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
0 篇書評

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

The Lyrics 1961-2012

  • 出版日期: 2019/09/2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2139097
  • 字數: 307,287
紙本書定價:NT$ 3600
電子書定價:NT$ 3600
電子書售價:NT$ 252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當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201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迄今歌詞的完整呈現。
◎繁體中文版集合音樂人、詩人與學者,精心翻譯與註解,是華文世界巴布.狄倫歌詩集最佳譯本。
◎31張專輯、386首歌詞,中英對照。
◎《紐約時報》:「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大英百科全書》:「狄倫被譽為他那個世代的莎士比亞……設定了歌詞寫作的標竿。」
◎滾石雜誌2015年公布「古往今來100位最偉大的創作歌手」名單,巴布.狄倫名列第一。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15

    「我們都往前走了,但有時還是會回來陪陪當時的自己。」 「好多讀者都哀嚎沒搶到喔,要不要做做看電子書?」出版被搶購一空的六年後我問她。 『嗯⋯⋯好啊。』 ⠀ 《零進度》,一本當時印刷後,六分鐘就售罄的獨立刊物 「我們都是,還在這裡的人。」 收錄兩位作者憂鬱時期的作品,2023電子書版本為修訂版,收錄...

  • 電子書: NT$ 300

    對不起啊  終究沒能活成更好的人   活著如此沉重, 幸好,我們還有詩。 PTT 詩版 thankmilk 首部詩集, 收錄80餘首代表及全新詩作, 與創作背後的獨白。

  • 電子書: NT$ 280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選集,被譽為日本的《詩經》,反映了七、八世紀日本人的文化與日常生活。本書從《萬葉集》共4500餘首和歌中,選譯360餘首風格、形式各異的名作,並以歌人為單位重新排序組合,便於讀者品讀每位歌人的獨特歌風。

  • 電子書: NT$ 270

    40堂詩意講座X 63首現代詩經典。 廖偉棠帶路,說新詩也說詩人的故事, 開啟人們對情感節奏的感知,走近文字蘊藏的詩意。

  • 電子書: NT$ 224

      《淡藍色一百擊》是陳黎睽違九年來的最新詩集,收錄64首長短詩新作,既延續了他一貫新鮮大膽的風格,諸如雙關語和諧音字的妙用,圖象詩和排列詩的實驗,古典詩歌的鑲嵌和典故的改寫,也開創更多新的主題。從個人的病痛感懷到台灣的百年身世,從詩歌的家庭之旅到家族的詩意之旅,從政治的諧擬諷刺到情慾的想入非...

  • 電子書: NT$ 231

    本書是《十方一念》十周年紀念版。 「當大家翻開這本書,看到裡面都是一頁頁分行的文字, 可能會想:這些是詩嗎? 寫《十方一念》,就像寫歌詞時忘記了音符、旋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制,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 所以,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要替這些...

  • 電子書: NT$ 175

    黑洞的巨大引力,連光都逃不了 嘿,你敢不敢靠近去看一看?   「我相信/火圈的另一端有更好的/一天,縱身/即是永恆/絕望中/必有僥倖」〈相信〉   你曾經想過要優雅地在時光間隙中穿身而過,卻發現它其實窄小的讓記憶與軀體都扭曲變形,在軌道中那些雜亂的思緒彼此撞擊、疲於奔命,一回神才...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什麼是骯髒?什麼又是不骯髒? 骯髒跟不骯髒之間是乾淨的界線嗎?

  • 電子書: NT$ 406

    來自挑戰君權與教權的狂飆年代,一部偽裝成聖經故事的政治教育經典! 密爾頓筆下的《失樂園》,藏著撒旦的誘惑,更深藏權力的媚藥……

  • 電子書: NT$ 441

    全書收錄佩索亞本人與四位異名者詩作共238首詩。「異名者」是佩索亞創造出來的文學人格,他們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學風格,甚至常與他們的創造者佩索亞觀念牴觸。 葡萄牙國寶作家 與聶魯達並列「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

  • 出版日期:2021-12-28
    電子書: NT$ 231

    新生代華文作家李豪──第三部詩集 夢是我們一起想像未來的可能

  • 電子書: NT$ 293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 電子書: NT$ 280

      《噢,柯南》收錄了唐捐二〇一六至今精挑細選之作,從正經的學者詩人本體裂解而成的幾個副本,其中不乏時事哏、有致敬有戲仿、甚至假託古人。故佈疑陣的詩人敬邀你來扮演解謎的人,希望你是「秀異的內行讀者」洞悉靠詩背後的真意,「噢,逮捕我」,柯南。

  • 出版日期:2015-11-24
    電子書: NT$ 209

    一片冰心在玉壺、嬛嬛一裊楚宮腰、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這些在《後宮甄嬛傳》裡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出自誰的筆下?又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嗎? 《後宮甄嬛傳》裡大量引用詩經、唐詩、宋詞跟元曲,經典臺詞和古典詩詞都在戲迷間引發熱烈討論,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古典詩詞,在戲劇中竟...

  • 電子書: NT$ 0

    《詭崛》 喪文學 三行微型詩。現代詩。散文詩。 散文。圖文各式文體,且我細細道來那些大確喪 許多你耳熟﹑陰暗﹑詭譎﹑或冷門的傳聞, 可能是你日常生活發生,也或許在影視中顯露, 黑暗﹑角落氛圍﹑傳說;經由文字與你分享,我的喪文學。

  • 出版日期:2015-05-04
    電子書: NT$ 99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首〈將進酒〉中,道盡了李白的感嘆,也毫不保留地呈現他的瀟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之句,更將那謫仙人的鄉愁留傳千古。唐代最傑出詩人李白,不僅將唐詩帶向巔峰,其作品之獨特,更是文學史上一個永不褪色的經典。

  • 出版日期:2004-08-16
    電子書: NT$ 316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 電子書: NT$ 0

    《先知》為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以英文撰寫的散文詩集,1923年甫一問世即轟動文壇,銷量直追莎士比亞的劇作和英文版的《老子》,並因其深刻的宗教情懷而被譽為「小聖經」。 近一世紀以來,書中許多佳句經世人傳誦不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例如公視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即出於此。本書除了將英文原文與...

  • 詳細資訊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1960年代以來叛逆文化的代表人物,創作歌手巴布.狄倫,表彰他的歌詞「在美國歌謠傳統裡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他是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音樂人,紐約時報指出,「這或許是溯自1901年以來,最極端的選擇」。

    在此之前,2008年,普立茲獎也因為他的「歌詞創作飽含特出的詩的力量,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帶來深遠影響」,頒給他一個特別獎。其實,從1990年代末起,學界和詩人們便已開始探討他歌詞的詩藝,與荷馬、維吉爾等古典詩人並列討論。《大英百科全書》說,狄倫「被譽為他那個世代的莎士比亞……設定了歌詞寫作的標竿」。

    滾石雜誌2015年刊出的「古往今來100位最偉大的創作歌手」名單,巴布.狄倫名列第一。這部書收錄了這位吟遊詩人迄今創作的全部386首歌詞,中英文對照,依他的31個專輯的次序整理,並經狄倫親手校定。

    繁體中文版邀請夙有專精的詩人、學者、作家擔任這樁艱鉅的翻譯工程,並由中英文學養俱佳的美籍學者費正華(Jennifer Feeley)擔任翻譯諮詢,主編馬世芳亦參酌各方考證耙梳詞義,與譯者往來討論,力圖保留原詞多樣奔放的語感,並兼備可讀性。狄倫作品中可能對中文讀者產生隔閡的專有名詞、聖經與文史典故、雙關語、時代背景,均盡力詳註,希望讓中文讀者終於得以親近這位樂史巨人。

    各冊內容簡介
    巴布.狄倫歌詩集 I(1961-1964)
    本輯收錄狄倫出道之初最早的四張專輯,是他從民謠圈異軍突起、成為「時代發言人」的引爆點。在這個階段,狄倫確立了我們今日集體意識中所謂「民謠歌手」的形象。從此以後,大抵每個揹起吉他企圖為時代寫歌的青年,都難以逃離狄倫巨大的身影。

    從他最初的這些作品,可以看到狄倫如何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蛻變為卓然自成一家的成熟創作者。《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堪稱當代民謠史影響最深遠的原創專輯,次年的《時代正在改變》則是狄倫社會鬥爭意識最強烈的專輯。迄《巴布.狄倫的另一面》,他漸與紐約民謠圈和左翼政治分道揚鑣,部分歌詞語言密度愈來愈高,意象愈來愈晦澀,預示了接下來的劇烈轉變。

    巴布.狄倫歌詩集II(1965-1967)
    本輯收錄狄倫六十年代中期樂風丕變,從民謠轉向搖滾,創造力「井噴式」爆發的一系列曠世鉅作。因為這幾張專輯,他被封為青年反叛文化的旗手,拱上了救世主的寶座。

    狄倫促成了搖滾和民謠的匯流,從此解放了流行音樂形式和內容的想像。同輩音樂人深受刺激,風行草偃,搖滾遂從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娛樂,升級成為足堪承載思想和技藝的新興創作形式。

    《全數帶回家》和《六十一號公路重遊》較多憤世、乖張、夢魘式的末日寓言,《金髮疊金髮》則更趨於內觀、私我,觸目都是破碎挫敗的愛情風景。《約翰.衛斯理.哈丁》轉為素淡簡約,在官能舖張、籠罩著暴力與戰爭陰影的年代,它是無視時俗的暮鼓晨鐘。

    巴布.狄倫歌詩集III(1967-1970)
    本輯收錄狄倫六十年代末期樂風返樸歸真的作品。《納許維爾的天際》和《新早晨》皆編制清簡,詞作以情歌為主,間以寓言式的歌謠。《自畫像》主要集合翻唱曲和實況錄音,只有兩首新創曲。

    《地下室錄音帶》是1967年夏狄倫退隱期間和之前巡演的樂手在鄉間舊宅合錄的一系列作品,事隔多年始結集發行。這些歌或有著渾不可解的趣怪歌詞,或有著史詩式的古老語言,又時時呼應百年來的草根歌謠傳統。狄倫日後的創作將會不斷回到《地下室錄音帶》的世界,那個聖與俗、善與惡、歷史與當下的界線都泯然不存的江湖。

    巴布.狄倫歌詩集IV(1973-1978)
    本輯收錄狄倫七十年代的大部分作品。《行星潮浪》是他的第一張排行冠軍專輯,狄倫在親手繪製的專輯封面寫下「鑄鐵歌謠與傷心情歌」,歌詞全部是第一人稱的私我敘事,帶有哀傷自棄的底色。《血路斑斑》多是悒鬱心碎的情歌,在抒情和敘事之間取得了細膩的平衡,飽含真誠袒露的情感,足以列入狄倫最精采的傑作。論者多謂這張專輯紀錄了他和妻子莎拉婚姻的崩壞,但狄倫始終否認這些歌帶有自傳色彩。

    《渴望》和作家雅克.力維合撰大部分歌詞,多半是情節生動的敘事曲。《合法上路》在意象濃密的歌詞中閃現厭世傾向與末日景觀,彷彿替接下來的信仰轉向預先作了鋪陳。

    巴布.狄倫歌詩集V(1979-1983)
    本輯收錄狄倫以「宗教三部曲」為始的四張專輯。1979年,猶太人出身的狄倫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並連續出版兩張福音專輯《慢行列車駛過來》和《得救的人》,直到1981年的《注射愛》才重返世俗題材,但仍以宗教主題為主。狄倫後來否認他在這段時間被冠上的所謂「重生基督徒」身分:「我從未說過自己『重生』,那只是媒體冠上的名詞。我不認為自己曾是不可知論者,我總相信有一種至高的力量,眼前的世界並非真實世界,還有新的世界會來。」

    進入八十年代,狄倫漸漸不再以忠貞基督徒自居,但宗教和信仰的主題,始終在他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異教徒》專輯除了內在的自剖,情愛的告白,並觸及以巴衝突、環保與全球化這些時事題材。此輯收錄的同時期創作,亦有不可多得的傑作。

    巴布.狄倫歌詩集VI(1985-1990)
    本輯收錄狄倫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為止的專輯。《情色歌舞帝國》堪稱秀異之作,但之後的《酩酊大醉》和《在音軌中》多半歌詞都非由狄倫主創,一般認為是他重新摸索方向的低潮期。迄1989年的《慈悲啊》,狄倫終於重新贏回眾人信心。在這些歌裡,狄倫是睥睨時代的憤世者,是引人入勝的說書人,也是胸懷慈悲的傳道者。這張專輯被譽為足以和《血路斑斑》乃至於六十年代的經典昂然並立。

    狄倫九十年代的首張專輯《紅色天空下》近於遊戲之作,之後狄倫暫時擱筆,有七年時間未曾發表新創作品。

    巴布.狄倫歌詩集VII(1997-2012)
    本輯收錄狄倫暮年「重攀顛峰」的系列傑作。睽違七年的原創專輯《遺忘的時光》滿是厭世惆悵的底色,然而內力深沉老辣,為狄倫拿下了葛萊美「年度專輯」大獎。接下來幾年,年過六旬的狄倫靈感泉湧,接續出版了兩張重量級的傑作《「愛與盜竊」》和《摩登時代》,頗有議者以為這三張專輯可以和他1965到1966年間石破天驚的「搖滾三部曲」前後輝映。這些歌的主題落回了永恆的叩問:生存與死亡,靈魂與來生,愛慾與救贖,脆弱的人性,虛妄的現世,重複的歷史。

    2009年,狄倫與「感恩的死者」樂團詞人羅伯.杭特共同創作《共度此生》專輯,語言漸趨凝鍊簡潔,大幅向芝加哥藍調為主的庶民音樂傳統靠攏。2012年的《暴風雨》,歌詞多半沉鬱而有殺氣,滿是死亡、罪孽與暴力的氣息——年過七旬的狄倫,像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在硝煙中回首。血痕未乾,目光依然凌厲。

     

    封面攝影者簡介
    波文映畫社MW studio TW,新銳影像團隊,作品常見時尚雜誌、唱片封面。曾擔任2019年金音獎主視覺設計。
    FB m.facebook.com/manbowenstudio
    IG mw_studio_tw



    作者簡介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1-)

    本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創作歌手、作家、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狄倫是二十世紀以降西方樂壇最受尊崇、影響力最大的創作歌手,在《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百大創作歌手」名列第一。他不僅繼承吟唱詩人的民歌傳統,亦能融會古今,緊扣時代意識,翻轉語言質地,徹底改變了民謠的風貌。又與搖滾結合,打破樂種藩籬,成為青年叛逆文化的旗手。同代人風行草偃,觸發了西方流行樂的巨大變革。其後一度回歸鄉村樂與草根歌謠,並漸次鎔鑄各路樂風,賦傳統以新意,亦帶來極深遠的影響。

    畢生獲獎無數,包括十一座葛萊美獎(含一座終身成就獎),並曾以電影主題曲獲奧斯卡獎與金球獎,1988年進入搖滾名人堂。2008年以其「歌詞創作飽含特出的詩的力量,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帶來深遠影響」獲普立茲特別獎。

    201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獎項的音樂人。瑞典學院表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裡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

    狄倫迄今出版逾三十張錄音室專輯,並著有小說《狼蛛》(Tarantula)、自傳《搖滾記》(Chronicles: Vol.1,中文版由大塊文化出版)。他也是業餘畫家,曾出版畫冊多種,並有鑄鐵裝置等藝術創作。

    《巴布.狄倫歌詩集》收錄了狄倫1961至2012年間創作的386首歌詞,中英文對照,依31張專輯次序整理,其中多首經狄倫親手重新編輯。《紐約時報》謂:「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編者簡介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著有散文集《耳朵借我》、《歌物件》、《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等。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並獲多座廣播金鐘獎。

    翻譯諮詢

    費正華(Jennifer Feeley)

    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博士,翻譯過許多中國、台灣、香港作者的詩、小說和散文,作品散見於多種期刊和選集。譯作Not Written Words: Selected Poetry of Xi Xi (不是文字:西西詩集)於2017年獲得盧西恩.斯泰克亞洲翻譯獎及香港出版雙年獎。

    譯者簡介

    余三奇

    現為專業中、英文教材編輯。曾得過三次梁實秋翻譯獎,閒暇時喜歡翻譯英文詩歌、小說、戲劇。(譯《巴布.狄倫的另一面》、《街頭守法者》、《酩酊大醉,失去知覺》、《慈悲啊》)

    李康莉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英美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大學兼任英語教師、社區大學講師、職業譯者。曾出版中文詩集。中文著作《閱讀的力量》(天下文化/合著)等。翻譯書籍包括《文化地圖》(好優文化,2017)《暗房裡的男人》(Net and Books, 2017)《甘地教我的情商課》(天下文化,2019)等等。(譯《全數帶回家》、《遺忘的時光》、《「愛與盜竊」》)

    孫維民

    詩人,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博士,曾獲得中國時報新詩獎、梁實秋散文獎等,著有詩集《日子》、《地表上》等。(譯《在音軌中》)(譯《共度人生》)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著有散文集《耳朵借我》、《歌物件》、《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等。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並獲多座廣播金鐘獎。(譯《全數帶回家》、《六十一號公路重遊》、《金髮疊金髮》、《納許維爾的天際》、《慢行列車駛過來》、《注射愛》、《遺忘的時光》、《「愛與盜竊」》)

    崔舜華

    1985年冬日生。著有詩集《波麗露》(2013)、《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2014)、《婀薄神》(2017)。並有散文集《神在》(2019)。(譯《血路斑斑》、《渴望》)

    張之豪

    現任基隆市議員,網路專欄作家,文史工作者,曾任總統府諮議。興趣為搖滾樂與電影。加拿大UBC大學畢,台大政研所碩士,政大亞太博士班肄業。(譯《納許維爾的天際》、《紅色天空下》)

    張芬齡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選》、《聶魯達詩精選集》、《精靈:普拉絲詩集》、《白石上的黑石:瓦烈赫詩選》、《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等二十餘種。曾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2017年與陳黎同獲胡適翻譯獎。(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時代正在改變》、《全數帶回家》)

    陳黎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2005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時代正在改變》、《全數帶回家》)

    曾珍珍

    詩人、譯者、比較文學學者。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英美系教授。2008年以翻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的著作《最藍的眼睛》獲第32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另譯有魯益師(C.S. Lewis)著作數本、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詩選與導讀《寫給雨季的歌》,詩作散見報紙副刊。(譯《慢行列車駛過來》、《得救的人》、《注射愛》)

    楊嘉

    音樂是興趣也是維生的工作。從主持電台西洋音樂節目開始,一路撰寫西洋樂評並翻譯音樂書籍。經歷國語唱片公司的全盛時期,而後進入國際唱片公司,發展亞洲音樂新媒體。2014年返台專心翻譯工作。(譯《情色歌舞帝國》)(譯《暴風雨》)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憤怒的白人:直擊英國極右派!》、《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恐怖老年性愛》、《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和《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等十數種。  (譯《慢行列車駛過來》、《得救的人》、《注射愛》)

    葉覓覓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創作藝術碩士。以詩錄影,以影入詩。夢見的總是比看見的還多。擅於拼貼別人的無關成為自己的有關。標準廢墟控。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德國斑馬影像詩影展最佳寬容影片等。育有詩集三本,《漆黑》、《越車越遠》與《順順逆逆》。(譯《地下室錄的音帶》)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藝術家。曾出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及評論集《異托邦指南》等。譯作有《尋找倉央嘉措》、《這裡》等。(譯《約翰.衛斯理.哈丁》)

    蔡琳森

    1982年夏日生。有詩集《杜斯妥也夫柯基:人類與動物情感表達》(2015)、《寡情問題》(2015)、《麥葛芬》(2019)。譯有艾倫.金斯堡詩集《嚎叫》(與崔舜華合譯, 2015)。(譯《血路斑斑》、《渴望》)

    鍾永豐

    詞作者,與歌手林生祥合作七張專輯,得過多座金曲獎、金音獎,並兩獲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譯《巴布.狄倫》)  

    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出版有詩集《樂天島》等八種、散文《阿瓜日記──八○年代文青記事》、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邁向總體藝術──歌劇革命一世紀》及小說、劇本等多種。擔任過四十餘齣劇場、歌劇、舞蹈之導演。歷任台北詩歌節、圖博文化節、台灣國際人權影展之策展人。現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譯《自畫像》、《新早晨》、《比利小子》、《行星潮浪》、《異教徒》、《摩登時代》)

     

    媒體推薦

    媒體讚譽

    諾貝爾獎的頒贈,確認了我們久已察覺的事情:狄倫是美國最真切的代言人之一。他創造的意象是那麼無畏和洪亮,一如惠特曼(Walt Whitman),一如狄瑾蓀(Emily Dickinson)。——紐約時報

    諾貝爾文學獎確認了,相較於前人,他的地位已不止是之前像他這樣的歌手。只要品嘗過他的生花妙筆、尖銳觀察,以及恰到時候出其不意的遣詞用字,所有密切留意他的人都會覺得,這份肯定來得太遲。——華爾街日報

    諾貝爾獎委員會做得對──狄倫在美國歌謠中持續展開的成就,是一項文學上的豐功偉業,應該用這種最華麗的方式來誌慶。——滾石雜誌

    他曾是叛逆者,是療癒者,是穿藍布牛仔褲、戴特大號墨鏡的吟遊詩人,唱了一個歷經戰爭與和平的世代,度過不安與自滿的險境……而如今,狄倫進入萬神殿,推擠著「文學」定義的界限,就像他在音樂上推擠過許多界限一樣。——洛杉磯時報

    且撇開他的音樂到底對歌詞有多大意義這個棘手問題不談,狄倫是罕見的歌手,作品值得在紙上閱讀。他的文字總是那麼奇妙,敏於語言的聲響,而且,當然,神秘得令人著迷。——紐約時報書評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