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人生悲歡離合的無常,其實都是我們的日常
睽違四年,《天母聊齋館》在2024年10月底出版《天母聊齋館2:張炎的靈通筆記》,隨即在排行榜上取得還算不錯的成績,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個月後,在出版社邀約下,出版《天母聊齋館3》:張炎的靈通物語。
【作者序】
人生悲歡離合的無常,其實都是我們的日常
睽違四年,《天母聊齋館》在2024年10月底出版《天母聊齋館2:張炎的靈通筆記》,隨即在排行榜上取得還算不錯的成績,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個月後,在出版社邀約下,出版《天母聊齋館3》:張炎的靈通物語。
曾經有讀者問起,「天母聊齋館」講的都是天母當地的鬼故事嗎?其實不然,因為「天母聊齋館」收錄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與事;敘述的故事,也不僅僅是靈異,還有社會現象、人性層面的探討。
就像本書提到的三個故事,不論是台日混血兒三島先生,原本背後有許多日本武士的靈魂守護著,但是在疫情期間卻莫名逐漸消失;還是現在詐騙集團猖獗,手段推陳出新,受害人遭到詐騙後,去拜五路財神尋求幫助;又或者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對模範夫妻因為居家辦公,朝夕相處,先生想脫離婚姻枷鎖,太太想找道士下符,挽回婚姻的故事,雖然都算不上恐怖與靈異,但卻都是一齣齣悲歡離合、人生無常的真實劇本,在我們的日常上演。
對於有聲書,多數人還停留在「機器人讀稿」的印象,認為缺乏抑揚頓挫與情感,讓再精采的故事也顯得毫無溫度。事實上,AI擬真人聲的科技開啟了有聲書新頁,讓「聽書」成為一種享受,不再是冷冰冰的讀稿,而是一種更貼近人心的閱聽體驗,特別是本書,採用由AI培訓出本人「賀逸娟」的聲音來錄製,聽起來更有作者親身說書的感覺。
回想四年前,「 時報出版社」幫我發行《天母聊齋館第一集》實體書時,提出保證銷售數量的條件,當時我與「時報」的企劃部門配合,排了七、八場廣播訪問,還有多次平面媒體的露出,以確保銷售業績長紅,而那個月的「打書」期間,讓我格外有壓力。
現在,多虧了AI科技的進步,身為作者的我不用上廣播節目「打書」,而是由《絕好聲創》的「創聲聽好書」的AI podcast,規劃了AI主持人跟我的AI聲音互動式專訪,免除面對主持人五花八門的直播提問,讓我不禁鬆了一口氣。
最後,我認為不論是AI錄製有聲書,或是AI錄製podcast,都是讓作者可以更專注於創作,讓讀者可以更快速聽到優質的有聲書,這對讀者和作者來講,都是一種天大的幸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