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壇的一段傳奇故事
排灣族詩人溫奇與卑南族詩人林志興相互以詩往來唱和,僅流傳少數友人之間,劃時代改寫民住民文學史的佳話。詩人以哲學之姿思考並寫詩,80年代末至90年代發表的作品,充滿自我辯證的省思,其冷靜的筆調,用字遣詞精準,營造出獨特的個人詩風。從譏諷生活看似樂天無憂卻酸楚的一面之〈剝落的日子〉一詩,即可體會詩人的特殊風格——
有聲書精選43首詩作,由詩人溫奇親自朗讀。
原住民文壇的一段傳奇故事
排灣族詩人溫奇與卑南族詩人林志興相互以詩往來唱和,僅流傳少數友人之間,劃時代改寫民住民文學史的佳話。詩人以哲學之姿思考並寫詩,80年代末至90年代發表的作品,充滿自我辯證的省思,其冷靜的筆調,用字遣詞精準,營造出獨特的個人詩風。從譏諷生活看似樂天無憂卻酸楚的一面之〈剝落的日子〉一詩,即可體會詩人的特殊風格——
沒有人承認房子已經腐壞
也看不到那一點一屑,頑癬一般的
剝落。我們仍然快樂的乾杯大聲的歌唱
沒有山豬水鹿,總還有飛鼠、蝸牛或野菜
可供下酒。醉了,總有
漏雨較不嚴重的角落可供蜷伏
張網結罟的蜘蛛幫我們捉捕蚊蠅
本書特色:
1.原住民文壇的一段傳奇故事,排灣族詩人溫奇與卑南族詩人林志興相互以詩往來唱和,僅流傳少數友人之間,劃時代改寫民住民文學史的佳話。
2.現代詩壇的都市傳說,兩位詩人相互以詩對話酬答,成為90年代原住民文壇的一段傳奇故事,是研究台灣現代詩史不可缺少的一拼圖。
3.詩人是哲學系出身,作品有廣泛的觸角,除了反省自己族群命運的議題之外,有更多對於人性、人生課題的探討,具有深刻的思索。
4.漢語中文的寫作表現,文字細膩,用字遣詞精準,惟創作量相當克制與謹慎,也代表詩作有其的品質。
5.有聲書精選43首詩作,由詩人溫奇親自朗讀。
作者及朗讀者簡介:
溫奇
族名:Ljavuras Giring(雅夫辣思 • 紀靈),台東縣金峰鄉卡拉達蘭(Kaljadjadran)部落排灣族人。漢名高正儀,一九五六年生,台大哲學系畢業,台大國發所碩士,曾為高中教師,現已退休。
一九九〇年代初期曾自印「南島詩稿」系列三冊:《練習曲》、《梅雨仍舊不來的六月》及《拉鍊之歌》,流傳於友朋之間。這時期的詩作大都發表於《山海文化》雙月刊與《誠品閱讀》。退休以後重拾舊筆,寫詩自娛並嘗試族語詩的創作,作品不定期在個人社交媒體發布。
目次:
01漂泊
02監考
03失眠
04浸
05戀山
06如歌的行板讀後
07晨過車站
08是否世界躲著
09走過暈眩
10無論多少呼號
11北島素描
12致島嶼
13山地三部曲
14自在之歌
15守靈
16總
17梅雨仍舊不來的六月
18拳與淚
19部落主義
20雕
21退出
22歸途
23夜過花東縱谷
24VUVU來的時候
25閒雲——日記系列之3
26誰在乎
27如果
28剝落的日子
29澀之味——日記系列之7
31寒流
31下午
32天亮之前
33拉鍊之歌
34等你——電影《綠卡》觀後
35意志的黃昏
36落花
37三月
38遺產
39神話
40心事
41日落
42讀書
43青竹絲
44黃昏景象
45火車之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