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自性身從因能所生是則有為、一切因緣所生法,皆是緣起義,故真如勝義法無為性非因所生、非有為法所攝,無漏有為法亦屬有為非無為故,真如遍一切一味相故,滅諦所攝故、為涅槃真義故,然勝義諦雖離名言,異生有情亦需善能分別了知觀諸法性相、由是悟入一切法真如無我性。
全球首發,中文版搶先上市! 達賴喇嘛八十歲生日賀禮,也是送給全世界的心靈禮物! 每個人都有一顆澄澈的心,就如同一池水,當水變髒汙時,若持續攪拌,水只會變得愈來愈髒,但若讓水成靜止狀態,將逐漸沉澱變得純淨。 從自身做起,重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離苦得樂。
大手印是一門溫和的法門 以直接禪修心的本質,掌握心靈自由的關鍵 讓心放鬆而開闊,越來越清明 以智慧解決心理和情緒的問題,恢復生命本然的健康與喜悅 最終達到開悟解脫的境界 本書中在不同的觀禪階段,均透過問題來幫助你檢驗自己的修行狀態,讓禪修的經驗更加深入。當你能認識生起的心相,以及心相的本質,就能如...
物理學教授蘇懿賢以白話科普,帶你進入佛法世界,看見宇宙真相。 ◎佛經解釋看不懂?很正常!用文字、名相來譬喻佛法,只會陷入五里迷霧。 ◎結合物理學專業與學佛心得,以科學語言詮釋佛法,白話易懂,茅塞頓開。 ◎科學只揭開宇宙冰山一角,佛法還可以做為指引科學發展的明燈。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顧名思義,就是在解釋「六波羅蜜」中的「禪定波羅蜜」,大家往往以為菩薩度眾生是以布施、行善為主要任務,往往忽略了禪定的部分,禪定在修行上是很重要的一環,不僅對二乘很重要,而且對於能不能夠成為一個好的菩薩也很重要。
《六妙門》就是智者大師講的六種觀呼吸方法——『數、隨、止、觀、還、淨』。原本佛陀只講「隨息」,注意力跟著呼吸的進與出,但後來祖師又補充「數息」,越補充越多,到了部派時代又有「止、觀、還、淨』。所以這六妙門不是智者大師發明的,最早在《大毘婆娑論》裡已經提到。
佛法絕對排斥那種欺詐式的神通,卻不否定有真正客觀神通的存在,神通的存在性甚至遍布於整個印度哲學,印度人不僅追求生命之智慧與個人之解脫,也重視由解脫而開展出來的神通,它代表了修行人於內自在而表現於外的主宰能力,也就是內外一如、內外無分别性展現了佛法之性格,尤其是般若無分别心之性格。
本書彙輯阿德仁波切一生的非凡故事及其開示教法,時間著重在橫跨1999到2006年間,呈現出他所傳授的教法不僅甚深,且不凡方式中的一小部分。他所給予的教導,不但精確、細節豐富,而且簡單直接;此一風格也反應了他對佛法的體驗、了悟及慈悲的深度。 全書共計17章,分成第一部「自由」與第二部「束...
迷惑與不滿,希望與恐懼的原因,只有一個: 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中觀就是深觀,用智慧之眼辨證萬物的存在。 一旦明白萬物的虛實,無執、無滯的空性智慧, 便能清除內在的成見、枯寂、不滿足及痛苦。
依《楞伽經》十卷本第八卷言:「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具足無漏熏習法 故,名不空如來藏。」彼楞伽經義說,異生有情第八本識阿賴耶識能含無漏淨種,雖非藏識所攝、然名之為藏者,為當佛因故名為如來藏,然又未於得菩提道果時, 無漏淨種本俱佛性義故名如來藏,阿梨耶識性虛妄故、亦破壞故、不實名空如來藏。然其所含無漏淨法種子為異生有情未來成佛報身因故名為如來藏,性非虛妄、究竟不盡,名為不空如來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