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經典諷刺寓言故事:一本簡短,卻處處點出人世哲裡的智慧童話。
收錄<老鱷魚漂流記>、<鋸子鯊與槌頭鯊>、<短腿狗與天文學者>三則故事。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收錄於魯迅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呐喊》。原文發表於1918年5月號《新青年》月刊,以一個「狂人」故事,揭露「禮教吃人」的傳統黑暗面。篇名、體裁取自果戈里的同名小說。
徐志摩創作生涯僅十年,卻大放異彩,寫下<偶然>、<再別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膾炙人口的詩文。他致力追求新詩的體裁格調,大膽實驗,以韻律和諧、意境優美,突破五四以後新詩的格局,散文也頗有所成。他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愛情故事被傳誦不絕,後經拍攝成《人間四月天》連續劇。
《官場現形記》,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藉一系列獨立人物連綴成書,道盡官場醜態,所寫人事皆有所本。雖然結構雜亂散漫,情節雜遝重複,但因揭露政治的腐敗,捕捉社會的面貌,詼諧諷刺,讀來過癮,很受讀者歡迎,是清末多部描繪官場惡習的小說中最有成就、流行最廣的一部。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是諷刺小說,也可視為具有政治意涵的歷史小說。它又是一部影射小說,小說以狀元金雯青與名妓傅彩雲爲主線,所寫人物,以兩百七十餘位現實人物為原型,而多所影射。或許為了迎合讀者趣味,譴責小說之外,這部作品兼有狎妓小說的特點。
廚川白村是日本作家、文藝評論家,曾有系統的介紹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文藝思潮。文藝評論集《苦悶的象徵》討論文學創作、鑑賞、起源等問題,他認為「生命力受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柢,而其表現法乃是廣義的象徵主義。」(鲁迅語)書中所提出的「文學是苦悶的象徵」一語,流傳甚廣。
書中主人公自白:「只因我出來應世的二十年中,回頭想來,所遇見的只有三種東西:第一種是蟲蛇鼠蟻,第二種是豺狼虎豹,第三種是魑魅魍魎。」此書描繪當代光怪陸離的社會亂象,從官場、商場、洋場到賭館、妓院,透過近200個小故事,呈現清末社會的面貌。雖然描繪生動,但也不乏缺失,魯迅等人便抨擊作者描寫誇張失實...
蕭紅出生於黑龍江省的呼蘭縣城。1940年1月,為避戰亂,移住香港。在香港,懷念故土,於是以故鄉生活為原型,完成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兩年後病逝,年僅31。《呼蘭河傳》以女童的角度描述,有人物沒有主角,有情節沒有主軸,故事平淡,卻淡中有味,藝術成就不凡。
作者有感於中國經典,未經整理,閱讀困難,令一般讀者望而生畏,於是在1942年以深入淺出的筆法,要言不煩,引介中國古代文、史、哲經典。凡13篇,見解精闢,親切易懂,出版至今近七十年,影響深遠,是學子接觸經史子集的入門指南。
在詩人學者楊牧眼中,許地山和沈從文一樣,是五四以來最令人著迷的「說故事者」(story-teller),許地山編出來的故事,有「問題小說」的特色,在故事中揭露社會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許地山曾留學美、英,研究宗教、哲學、民俗學等,因此作品頗具宗教色彩,學養見識超過一般作家。他的小說富有傳奇色彩與...
『落花生』和『春底林野』二文,在初中國文教本裏被列為散文的範文。『落花生』記敍家里種,收,煮,食花生一事,因而論及落花生的特色,勉人應充實自己,質樸厚重為是,不要金玉其外以衒世欺人。文字簡潔圓潤,並充溢著透徹的智慧。『綴網勞蛛』,『換巢鸞鳳』是他的小說,兼有中國舊小說和印度古文學二者之美,而別具風格...
德齡在清朝宮廷,以女官身分,與慈禧太后朝夕相處兩年。本書以英文寫作,以第一人稱敘述,描述慈禧太后日常生活的起居、服飾、言行與習性,是對慈禧太后的文字寫真,是第一手觀察,也是宮廷生活的現場報導,這些資料頗有歷史價值。
在詩人學者楊牧眼中,許地山和沈從文一樣,是五四以來最令人著迷的「說故事者」(story-teller),許地山編出來的故事,有「問題小說」的特色,在故事中揭露社會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許地山曾留學美、英,研究宗教、哲學、民俗學等,因此作品頗具宗教色彩,學養見識超過一般作家。他的小說富有傳奇色彩與...
收錄<老鱷魚漂流記>、<鋸子鯊與槌頭鯊>、<短腿狗與天文學者>三則故事。
<老鱷魚漂流記>:貪吃的老鱷魚把自己的曾孫吃了,因而遭到驅逐,漂流於陌生海域時,結交了好心的章魚朋友,老鱷魚好想把章魚也吃掉,於是陷入兩難的掙扎。隨後老鱷魚吃了一個黑人女孩,卻被黑人當成神明來膜拜。
<鋸子鯊與槌頭鯊>:在雷諾的要求之下,爸爸為他說了一個關於鋸子鯊與槌頭鯊的故事。兩隻鯊魚性好惡搞,四處做亂。故事情節聽起來像胡說八道,但雷諾聽得津津有味,還要爸爸繼續瞎掰下去。而可惡的鯊魚一連串的惡作劇,最終逃不過要付出代價的下場。
<短腿狗與天文學者>:盲眼天文學家、導盲犬巧克力與只會數到三的短腿狗,合力進行天文星象的研究,他們發現下午一點就是世界末日,趕緊向沒有脖子的女人與只會數到二的青蛙求助。但最後發現其實大家都跟一般人一樣,學者狗只會數到三,天文學家只認識三個星座,最終美好假象要被揭穿了。
關於本書
法國的經典諷刺寓言故事:一本簡短,卻處處點出人世哲裡的智慧童話。
★ 法國文學大師里歐坡.索瓦的「鱷魚式思維」經典名作。
★ 獲日本亞馬遜網站好評:唯一熱銷日本幾十年,最具「珍藏」價值的經典繪本。
★ 動畫大師山村浩二改編成電影「年老的鱷魚」,榮獲日本「動畫大賞」。
作者簡介
里歐坡.索瓦(L?opold Chauveau)
法國人,生於1870年,卒於1940年。本業為醫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從事創作。作品風靡法國與日本,2006年被改拍成動畫而再度受到矚目。
本書是作者為兒子所寫的故事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令人回味無窮。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