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陀住世後期,說《妙法蓮華經》之前,先開示了《無量義經》。因此《無量義經》在天臺宗與華嚴宗皆判為通向圓教大乘的經典,被視為法華經的開經,因而受到高度的重視,與《妙法蓮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合稱法華三部經。本經由中天竺雲摩伽陀耶舍譯成漢文,並由武當山比丘惠表將之流傳於中土,內容共分為德行、說法、功德三品。
他拍電影,聽饒舌歌;他洞悉世事,體察人心,以日常語言講述佛教哲學,令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皆如沐春風。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最具影響力的暢銷著作《正見:近乎佛教徒》,以電影的虛擬實境,巧妙比喻我們身處的幻象世界;而證悟的過程,就彷彿脫去妄念帶來的蔽障,瞭解因緣的善變與無常,因而放下我執。讓鏡好聽主...
自我的觀點,是引發各種概念、感覺與行動的基礎。本書中,宗薩蔣揚欽哲諾布循序闡述佛教對於「見地」的思想,並教導如何透過「修道」達到證悟──意即脫離情緒與干擾的影響。讓鏡好聽聲音主播楊日瀚安穩的聲音,帶領我們親近佛法,修行自己,朝了悟實相邁進。
簡介
在佛陀住世後期,說《妙法蓮華經》之前,先開示了《無量義經》。因此《無量義經》在天臺宗與華嚴宗皆判為通向圓教大乘的經典,被視為法華經的開經,因而受到高度的重視,與《妙法蓮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合稱法華三部經。本經由中天竺雲摩伽陀耶舍譯成漢文,並由武當山比丘惠表將之流傳於中土,內容共分為德行、說法、功德三品。在無量義法會中,由大莊嚴菩薩與八萬菩薩發問,開啟了本經的法要。佛告大莊嚴菩薩等,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無上菩提,此一法門名無量義,也是此經名為無量義的原因。經雲:“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菩薩如欲修學無量義法門,應當先觀察一切諸法空相實相、生住異滅相,依據一切眾生的根基,以無量法門宣說佛法,發菩提心,拔除一切眾生苦難,成就無上佛果。
作者
聖嚴法師于少年出家為沙彌,法名常進。1949年,因戰亂還俗,於1960年再度於東初法師門下,剃度出家,法名聖嚴,法號慧空,承繼臨濟宗與曹洞宗法脈。此外,又在靈源法師門下,承繼臨濟宗法脈,法名知剛,法號惟柔。赴日本留學,獲得日本立正大學的博士學位,是臺灣第一位赴日本攻讀博士並順利完成所有學分的華裔出家師父。在東初法師過世後,承繼為農禪寺住持,並開創臺灣佛教宗派法鼓山,法鼓山的弟子尊稱為『聖嚴師父』,而各地華人則稱「聖嚴大師」。
目錄
01經題
02無量義法會
03向佛請法
04道風德香大聖主
05意滅識亡心亦寂
06諸法因緣生
07佛的功德
08三十二種大人相
09向佛頂禮皈依
10無量義法門
11法無定法
12甚深無上無量義經
13佛說諸法度眾生
14佛法廣大無邊
15六秒震動
16三法四果菩提心
17三個問題
18十種功德
19圓通一切法門
20雖未自度而能度他
21得無生法忍
22十不可思議功德力
23弘揚佛法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