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聲景系列有聲套書(共五冊)
0 篇書評

台灣聲景系列有聲套書(共五冊)

《三千分之一的森林》《絕冷一課》《種樹的男人》《西雅圖酋長宣言》《樹的祕密語言》

  • 出版日期:2022/03/22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套賣商品
電子書定價:NT$ 1540
電子書售價:NT$ 1519
此為套賣商品,購買前請先確認個別商品的格式。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本套書包含:《三千分之一的森林》有聲書、《絕冷一課》有聲書、《種樹的男人》有聲書、《西雅圖酋長宣言》有聲書、《樹的祕密語言》有聲書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0-09-01
    電子書: NT$ 220

    《動竹農莊》榮獲雨果紀念文學獎、史密斯書店暨企鵝圖書世紀傑作獎、《時代雜誌》評選百大不朽小說、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百大最佳小說、大英百科全書評選西方世界偉大傑作。中文版有聲書首度上市

  • 電子書: NT$ 350

    因為愛情,予伊放下傲慢,改頭換面 因為愛情,予伊智覺偏見,激出真情意 珍.阿斯頓傳世的浪漫經典《傲慢佮偏見》 這回,咱用台語來啖愛情的鹹酸苦汫、糖甘蜜甜

  • 出版日期:2020-09-01
    電子書: NT$ 220

    《異鄉人》中文版有聲書首度上市 存在主義代表作.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小說.二十世紀法國文學經典 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 只是,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 出版日期:2024-01-19
    電子書: NT$ 450

    榮獲2023博客來年度選書、2023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年度人氣作家文學類首獎, 小說家吳曉樂以犀利筆鋒真實描寫親子關係及教育現場的桎梏與掙扎。 有聲書由鏡好聽主播張怡沁以洗鍊且收放自如的聲音傾心表演, 並特別收錄吳曉樂親自朗讀的〈曾經這世界有她〉, 引領我們接近那些沒有抵達的遠方。

  • 電子書: NT$ 380

    前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蔡柏璋親聲勾勒,文字不及觸碰的「鬼地方」 由劇場工作者、前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蔡柏璋親聲演出,轉譯文學語言,讓角色性格、情緒以最原始的姿態,創造嶄新的閱讀體驗。沉浸於聲音即劇場的《鬼地方》,讓小說從文字的平面呈現,進入音聲打造的立體世界。〈後記〉由作者陳思宏親自朗讀。 ...

  • 出版日期:2019-11-16
    電子書: NT$ 99

    本書由劇場演員獻聲詮釋 領你聽太宰治為何一步步化身小丑、走向沉淪,失去生而為人的資格 他告白與懺悔的絮語縈繞,如神如鬼 他在日夜對非人的自身與抱歉的沉吟中 照出你心中的妖怪自畫像 也將自己拖入人間地獄,直至悲喜死生都不分

  • 出版日期:2024-01-19
    電子書: NT$ 280

    吳明益小說代表作,曾翻拍成電視劇,也在法、韓、日翻譯出版,感動海內外無數讀者。 有聲書由鏡好聽6位主播曾紫庭、張心哲、蘇郁翔、徐壽柏、張怡沁、郭時棣溫柔呈現, 以純粹的聲音,回到過往的時光與故事的起點。 【特別收錄】首刷出版12年,吳明益談《天橋上的魔術師》

  • 出版日期:2023-02-25
    電子書: NT$ 430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勇奪金鼎獎、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三項大獎,《八尺門的辯護人》有聲書隆重推出! 由鏡好聽主播張心哲,以充滿層次的情緒表現、流暢的身份與語言轉換,帶來...

  • 電子書: NT$ 210

    小王子是對真遠的小行星B-612來的,這是一粒一工會當看著四十三擺日落的行星。佇這粒細細粒的行星頂面,伊有三座矮矮的火山,幾欉會將行星鑽破的猢猻木,閣有一蕊愛嬌閣驕傲的玫瑰...

  • 電子書: NT$ 270

    還記得童年時在夜晚以故事伴隨入夢的自己嗎? 鏡好聽聲音主播黃湘婷,以豐富的情感詮釋這部充滿靈光的經典童話。 陪伴你與桃樂絲、錫人、稻草人與獅子,一起展開冒險的旅途。 也許我們會發現,自己遠比原本以為的更加溫柔、仁慈及勇敢。 誰不冀求智慧、勇氣與愛? 原來,我們早已在《綠野仙蹤》現身了。...

  • 電子書: NT$ 360

    既頑皮又聰明,行為不羈又勇於冒險── 文學史上最知名的男孩 也是美國文豪馬克‧吐溫筆下的「美國人原型」 風靡超過三個世紀、跨越成人與兒童藩籬的必讀經典

  • 電子書: NT$ 250

    小說家楊照生涯首部譯作&有聲書朗讀 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經典《老人與海》有聲書上市 影響小說家瑞蒙.卡佛、約翰.崔佛、馬奎斯的一代宗師 現代主義代表經典 諾貝爾文學獎  普立茲文學獎得主海明威不朽之作

  • 出版日期:2020-12-07
    電子書: NT$ 320

    毛姆代表作 全球熱銷千萬冊 兩度改編電影 全新中文譯本有聲書問世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 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 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 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 一九三○年代全球版稅最高的風雲小說家 二十世紀英國最炙手可熱的劇作家

  • 電子書: NT$ 499

    人究竟應該如何掌控自己的處境,而不是被處境掌控呢? 混亂年代中,身為精神上的貴族,這名莫斯科最後的紳士, 是如何活出精采優雅的一生?

  • 電子書: NT$ 390

    華文靈異天后笭菁經典恐怖名作 多人有聲劇 挑戰你的恐懼極限 阿呆、羽凡、班代三人打鬼小隊首次出擊! 進旅館房間前,一定要記得——先、敲、門。 不明禁忌的由來,不代表禁忌不存在!

  • 電子書: NT$ 599

    兩千五百年來,《論語》像是一首永恆傳唱的歌謠,一代接著一代,成為支撐許多人解決困難和疑惑的巨大力量。經過多年醞釀,【張曼娟學堂】推出全新系列【論語學堂】,以好看又好聽的故事,重新詮釋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經典《論語》。《孔夫子大學堂》有聲書中,曼娟老師將以豐厚的中文教學經驗,把《論語》轉化成十個動聽有...

  • 出版日期:2022-05-18
    電子書: NT$ 299

    英國古代諺語說道"The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 直譯是「真相是時間的女兒」,但也意指「時間能證明一切」。 歷史上的惡棍,有沒有可能只是受限於史學家觀點的不白之冤? 而當真相在歷史中隱匿,時間最終會站在哪一邊呢?

  • 電子書: NT$ 99

    《罪與罰》是一部描寫犯罪心理學的長篇小說,故事描述醉心於唯物主義的大學生拉思科里涅珂夫為了生計殺死了一個不道德的典當商人,但隨著日子過去,他被困惑、偏執、厭惡等情感折磨。

  • 出版日期:2023-08-25
    電子書: NT$ 350

    作家莫理斯魔改柯南‧道爾經典偵探推理小說的創新之作。 當時空從19世紀末英國,挪移到晚清殖民地香港, 當頭戴獵鹿帽的福爾摩斯,變身為留長辮的滿洲鑲藍旗福邇…… 鏡好聽主播吳奕倫流暢說書,帶領讀者走進莫理斯以虛應實的奇趣傑作中。  

  • 出版日期:2023-07-25
    電子書: NT$ 430

    究竟,人為何要背叛自己的國家? 作者李志德親自朗讀謝辭,鏡好聽主播張心哲發揮劇場專業, 運用穩健的敘事口吻與豐富的角色塑造, 以聲帶領我們親臨臺灣飛彈危機時期暗潮洶湧的諜報現場。

  • 出版日期:2023-05-25
    電子書: NT$ 380

    愛情偏紅、友情偏黃,我們之間未知的銀灰色線,卻是我人生僅有的一條線……。 一部關於衝動傻憨男大生與冷靜精明帥警佐的溫馨喜劇故事, 鏡好聽主播蘇郁翔在明亮與沉穩的兩端切換聲道,帶來輕爽愉快的聆聽體驗。 ★特別收錄番外遊樂場篇:〈沿線前進〉

  • 出版日期:2023-03-25
    電子書: NT$ 360

    ★ 臺灣首部巡山員小說,第一手田野調查寫成,親身走入山林,揭露巡山員不為人知的護國任務。 ★ 從巡山員的故事看見臺灣的森林山野,豐富的山林知識,喚起對臺灣山林的關注。 ★ 菜鳥巡山員報到!除了日常勤務超吃重,還有難解的愛情與親情課題連番上場......

  • 出版日期:2021-10-18
    電子書: NT$ 200

    生動好玩的劇場式科學故事

  • 出版日期:2021-10-18
    電子書: NT$ 200

    生動好玩的劇場式科學故事

  • 出版日期:2021-10-18
    電子書: NT$ 200

    生動好玩的劇場式科學故事  

  • 詳細資訊

    《三千分之一的森林》

    你曾經留意過身邊的苔蘚嗎?我們通常都會覺得苔蘚很小,很不起眼,但你知道嗎?一叢苔蘚的高度,雖然只有雨林的三千分之一,但它卻擁有與廣大雨林同樣的結構與功能,甚至是食物鏈。凡是生態系裡的各種條件與規矩,只要森林有的,苔蘚也都有。

    《三千分之一的森林》的作者羅賓・沃爾・基默爾,任職於紐約州立大學,在美國是研究苔蘚的權威,她同時也把身為印第安原住民,以及身為母親的生命經驗,一同寫進書裡。於是,這本科普書不再僅僅只是一本科普書,字裡行間更展現了女性書寫的豐富情感,像是描寫她與女兒、以及鄰居的日常互動;還有獨自在野外孤軍奮戰採集的刺激冒險;甚至還有超級富豪假借復育之名,邀請她擔任顧問的精采故事。這本書讓作者在2005年,獲得美國自然文學最高榮譽的獎項,「約翰・巴勒斯」文學獎。

    苔蘚是最古老的植物,也是最早離開水域,征服陸地的植物。小小的苔蘚能蘊養樹木、保護土壤、涵養水分,也能為昆蟲遮風擋雨,讓鳥類與熊取用築巢。甚至傳統的印第安人採集苔蘚,方便他們可以擦去鮭魚皮上的黏液毒素,人們也在手套與靴子裡塞進苔蘚,隔絕冬日凜冽的寒氣;在沒有幫寶適的年代,乾苔蘚的瞬吸功能,就是寶寶們最好的尿布;還有,女性在月事期間,一籃又一籃精挑細選過的苔蘚,就是陪伴她們度過這段靈性高峰的好朋友;甚至印第安人也將灰苔做成枕頭,據說,那會讓人們做上特別的夢……

    另外,苔蘚的神奇力量,無論是對一座森林的運作,或是在人類的世界裡,它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像是城市裡的苔蘚對於空氣的感受力,就像人類的肺部一樣精密,只要周遭的空氣一變差,就會立刻被衝擊影響。所以,苔蘚成了另類的空汙指標,只要空汙稍微嚴重一點的地方,想要找到苔蘚的蹤跡,可說是難上加難。

    本書共收錄十九篇散文,以科普知識為經,生命經驗與部落傳統為緯,揉合作者多年來的生命故事與研究苔類的心得。你無須硬背下複雜的學術名詞,也無需熟記住任何艱深難懂的知識,只需要保持一點點好奇心,相信很快就可以在故事的帶領下,輕鬆地走進苔蘚的世界。

    ★本有聲書由【漫遊者事業群 × 遍路文化】聯合製作。朗讀版本:2021年3月 初版五刷。版權申告:本書譯文為漫遊者文化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重製、轉載。版權所有,盜錄必究。

    作者/羅賓・沃爾・基默爾 

    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森林學院轄下的環境與林業生物系副教授。教授內容包含土地和文化、傳統生態知識、民族植物學、苔蘚類植物生態學、干擾生態學和植物學總論等課程。她的工作之一是為美洲原住民提供更多的環境科學的研究途徑,以及從更廣泛的實證角度獲益的科學。著有《三千分之一的森林》以及《編織聖草》等書。

    審定者/楊嘉棟

    臺大森林所碩士、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職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研究內容以苔蘚植物分類為主,目前工作以野生植物調查、研究、保育,以及生態教育推廣為主。著作有《桃園縣植物資源導覽手冊》、《陽明山國家公園苔蘚・地衣圖鑑》,以及臺灣苔蘚誌英文專書三冊,發表過的苔蘚相關學術論文有四十餘篇。

    譯者/賴彥如

    台大外文系、社會系雙學士,台大城鄉所碩士。曾在古蹟、溼地和山林裡工作,夢想是可以徒步環島很多次。現為自由譯者,作品包含環境、文化、藝術、城鄉等領域,譯有《合作住宅指南》、《如何謀殺一座城市》《城市造反》等書。

    朗讀者/邱佩轝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研究所畢業,資深配音員,台北愛樂電台廣播主持人。

    野地錄音師/曾奕晴(Sunny)

    臺灣大學物理系、雙修森林系畢業,加拿大UBC 森林學院碩士。

    平時以科學研究為正職,遊走於鳥類、自然保育、與程式分析的專業間。同時享受繪畫、寫作、及野外錄音帶來的生活反思,曾於西伯利亞北極地區、臺灣、及加拿大收集鳥音及環境聲景。看到水會想跳、看到山會想爬,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走路。熱愛夾腳拖、每天要花一個小時吃早餐。

    目前居住於加拿大一個靠近北極的小鎮,夜裡可以看見極光、後院可以看見黑熊。

    本書的部分台灣自然聲景由曾奕晴授權使用,包括台東南田的海浪聲、南橫高雄段的鳥叫聲、高雄南橫梅山口的風聲、南投集集的雨蛙聲、南投集集的雷雨聲、台東蘭嶼的雨聲等,希望讓您能在聽書的同時,可以感受台灣自然聲景之美。

    《絕冷一課》

    「寒冷是偉大的導師,但我們正在失去它,而且很可能是永遠失去它。」

    《絕冷一課》獲得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這是一位科學哲學家面對凜冬的自然思索;
    也是所有人面對全球暖化必讀的冬日版《湖濱散記》。


    義大利科學哲學家卡薩提,帶著家人和小狗小黑,在夏季尾聲前往美國的達特茅斯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他們在新罕布夏州租了一間完美的山中木屋,距離阿帕拉契山徑只有兩百公尺。

    那一年,大自然的變化在他們眼前一覽無遺,森林從秋天一片橘紅,轉眼冰雪覆蓋。隨後,有整整五個月的時間,他們經歷了與嚴寒共處的種種不便,也學會了各式應變技巧,例如:在結冰的路上開車、幫短毛小狗製作保暖裝備、準備大量生火用的木柴、每天攝取三千五百卡洛里禦寒,還要經常沖馬桶避免水管結凍。

    面對嚴寒帶來的全新體驗,超過了卡薩提原有的經驗值,因此他說,
    他需要製作一個常用名詞表,才能把這個寒冬的種種變化說清楚。

    當他思索人與自然關係時,則帶著哲學家的敏銳說:

    「寒冷讓人有一種大地潔淨無瑕的錯覺。就像小時候一大清早跑到海邊,在沙灘上留下一天最早的腳印,那瞬間還以為自己是地球唯一的主人,世界限縮到只有大自然,沒有文明,也沒有社會。我們可以是第一個發現者,也可以是最後一個遺棄者,我們可能會覺得驚豔,也或許沉溺在鄉愁裡,我們看顧每一朵花、每一顆石頭,宛如它們的守護者。」

    當然,具有科學家精神的卡薩提,也沒忘了進行多種生活實驗。例如,在超市買東西時,他決定啟動第八個實驗,他稱為「百分之二十的解決方案」。

    他看著手中那個長得不夠勻稱的蘋果,想到這顆蘋果經過多少人力、耗費多少燃料才運到超市,卻因為不夠完美而沒有人買,最後變成廚餘。可是,蘋果圓或不圓,其實並不影響味道。

    於是,他想:「你無法百分之百改變這個世界,但你一定可以改變百分之二十,這個成績並不差。我不會要求你永遠只買有瑕疵的蘋果,但是每十個裡面包括兩個瑕疵品,你我都做得到。」

    或許,這就是解決地球問題的方法,只要解決百分之二十的問題就好。

    卡薩提以科學家冷靜自持的風格為基調,偶爾感性、偶爾輕鬆、偶爾突發奇想,捕捉了許多思考的靈光,更在歐美文化之間從容穿梭、對照,全書「有點像梭羅經驗的復刻」,但又「沒有《湖濱散記》那麼多愁善感」,個人風格強烈,引人深思。

    本書既像寒冷求生指南,更像是為了將來只知夏天、不識寒冬為何物的子孫而準備的時空膠囊,而配音員洪耀陽的溫暖聲線,則完整呈現了卡薩提理性與感性兼具、冷靜與幽默交融的獨特魅力。

    無論你關注人與自然、擔心全球暖化,或是嚮往冰雪夢幻美景,喜愛溜冰、滑雪等「觀光型寒冬」活動,歡迎你一起透過聲音,走進《絕冷一課》的世界,感受卡薩提筆下既日常又珍貴的寒冷記憶。

    本有聲書由【漫遊者文化事業群 × 遍路文化】聯合製作

    朗讀版本:2019年12月 初版一刷

    版權申告:本書譯文為果力文化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重製、轉載。版權所有,盜錄必究。

    【附錄】關於寒冬的其他書寫(以PDF文稿收錄)

    【作者簡介】

    羅貝托.卡薩提 (Roberto Casati)

    卡薩提是義大利哲學家,現為巴黎尼寇研究中心主任,此研究中心隸屬於社科高等研究院與高等師範學院。他的著作包括:已譯為九種語言的《發現影子》、譯成八國語言的《難解的簡單:39杯哲學Espresso》,以及《瓦塞曼的病例,與其他形而上意外》。

    卡薩提也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他的研究範圍游走在哲學與認知科學之間。二〇一六年,他以帆船橫越大西洋,展開名為「風中認知」的低科技帆船研究計畫。

    【譯者簡介】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有《魔法外套》、《馬可瓦多》、《白天的貓頭鷹/一個簡單的故事》、《依隨你心》、《虛構的筆記本》、《巴黎隱士》、《在你說「喂」之前》、《跟著達爾文去旅行》、《在美洲虎太陽下》、《困難的愛故事集》、《收藏沙子的人》、《最後來的是烏鴉》等等。

    【朗讀者簡介】

    洪耀陽

    洪耀陽,是配音經紀品牌「遊聲學」及聲音教育品牌「遊聲堂」的創辦人及教育總監。曾經在體制內上班。離開體制後、陸續擔任電台DJ、舞台劇演員、全職配音員及唱片製作人。

    目前為聲音導演、同時也是高階聲音訓練師。

    累積到2022年,由洪老師擔任聲音表演的作品,近三萬支。常見於各大電台電視台、網路平台。種類包含各類廣告、展演空間導覽、戶外電視牆、系統語音、國際有聲催眠正念引導出版物、各大品牌有聲書、電腦手機遊戲……等。

    近年專注於「高階聲音訓練課程」的開發與規劃。

    多年來,除了訓練出許多表現優異的專業聲音演員,更陸續推廣「聲音表演教育」到不同的行業與團體中。更以「你聲音的樣子,就是你生命的樣子」重新定義「聲音教育」,在企業界與高等教育系統內,幫助所有人,重新找到聲音「內外合一」的「一致性」,將聲音教育提高到療癒、甚至是能量運作的層級。

    【自然聲景音效提供】

    野地錄音師∕曾奕晴(Sunny)

    臺灣大學物理系、雙修森林系畢業,加拿大UBC 森林學院碩士。平時以科學研究為正職,遊走於鳥類、自然保育、與程式分析的專業間。同時享受繪畫、寫作、及野外錄音帶來的生活反思,曾於西伯利亞北極地區、臺灣、及加拿大收集鳥音及環境聲景。看到水會想跳、看到山會想爬,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走路。熱愛夾腳拖、每天要花一個小時吃早餐。

    目前居住於加拿大一個靠近北極的小鎮,夜裡可以看見極光、後院可以看見黑熊。

    本書自然聲景由曾奕晴授權使用,如連江馬祖的強風聲、南投集集的暴風雨等,其餘音效採自https://freesound.org/音效網站。

    《種樹的男人》

    法國最偉大的鄉土自然文學大師──讓‧紀沃諾作品
    翻譯成近20國語言,是無數人捧讀、朝聖的出版傳奇
    由荒野保護協會資深解說員獻聲朗讀,帶給你最貼近自然的感受


    一個隱士般獨居的牧羊人
    以一人之力,在荒枯的法國南部山區
    種下了十萬顆橡實
    風、雨、陽光輕撫一片綠意
    花樹間蜜蜂鳥兒翩翩飛舞,泉水再度淙淙流淌
    森林,再次回來了

    一個無私的心靈
    一本感動全球千萬人的綠色聖經
    本書獻給你一則最美好的寓言,一方心靈的綠洲

    《種樹的男人》一出版即引發歐美媒體和讀者的熱議,半世紀以來故事口耳相傳,成為神聖的地方傳奇,不斷有讀者在感動之餘,捧書前往朝聖,為無數人的心靈注入能量。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書中這名種樹的男人──布非耶:

    他是一名無私、慷慨、不存有回報念頭的牧羊人,
    他的一生,只堅持做一件對的事,那就是「種樹」。
    他靠著這樣的精神力量,
    就足以讓一片荒漠之地,變成一座座生機盎然的森林。

    書的文辭簡單純粹卻又優美動人,聽起來是一部很舒服的作品,這次的有聲書特別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由協會的資深解說員古禮烘獻聲朗讀。荒野保護協會是台灣知名的自然保育團體,致力推廣環境教育及棲地守護,藉由多元的環境教育,讓我們及後代子孫得以有更多的機會探知自然的奧妙,和書中的布非耶秉持同樣的奉獻精神;而由自然解說員朗讀,更是讓書中故事有了畫面一般,彷彿一同置身於大自然之中聆聽。最後還附上〈愛樹˙小辭典〉,讓你在深受故事感動的同時,可以認識樹木的相關知識。

    我們與樹的關係,就是我們看待人類與土地、自然、萬物的方式,
    《種樹的男人》以質樸、動人的種樹故事。
    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
    今日,故事中的森林依然繁盛,
    而現實中的森林,卻在消失當中⋯⋯

    這本書讓我們相信,
    只要我們開始關心自己身處的環境、動手綠化枯荒之地,
    便會有美好的事發生。
    按下播放鍵,讓我們傾聽森林的內在聲音

    本有聲書由【漫遊者事業群 × 遍路文化】聯合製作

    朗讀版本:2018年7月 初版八刷第一次

    版權申告:本書譯文為漫遊者文化所有,由遍路文化重新編輯製作,非經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重製、轉載。版權所有,盜錄必究。

    作者簡介/讓•紀沃諾(Jean Giono)

    一八九五年出生於法國普羅旺斯地區,卒於一九七〇年,被喻為法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鄉土文學大師、農民詩人。他的作品以質樸而生動的寫作風格著稱,擅長描寫人類面對自然的感受,細膩刻畫地方與人物角色。重要著作有《屋頂上的輕騎兵》、《抑鬱的國王》、《挪亞》等歷史傳奇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作品,《種樹的男人》是作者自認為「最覺得自豪的文字」,出版後翻譯成近二十國文字,影響後世尤為深遠。

    譯者簡介/邱瑞鑾

    知名譯者、文學評論者,翻譯作品有《第二性》、《潛水鐘與蝴蝶》、《可笑的愛》、《綠色牝馬》等知名文學著作。

    朗讀者簡介/古禮烘

    古禮烘,人稱大俠,因為其聲音特色及樂於助人的個性,而有了這個外號。於102年進入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擔任專職,是新竹分會的解說員與推廣講師,目前擔任生物多樣性永續推廣講師與珍愛霜毛蝠校園推廣講師,並帶領戶外生態解說活動,期望能透過自己的「聲音」引領參與者領略大自然之美,進行環境教育,推廣環境友善及荒野的理念,讓更多民眾因此能一同守護環境。

    野地錄音師簡介/曾奕晴(Sunny)

    臺灣大學物理系、雙修森林系畢業,加拿大UBC 森林學院碩士。平時以科學研究為正職,遊走於鳥類、自然保育、與程式分析的專業間。同時享受繪畫、寫作、及野外錄音帶來的生活反思,曾於西伯利亞北極地區、臺灣、及加拿大收集鳥音及環境聲景。看到水會想跳、看到山會想爬,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走路。熱愛夾腳拖、每天要花一個小時吃早餐。

    目前居住於加拿大一個靠近北極的小鎮,夜裡可以看見極光、後院可以看見黑熊。

    本書的台灣自然聲景由曾奕晴授權使用,包括踩在台中烏石坑落葉上的聲音、馬祖的強風聲,以及風吹過高雄南橫梅山口樹林的聲音等,希望讓您能在聽書的同時,感受台灣自然聲景之美。其餘音效則採自Freesound音效網站。

    《西雅圖酋長宣言》

    西雅圖酋長的宣言,被譽為人類最偉大的演說
    它優美如詩,是最美麗而古老的自然文學經典
    它清醒睿智,被視為重要的人權和環保宣言


    有聲書,回歸文本最原始的形式,感受酋長那猶如星辰山川大地的話語
    或許能喚醒人們省思——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與萬物相連
    重新織起生命之網

    一八五〇年代,美國白人搜購北美大陸的西北角,這片原來居住印地安部落的土地時,西雅圖印地安酋長發出這番語重心長的談話:

    我們族人曾經遍佈這片土地
    正如同被風吹皺的海,掀起海浪,覆蓋鋪滿貝殼的海床;
    但是那個時代早已不復存在
    部落的崇高偉大如今只剩下令人喟嘆的回憶……

    酋長用這篇幅不長的三千字,誠摯地呼求人與人、人與土地應該和諧共處,傳達了印地安人對大地與自然的崇敬,也流露出對有靈萬物的關愛與依戀。這場一百多年前印地安酋長的演說,被後世不斷詮釋、改寫、再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篇宣言也被視為是最早、最古老的自然文學代表作。

    西雅圖印地安酋長如先知一般,一百多年前便預示了環境生態與資本主義開發掠奪之間的拉鋸和牴觸。西雅圖酋長何其無奈與無望,他與族人是無數被消滅的物種與弱勢族群中,少數還能發出警語的,而誰也無法得知下一場滅絕會發生在誰身上。因此,這份宣言不只是來自過去歷史的文件,它或許也預示可能到來的浩劫與毀滅。

    本書除了收錄〈西雅圖酋長宣言〉的中文版,還朗讀了原始流傳的英文版本,感受不同語言的音韻之美。除此之外,還對這個文本的身世進行了一場探索之旅,也邀請到詩人、作家廖偉棠撰寫專文導讀。他在文章中與我們一同思考:

    這究竟是一份真實的宣言,還是一則寓言故事,或是預視未來的預言呢?即使對於本書的內容有真偽的辯論,然而假借他人之名發表的「偽托」作品,在歷史上作為觀念革命的推動力量,有其必要性;而它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和文學意義,也超越了真假本身。在這個疫情纏身的年代,還面臨各種生態災難對全球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帶來深刻衝擊,這正好是我們反思的契機;再加上美國近年的斷捨離和極簡生活、新遊牧生活方式,也都呼應了西雅圖酋長宣言中的警語——所以本書既是宣言,也是預言。

    聆聽西雅圖酋長的話語,或許能喚醒世人省思:人類過度耗竭的物質文明與生活方式實已無法持續,我們該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如何以自然之眼,重新織起生命之網?

    這位印地安先知充滿尊嚴的談話,是沉痛的呼籲也是一場邀請,讓我們在優美如詩的字裡行間,體會其中的蒼涼與嘆息,並勇敢反省我們今日所面對的問題。

    本有聲書由【果力文化 × 遍路文化】聯合製作

    朗讀版本:2021年3月 初版一刷

    版權申告:本書譯文為漫遊者文化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重製、轉載。版權所有,盜錄必究。

    演說者簡介/西雅圖酋長(Chief Seattle,1790?~1866)

    父親是索瓜米希族(Suqwamish)酋長,母親是杜瓦米西族(Duwamish)酋長的女兒。因為母系傳承,所以西雅圖酋長被認為是杜瓦米西族人。十九世紀,美國拓展領土已達北美洲西北角,當地居住著許多印地安部落。美國政府欲買下位於現今華盛頓普吉特灣(Puget Sound of Washington)附近二百萬英畝土地。當時,西雅圖酋長向華盛頓特區首長發表此篇演說,高倡人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直到今日,這篇演說仍是人類對自然的闡述中,最真摯的作品之一。現今的華盛頓州西雅圖市便是以他而命名。

    導讀簡介/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現居台灣。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後覺書》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我城風流》、《微暗行星》;評論集《波希香港•嬉皮中國》、《遊目記》、《深夜讀罷一本虛構的宇宙史》、《反調》、《異托邦指南》系列等。

    譯者簡介/劉泗翰

    資深翻譯,悠遊於兩種文字與文化之間,賣譯為生逾二十年;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中心編譯、組長、主編。譯作有《湖濱散記》、《這不是英語:從語言看英美文化差異的第一手觀察誌》、《愛的哲學課》、《性別的世界觀》、《物競性擇:你可以從動物身上得到什麼樣的「性」 啟示》、《喂,有人在嗎?》、《非虛構寫作指南》、《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愛的哲學課》等三十餘本。

    朗讀者簡介/尚儀有聲製播中心|蕭淳介(中)、佘怡呈(英)

    尚儀有聲製播中心是專業的有聲出版品製作與發行單位,由獲得八座金鐘獎的配音大師袁光麟先生擔任聲音總監。

    蕭淳介,政大中文系畢業。讀書人,教書匠,希望能成為好的「說書人」。但願不負文字,用聲音走到 更深、更遠的地方。現為尚儀有聲製播中心特約配音員。

    佘怡呈,英文口語開發老師、生活藝術實踐者、舞台劇演員、戲劇老師。

    自小生活在充斥著中文、台語和英文的語言環境,這些語言如同刻在靈魂深處的印記。英文曾是他生活中主要的溝通工具,而乘載這個工具媒介的身體與聲音正是他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願未來能用更多溫暖和真摯的聲音與世界和人們相遇。

    野地錄音師簡介/曾奕晴(Sunny)

    臺灣大學物理系、雙修森林系畢業,加拿大UBC 森林學院碩士。平時以科學研究為正職,遊走於鳥類、自然保育、與程式分析的專業間。同時享受繪畫、寫作、及野外錄音帶來的生活反思,曾於西伯利亞北極地區、臺灣、及加拿大收集鳥音及環境聲景。看到水會想跳、看到山會想爬,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走路。熱愛夾腳拖、每天要花一個小時吃早餐。

    目前居住於加拿大一個靠近北極的小鎮,夜裡可以看見極光、後院可以看見黑熊。

    本書的台灣自然聲景由曾奕晴授權使用,包括蘭嶼的落雨聲、小琉球海水退潮的聲音、花蓮崇德海灘的海浪聲、馬祖的風聲等,希望讓您能在聽書的同時,感受台灣自然聲景之美。其餘音效則採自Freesound、小森平的免費音效網站。

    《樹的祕密語言》

    最會說故事的森林看守人
    全球暢銷作家──彼得・渥雷本
    自然書寫代表作


    渥雷本讓我們了解:
    樹的話語裡,透露了千年的地球故事,
    述說著地底寧靜的生存競爭。

    樹的體態、長相,是它的身體語言,
    更是它的心情寫照。
    樹的氣味,悄悄傳遞著:
    危險的警告、求偶的誘惑……

    聽懂樹的語言,
    你就進入了另一個奇幻的世界。

    樹木,是地球上最強壯的生物,終其一生,無聲無息的固定在同一個位置生長,讓人感到高深莫測。不過,你知道嗎?看似沉默的樹木也像人類一樣具有社會性,不僅會互爭地盤,還會彼此通風報信;不但有不同的個性,還有地位階級之分。本書作者彼得.渥雷本說,只要我們知道從哪個地方去瞭解樹木的肢體語言,這個巨大的植物就會像一本打開的書,一目瞭然。

    渥雷本是德國的森林保育員,在這本《樹的祕密語言》裡,他就像人類與樹木之間的翻譯員,用生動優美的文字,從樹根到樹冠,從森林到花園,帶領大家解讀樹木傳遞的訊息。

    例如,根據他的觀察,人類有互相連結的人際網路,樹木也有天然的「友情連結網」。當樹木遇到風雨時會彼此依靠;發現入侵者時,會發出警告同伴的「氣味訊號」;為了獲取陽光,樹木間也會相互競爭。結為夫妻的「連理枝」樹木會在另一半過世時,繼續供給對方養料,提供萌生新芽的機會。小樹苗在長大的過程中,也需要「父母樹」的照顧,藉由根部補充養分,直到老樹退休讓出空間,終於成長茁壯。從這些例子可以知道,樹木和其他植物絕對不是自行運作的生物機器人,它們也跟動物一樣具有感覺與通訊的能力。

    還有,樹木除了會溝通訊息、經營友情以及繁衍後代,在渥雷本有趣的擬人化比喻下,它們甚至還有鮮明的生命個性。例如,你可以從落葉時間的早晚,看出樹木的性格屬於衝動型,還是膽小鬼;而你可能聽說過樹木會呼吸、吸收養分,但你知道樹木怎麼「上洗手間」嗎?渥雷本解答「樹木的排泄物」就藏在秋天掉落的葉子裡。另外,如果你想利用大樹粗壯的臂膀掛曬衣繩、安裝吊床或鞦韆,那務必要注意保護樹皮,也記得定時鬆綁,因為若不小心使異物長到木頭裡,可是會讓樹木感到痛不欲生。

    渥雷本對樹木的特殊感情,來自對大自然的謙卑與尊重。他不惜辭去任職二十年的林務局公務員工作,轉而擔任森林看守人,用更溫柔的方式對待樹木、經營森林,並且透過寫作,分享多年傾聽樹木語言的心得。

    在這本《樹的祕密語言》中,他為無聲的樹發聲,告訴我們如何觀察生活周遭的樹的肢體語言,提供最貼近現場的森林經營和保育觀點,書出版後不但譯成多國語言,在全世界引起熱烈迴響,許多人也因而開始思索,怎麼樣才真正有助於維持森林生態的平衡。

    本有聲書也特別邀請與樹有深厚淵源的黃瀚嶢來朗讀,並為本書撰寫導讀文。瀚嶢老師畢業於森林研究所,有豐富的樹木觀察和研究經驗,擅長植物科學繪圖,目前全心投入生態教育及生態圖文工作。他對樹木的長年關注與理解,加上溫和親切的聲線,更能精準傳達渥雷本對樹木的熱情,與所有愛樹人分享。

    現在,就讓我們轉換人類的視角,跟著渥雷本上一堂「另類的樹木語言課」,學習《樹的祕密語言》,了解每棵樹獨一無二的故事,進入樹木的奇妙世界。

    附錄:中德名詞用語對照(以PDF文稿收錄)

    本有聲書由【漫遊者事業群 × 遍路文化】聯合製作

    朗讀版本:2017年11月初版一刷

    版權申告:本書譯文為地平線文化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重製、轉載。版權所有,盜錄必究。

    【作者簡介】

    彼得‧渥雷本

    1964年生於德國波昂,在城市中心區裡度過童年,從小就對大自然心生嚮往,六歲便立志成為大自然的守護者。從內卡河邊羅騰堡應用科技大學林業經濟系畢業之後,展開在萊茵-法爾茲邦森林管理局長達二十年的公務員生涯,之後調任到夢想中的工作轄區:埃佛地區胡默爾小鎮旁的原始森林區。

    渥雷本很快就確認自己生態保育的理念,和當局掠奪森林的政策不合,遂於2006年辭去終身公務員的穩定工作,轉任胡默爾小鎮的約聘人員──森林看守人。協助當地居民向邦政府陳情十五年後,終於成功將此區劃為原始森林保護區,用馬匹取代機器、用山毛櫸樹取代景觀樹木、完全摒棄化學藥劑、禁止所有的砍伐,並將此區轉化為樹葬森林,保障其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裡不會再受到任何侵擾。

    保育森林之際,渥雷本也提供旅客生存訓練與修築山屋等新型態的森林導覽,希望能將全新的荒野印象毫無距離地呈現在城市居民眼前,更於此時發現寫作的樂趣,2007年發表第一本書《沒有看守人的森林》,如今著作已達十餘本,並成為電視節目常客,向大眾分享其生態保護的知識與趣事,傳達其生態保護的理想。2015年5月《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更使他在德國聲名大噪,爾後走紅全球,其實在出版此書之前,他已是專業的生態保育作家,2008年起寫了多本有關森林生態的書,其中以2011年出版的《樹的秘密語言》為代表作之一。

    【審訂者簡介】

    曾鏡穎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林學組學士、德國布萊梅大學自然地理系學士、德國不萊梅大學海洋地質國際碩士,現定居德國。

    【譯者簡介】

    陳怡欣

    高雄市人,十九歲北上求學,從此離鄉背井。曾留學美國,現定居德國。從事翻譯寫作,教授水墨國畫。嗜好健行、慢跑、旅行、烹飪。

    【朗讀者簡介】

    黃瀚嶢∕生態藝術工作者

        台大森林所碩士,從事生態圖文創作與環境教育,並任永和社區大學《生態面面觀》課程講師。著有兒童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與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自然聲景音效提供】

    曾奕晴(Sunny)∕野地錄音師

    臺灣大學物理系、雙修森林系畢業,加拿大UBC 森林學院碩士。平時以科學研究為正職,遊走於鳥類、自然保育、與程式分析的專業間。同時享受繪畫、寫作、及野外錄音帶來的生活反思,曾於西伯利亞北極地區、臺灣、及加拿大收集鳥音及環境聲景。看到水會想跳、看到山會想爬,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走路。熱愛夾腳拖、每天要花一個小時吃早餐。

    目前居住於加拿大一個靠近北極的小鎮,夜裡可以看見極光、後院可以看見黑熊。

    本書自然聲景由曾奕晴授權使用,如基隆暖暖的森林雨聲、台中烏石坑的落葉聲、南投集集的雨落葉片聲、南橫高雄段的蟲鳴鳥叫聲、高雄南橫啄木鳥聲、連江馬祖的風吹樹葉聲;等其餘音效採自https://freesound.org/音效網站。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