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歷史上一位少見的清官,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謀了不少福利。一生正義凜然,律己極嚴,不僅不畏權貴,執法如山,一千年來,包拯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幾乎可以說是一個極具魅力的歷史人物,也是民間百姓心目中一位完美的官吏的典範,透過書中的17則故事,讓我們了解他一生執法嚴明、辦案認真、明察秋毫的行事作風。
東周時期,列國兼併,王室衰微,外有犬戎,內有亂臣賊子,諸侯爭權。作者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用故事反映歷史的興衰,有動有靜,有智慧計謀,有愛國兼顧情義的故事,令人讀了,仿如古人再生。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從黃帝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的歷史……。它既開創了中國紀傳體史學,也同時開創了中國的傳記文學。其中劉邦約法三章、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蕭何月下追韓信等千古名篇,都值得改寫給兒童閱讀。
《儒林外史》是中國諷刺文學的經典傑作。 作者用諷刺、辛辣有時又不失幽默的筆法,淋漓盡致的描繪醉心八股舉業,希望光宗耀祖,飛黃騰達,各式各樣的知識份子。 不慕名利的王冕、中舉後發瘋的范進、假造冒名的匡超人……生動寫實的勾勒出「儒林」中的荒誕怪異,曲折離奇,直指人...
宋江等輩為盜匪,為何卻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這不是違背史實,而是讓人們看清那個時代的不公平!《水滸傳》循著「官逼民反」的主線開展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獨立,又前後銜接成一個完整的環節。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充滿傳奇色彩的《封神演義》,有著天馬行空的幻想。喜好女色的紂王、可怕的炮烙、哪吒現出蓮花身……每一篇,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十分精釆,作者給你最大的閱讀驚奇!
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 仁義忠勇與奇謀智略的風雲際會; 且走進三國,聽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之歌。 動盪的亂世,一幕幕群雄角逐的悲壯場面, 劉備的仁義、關羽的高傲、張飛的豪爽、 曹操的奸詐、孔明的智慧, 這些千古風雲人物…… 躍然紙上...
《鏡花緣》是清代一部著名的傳奇小說。描寫不得志的秀才唐敖,隨大舅子林之洋的商船,暢遊海外奇幻國度,從充滿哲學意味的<無繼國>、<黑齒國>、<白民國>;到充滿想像力及趣味性的<聶耳國>、<翼民國>;這些光怪陸離、荒誕有趣的故事,盡在這虛無縹緲的「鏡花水月」中。
植物會說話。 他們也有迷人的生命故事。 你不信?蹲下來,路旁的葉子看仔細, 你,就會發現這個祕密。 打開這本書,猶如進入最精彩的自然科學課堂,讓你聽見植物的故事。 熱愛大自然的「植物詩人」張文亮教授,透過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提醒我們:「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材,所有的知識與智慧,就寫在植物上。」
蔡文哲醫師是非常資深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醫師,接觸過無數自閉症孩子與他們的父母、老師,深深了解他們的疑惑與困擾。透過這本書,蔡醫師完整介紹自閉症的相關知識,從症狀的發現、行為特徵、診斷、治療、到行為矯治等,並引用許多案例故事,說明自閉症兒童的多樣性和天賦潛能。並為家長及老師最關心的四個問題:溝通能...
《世說新語》為南朝劉義慶所做。作者挑選了六十幾個精華故事改寫。所涉及的人物,從帝王將相、名儒、名僧到一般老百姓,不下五、六百人。《世說新語》所記錄的故事絕大多數都無關緊要,但其可貴之處,就是完整的呈現出當時士族階層一幅真實的生活畫卷。語言也很有特點,常常能給人一種韻味無窮的感覺。不少故事後來都成為成...
2014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一位因爭取教育而改變世界的女孩 ★ 2014&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最年輕的候選人 ★ 獲頒「國際兒童和平獎」、「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巴基斯坦國際青年和平獎」、「沙卡洛夫人權獎」 ★《Time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的第二名 今年十七歲的馬拉拉...
極具魅力的歷史人物--包拯
包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人。
他是天聖五年(西元一○二七年)進士,仁宗時任監察御史,後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官至樞密副使。
《宋史.包拯傳》中有這樣的記載:「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黃河的水原本是非常渾濁的,老百姓竟然以「黃河清」來形容包拯,可見包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位人格多麼崇高、多麼難得的一位清官。
而包拯確實也是歷史上一位少見的清官,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謀了不少福利。比方說,過去的訴訟方式,原告和被告雙方都不能直接在公堂上陳述,因此徇私舞弊的情況十分嚴重,冤獄的事情時有發生,而包拯在開封府卻敞開衙門大門,允許訴訟雙方一起陳述自己的理由,大大減少了錯案的情事。
包拯一生正義凜然,律己極嚴,不僅不畏權貴,執法如山,同時也非常嚴格的要求自己的子孫,一旦為官,一定要清清白白,千萬不可貪贓枉法,否則「活著的時候不得回家,就是死了也不能埋葬於祖墳之內!」
近一千年來,包拯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幾乎可以說是一個極具魅力的歷史人物,也是民間百姓心目中一位完美的官吏。在南宋時期就已出現不少有關包拯斷案的故事,但是所謂「包青天」這麼突出的形象則是到了元代以後才產生的,包拯甚至也開始被神化,不僅僅負責審理陽間的官司,連陰間的官司也管了。
明代中葉以後,由於政治腐敗,老百姓渴望「清官」的心理益形熱切,以包拯為主角的短篇故事就更多了;到了清代,以這些短篇故事為基礎,又出現了《三俠五義》等長篇公案小說。
特別要說明一下的是,由於這是一本以少年朋友和小朋友為主要讀者的改寫版本,所以在案件的取捨上,我們捨棄了很多「兒童不宜」的「刑事案件」之類的「大案」,但基本上還是都能反應出包青天剛正不阿、執法嚴明且辦案認真的精神,而且,有些「小案」其實也都深具可讀性,甚至更能表現出包青天的機智,以及他一絲不苟、明察秋毫的行事作風。
讀者透過簡潔扼要的文字內容,不僅能提升閱讀文學的樂趣,還能在這些傳統文學裡浸泡,於是乎所謂的文化傳承或者共同記憶,因此產生。──林文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融通古典資料用現代人的心眼與語言,活潑、流暢而富含意義的寫出來;這不是容易的事,但管家琪小姐做得很好。因此,我被吸引了!──顏崑陽(淡大中文系專任教授)
文化是一個民族共同的記憶,我很高興看到幼獅公司將我們小時候所聽到看到的中國經典文學整理成這套「典藏文學」系列叢書,希望所有的讀者都喜歡它!──洪蘭(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