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梅特林克散文經典
漫談自然生態、宗教政治,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意義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地下室手記》是認識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關鍵之作。他似乎透過小說告訴我們當時最缺乏而卻是世上最可貴的東西──個性,又彷彿藉由小說主角的任性來諷刺失控的個性導致規範崩潰、社會瓦解,並提出一連串刻薄的質疑圍繞在這些看似矛盾的議題上,來拷問讀者……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書籍簡介:
除了狗之外,沒有一種生物是我們的同盟。有些動物畏懼我們,大多數的動物不了解我們,但卻沒有一種是愛我們的。
──〈人類的朋友──狗〉
似乎萬事萬物最終都在證明同一個道理,那就是在人們拒絕去探索的思想極限裡,才可以找到終極真理。
──〈論普遍選舉〉
時間與空間這對隱形兄弟可能是人類的兩大勁敵。如果能征服它們,那麼人類就像神一樣了。
──〈駕車〉
要想對其他人真誠,首先就必須學會對自己真誠。……正因為有了這種意識,一個人才能夠在另一個人面前處之泰然,一起尋找真誠所帶來的快樂幸福感。
──〈真誠〉
《雙重花園》是比利時的著名劇作家、詩人和散文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於一九○四年發表的散文集。是一本漫談自然生態、宗教政治,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意義的雋永小品。
梅特林克在書中對我們生活周遭的花朵植物如數家珍,細述狗兒與蜜蜂的動人特質,堅持人道的關注,捕捉人性的蜿蜒樣貌,更重要的,是不時用智慧的言語鼓勵著人們:不要忘了身為人類的可貴價值及值得我們愉悅歡欣的本能──那就是珍愛我們共處的世界。
作者簡介: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 1862-1949)
比利時劇作家、詩人、散文家。出生於比利時一個富裕的法語家庭,在根特大學完成法律課程後,曾赴巴黎參與象徵主義文學活動。
他於一八八九年起陸續發表詩集及劇作,逐漸嶄露頭角,其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為《青鳥》,曾多次改編為電影。一九一一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除了劇作之外,也發表過多部自然生態的散文集,如《蜜蜂的生活》、《花的智慧》、《雙重花園》等。
他的作品主題多在探討生命的意義,具神祕主義及象徵主義色彩。其文字風格不僅賦予讀者廣闊美好的想像,也讓人得到美的享受。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