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女作家以細膩真情的散文描繪多元族群女性和自身的生命故事,打破多數台灣人對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的刻板印象。女身裡似有一片汪洋,細膩心緒隨潮汐漲落,女人的肚腹更似大海,神祕柔軟以能孕育生命,一如海明威寫下老人與海的搏鬥,張郅忻也寫下「女人與海」的生命故事,可以綺麗,也可以堅強。
一本獻給獻給母親與做小姐時的她的勇氣之書,勇敢承接對母親的不了解。繼與家庭斷裂切割的《我的蟻人父親》、重建關係的《普通的戀愛》後,謝凱特在寫作中重返、重巡,一遍一遍探勘自母親繼承而來的長相、口味、血液裡的墨水。解構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收攏以愛為名的難言之隱。
他們寫下《對照記@1963》,他們《忽然,懂了》,他們感嘆《所謂中年所謂青春》…… 這次,他們仨不再只是對照,而是各自出發去尋找自己的世界,書寫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旅行況味。 一本書,三個旅人,三種世界觀。 跟著楊照、馬家輝、胡洪俠出發 到處旅行、迷路、尋書、看人、賞玩世界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女身裡似有一片汪洋,細膩心緒隨潮汐漲落
女人的肚腹更似大海,神祕柔軟以能孕育生命
一如海明威寫下老人與海的搏鬥,張郅忻也寫下「女人與海」的生命故事
可以綺麗,也可以堅強……
對於「海」有著莫名依戀的張郅忻曾說:「我很喜歡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男人在外和海洋搏鬥,女人其實也和肚子裡的這片海、和廚房裡外的世界,用生命搏鬥著。」於是這本書她以「女人與海」為主題展開書寫,如自她童年即與父親離異而離家的母親,就像是一尾美麗而滄桑的女人魚,張郅忻以文字照看母者與親情,揉合了疏離、依戀與艷羨的矛盾眼光;同時也將視角探向自身,探索自身與家族女性共享的生命之海,從身邊不同角色的女性親人身上,照見多面向的女性成長。
書中並有許多精采篇章,刻畫了飄洋過海來台的新移民女性各式「海海人生」,如〈迷城記〉寫兩個來自越南不同地方的新移民姊妹,一日往返台北城的經歷,及其受到的歧視與內心的追尋。〈胡春香〉則以越南十八世紀女詩人的故事,寫在台的越南新移民姊妹身世,互為隱喻。曾在上一本散文中介紹了她多族群的家族故事,張郅忻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這些越南籍的好姐妹,不但以真摯的情感寫下了這些新移民女性個個不同的生命故事,以及她與她們相知相惜的可貴情誼。也打破了許多台灣人把所有越南來的女子都當成婚姻仲介外配的刻板印象。
寫作不倦,卻同時也已經是一個一歲多孩子的媽,張郅忻人如其文,兼容並蓄著溫柔和堅定兩種氣質,她希望可以持續寫作以傳遞生命力量,更讓讀者從文字中深刻感受到,「女人肚子這片海洋的潮汐與溫度,就是一股溫和的力量。」
本書特色
★七年級女作家以細膩真情的散文描繪多元族群女性和自身的生命故事,打破多數台灣人對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的刻板印象。
▎作者簡介 張郅忻
一九八二年生十月生,新竹縣人,移居高雄。清大中文所碩士班畢業,現就讀成大台文所博士班。著有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
方梓、阿盛、唐捐 共同推薦
張郅忻長期關注台灣新移民,以同理心去觀察,以平等心去了解。此書的焦點較諸以往更為明顯集中,記錄對象更多,情意更加深刻。她在這方面的真摰投入,確實鮮有人能及,值得所有讀者鼓掌。可以確定,此書必然會是她寫作路上的重要里程碑。──阿盛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