提供讀者多個切實可行的寫作...

  • 電子書: NT$ 252

    創新的第一步就是觀察。 用觀察力擴充想像力,在躁動的世界裡,把心留住。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50

    ◎ 2022 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插畫獎得主——蘇西.李Suzy Lee,創作心法首度全公開! ◎ 深入剖析《愛麗絲幻遊奇境》、《鏡子》、《海浪》、《影子》多部經典之創作過程。 ◎ 看Suzy Lee如何從發想到成書,把實體書的限制轉化為穿梭異空間的任意門! 本書宛如一場精彩絕妙的紙上圖畫書大師工...

  • 特價 電子書: NT$ 127

    從日裔語言學家之眼,以43個關鍵詞穿透日本的究極美學 沒有事物是永恆或無瑕的。 從出生到死亡、從醜陋到優雅、從殘缺到完美,生命的每一層次,都如實存在。 透過這種獨特的美感意識,那些既脆弱又殘缺的事物,最終都成為了美。

  • 電子書: NT$ 294

    「文藝復興建築之父」布魯內列斯基的傳奇故事, 朝聖百花聖母大教堂前必讀的一本書。

  • 電子書: NT$ 560

    羅浮宮身世,叩人心弦卻鮮為人知 首本英語版完整歷史故事 ▎6段關鍵興建時期┼59個建築結構▎ ▎180+作品,500+人物,40萬個小故事,如百科全書式展開 ▎

  • 電子書: NT$ 273

    9/3正式上市,搶先預購中 創意人最愛的經典《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作者梅森‧柯瑞 最「心」力作! 窺探143位女性藝術家 如何繪畫、寫作、表演、導演、編舞、設計、雕刻、作曲…… 如何迫使世界為她們和她們的成就,騰出空間!

  • 電子書: NT$ 196

    侘(わび)是清貧、粗糙,在不足中見充足;寂(さび)是面對褪色、消逝事物的心境。源自道家,追求「無一物」的侘寂精神,在江戶時代松尾芭蕉的俳句中先有了吟詠蒼古的自然妙趣。

  • 特價 電子書: NT$ 462

    一頁就是一幅畫、一座雕像 一頁也是一篇藝術知識、軼事與歷史 一年365天,日日輕鬆精進你的藝術修養

  • 特價 電子書: NT$ 370

    《賈伯斯傳》作者最新力作 比爾.蓋茲2018年夏季選書 達文西傳記扛鼎之作 歷史上最有創造力的天才達文西,他的人生、他的成就與他能教給我們的奧祕

  • 特價 電子書: NT$ 340

    攝影、電影、文學、哲學、左派思想……處處都閃現著他的靈光 德文原典直譯 ╳ 華文界最完整精確的班雅明精選集 在靈光消逝的年代,一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 電子書: NT$ 196

    ◆「美學」不是一門學科,它不過是指認藝術的方式。 ◆ 藝術所展現的自由、無所求本身就是一種實現,而美感經驗可以讓人們於出神之剎那體會了解放的深刻意涵。 ◆ 藝術很「有用」,就是不能強求;它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天空才是極限,但無論如何、無論何時何地,無法預期爆炸。

  • 詳細資訊

    ▌超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巨大鴻溝 ▌
    ▌開闢觀看世界全新視野 ▌

    當代視覺文化研究權威W. J. T. 米契爾
    極具開創性的形象剖析論著──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W. J. T. 米契爾教授的經典著作《圖像學》(Iconology)開啟了跨學科領域的視覺文化研究,現已成為人文學科核心之一。隨後在《圖像理論》(Picture Theory)、《圖像要什麼?》(What Do Pictures Want?)等論著中,引入視覺文化研究的四個重要概念:圖像轉向、圖像與形象的區分、後設圖像、生物圖像。

    這四個概念,標誌了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研究的突破──真正將「形象」作為研究主體。觀者可自「接收端」回溯創作者的思想世界,「觀看」與「被觀看」具有互動性,而非單向傳遞。圖像或物件的意義,會因觀者不同而異。

    在本書中,米契爾進一步探求:形象是什麼?形象做了什麼?形象如何產生意義?形象想要什麼?若要建立一門關於形象之科學,又會是什麼樣的科學?首先要理解形象流通於多重領域:既有心理與數學與言詞的形象,也有圖像與視覺的形象。形象可在不同媒介間挪移,顯現成等式、圖解或是一段敘事形貌,更可以一幅敘事畫的姿態呈現。其次,形象是我們心理社會世界的構件,用以處理客觀現實的科學模型。而「形象科學」將鉅細靡遺審視形象本身,深入探討思想與現實關係的邊界現象。

    《形象科學》收錄W. J. T. 米契爾自二〇〇八年以來關於媒介美學、視覺文化、象徵主義之專論。既回顧圖像學、視覺文化、當代媒介美學研究的崛起脈絡,論及形象物理學和形象生物學、數位攝影、寫實主義、建築、新媒體,以及當代群眾抗爭的空間占領等議題,也為視覺藝術研究的未來提出展望──形象科學確實能以實證科學的方法及態度處理圖像議題,跨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巨大鴻溝。

    作者簡介

    W. J. T. 米契爾W. J. T. Mitchell
    任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藝術史與英語文學系,為該校之「蓋洛德•唐納利傑出貢獻講座」教授(the Gaylord Donnelley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並擔任《批判性探討》(Critical Inquiry)期刊編輯。

    譯者簡介

    石武耕
    台北人。政大廣告系、台灣大學新聞所畢。現就讀於巴黎第十大學傳播學博士班。
    譯作《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合譯)、《編劇的藝術》(合譯)、《深南地方》。

    媒體推薦

    【注目推薦】
    《形象科學》為米契爾繼長期而卓越地深入藝術史和視覺文化研究領域之後,又增添之新篇章。米契爾主張形象科學是一種跨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學門,不僅涉及物件客體本身,還牽涉物件在人類經驗扮演的角色及感知作用,頗具說服力。這是一本令人振奮且具有理論挑戰性的著作。
    ──凱斯‧墨克希(Keith Moxey),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教授

    《形象科學》令人著迷,精采地說明一位著名學者的豐富研究成果。米契爾的作品一如往常博學、引人入勝且富有挑戰性;他的思想兼具細緻與令人振奮的特質,其論點令人眼花撩亂,獨具慧眼,令人吃驚。
    ──馬奎德‧史密斯(Marquard Smith),倫敦大學文化、傳播與媒體學系教授

    書中收錄文章跨越科學、藝術、電影、數位媒體等新領域,涉及範圍廣泛,提出之精準概念與政治息息相關,展現作者的深刻反思。本書完善說明了為何米契爾能成為一位美國頂尖的影像哲學家。
    ——蘇珊‧巴克-莫爾斯(Susan Buck-Morss),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政治學教授

    米契爾以令人振奮的方式結合形象,並建立具有邏輯性的歷史情境,而非單純簡化……在《形象科學》中,我們能充分理解他對於形象作用的期許,且展現出色例證。
    ──《洛杉磯書評》

    《形象科學》全面介紹米契爾的圖像學修正概念,說明藝術史、視覺文化及媒介研究等更具創新性領域所面臨的挑戰……同時也是對米契爾跨學科研究貢獻之詳盡回顧……強烈推薦。
    ──《Choice》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4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