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義的全部遺稿將近八十萬字,而本書所錄的十二萬字,可說是他的全部遺作的精粹。
他的作品最重要的部分,是他對現代文學思潮的發源和趨向所做探討,而若干抒情之作,也頗顯得不凡,不僅界空靈,尤其蘊含一種冷靜的批判,一種近於成熟的見解。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是諷刺小說,也可視為具有政治意涵的歷史小說。它又是一部影射小說,小說以狀元金雯青與名妓傅彩雲爲主線,所寫人物,以兩百七十餘位現實人物為原型,而多所影射。或許為了迎合讀者趣味,譴責小說之外,這部作品兼有狎妓小說的特點。
蕭紅出生於黑龍江省的呼蘭縣城。1940年1月,為避戰亂,移住香港。在香港,懷念故土,於是以故鄉生活為原型,完成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兩年後病逝,年僅31。《呼蘭河傳》以女童的角度描述,有人物沒有主角,有情節沒有主軸,故事平淡,卻淡中有味,藝術成就不凡。
《官場現形記》,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藉一系列獨立人物連綴成書,道盡官場醜態,所寫人事皆有所本。雖然結構雜亂散漫,情節雜遝重複,但因揭露政治的腐敗,捕捉社會的面貌,詼諧諷刺,讀來過癮,很受讀者歡迎,是清末多部描繪官場惡習的小說中最有成就、流行最廣的一部。
書中主人公自白:「只因我出來應世的二十年中,回頭想來,所遇見的只有三種東西:第一種是蟲蛇鼠蟻,第二種是豺狼虎豹,第三種是魑魅魍魎。」此書描繪當代光怪陸離的社會亂象,從官場、商場、洋場到賭館、妓院,透過近200個小故事,呈現清末社會的面貌。雖然描繪生動,但也不乏缺失,魯迅等人便抨擊作者描寫誇張失實...
作者有感於中國經典,未經整理,閱讀困難,令一般讀者望而生畏,於是在1942年以深入淺出的筆法,要言不煩,引介中國古代文、史、哲經典。凡13篇,見解精闢,親切易懂,出版至今近七十年,影響深遠,是學子接觸經史子集的入門指南。
作者簡介
王尚義,是一位早夭的青年--他只活了二十六歲。
王尚義河南汜水人,剛參加完了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的畢業典禮,自己就成了臺大醫院的病人,死於肝癌。
一九四九年澎湖流亡學生事件是王尚義到台灣來所遭受的第一個白色恐怖經驗,對王尚義的人生影響很大。考上台大醫科後,王尚義看到當時的大學生,既是異鄉人,又是失落的一代。他看到大學生囚禁的心靈,一直想追求自由,卻看不到未來。由於政治苦悶、前景黯淡,使王尚義思考文學、哲學與人生的問題比同世代的人來得深沉。
陳芳明說,王尚義和他幾個好朋友,如李敖、景新漢、張化民、陳鼓應等,都是不幸的星塵,每一顆都是孤星,他們所承擔的命運也都一樣:都在追求自由主義的理想,但都沒有太好的下場。
王尚義去世後,親友為這位多才多藝的魂出版遺集,先後出版的有《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野鴿子的黃昏》、《野百合花》、《深谷足音》、《荒野流泉》、《落霞與孤鶩》、《真實信徒》等書。
在王尚義短促的生命旅程中,不曾有過輝煌的成就,也沒有在人間留下太多痕跡;可是,從他的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那個年代「失落的一代」的影子,同時也看到這位素志未酬的青年人的才情和博愛。這位才氣橫溢,充滿愛心的青年,堪稱為「這一代的勇士」,雖然他只有二十六年短促的生命,卻因他毫無保留的貢獻出光與熱,震撼了整個年輕一代的心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