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緯《共生》之後最新詩集!第二屆楊牧詩獎得獎作品!
《鎮痛》以99首詩作表現疾病、苦厄與療癒的人生課題,從自身自心,及於社會家國,層層推進,各篇作品既獨立、又聯結,相互呼應,展示作者處於當代台灣的苦悶、憂思、抵抗與反省。
沒見過比我們更精細的人偶
需要零件與故事才能活動
化作山谷的都在等痊癒
好起來的都成為蝴蝶
山谷裡總有獸的哀鳴鹽的雨
走過便遺忘自己曾死的事實
聽見誰仍在山谷,以為自己
還活著,說開心的事
—〈山谷〉
「我想做個好人」 對世界的不解與困惑,寫給每一個感到疼痛的人 宋尚緯第五本詩集,寫在詩人走進人生、面對世界的無奈之後,收錄 2017年的三十六首新作。《好人》寫生活的種種必然和逼不得已,以至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傷害、好人與壞人之間的矛盾。詩句從溫柔的視角,安靜凝視著一顆顆渴望成為好人而痛苦掙...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你睡得好嗎? 跳離黑色夢境,縱身躍入現實世界,五光十色、繽紛美麗,拿起愛人買的望遠鏡,讀童話故事、看演唱會,還有電影,裹在厚被子裡,遠遠觀賞這場雨,濛濛晨光緩緩照進,自己的惡夢,會不會變得更小?
徐珮芬第四本詩集・第二屆周夢蝶詩獎得獎作品 收錄三十二首創作,呢喃短句交錯其中,是詩人穿走生活,竭盡求生,數著日子、看著電視,任慾望與不安湧動,思緒混亂致使語言失序,詩句時而放縱時而噤聲,眼前一切形變扭曲,甚至忘了自己的模樣,成了白晝中的失能者,夜裏問著:「你不覺得,這就是我們的Happy e...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選集,被譽為日本的《詩經》,反映了七、八世紀日本人的文化與日常生活。本書從《萬葉集》共4500餘首和歌中,選譯360餘首風格、形式各異的名作,並以歌人為單位重新排序組合,便於讀者品讀每位歌人的獨特歌風。
黑洞的巨大引力,連光都逃不了 嘿,你敢不敢靠近去看一看? 「我相信/火圈的另一端有更好的/一天,縱身/即是永恆/絕望中/必有僥倖」〈相信〉 你曾經想過要優雅地在時光間隙中穿身而過,卻發現它其實窄小的讓記憶與軀體都扭曲變形,在軌道中那些雜亂的思緒彼此撞擊、疲於奔命,一回神才...
本書是《十方一念》十周年紀念版。 「當大家翻開這本書,看到裡面都是一頁頁分行的文字, 可能會想:這些是詩嗎? 寫《十方一念》,就像寫歌詞時忘記了音符、旋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制,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 所以,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要替這些...
全書收錄佩索亞本人與四位異名者詩作共238首詩。「異名者」是佩索亞創造出來的文學人格,他們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學風格,甚至常與他們的創造者佩索亞觀念牴觸。 葡萄牙國寶作家 與聶魯達並列「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一片冰心在玉壺、嬛嬛一裊楚宮腰、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這些在《後宮甄嬛傳》裡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出自誰的筆下?又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嗎? 《後宮甄嬛傳》裡大量引用詩經、唐詩、宋詞跟元曲,經典臺詞和古典詩詞都在戲迷間引發熱烈討論,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古典詩詞,在戲劇中竟...
《詭崛》 喪文學 三行微型詩。現代詩。散文詩。 散文。圖文各式文體,且我細細道來那些大確喪 許多你耳熟﹑陰暗﹑詭譎﹑或冷門的傳聞, 可能是你日常生活發生,也或許在影視中顯露, 黑暗﹑角落氛圍﹑傳說;經由文字與你分享,我的喪文學。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先知》為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以英文撰寫的散文詩集,1923年甫一問世即轟動文壇,銷量直追莎士比亞的劇作和英文版的《老子》,並因其深刻的宗教情懷而被譽為「小聖經」。 近一世紀以來,書中許多佳句經世人傳誦不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例如公視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即出於此。本書除了將英文原文與...
詩人宋尚緯敏銳地捕捉到生活中每個傷痛的片段,輕輕拾起檢視再大口吞落疼痛,用時間緩慢地將抽象的痛感修煉成詩句,集結成一本關於悲傷與沉默的圖鑑,點燃一盞又一盞的燈火,照亮自身的缺口,同時照亮他人的傷心,所以自癒,所以癒人。
《鎮痛》以99首詩作表現疾病、苦厄與療癒的人生課題,從自身自心,及於社會家國,層層推進,各篇作品既獨立、又聯結,相互呼應,展示作者處於當代台灣的苦悶、憂思、抵抗與反省。在結構上,首章以序詩之『如是我聞』起,終於末章末篇的『夢幻泡影』,隱喻作者對人生與家國亂象的沉痛指涉,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有機形式,儼然史詩之宏偉架構。而其語言,能善用日常之語,巧構詩意的語言世界,既能承載並彰顯『震痛』(疾病與療癒)的書寫主旨,又能以極具內在音樂性的節奏,傳達作者面對內心與外在世界的傷痛情境。
——向陽對楊牧詩獎得獎作品《鎮痛》的評語;詩人於出版前有再剔除、挑選詩作,最後詩集由61首詩組成
作者簡介
宋尚緯
一九八九年生,東華大學華文文學所創作組碩士,創世紀詩社同仁,著有詩集《輪迴手札》、《共生》及《鎮痛》。作品入選2014臺灣詩選、2013年度臺灣詩選、2011中國詩歌年鑑、乾坤詩刊15週年詩選。
得獎紀錄:
《鎮痛》第二屆楊牧詩獎
中興湖文學獎首獎
全國學生文學獎
〈日光旅行〉:2010全國巡迴文藝營創作獎新詩佳作
〈輪迴手札〉:2009年文創副刊年度最佳作品獎
〈我們這些毫無關聯的細節〉:98年度好詩大家寫收錄
〈找房間〉:大學校園文學詩獎作品巡迴詩展暨第二屆國民詩展
〈駱駝〉:第四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優勝
〈日夜的界線與瀕臨死亡的城〉:X19全球華文詩獎
我常常將詩當作禱詞來寫,將看見的所有哀傷都一一刻在裡面,希望一切都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但也常因此感受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一切都只能成為令自己也令他人沉默的句子。我在每一首詩中都輕輕地攤平自己,用力地將自己劃開,再仔細地將自己湊齊,也希望每一首詩都能給予和我有類似經驗的人一點安慰。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