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說書】記憶的風景+遺忘的慰藉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2020/07/08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有聲書
  • 長度:57 分鐘
電子書售價:NT$ 99
本書為有聲書。適合用 mooInk Pro 系列、mooInk Plus2、手機、平板及電腦播放。
*提醒您,有聲書不列入閱讀時間計算,更多資訊請參考 FAQ

購買領書額度

《記憶的風景》與《遺忘的慰藉》是荷蘭作家杜威.德拉伊斯瑪(Douwe Draaisma)的作品,這兩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說明,介紹了一百多年來,學者專家們對於記憶與遺忘的科學研究。

在這次的說書音頻中,邀請到李偉文醫生,帶你一起探索「記憶」與「遺忘」。記住或遺忘,全由我們無法掌控的記憶力決定,根本由不得我們自己。那些塵封已久的往事你覺得歷歷在目、恍如昨日、刻骨難忘?但你想起的、一直記得的,都是真的嗎?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50

    2023/12/14【預購】開始,2023/12/25全音檔上架 風雲變幻的世界,在臺灣這座島嶼上,我們共同經歷的八年故事。作者張惠菁親聲朗讀〈前言〉、鏡好聽聲音主播張心哲與鄭佳如攜手獻聲,以穩健並富有渲染力的敘事表現,回首八年來我們所踏出的每一個步伐,並展望未來前行的方向。

  • 電子書: NT$ 560

    社會學是一門吃飽太閒的學科嗎? 不,它不僅不是象牙塔內的一門學問,更是認識社會、關懷社會的一門學問。 那又爲什麽要讀「古典」社會學呢? 古人說:「人之患,在於不讀史」,不學古典社會學,不知其發展脈絡,這樣你要如何瞭解「社會學」所為何事。

  • 出版日期:2022-08-23
    電子書: NT$ 490

    世界上的宗教何其多,該如何以審慎、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宗教? 對於死亡、輪迴轉世,又或是地獄審判,又該抱持著什麼樣的看法呢?

  • 出版日期:2019-11-16
    電子書: NT$ 380

    《內向心理學》是第一本全方位探討內向性格的專書,作者瑪蒂.蘭妮博士擅長以精神分析的專業探索內向性格的議題,並以諮商對象、自己與外向性格丈夫的相處當作範例,多方面研究內向性格者在外向性格社會中的生存模式與發展優勢,並運用這些研究成果來協助企業、大學等團體管理或培訓員工。

  • 出版日期:2019-11-16
    電子書: NT$ 380

    診斷你的拖延類型,根治你的拖延毛病 「拖延團體治療」課程專家╳35年讀者口碑╳拖延症自助經典 關於拖延症最全面的心理解析、最精準而持續的12種克服技巧

  • 出版日期:2022-07-22
    電子書: NT$ 410

    「心理病態」常被冠上愛說謊、善於操縱與霸凌,並缺乏悔意的印象, 究竟,心理病態者是天生就邪惡,又或是後天環境的受害者呢? 讓BBC高人氣驚悚影集《追殺夏娃》的專業顧問, 帶你進一步了解心理病態者的暗黑心靈!

  • 電子書: NT$ 450

    你不可能用舊的自己,換一個新的未來! 只有改寫大腦慣性迴路,才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 詳細資訊

    「記憶很少帶來慰藉,因為它提醒我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彤德《遺忘的小書》

    專職研究記憶的荷蘭作者Douwe Draaisma,終身獲獎無數

    《記憶的風景》與《遺忘的慰藉》是荷蘭作家杜威.德拉伊斯瑪(Douwe Draaisma)的作品,這兩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說明,介紹了一百多年來,學者專家們對於記憶與遺忘的科學研究。專攻人類記憶的本質和運作方式的作者杜威,1999年因記憶研究榮獲海曼斯獎(the Heymans Prize)。他不僅以《記憶的風景》一書獲得多項荷蘭國家科學、文學大獎,更入圍英國Aventis科普圖書大獎決選。而「記憶」與「遺忘」這一體兩面,且環環相扣的事情,就讓李偉文說書給你聽。

    說書人李偉文透過醫師專業,和你共同探索「記憶」與「遺忘」

    本次邀請到的說書人李偉文本身是位醫生,因為喜歡閱讀,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曾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選審委等。在這次的說書音頻中,李偉文將帶你一起探索「記憶」與「遺忘」。記住或遺忘,全由我們無法掌控的記憶力決定,根本由不得我們自己。那些塵封已久的往事你覺得歷歷在目、恍如昨日、刻骨難忘?但你想起的、一直記得的,都是真的嗎?

    說書人李偉文透過他淵博的知識、不斷進修的學習力,以及反覆論證的思考力,透過科學專業與人文素養並行的脈絡,在本音頻中帶你了解大腦的記憶如何操弄我們,遺忘又是如何救贖世人。本說書音頻有以下幾大重點:

    1、記憶如何重要?記憶是自我存在的基礎!

    我們是自我記憶的總和,它提供持續的自我意識。改變記憶,我們就改變了身分。因此,記憶是自我存在的基礎,那麼失智症就是最殘酷的疾病,就像是延長的死亡,隨著過往的記憶一天天消失,我們也一點一點的死亡,我們這個與眾不同的獨特個體,也一天一天地不見。

    2、記憶的方式分為「語意」跟「情節」記憶,所以我們總無法準確複製原句

    記憶的分類方式非常多,有學者將記憶區分成了「語意記憶」跟「情節記憶」。研究發現,人們會對同一個句子出現兩條不同的遺忘曲線,也就是對聽過的詞句當中,通常半天後就無法原樣複製準確字詞的用法,但是對那個句子的意思,即使過了一個星期,仍然記憶猶新,。

    3、記憶是不斷重新建構的,所以記憶不可靠,還可能會騙人

    大腦記憶的儲存及提取方式是非常神祕且複雜的,不是一個一個事件檔案的集合,掌管記憶的地方也不是單一的組織,而是由位在不同區域的許多神經細胞所共同運作的結果。甚至你所認為的記憶有可能不是真的,因為大腦會將我們的記憶重新修改,並賦予不同的意義。大腦會以後來的經驗來扭曲之前的記憶,以符合自己目前的處境,除了自圓其說與安慰自己,以及讓自己感覺良好的潛意識動機之外,也是為了讓自己的一生成為前後連貫一致、理性且合乎邏輯的故事。

    4、過目不忘的絕對記憶值得羨慕嗎?小心失去創造力!

    經過長期的訓練,每個專業領域大部分都有特定解方架構可循,又稱為「基模」,每個基模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狀況與策略,運用基模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這些專業人士大腦的工作量,在大腦裡形成的神經迴路,每個神經接觸點的聯結已經很牢固,不太容易鬆開再去和別的神經相連。

    但是所謂創意,常常是將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事物湊在一起找出新的用途,換句話說,就是把兩個不同的神經迴路接在一起,形成第三個新的迴路。有研究發現,考試高分的人,聯想力與創造力的表現都會比較差。

    5、記憶力很重要,但遺忘的能力更重要!

    別忘了,記憶是由遺忘所主宰的。所以,遺忘如果不存在,非但不會提升我們的記憶,反倒會製造更多的混淆。遺忘並非感官記憶的缺陷,而是它們運作的必要部分。也因此,我們必須一邊記憶著,也同時一邊遺忘著。選擇性記憶和遺忘,可以讓人們對美好的事物,彷彿初次見面般的心動,同時也忘記讓自己痛苦的事情。因此學會如何遺忘,除了可以增強創意之外,遺忘更是演化下的一種求生機制。

    【說書人介紹】

    李偉文

    醫師、作家,同時也是環保志工,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喜歡閱讀,將自己的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曾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公務員專書閱讀甄審委選等等。

    【目錄】

    1記憶的風景
    2過目不忘的絕對記憶
    3精神分析理論與記憶的重組
    4記憶、睡眠與學習
    5遺忘的慰藉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