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梓鳳

林梓鳳

  • 電子書: NT$ 455

    「耶穌基督,他是為我們獻祭的大祭司……我們藉著他定睛注視天上高處。我們看見他反映了上帝那潔淨和超越的臉容。藉著他,我們心中的眼打開了。」──羅馬的革利免 希伯來書以特殊的形式、內容、風格,呈現極高深的基督論,對於了解基督是我們的大祭司一事有著令人驚嘆的貢獻。在本冊註釋中,透過教父們的精采詮釋,...

  • 電子書: NT$ 455

    使徒保羅寫給加拉太人、以弗所人、腓立比人的書信,長久以來對基督宗教傳統與虔信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不論是基督論、救恩論還是教會論,其基本輪廓的建立都應歸功於這些書信。對於把全本聖經當作一本書來看待,並對神性的奧秘懷抱著無止境好奇心的教父註釋者而言,這些書信提供了深邃的視界,是現代讀者很少注意到的。舉例...

  • 電子書: NT$ 490

    針對本卷所包含的聖保羅短篇書信,早期教會的教父有不少討論和解釋。儘管在數量上比不上各卷主要書信的註釋,但在當時的教義論爭和紀律問題討論裏,這些較短的書卷裏有一些段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為了反駁亞流派與諾斯底派的看法,教父最常解釋歌羅西書一章15~20節這段與基督論有關的經文;那段經文說到基督是「那...

  • 電子書: NT$ 525

    古代教父一致同意,箴言、傳道書、雅歌這三卷書蘊含極精深的智慧;可以說,在上帝成為肉身、在主耶穌基督裏來臨的時代之前,這三卷書最睿智地啟示了人生的深層意義。因此,不論古今,人們都認為智慧文學凸顯了人類理解能力的限制,表明人難以掌握人生的終極意義。沒有上帝的介入,人就不能找到人生的終極意義,而基督徒把上...

  • 電子書: NT$ 602

    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之後,接著來臨的就是士師記的時代。對今日的讀者來說,這種早期君主制的歷史似乎沒法作為闡釋基督信仰的資料來源。然而教父們很快發現這些敘事當中的對應或預表,能夠照亮新約文本。比如說,因為「約書亞」與「耶穌」在希臘文裏是同一個詞,所以教父俄利根就假設,「約書亞」不僅指約書亞,也以預表的...

  • 電子書: NT$ 532

    現今的講道大多不注重十二先知書,但是,新約聖經卻肯定十二先知書的重要性。大凡新約的作者引用舊約經文,其目的多在指出該段舊約經文所預表的彌賽亞;而新約聖經所引用的經文,不少關鍵經文來自十二先知書,可見新約作者對十二先知書的重視。 引用舊約聖經的彌賽亞預言來解釋經文意義,在新約中屢見不鮮,耶穌自己就用...

  • 電子書: NT$ 490

    先知以西結的書很不尋常,這位先知膽敢說自己看見過上帝。還有,他所講的審判有時比以賽亞和耶利米的信息還嚴厲。從前有些拉比禁止年輕人讀以西結書,尤其是書首關於天上戰車的異象,甚至說小孩子如果研讀這個異象,就會被火吞噬。一些拉比禁止人公開誦讀第一章和第十六章,因為當時已經有人把這些經文看為神祕主義禱告和玄...

  • 電子書: NT$ 476

    「不要請求那些無法幫助你的。相反,要呼求以馬內利,就是那位上帝,他會在適當的時候與人『同在』。要振作,要信靠他,要信賴這名號的大能。」──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以賽亞書從一開始就是基督信仰的正典之一。在這卷先知書裡,先知宣告彌賽亞要來臨,而基督徒相信、也體認到,拿撒勒的耶穌就是彌賽亞,他的生命和職事...

  • 電子書: NT$ 455

    約伯記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義人遭遇災禍,然後發覺自己沒理由要受這樣的懲罰。雖然約伯沒有失去盼望,也沒有咒詛上帝,但是他問,為甚麼自己遭遇這樣的禍事。約伯沒有得到答案。雖然這書卷有美滿的結局,但是上帝從沒回答約伯的問題。上帝打斷約伯友人的對話,直接發言,讚歎祂所創造的世界多麼壯麗,指出自己比人類、...

  • 電子書: NT$ 630

    「上帝把詩篇的能力印在我可憐的靈魂上,好像祂把詩篇的能力印在先知大衛的靈魂上。我離不開那些甜美的意象。」(腓利門院長) 詩篇在早期教會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時,詩篇是駁斥錯誤教導的資料庫,教父用以應證舊約與新約之間的延續性,影響了新約正典的形成;詩篇是道德指引和困苦安慰的源頭,修士與修女在...

  • 電子書: NT$ 476

    在教父時期,馬太福音和約翰福音是正典新約的四本福音書之中,最多人閱讀的,因此關於這兩卷書的註釋也最多。而遠在約翰福音未開始流行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馬太福音。所以,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末的信徒可說是根據這卷書來得知基督的言行;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 第一部有系統地註釋馬太福音的著作,要到公元240...

  • 電子書: NT$ 476

    在教父時期,馬太福音和約翰福音是正典新約的四本福音書之中,最多人閱讀的,因此關於這兩卷書的註釋也最多。而遠在約翰福音未開始流行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馬太福音。所以,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末的信徒可說是根據這卷書來得知基督的言行;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 第一部有系統地註釋馬太福音的著作,要到公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