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日本文化
0 篇書評

禪與日本文化

探索日本技藝內在形式的源頭

Zen and Japanese culture

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8/10/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8630796
  • 字數: 97,729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的雛型,是鈴木一九三六年參加倫敦的世界信仰大會後,在英國各大學演講時的英文講稿內容。鈴木認為所謂的禪是,去除儀式、教條或來自種族的特殊心理習性的表面理解,而去理解佛陀自身的根本精神。

在鈴木看來,禪的氛圍滲透在日本人文化生活的各種層面。首先,就禪與美術的關係而言,禪表現在「わび(侘、wabi)」和「さび(寂、sabi)」等日本獨特的審美理念。

鈴木認為,日本文化直觀永恆,亦即是對永恆的不斷追求;西歐文化則屬於分析、理論、二元對立的世界。這顯示出日本文化具有神秘性色彩,西歐文化則具有理性或知性色彩。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貓見,貓來,貓征服,喵」 史實、故事和繪畫,歷史上各場景的貓咪大集合! ★★★一〇九張插圖與照片★★★ 揭開貓與人類相處的四千年歷史,讓你情不自禁地愛上貓。 不僅是貓奴不可錯過,也是藝術、文學和愛好者的必讀之物。 (=①ω①=) 代替黃鼠狼的貓、對佛陀涅槃毫不在意的貓、偷偷參與《最後的晚餐》的貓、...

  • 電子書: NT$ 294

    鐵血帝國的興衰起落 鐵血宰相俾斯麥與傀儡皇帝威廉二世的恩怨糾葛 鋼鐵德粉不可錯過的帝國史佳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五十年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如何一步步邁向自毀深淵, 拖著全歐洲走上「地獄之行」?

  • 電子書: NT$ 315

    數十年來,香港在大國的權力競逐之間始終保有著一種岌岌可危的自由。本書提供了一個及時且深入的敘述,說明香港如何從一個偏遠的漁村一路發展到九七之後的現狀。作者針對大量的經濟數據、政治事件、行為者與理念予以精細地分析,讓讀者得以了解香港在2019年爆發大規模抗爭的經濟、政治與社會成因,在此同時,又要明白這...

  • 電子書: NT$ 301

    從作祟妖怪到寵物明星,從捕鼠工具到家庭成員 不管是遇上愛貓成癡的大文豪,還是嫉貓如仇的老百姓 紛紛擾擾的人類社會裡,貓咪始終漫步在你我身邊 跟著牠們小巧輕靈的腳步,見證歷史發展的軌跡! 店家擺的招財貓,真的是貓咪受歡迎的象徵嗎? 愛貓的天堂「貓島」,其實是畏懼貓妖作祟的結果? 戰後如...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15

    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嗎? 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名稱由來? 為何啟蒙時代思想家對拜占庭不屑一顧? 拜占庭對後世的影響是什麼?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認識影響人類發展深遠的大帝國。

  • 電子書: NT$ 301

    ///蘇聯誕生100年/// 一窺蘇聯帝國建立和毀滅的故事, 及其灰燼中出現的新勢力。

  • 電子書: NT$ 338

    ◤分心不只是現代人的通病,只要是人就會分心!◢ 在3C爆炸的時代,你會因為資訊過多而困擾嗎? 你會因為動不動想查看訊息而無法專注嗎? 你曾懊惱為什麼容易分心嗎? 你曾吶喊為什麼一想專心,大腦就當機嗎? 你可能以為是被資訊轟炸帶來的後遺症,因為需關注的事物太多,但還沒真正徹頭徹尾了解一項...

  • 電子書: NT$ 290

    一生一定要造訪一次的神社之旅! 日本皇學館大學宗教學博士以生動圖文解說, 帶你靜心悠遊知名神社的建築歷史與文化, 掌握正確的參拜禮儀,感受心想事成的美好。

  • 出版日期:2017-12-01
    電子書: NT$ 266

    別的小孩出生是證明他們父母的愛,只有我的出生是證明他們犯下的罪」──崔佛.諾亞 「他的幽默中帶有一種輕鬆和樂觀的態度,他將自己局外人的視角當做優勢,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身世悲慘的男孩如何克服現實困難,用他的生命經驗演繹出獨一無二的『喜劇』表演。」 ──比爾蓋茨 一種南非式的幽默...

  • 電子書: NT$ 350

    日本究竟錯在哪裡? 身處何方?該往哪裡去? 率先對「房地產泡沫」提出警告的重量級經濟學者, 與教科書完全不同觀點的日本經濟興衰最佳導讀。

  • 電子書: NT$ 336

    最受國際學界矚目的全新國家實力論述! 「毫無疑問,本書將扮演台灣展望未來的指南針。」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松田康博 第一本以東亞視角剖析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權威著作! 國際關係 ╳ 半導體產業  雙精通學者李世暉,首次揭露── 台灣除了護國神山,還有護國神器「鏈實力」。

  • 特價 電子書: NT$ 506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電子書: NT$ 385

    羅馬人的故事壓縮了人類歷史的結晶 從「共和」到「帝國」, 羅馬的歷史,某種意義上也是人類憲政經驗的歷史。 羅馬衰亡了嗎? 擺脫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舊史觀, 以開放觀點重新評價古典時代。

  • 出版日期:2016-07-31
    電子書: NT$ 224

    「這輩子我最感激兩件事,一是我出生在北韓,一是我逃出了北韓。」 一個長於北韓黑市世代的女孩,歷經苦難終於逃離家鄉, 卻在人口販子的掌控下,度過兩年生不如死的歲月。 這一則活下去的故事。

  • 電子書: NT$ 434

    第一本爬梳咖啡種植與全球貿易關係的經典著作 「一部令人大開眼界的歷史」、「社會政治分析精細」、「資料豐富的原創性研究」 《波士頓環球報》、《經濟學家》、《衛報》、《出版人週刊》等全球媒體齊聲讚譽 從十六世紀歐洲首次記載咖啡為始,不過四百年,咖啡席捲了歐陸與美洲,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資本...

  • 電子書: NT$ 476

    1972那年,三十八歲的寡婦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膝下十子,蒙面入侵者在貝爾法斯特將她從家裡強行帶走。這本書是步調如小說般緊湊的精密報導,基夫以麥康維爾的謀殺案為主軸,牽引出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他訪問了衝突雙方的參與者,將那個時代悲劇的毀滅與虛耗轉化成鏗鏘有力、引人入勝的長篇...

  • 出版日期:2019-09-01
    電子書: NT$ 217

    鏘鏘鏘!趣史上演啦~ 有梗.有料.有好笑!歡樂迸出閱讀新角度! 「故事」網站超人氣作家領銜主講,力邀歷史人物現身說史! 搭配課綱,告訴你歷史課本不讓你知道的故事。

  • 詳細資訊

    近代日本最偉大的佛教學者
    運用西洋心理學的「無意識」概念 聯繫禪與日本文化
    探討禪如何在美術劍道茶道俳句等特殊形式中被充分展現

     

    一八七○年出生於現今石川縣金澤市的鈴木大拙(本名貞太郎),父親為加賀藩的醫生。六歲父親過逝後,兄長各自獨立,只有他和母親一起生活,非常困苦。在第四高等中學(位金澤市)結識一生最好的朋友――京都學派創始人西田幾多郎,但中途因付不起學費而輟學。其後,他曾擔任過小學英語教師,二十一歲時前往東京,先於早稻田大學學英文,後至東京帝國大學學哲學。其間主要在鐮倉的圓覺寺參禪,專研佛經、禪書,並從其師釋宗演,得到「大拙」的居士名。透過釋宗演介紹,鈴木大拙有幸當任保羅・卡洛斯博士的助理。其後十一年間,他在位於芝加哥郊外的一家出版社工作,與保羅・卡洛斯博士合譯《老子道德經》,另譯有《大乘起信論》,並以英文撰寫《大乘佛教綱要》。鈴木的研究與海外交流活動,直到過世為止,不曾間斷。

    本書的雛型,是鈴木一九三六年參加倫敦的世界信仰大會後,在英國各大學演講時的英文講稿內容。按本書的敘述,鈴木認為所謂的禪是,去除儀式、教條或來自種族的特殊心理習性的表面理解,而去理解佛陀自身的根本精神。那即是「般若」(超越的智慧)與「大悲」(愛)。同時禪也是引導我們覺知般若的方法。但那不是科學的、抽象的,而是重視個人體驗、直覺的理解方法。所以,禪源於我們存在的深處,是種超越的孤高(不執着)的精神、氛圍和「一即多,多即一」的思惟。

    在鈴木看來,禪的氛圍滲透在日本人文化生活的各種層面。首先,就禪與美術的關係而言,禪表現在「わび(侘、wabi)」和「さび(寂、sabi)」等日本獨特的審美理念。「わび」的真意是匱乏,且是自願的匱乏,是憧憬自然生活和原始單純性的美學意識,而「さび」則是種孤絶感,是追求樸素、古拙感的美學意識。此外,鈴木認為「不對稱性」也日本藝術的一種美學意識。這些美學意識浸透日本水墨畫乃至日本的茶室和佛教建築物等等事物之中。

    此外,透過本書,讀者將得以理解其文化論,係建立在東西文化比較的成果。鈴木認為,日本文化直觀永恆,亦即是對永恆的不斷追求;西歐文化則屬於分析、理論、二元對立的世界。這顯示出日本文化具有神秘性色彩,西歐文化則具有理性或知性色彩。

    至於日本與西歐文化的不同,鈴木指出日本的餐具充滿變化,在形狀上大多採取不均衡或故意破壞均整的樣式。相對於此,西歐的餐具只有兩、三種形式,其追求的是均整、規則等。鈴木藉由比較日本與西歐文化的不同,指出各種概念上的對立,譬如不均整與均整、不完全與完全、多變化與少變化、不安與安心、破壞與安全、簡單與複雜、柔和與堅固、無分別與分別、非理論與理論、順從自然與支配自然、無常與常等。這些差異顯示出的是,包含在日本文化當中的禪精神(空無)與潛藏在西歐文化的實體或本體精神(實有、永恒者)。顯然鈴木的文化論裡包藏著處理存在論的形上學。禪佛教的空與希臘哲學以來的實體,在此被突顯出來。

    禪宗雖起源於印度,發展於中國,但日後在日本發揚光大,影響日本文化至深。而且,也是由日本人傳至歐美國家,深深影響二戰後的西方世界。那麼,清楚闡述禪與日本文化的關係,並將禪的體驗與思想傳到歐美的主要人物是誰呢?其中一人就是本書的作者鈴木大拙。

    名人推薦

    中島隆博(東京大學)、張政遠(香港中文大學)、
    廖欽彬(廣州中山大學)、藍弘岳(交通大學) 中港台日學者 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鈴木大拙(1870~1966)

    鈴木大拙於明治三年(1870)出生在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本名鈴木貞太郎,大拙是他的居士號。年輕時曾隨今北洪川與釋宗演兩位禪師學禪。1897年留美,凡十一年。回國後歷任學習院教授,東京帝國大學講師,大谷大學教授,並開創「東方佛教協會」。1911年與美國人貝特蕾絲.雷恩結婚。後曾被授予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並夏威夷大學法學名譽博士稱號。他曾三次參加世界東西哲學家大會,在美、英各大學講授《禪與日本文化》等課程。1949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勳章,1964年九十四歲時榮獲泰戈爾獎。1966年7月10日(享年九十五歲)逝世於東京聖路加醫院。

    鈴木大拙一生著作甚豐,日文著作有《大乘佛教概論》、《禪論三卷》等數十部,1927年另以英文刊行《禪論文集第一卷》,此後陸續刊行英文本禪學著作數十部。他憑著流利曉暢的英文功底及對禪佛學的透悟,極力向西方介紹大乘佛教尤其是禪宗,使歐美思想界第一次真正認識到東方思想的精髓,對世界思想影響頗深。鈴木大拙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一禪者」和「東方的聖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45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