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的普及,各階層的職位被大規模取代,人類宣告進入「後就業社會」的年代;人類生產、分配和消費的既定模式,以至教育、企業、政府及貨幣等傳統制度,正無可避免地面臨根本性的變革。
在這樣科技大潮的衝擊底下,香港社會面對的問題更是逼在眉睫。尤其當本地產業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年青一代苦無出路。究竟他們怎樣才能找到一展所長的獨特角色?創意及創新行業未來要走的路該是如何?大學學者又是否願意走出象牙塔,將研究成果惠及普羅市民,取諸社會,用諸社會?
★一部有關閱讀,永不褪色的經典。 ★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漸進式討論,讓讀者逐步學會閱讀的要領。 ★開拓閱讀技巧,協助讀者提升自己的理解力,進而增加人生智慧的實用性書籍。 ★不只教導初學者如何進行閱讀,更是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與態度。
★看穿鬼扯最有感的邏輯入門書 ★邏輯思辨聖經,全球長銷40年、改版12次、翻譯成10種語言 ★全美大專院校「邏輯、大考(寫作/閱讀)」的指定與推薦用書
「超級有用……關於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研究計畫,包括編寫和測試你的研究問題。不僅有閱讀樂趣並具有實用性。 」 ──普利茲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 上市三天即登上amazon工具書類第一名 踏出論文研究計畫的第一步 讀完本書,從下筆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報告和論文就會比他人更出色...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 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 哈拉瑞 *獨家贈品:購書就送《21世紀的21堂課(增訂版)》電子桌布(手機與mooInk尺寸)一組 《21世紀的21堂課》全新修訂改版! 《21世紀的21堂課》是現代智人的必修課, 是洞悉世局變幻、洞...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 睽違七年 宏觀典範之作 本書結合兩位最優秀的政治與經濟學家,回應當前全球關心的重大課題: ◆ 如何約束國家機器、進入通往自由的窄廊?這是西方國家的專利嗎? ◆ 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是自由嗎?專制國家締造經濟榮景後,能夠回頭保障公民自由嗎?數位極權國家崛起,會終結自...
如果偏見可以抹除,人生會不會更美好? 回到1969年,他們倆在校園裡相遇。丹尼爾.康納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兩位同樣是風雲人物、但各方面卻近乎南轅北轍的天才,跌破眾人眼鏡地「在一起」了。剛開始,他們若即若離,到後來形影相隨,不僅聯手解開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心智之謎、挑戰人們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別人又是如何影響了我所呈現的樣子? 社會有如一齣劇場,每一個人都在進行著角色扮演,都在面具與戲服的掩飾,以及與他人的互動中,捕捉那個飄忽不定的自我形象。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人人都需要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理解為什麼馬克思今天仍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資本論》之所以具有經典的地位,正因為不論從哪個時代、哪個學科的角度切入,都能在書中找到對話空間,讀出前人未讀出的新意。
隨著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的普及,各階層的職位被大規模取代,人類宣告進入「後就業社會」的年代;人類生產、分配和消費的既定模式,以至教育、企業、政府及貨幣等傳統制度,正無可避免地面臨根本性的變革。
在這樣科技大潮的衝擊底下,香港社會面對的問題更是逼在眉睫。尤其當本地產業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年青一代苦無出路。究竟他們怎樣才能找到一展所長的獨特角色?創意及創新行業未來要走的路該是如何?大學學者又是否願意走出象牙塔,將研究成果惠及普羅市民,取諸社會,用諸社會?
本書的最終關懷是人類的境況:當尖端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和機械人,迅速取代人的腦袋、人的價值,人類未來面對的共同命運會怎樣?我們又可有其他選項?
│各方推介│
「韓江雪與鄒崇銘的新書,涉及的範圍廣闊,從科技到城市發展到教育到就業轉型,透過影評書介、月旦時事,為讀者提供了一系列切合時宜的議程,提出了很多值得認真關注的新問題。」
——許寶強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
「所有界別都充斥『科技即將取代人類,因而現在要更努力競爭』的思維,或科技可不問情由操控人類命運的判斷,此書把科技帶來的問題,真正地放在人的處境中。要人(是人!)回答我們該如何利用科技對待人(是人!)︰科技能否民主化,科技是否向大眾開放?這些問題都是展示人「心智」的示範,人跟科技的差異,在於我們能質疑。誰說科技早決定人類命運?要改變未來,就請跟作者一起思考,一起發問。有心智人就不會被約化為消費機器、慾望機器,不會令此書成為歷史文獻。」
——曾瑞明
通識、哲學教師
「今天的年青人可能某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找不到工作。納悶的是,既然『未來』如此莫不可測,為何我們不作出大刀闊斧的改變?大學是誰的大學,公式化的大學教育能培育怎樣的人才?科技如何應用,智慧城市是誰的城市?科技發展可否以人人的美好生活為目標?未來人類的優勢建基於人文關懷,不只STEM,而是機械人取代不了的創造力和同理心。當坊間對教育、科技和就業的討論流於反智和輕率,韓江雪、鄒崇銘這本新書的各種論述,請我們反思,如何成為一個創變者、一個具創意、自主和自覺的人。」
——黃英琦
社會創新倡議者
│作者簡介│
韓江雪,曾任報刊及書籍編輯,專注於全球化、互聯網及公共領域議題。曾與鄒崇銘合著《香港的鬱悶》、《用消費改變世界》、《僭建都市》、《以銀為本》、《這一代的鬱悶》等書。相信上述個人履歷,在可見未來人工智能也能做到。
鄒崇銘,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學博士,專注於經濟社會學研究。曾與韓江雪合著《香港的鬱悶》、《用消費改變世界》、《僭建都市》、《以銀為本》、《這一代的鬱悶》等書。相信資源和權力分布,而非科技,才是主宰人類未來的關鍵。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