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0 篇書評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No-Drama Discipline : The Whole-Brain Way to Calm the Chaos and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

1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6/12/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393300
  • 字數: 101,343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4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終結每個父母的管教惡夢,
現在就開始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

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作者新作:
孩子不是故意無理取鬧,
他們負責分析思考的大腦25歲才發育完全!
鬧脾氣等於告訴你,他們現在欠缺的能力!

本書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
先作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把握每次親子衝突的時刻,
當下將失控情緒翻轉化為成長契機,
讓孩子學會受用一生的能力!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8

    「學齡前」是啟動正向教養的黃金時期, 掌握正確育兒方向, 孩子就能擁有更好的人生起跑點。 本書詳細介紹孩子的適性發展、九大氣質面向、情緒與溝通、錯誤行為目的及早期教養問題,並教導如何讓幼兒培養生活習慣、了解科技對孩童的影響,以及當孩子需要特殊幫助時,該如何應對及尋求支持。 採用正向教...

  • 電子書: NT$ 300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的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與獎賞,強調用「鼓勵」來教養孩子。過去三十五年,「正向教養」的理論與200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本書擷取「正向教養」最經典實用及最新的49項練習,每項都是有利於家庭關係與孩童發展的方法。簡.尼爾森與她的兒女,婚姻與...

  • 電子書: NT$ 266

    一生受用!陪孩子在逆境中找到快樂與意義。 「第七感」腦神經科學權威 ╳ 兒少心理治療師 疏離而孤僻,驕縱而依賴,只在一念之差,而你可以有更平衡的教養方式。 培養孩子正向思考的大腦,Yea Brain,打造和諧的親子關係與全人教養

  • 電子書: NT$ 280

    嬰兒不是天生聰明,是「親子對話」能讓他們變得聰明! 新手父母必讀,從家有寶寶的第一天起,就不應錯過的暖心育兒之作。 無關貧富,不論貴賤,「3000萬字計畫」帶你提升親子對話質量, 不必花一毛錢,你與孩子的正向話語,就是幫助大腦發展的那把鑰匙!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 電子書: NT$ 263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 電子書: NT$ 294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 出版日期:2018-02-07
    電子書: NT$ 263

    最簡單的正念練習 培養:靜心力、洞察力、審視力、聚焦力、關懷力、連結力 學會:安頓自己,同理他人,關懷世界 本書特色 1. 先向內找回專注力、平衡情緒,再向往外調整言行、發展同理心,漸進式提供家長、老師60個正念靜心遊戲。 2. 複雜又難以言傳的情緒感受、壓力反應與心智運作,孩子用...

  • 出版日期:2020-01-15
    電子書: NT$ 294

    學會安頓自己,好接納全部的你 同理彼此,實踐親子間最堅定的愛 蒙特梭利專家、 暢銷書《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作者羅寶鴻全新著作

  • 電子書: NT$ 210

    對話,幫助一個人看見自己的價值。 與孩子對話,其實是和自己的情緒對話。 從《麥田裡的老師》到《心教》,「對話」心法的完整呈現。

  • 電子書: NT$ 360

    全球銷售逾600萬冊「正向教養」系列, 推出首部經典教養百科,實際操作的快速入手版! 集合各年齡層、各種教養現場難題的育兒聖經, 提點「正向教養」菁華,涵蓋引導和鼓勵孩子的實做心法與技法, 獻給全天下為了教養問題傷透腦筋的父母,幫助你知道也能做得到!

  • 電子書: NT$ 210

    《被討厭的勇氣》親子實踐版 岸見一郎的第一本教養書 不責罵、也不讚美,才是最好的教養 父母只要無條件信賴孩子、肯定他們的價值 孩子自然會長出獨立面對生命的勇氣

  • 電子書: NT$ 294

    幫助寶寶建立規律作息,就靠這一本! 「E‧A‧S‧Y 」育兒法實用又奏效,讓你照顧寶寶好EASY!  

  • 電子書: NT$ 285

    百萬家庭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力! 「培養成年人」的任務,讓青少年學會管理自己!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你需要一本真正理解你和青少年、 化解對立衝突、學習愛與尊重的教養書! 簡和琳以大量的生活實例和具體方法,幫助父母從了解青少年成長困境到積極啟發青少年走向獨立,深度探討孩子成長的各種難題。 ...

  • 詳細資訊

    牛奶打翻在地上、孩子們因為搶玩具而哭鬧、老師又打電話來了……面對孩子哭鬧的情緒與行為,父母很難不抓狂。但你知道嗎?孩子負責理性思考的上層大腦二十五歲左右才會發展完全,所以他們不是故意哭鬧的。與其用處罰、責罵、面壁思過管教孩子,你有更好、更有效,且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管教選擇──「不抓狂教養法」(No-Drama Displine)。

    教養專家丹尼爾‧席格、蒂娜‧佩恩‧布萊森從大腦神經科學出發,教家長在管教時先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用不抓狂的全腦策略回應孩子,自然就能教出有洞察力、同理心、修復力的不抓狂小孩。將可能造成親子衝突的時刻,轉變成增進親子關係的機會,讓美好的價值觀內化為孩子特質,幫助他們在短期改變行為,並在未來追求幸福人生。

    【管教是教導,父母先身體力行跟情緒做朋友,孩子才能有樣】
    如果你厭倦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的偏差行為傷透腦筋又無計可施,那麼你就應該嘗試
    「不抓狂教養法」!它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父母先不抓狂,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孩子鬧脾氣多是因為大腦還在發展,無法像大人一樣自制,父母應該先掌握管教的本質──教導,不以直覺情緒和孩子硬碰硬,而是先想好管教的方法與目的,用言語、擁抱安撫孩子的衝動本能,再依孩子個性與場合選擇方法,有效引導他們改變行為。

    【透過形塑大腦發展,父母將培養出自動自發、自我管理的孩子】
    這樣的管教經驗,將引發一連串效果:你身體力行的教導,除了改變孩子行為,也同時改變了孩子的大腦,大腦會將這些重覆經驗內化為孩子的內在價值觀。長期來看,你的管教將愈來愈少,因為孩子慢慢會養成自己判斷、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而在過程中,你和孩子的關係會變得更親密融洽!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一:了解大腦的三個C,有效管教並減少情緒反應】
    1.孩子的大腦正在改變和發展,父母必須調整期望,了解孩子的哭鬧情緒和行為是必經過程。
    2.孩子的大腦會根據經驗改變,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瞭解這些經驗的意義,並在他們腦中轉化成「學習經驗」。
    3.孩子的大腦很複雜,有的區域負責記憶、有的負責產生同心理等。父母愈引發孩子更好的本性,就愈能要求他們三思而後行或考慮他人感受,做出具有道德感和同理心的行為。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二:進行情感連結,讓孩子接納意見、深化親子關係】
    ●不抓狂的情感連結原則:
    1.把「鯊魚音樂」轉小聲:拋開過去經驗和未來恐懼的背景雜音。
    2.打破砂鍋追到底:把重點從行為本身轉移到其背後原因,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
    3.想一想「怎麼做」:你說了什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怎麼說。

    ●幫助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
    1.傳達安慰:擺出低於視線的姿態,再加上一個慈愛的觸摸、點頭或理解的眼神。
    2.確認:即使你不喜歡孩子的行為,還是要認知甚至接納他們的感受。
    3.少說多聽:孩子情緒爆發時,別解釋、說教或否定他們的感受。好好傾聽他們的心情。
    4.反映你聽見的話:傾聽之後,把你聽見的話反映回去,讓孩子知道你聽進去了。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三:重新引導孩子,讓管教效果長久】
    ●利用管教一二三:一個定義+兩個原則+三個效果
    一個定義:管教即教導。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為什麼孩子會做出這種行為?
    2.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
    3.我該怎麼好好教導這一課?

    兩個原則:
    1.等到孩子(還有你自己)準備好,再進行管教。
    2.一致但不僵化,管教需有彈性,因不同孩子、不同場合而改變。

    三個效果:
    1.洞察力: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感受和對於困境的回應。
    2.同理心:讓孩子練習反思自己的行動會如何影響他人。
    3.修復力:問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過失。

    ●不抓狂的重新引導策略
    1.父母要減少用字,忍住不囉嗦。
    2.接納孩子的情緒,也教導他們接納自己的情緒。
    3.以描述實際狀況,代替說教。
    4.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
    5.把「不行」變成有條件的「可以」。
    6.強調積極面。
    7.發揮創意。
    8.教導第七感工具,也就是心智省察力。

    本書特色

    1.掌握不抓狂的全腦教養原則,就能發展自己的教養哲學,利用最佳方法讓孩子學到教訓!
    2.了解孩子腦部發展知識,以及適合每個年紀、階段的有用教養法!
    3.冷靜且充滿愛意的和孩子培養感情的方法,不管孩子的行為有多極端,同時設定清楚一致的的界線!
    4.孩子發脾氣時引導他們的訣竅,就是發揮洞察力、同理心並修正缺陷!
    5.再棒的父母都會犯的二十個教養錯誤,教你如何謹守並善用全腦教養的原則!

     

    作者簡介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UCLA School of Medicine)心理學臨床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覺察研究中心(UCLA 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共同創始所長,以及第七感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

    哈佛醫學院校友,有多本著作,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青春,一場腦內旋風》(Brainstorm)、與瑪麗‧哈柴爾(Mary Hartzell)合著之《第七感,由內而外的教養》(Mindsight,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以及與蒂娜‧佩恩‧布萊森合著之《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The Whole-Brain Child)。他同時也《喜悅的腦》(The Mindful Brain)和《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祕》(The Developing Mind)的作者,獲得國際專業好評,亦經常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說與舉辦工作坊。他和妻子住在洛杉磯。

    個人網站:DrDanSiegel.com

    蒂娜‧佩恩‧布萊森(Tina Payne Bryson  )

    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的作者之一,此書被翻譯成十八種語言。她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第七感研究中心的教養長,以及加州奧塔迪納聖馬克中學(Saint Mark's School)的兒童發展專家。她為全世界的父母師長與臨床醫師發表演說和舉辦工作坊。布萊森博士於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取得博士學位,現與丈夫和三個孩子住在洛杉磯近郊。

    個人網站:TinaBryson.com

    譯者簡介
    洪慈敏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國際關係碩士,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現為專職口筆譯者。
     

    媒體推薦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 主治醫師   

    「我從翻開第一頁就捨不得放下這本書。丹尼爾‧席格和蒂娜‧佩恩‧布萊森很清楚的解釋為何處罰孩子不會有任何效果,並提供對的做法。讓父母得知腦科學領域的最新突破,引導他們用同理心、情感聯繫和孩子邁向合作、紀律與家庭和樂的道路。」──羅倫斯‧柯恩博士,《擔憂的反面》(The Opposite of Worry)作者

    「淺顯易懂的解釋、實際好用的建議,讓這本書成為豐富的教養資源,指導每個家庭如何處理失控場面和誤解。它說明神經生物學如何影響孩子們令人又生氣又困惑的行為,幫助父母以寬宏大量、互相尊重以及歡喜自在的態度面對每一天的挑戰。」──溫蒂‧莫傑爾博士,《孩子需要的九種福分》(The Blessing of a Skinned Knee)作者

    「真是鬆了一口氣!席格與布萊森讓父母和協助兒童端正行為的人士,可以輕而易舉的面對教養工作。《教養,從跟孩子情緒做朋友開始》提供的教養方式以研究和常識為基礎,成人使用起來輕鬆愉快,孩子則會獲益無窮。」──丹尼爾‧高曼,《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作者

    「心力交瘁的父母經常問我,為什麼他們使用的管教技巧效果不彰,甚至讓情況雪上加霜。我不是每一次都有辦法回答,因為我不確定我時時都能掌握哪個地方出了錯。現在我知道了。《教養,從跟孩子情緒做朋友開始》解開了管教的祕密,告訴我們什麼事該做與不該做,以及其背後的原因,還有生氣到抓狂時該怎麼處理。簡單來說,丹尼爾‧席格和蒂娜‧佩恩‧布萊森的見解和訣竅將幫助你成為更好的父母。我知道我未來都將用上這本精采又實用的書所告訴我的觀念。」──麥可‧湯普森博士,《該隱的封印》(Raising Cain)作者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48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