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是祭司蒙召為先知,在西底家作王第五年開始得異象事奉神,那時他三十歲。以西結其名的意義是「神的力量」或「神是我的力量」,他是神所增強的人。
本書以西結書是五卷大先知書中的第四卷(賽、耶、哀、結、但),他是屬以色列人被擄之後傳講神信息之先知,與但以理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同是被擄之後寫成的。
以西結書的體裁十分特別,與其他書卷不同,他所得的啟示,用異象、寓語、表號、象徵、喻言、詩詞或箴言,把整卷的內容表現出來,是一卷不易讀懂的書,讀者必須細心沉思,禱告默想,甚至由別處經文找出引證,用心讓聖靈來帶領,閱讀本書更能幫助您領受到其中寶貴的信息。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要在祂裡面尋找你的喜樂, 也唯獨在祂裡面才能找著喜樂。 人生短暫,而教會又在世界面前大幅撤退,並且內部因分門別類而支離破碎、壁壘分明。面對這些事實,我們不禁要問:教會真正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持守信仰,在世界的威脅和混亂的教義中堅定不移? 腓立比書是一卷充滿喜樂的書信,其中所...
聽見上帝說話不再只發生在別人身上,今天開始,這要成為你的經歷! 電影《戰爭之屋War Room》女主角/美國基督教暢銷白金獎《火力全開》作者——普莉希蘭.夏爾,帶你踏上與神心意相通的親密旅程!
30天禱告手冊:末世耶穌基督的啟示 The Revelation of Jesus Christ in the End Times 楊寧亞牧師◎著 定價:120 元 頁數:151 頁 啟示錄開宗明義地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為甚麼讀啟示錄會有福呢?因為這...
在新常態下,教會見到信徒流失,舊模式不再有效,都覺得是時候要更新轉化。其實很多教會經歷了這兩年疫情的洗禮,無形中已經由關心教會內部事務和自己的會友,變成關心社區,關注教會外面街坊的需要,由內向型的教會轉化到面向社區,重拾宣教使命,有人稱這現象為「使命轉移」。
本書是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門徒造就系列」首部曲,帶領我們回到聖經,透過耶穌的眼睛,來分辨到底什麼才是上帝的美麗。同時師承傅士德與魏樂德兩位靈修大師,作者在拓展我們眼界、竭盡所能展現上帝美麗與良善的同時,更針對每一種美麗,撰寫相關的靈命操練,從睡眠的操練到數算恩典,從留白的操...
我们面临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如何按圣经的教导而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按着圣经教导所做出的行为也决定了每一个基督徒不同的生活模式。 「基督教伦理学」就是整本圣经的生活应用。学习「基督教伦理学」能帮助我们,在现今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恰当而正确地,按圣经的教导过基督徒的生活。
本書屬於「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系列,在登山寶訓中,可以看見耶穌對於當時代的宗教文化毫不留情的真心話,指出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中,內含著的偽善和冷血。但同時,也可以看見,耶穌所指向的神的國度和國度子民的生活樣貌,內含著神對世人的憐憫與豐厚的賜予。登山寶訓不是「基督徒身分資格考」的測驗清單,而是一張...
復興是教會發展,人數增加? 復興不在乎人的主觀意願,其出發點不在乎人內心對現狀的不滿,或對一個更光明、更美好的將來的憧憬。復興乃在於神,祂忠於祂的聖約,這是祂要回到這百姓中間的原因。踏上復興路,首要是看見、明白、認同耶和華的旨意,並接受祂在我們中間所要展開的工作。
幫助你如何「常作準備,用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王牧師有多年在五股禮拜堂牧養教會的經驗,五股禮拜堂卅年來不斷差派工人在台灣建立教會,現有十四個分堂,並成立[約書亞事奉團隊]。約書亞事奉團隊也不斷差派宣教士在世界各地宣教,目前有二十多位海外宣教士。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使徒信經》對現世的人究竟有何意義?它如何可以通過現代人科學理性思维的批判?它所盛載的基督信仰,是否可以回應現代人經驗中的體會和感受,成為現代人內心深處的信念? 本書以《使徒信經》的信條為題,分成17章。《使徒信經》是基督教的信仰綱要,源自基督使徒的教訓。每一信條都代表上帝的啟示和祂的作為,《使徒...
人生像行船,常常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自己正在湖中央載浮載沉。也許是因為失業、摯親逝世,或被殘疾、離婚或經濟不穩定綁架,一回過神發現自己山窮水盡,無路可走。露絲.施文克經歷五次流產,派屈克.施文克在四十三歲那年被診斷出罹患癌症……重重波浪沖擊,一葉孤舟無力漂流,這正是他們轉變的起點。 本書深具同理心,文...
本書是繼備受好評的《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之後,馬保羅牧師的又一力作。他除了分析堂會生態的弊病,也嘗試借鏡香港細胞小組教會網絡的經驗,提出建立信徒群羣體的七大基本素,力證要突破現今堂會只顧自我發展的文化,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具體可行之事。
「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7) 有些基督徒領袖可能懷疑這節經文對他們的例行事工是否合適,認為要傳講權能事奉,才能讓人信服。但如何才稱得上有影響力的領導? 受到葛理翰牧師尊為「當代全球備受敬重的福音派牧師」的斯托得,多年來旅行佈道的經...
本書為全本聖經含新舊約66卷書的問答整理。每卷書皆包括簡介、全書綱要、問題、解答。 內容涵蓋約2000多題聖經新舊約的常識問答,可以增加讀經樂趣,測試聖經熟悉度,發掘聖經事實,聚會、旅行、證道、團體遊戲都可使用。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跨越半世紀的經典鉅作,赫舍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認識先知,也遇見悲憫的上帝! ★本書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當代福音派神學中最常被引用的舊約經典
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天堂、審判、世界末日、升天、死後生命、地獄、新天新地,都是既熟悉,卻又相當陌生的語言。新約學者賴特,清楚知道這些詞彙給信徒帶來的痛苦,在本書當中,他帶領讀者重新檢視上述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原來,耶穌要門徒期待的,並不是死後上天堂,而是在新天新地的身體復活;「死後生命」並非新約作者所...
我們為幫助窮人所做的努力,可能對彼此都造成傷害 ▌▌▌███ 貧窮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因為錯誤的假設可能導致造成傷害的策略。 本書以聖經為基礎,讓讀者明白何謂貧窮與如何扶貧, 學習如何在具有極大轉化能力的關係中,為這受傷的世界建造出有果效的事工。
▘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 常有人在遇到苦難時, 以為可以從約伯記找到答案, 結果卻大失所望。 他們不明白為何自己或摯愛會遭遇苦難, 不解為何苦難何其多; 他們期待約伯記能解惑, 期待這卷書能解釋神為何容許人受苦, 甚至容許義人受苦。 何以這些期待轉為失望? 「智慧」才是這卷書的關鍵。 在約伯受...
現實生活及具體生命充滿模稜兩可的矛盾、左右為難的張力,這並非「是非題」、「選擇題」可以涵蓋的。本書嘗試從想像辨識來理解基督教倫理,即從「敘事」和「想像」,將信仰傳統與當下場景作出關聯,並打破個人倫理與社會倫理的二分、倫理學與神學的對立。作者特別強調,基督教的道德想像對於「倫理的兩難」尤其重要,因為它...
使用手腳,實踐生活 ── 如何將神的話應用在生活中? 作者有感於教會的解經強、應用弱的處境,因此提筆寫作應用神學,並分享應用神學的理念。 從第一冊的形像神學開始,走過智慧神學,生活神學,關係神學,訴求神學,觀念神學,密碼神學等四十二章應用神學的主題。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激起教會對應用之重要性的...
信靠耶穌,就是跟隨祂,作祂的門徒。上帝呼召每一個基督徒都作職場宣教士,在職場上自己作門徒,也帶領別人作門徒。 《得勝的職場禱告文》幫助每位職場宣教士,在面對工作、人際關係、各樣試探的壓力下,透過禱告,能忠心跟隨耶穌,在職場上作個得勝者!
在信仰的深層裡作反思,在大光照耀中與神相遇 理性的成長通常比感性迅速,缺乏人生體驗、青澀的神學旅人常有「知道了」等於「體驗了」的錯覺,以致往往一面倒地傾向用理性做神學。 感性成長來自人生的悲歡離合,歲月的淘洗焠煉,而後多少反映在神學家的晚期著作,亦即那些歷經生命考驗成熟的神學旅人。
「我相信上帝,但一定要受洗嗎?」 「我想要受洗,可是家人強烈反對,怎麼辦?」 「為什麼基督教不能包容其他宗教?」 面對 BEST 千奇百怪的問題,常讓你招架不住嗎?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 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作者有感於教會的解經強、應用弱的處境,因此提筆寫作應用神學,並分享應用神學的理念。從第一冊的形象神學開始,走過智慧神學、生活神學、關係神學、訴求神學、觀念神學與密碼神學等四十二章應用神學的主題。
聖靈的工作,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靈修不應只得私人面向,還有公共面向? 聖靈所結的果子,是怎麼樣的美德? 「神學,就是始於對上帝的祈禱、靜思、默觀和敬拜,在其中,我們以理性、意志、感情和各種感官經驗,去認識、領悟和回應上帝的啟示。神學,就是在靈修和敬拜的踐行中作出的反省與沉思,有了神學,然後再繼...
在疫情影響的環境下,怎麼可能會有一些傳道人如同追劇般等著聽另外一個傳道人接著講下一段聖經呢?又怎麼可能世界各地的福音派、改革宗、聚會所和靈恩派的傳道人會一起推薦同樣一本書呢?那肯定是上帝做了奇妙的事!這本書就是一個神蹟!
本書是作者司傑恩繼「門徒造就系列」三部曲後,意外發現失落的一塊拼圖。這段發現源於他自身歷經一段靈性低潮之路。那段日子在外界眼中可謂是他人生的巔峰時期,但他卻迎接一場來自心靈的風暴,承受內心的空缺與喜樂的遺失。而這其實是出於靈魂的吶喊。
二十世紀九〇年代手機開始普及,引發了一場無形的社會文化革命,使得資訊的搜尋、購物的習慣,以及人際的關係上,產生大幅度的轉移;最明顯的變化是,應用的重要性儼然成為主流文化。
作者簡介
陳尊德牧師事主已屆五十多年,曾任新生教團重慶教會及新生教會牧職共27年。今已退休,但仍繼續服事主,他無論在文字事工、訓練信徒傳福音、培育信徒靈命增長、牧養教會等聖工上都有獨到的見解。著有《道活在人間》、《透視撒但的作為》、《基督裡的思想》、《在曠野中》、《從約翰福音第四章看耶穌個人談道》、《培育門徒的12堂課》、《候主再臨》(橄欖出版)、《使徒行傳信息》(中主出版)等十餘本著作。
內容簡介
以西結是祭司蒙召為先知,在西底家作王第五年開始得異象事奉神,那時他三十歲。以西結其名的意義是「神的力量」或「神是我的力量」,他是神所增強的人。
本書以西結書是五卷大先知書中的第四卷(賽、耶、哀、結、但),他是屬以色列人被擄之後傳講神信息之先知,與但以理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同是被擄之後寫成的。
以西結書的體裁十分特別,與其他書卷不同,他所得的啟示,用異象、寓語、表號、象徵、喻言、詩詞或箴言,把整卷的內容表現出來,是一卷不易讀懂的書,讀者必須細心沉思,禱告默想,甚至由別處經文找出引證,用心讓聖靈來帶領,閱讀本書更能幫助您領受到其中寶貴的信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