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老師、家長與孩子的勇氣之書。
老師們,我們給你突破挫折的力量與技巧;
家長們,我們看見你的孩子的沮喪與渴求。
誕生在某個家庭的孩子,帶著外顯的頭痛行為來到學校,遇見老師「你」。
孩子渴望老師能穿透他的外顯行為,看見他心中的渴求。
孩子憤怒,因為他不被了解;孩子灰心,因為覺得自己對團體沒有貢獻。
每個孩子都有能力,只是有的被用錯了地方,他們需要被引導、需要轉向。
未來的世代,最重要的不是課業或成績, 而是面對困境和失敗,仍有勇氣去挑戰的耐挫力! ★哈佛、哥倫比亞大學兒童發展專家,教你在10歲前建立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讓孩子一生受惠! ★收錄「韌性商數(RQ)檢測表」「美國學校情緒調節程序」等實用評估及簡單可行的耐挫力鍛練法。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好煩、好笑,又不好回答, 你家也有愛問「為什麼」的小哲學家嗎? 雖然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 但是用什麼方法討論、思考,更重要! \牛津博士爸爸的哲學教養法/ 培育孩子「哲學素養」的第一本書, 每天日常的親子對話,也可以深刻有意義!
★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 ★YES24網路書店,9.6顆星好評! ★超過10,000件心理諮商個案的人氣心理師★ 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 「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 ...
睽違五年,黃瑽寧最新著作 以科學實證為教養靠山,走出育兒挫敗感, 給足自己勇氣和信心,樂在享受當爸媽,打造幸福感十足的成長性家庭。 以研究實證為湯底,父母之愛為佐料。這次,黃瑽寧要以為人父、人夫角度,從睡眠模式、安全依附、語言發展、親子溝通、手足教養、爸爸育兒、學習引導、幸福婚姻等共九大面向,為你...
本書是阿德勒學派正向教養系列書籍第一本、最完整、也是最暢銷的作品,從幼兒園到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都適用。 自從2006年推出全新增修版以來,據統計已經使全球10,000,000兒童受惠。
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教養指南,而是革新教養思維的重量級好書! ★一出版即空降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時代》雜誌讚譽作者為「千禧世代的教養訓練專家」 ★《逆思維》作者亞當・葛蘭特大力推薦!親職教練/親子KO L口羊太太、閱讀推廣人/國小教師林怡辰、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留佩萱...
父母說出的話語只有一瞬間,卻會烙印在孩子心裡一輩子 無數媽媽的最佳選擇,「不倒翁老師」給媽媽的親子說話處方! ★ Instagram17萬粉絲追蹤,百萬按讚肯定,出版兩週狂銷兩萬本! ★ 韓國最受歡迎國小老師,十七年教職經驗分享,最有用的親子減壓溝通心法 ★ 用三種尊重語言、五個說話練習...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的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與獎賞,強調用「鼓勵」來教養孩子。過去三十五年,「正向教養」的理論與200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本書擷取「正向教養」最經典實用及最新的49項練習,每項都是有利於家庭關係與孩童發展的方法。簡.尼爾森與她的兒女,婚姻與...
有「比分數更重要的事」,不代表「分數就不重要」! 與父母一起勇敢面對教育體制,也看到分數之外的孩子 孩子考試考壞了怎麼辦?要不要補習?該不該讀私校?要不要陪孩子讀書?要陪到幾歲?孩子該怎麼面對考試?該如何激勵孩子發憤用功…… 在一片翻轉教育、改革教育的聲浪中,這些問題似乎八股又不討喜,...
終結每個父母的管教惡夢, 現在就開始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 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作者新作: 孩子不是故意無理取鬧, 他們負責分析思考的大腦25歲才發育完全! 鬧脾氣等於告訴你,他們現在欠缺的能力! 本書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 先作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把...
每個孩子都想做好孩子,然而不都有機會;最需要鼓勵的孩子,往往最難得到鼓勵,父母、師長要先成為一面明鏡,好映照出孩子美善的心。 本書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深入淺出介紹鼓勵的原則、語法及範例,釐清鼓勵和讚美的差異,各章穿插許多動人故事,邀請父母、教師一起以鼓勵成就每一個孩子!
本書深入淺出地剖析現代孩子在「轉大人」時所面臨的重重難關,並點出當代東、西文化相互衝擊,價值觀趨向多元,不但過往講求「傳承」的穩定社會不再,「到底應該變成什麼樣的大人」更成了一大難題。河合隼雄說:「我已無法再將大人當成一個靜止的概念,寫下該怎麼成為大人的方法」。換言之,就算已經轉成「大人」,當代的大...
本書從日本許多名人青少年時的「壞行為」出發,直搗人心深處「害怕惡」又「想作惡」的矛盾心理,提出發人深省的建議。勇敢接納孩子天性裡的惡,並不意謂縱容孩子胡作非為,而是要拿出更大的耐心傾聽、不過早論斷是非,才能幫助孩子找到突破成長瓶頸的門道。
好煩、好笑,又不好回答, 你家也有愛問「為什麼」的小哲學家嗎? 雖然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 但是用什麼方法討論、思考,更重要! \牛津博士爸爸的哲學教養法/ 培育孩子「哲學素養」的第一本書, 每天日常的親子對話,也可以深刻有意義!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孩子的課業光靠老師是不夠的,父母的陪伴與引導更為關鍵! 點燃學習動機 × 找到讀書方法 × 掌握練習訣竅 解鎖3大關鍵,打造孩子高效學習力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曾任教中學多年,以實際輔導中學生改善學習問題的專業經驗, 歸納出提升學習成效的實作步驟,幫助父母陪伴孩子找到讀書方法、掌握滿分策略。
跟著腦科學權威科普作家謝伯讓,探究從人際情緒、認知、語言到社會互動,在意想不到的實驗發現中,一窺孩子大腦與心智的不可思議。
本書作者群是熱愛輔導工作的教師,也是認同阿德勒學派理念的教學現場工作者。他們跟所有老師一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備感挫折與煩惱,但他們同時感到心疼,心疼受困的孩子們,並且想方設法,幫助孩子得到關懷得到愛,進而可以幫助孩子愛自己、愛別人,長出能力,看到自己的價值,對群體有貢獻。
透過12個在教育現場真實發生的故事,我們看到老師們面對這些「傷心」的孩子時,用愛與引導,一步步引領著孩子走出困境,他們是甚麼樣的孩子呢?
.身陷看不見光的原生家庭中,看不到未來人生的孩子。
.一溜煙逃出學校讓老師追著跑,寫字只會畫圈圈的孩子。
.全身長著堅硬的刺,內心疲累又脆弱的孩子。
.慣於偷竊,與他人起衝突,一失控連老師都攻擊的孩子。
.在原生家庭中被輕視,在學校中罵髒話、破壞公物的孩子。
.自閉症,放棄學習,失去生命動力的孩子。
.不斷挑戰老師,甚至喝斥老師閉上嘴的噴火龍孩子。
.眼神和肢體散發著不安與戒備,在人際關係中受挫的孩子。
.自我中心,不懂同理他人的孩子。
.在上課中刻意搗亂、發出聲音的孩子。
.一被碰觸到身體就攻擊對方,情緒管理能力不佳的孩子。
.從原生家庭中得不到關愛,在網咖之間流連的孩子。
不管是老師還是身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曾經或正在面對著這樣的孩子?本書運用「我訊息」、「同理」、「精心時刻」、「團體討論」、「鼓勵」……等技巧,期待能帶給你面對課題時溫和而堅定的勇氣,陪伴孩子成長,幫助孩子培養社會情懷,雙手握滿信心。
作者簡介
吳毓瑩WYY
工作時WIN WIN雙贏,玩耍時YY歪歪。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心諮系碩士班創班主任,教育實踐與研究(TSSCI)創刊主編。U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諮商人資碩士,同校測量評鑑博士。喜歡探究實踐智慧、相信生命乃在貢獻中成就、服氣問題源自關係、建構水土土的生涯。三個孩子的媽,很多學生的老師,老公的老婆,自己的我。從身旁夥伴的實踐中認識阿得樂,是人生一大幸福。阿德勒心理學就在周遭,閱讀阿得樂,仿若有知音相伴,只能說,「阿~~我得到快樂了!」(借用一下曉玲老師女兒的讚嘆。)
吳淑禎
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副教授,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班,具有諮商心理師執照。專長領域為:生涯諮商、職涯課程與活動方案設計、學習輔導、師資培育。自大學時期即熱愛阿德勒心理學,碩士論文與博士論文皆以阿德勒的重要概念,例如早期記憶、社會興趣、以及生活方式等作為研究主題。在實務上,除了將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運用在自己的家庭互動與關係經營,並長期投入師資生、教師及家長等之輔導研習與技巧訓練。
李佳燕(家庭醫師、「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李崇建(親子作家)
許芯瑋(DFC 臺灣發起人)
曾文志(「阿德勒諮商、正向心理與復原力、認真玩」實驗室主持人)
曾端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張麗慧(財團法人MOXA心源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彭菊仙(親子作家)
溫美玉(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教師)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楊瑞珠(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顏美雯(花蓮縣KIST三民國小教師)
◎真心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本書中的故事,每位老師都充分展現阿德勒學說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社會情懷。──曾端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這十二位老師為孩子所做的一切,讓人感動。──李佳燕(家庭醫師、「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透過十二篇動人、真摯的真實故事,除了欽佩這些老師,更不斷提醒自己要練習看透孩子表象讓我們抓狂的行為。──許芯瑋(DFC 臺灣發起人)
阿德勒說:「老師是孩子的遲來父母。」在老師們愛與引導之下看到孩子學習蛻變與成長,希望MOXA心源教育基金會的拋磚引玉,讓更多老師和家長重視與學習如何與孩子共處,讓台灣的善與美長存。──張麗慧(財團法人MOXA心源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想讓自己成為孩子心靈成長的工程師,阿德勒絕對是你該追隨的導師及典範。──溫美玉(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教師)
書中充滿希望的曙光,就在教育愛中蔓延開來。──顏美雯(花蓮縣KIST三民國小教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