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這個世代的探詢之書 Podcast《世代登出》共同主持人.高可芯.首部散文集 “當我焦慮於我什麼都不是, 卻也著迷於我什麼都可能是。” 可芯以誠實的書寫,對急於探索一切可能性、卻也迷失方向的自己,發出永無止盡的叩問。她著迷於年輕生命擁有的尚未定型,卻也焦慮著已經和最好的時光擦身而...
真正的散步者像蜿蜒的河流, 尋找著通往大海的捷徑。 找到做為人的生命平衡點 環境運動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作 發行160年紀念全新中譯本 梭羅翻閱最多的精彩講稿文章
《這個鳥世界:用鳥的視角俯瞰人生》用五十張各種鳥類的照片,配以簡短「復古」詩詞,描繪一個充滿微妙與奇幻的「鳥世界」,這些復古詩詞,像是被風吹過沉寂歲月的記憶碎片,讓書中的「鳥照片」瞬間變成古代文人的「花鳥畫」,而每篇都有一段作者用「鳥視角」與「人類視角」寫出對這個「鳥世界」發出無奈和嘲諷的「微散文」...
平靜,是讓父母通過的唯一方法 我通常都很平靜。 但也無法做到每一次。 最近寫了兩張標籤放在桌上。 每次要去跟姊姊說道理時,會帶在身邊。 ——「說話小聲一點。」 ——「說話不要用責備的語氣。」 那是給自己看的。 發現孩子說話愈來愈大聲語氣愈來愈不好。 父母先改變自...
「人生」帶給他傷痕;「山」卻給了他力量 從山林起源、登山危機,寫一本與山的相處之道。 那些他吃過的虧、學會的經驗、和台灣山岳的迷人傳說與歷史故事。 從淺到深,分享給每一位登山初心者。
蕭紅全集,收錄從蕭紅正式發表作品起,1931年至1942年,為期十年左右的所有作品。分為小說卷、散文詩歌卷、戲劇書信卷三卷。本卷本卷收入蕭紅散文九十三篇,詩歌六十四首。
曾經裝入眼簾,就會裝在心窩;曾經裝入行囊,就會裝在記憶深處。 我們就如野鳥、野花草一樣,一輩子都在尋找一個夢土! 在心靈中,在現實中,一個安適得宜的家,夢想之地。
★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書店一致推薦必讀選書 ★ 啟發BTS專輯作品《BE》,日本、韓國暢銷中 ★ 美國國寶級詩人,作品首度在臺出版 一個又一個的十年接連過去── 三十歲很可怕,四十歲我毫無印象,因為一直酒醉, 五十歲最棒了,因為我的人生徹底改頭換面, 六十歲延續五十歲的精彩─...
詩云「窗裡人看窗外花」,而我這窗外人,卻怔怔地望著這窗,望著窗裡的人。 在這窗前,我也想輕放我手。窗裡茱麗葉,窗外羅密歐,以夢和想像鋪演的故事最是美麗。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心理勵志類暢銷作家.阿飛 最新作品 甘於平凡,也是一種強大 想要慢下來時,就緩步前行; 想要遠離人群,就一個人生活; 人生需要留白,不必非得填滿, 只要真切地喜歡現在的自己,什麼樣的日子都不算虛度。
文學讓喧囂安靜,讓失靈的剎車緩停。 是閱讀,伴我度過了生命中最寒冷的冬夜。 是書寫,讓枯索的日子變得高遠而豐饒……。 我曾在心底問自己:如果有來生,妳願意怎樣生活?
恨一個人比不被愛還痛苦,在愛裡我們輕輕提起,也該輕輕放下, 因為生命中有了缺憾,陽光才有縫隙照進來,指引我們邁向更好的下一步。
1965年自台灣移民德州休士頓,堅強走出喪夫和喪女之慟的林惠郁女士,鎮日與筆墨紙硯相伴,出版新書《紀念那逝去的年代》,懷念所愛親人,總結98年精采歲月。
在遍布謊言的當下中國,選擇以筆歸鄉的他,始終堅持做一個誠實的人。桃花源夢碎,伊甸園盡毀,所幸還有這本書,替大時代留下了一則則小人物的哀樂與幻滅。 ──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副教授 楊宗翰
當你選擇穿上, 不管是可愛的男孩或是陽光味道的上衣時, 最好的時光就結束了。 ◆ 裸妝散文*新生代作家───蔣亞妮 ◆ 以緩緩抒情寫下散著生活、散著成人的23種日常凝視
「一個人孤獨老去我不怕, 我害怕,到老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孤獨。」──威廉 五十篇作為時光寶藏的散文, 書寫著一人生活的悠然自在、心沉意定。 獨挑大梁的獨角戲,結局一定很幸福。
詩人都有專屬於他的「幽暗之地」。在歲月長流中,也總有不經意的陌生者踉蹌地闖進來,驚醒了長眠中的詩人!詩評家的責任是把詩人的靈魂叫醒。
他們移民海外,相知相惜,扎根「大蘋果」; 一同賞析文學,走過移民歲月的歡欣與艱苦; 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能寫什麼──驚怕、隔離、確診、死亡? 儘管生存如此艱困,紐約始終沒有倒下,人們也沒有失去希望。
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你只有十年的機會。 望著背著背包的小小身影,我知道,總有一天我要面對孩子離開身邊的日子。 但我一點也不沮喪,因為,我已經將孩子的每一份笑容、眼淚、體貼和愛意留存起來了, 到那一天,我只要再從心裡拿出來解凍就好—— 絲絲甜蜜的回憶,就是父母度過老年時,所需的全部養分。
山脈棱線周邊,充滿故事,有溫吞的,時間維度緩慢;有激烈動蕩的,把人急促推向思考。她為這家鄉的斷代書寫,一發不可收;她尋討,也探討,為眼前的誤差不義發聲,以信仰的永恆角度支撐——跨時代,她追尋的是神國里的大歷史觀;她也努力為我們提供,抒情文字背後的一些嚴謹思考,不算很有系統地呈現、解讀歷史,但確實是為...
孩子聽話受教,覺得欣慰。 孩子開始反抗,父母會出現何種情緒? 大人的情緒,左右了教養的方向。 原本聽話的孩子,一旦開始反抗,我們很難不出現負面情緒。 例如孩子生氣,我們更生氣。 例如孩子固執,我們更固執。 例如孩子不想去上學,我們更想逼著他們去上學。
※Instagram跨界合作.新世代青春寓言※ 故事作家.狼焉╳動物繪師.歪的工作室 故事都是這樣開始的,在我們未曾留意過的節點, 有些你似曾相識,有些則是你聞所未聞…… 分為三輯,書寫無法抵達的靠近、遙遙無期的想念、不敢明說的喜歡,在你卸下防備的時候悄悄地進入夢鄉,好讓你能安穩...
《謝謝你走進我的景深》作者蔡傑曦全新攝影散文集。 寫在青春之後,記一段既揮霍又自省的成長旅程。 擁抱後我們會分離,請你一定要繼續前行, 會有很難熬的時候,但一定也會有溫柔的風景。
邁克是香港文化的活寶,作家阿城說,邁克寫的很個人化,沒有那些「虛幻」的感覺,因為他就在那個世界裏面,香港的西方的資訊,他都知道,他很多話很鋒利,關注的着商業社會裏的個人問題。這是邁克不出書多年後最新推出的半自傳隨筆。「淡淡離愁,唯獨告別香港才有,所以儘管我從不把這裏視為家,方圓數十里只有朋友沒有親人...
每個人一生至少都有一段刻苦銘心的告別。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文學敘情書,更是一本療癒之書,在生命的最後一章,我們終究要告別,但我們可以好好說再見,將祝福延伸至看不見的未來。」──文學作家 鄭栗兒 深情推薦
本書收錄三十四篇劉克襄二十年來的精選文章,透過平實的語言,交融成言淺意深情濃之作,篇篇顯露他對自然旅行和自然生態的熱愛,並聆聽他和台灣這塊土地的精采對話。
沉澱過去、重新開始的必讀生命經典 給每一個渴望改變的輕熟齡族 你是否 - 對未來徬徨 - 社交活動越多心裡越寂寞 - 總覺得別人都過得比自己好 - 快被工作榨乾,卻不知道一切為了什麼 - 被欺騙、背叛和互相傷害弄得心好累 - 明明很努力生活,卻覺得很空虛 這一切,只...
蒲公英令我想起我如何封閉自己,將大部分世界隔絕在外,要不是因為觀看與感受太痛苦,就是因為我對人們敞開時,卻招來嘲弄。霸凌。針對我感受到的強烈喜悅、我的激動和熱情惡言侮辱。多年來我一直把想法藏在心底,而今這些話正滲漏到世界上。
疫情仍然持續,而無法全球旅行的現今,似乎是整理自己生活的好時候。 作者水寶今年推出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筆景生情》。新作中,作者於「情懷意念」篇章中表達了對日常生活點滴的思考與見解;於「人文風景」篇章中記錄了遊歷東南亞、北美等地的所見所感;於「書林尋幽」篇章中評論了自己閱讀過的古典中文小說。 ...
一九七五年,當筆者擬在臺大首開「中國婦女史」課程的時候,系中有反對的聲浪。有同事認為這個領域應歸類為旁門左道。但到了一九八○年代,就有學者對我說:「你提倡的中國婦女史研究已經成為顯學了。」這真令人感慨萬千。
「心理師,每個人都有一顆自由的心,為何我要被監禁在這兒?」 「你覺得你想要的自由是什麼?」 「我要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地飛著。有些鳥兒,就是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翼太耀眼。」 「這句話是《刺激一九九五》的臺詞。」 「心理師,你知道嗎?我最大的心願,就是離開這個鳥籠。」
|小野寫作半世紀巔峰力作| 活在山岳之島的我們,生來屬於山脈、屬於森林。 循徑而行,路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寫作四十餘年,這一次,小野談走路、談步道、談森林與大海,道出那些關於家也關於愛的故事。 本書著眼於小野的生命經驗,將步道結合心理治癒、歷史文化、生活哲思等面向,指引讀者以走路來追尋...
白川是一條小小的運河,有幾座小巧的橋跨越其上,河水清澈, 河岸種滿了櫻花與柳樹……溪中有一兩隻捕魚的鷺鷥, 因為有彩色鮮明的水仙花所襯托,呈現出一幅令人難忘的美好畫面。 ──節錄〈櫻花季〉
伴著〈雪候鳥〉和〈如果雲知道〉的旋律, 透南風陣陣吹拂,在水泥牆壁上留下一層薄薄的水霧。 燒金紙與燒農田的溫熱氣味飄洋過海, 我記憶中的青春片段也自腦海中某個角落突襲而來──
「In situ這個詞,是一個拉丁文片語,指『在原本位置』;進行in situ在地研究,人們便能發現研究對象如何在同一片土地世世代代地,與環境及附近物種產生互相依存的親密關係。」──葉曉文
這一年,她十五歲,他十二歲。 如果《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爸爸、媽媽,你們已經過了有效期限。 但生活沒有結束,親子間的故事還在進行, 效期過後,父母與孩子對話將如何流轉演變?
★這是專門寫給媽媽的作文書,書中分享了許多簡單又實用的好方法,只要在陪伴孩子的日常中一起探索,將會幫助孩子奠定寫作的基礎,確實、有效地提升作文能力!
看手機的時間,愈長。 生活品質,愈差。 看手機,會吃掉你動腦思考的機會。上網閒逛也會。 注意觀察一下,當你把眼睛「卡」在手機上的時候,大腦有在思考嗎? 發呆,都好過看手機。不信問問賈柏斯,他會一直看手機嗎?
本書特色 1.6個故事皆為作者實際走訪屏東海生館進行訪問與調查後、重新書寫而成。 2.採用擬人敍事法讓6個海洋動物訴說自身特性與獨特遭遇。 3.各篇皆附相關海洋知識的補充介紹。 4.輔以多幅於海生館拍攝的精采照片及生動插畫,提升閱讀的有趣性。
父母的腦袋裡都是糨糊嗎? 剝奪孩子「靠自己」的機會,等同剝奪他們的人生樂趣。 愛和寵溺,只有一線之隔,卻不難分辨。 會使孩子習慣變差、人格變形的,是溺愛。 真正的愛,只會帶領孩子漸漸邁向成熟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