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Crossing換日線》 秋季號/2024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天下雜誌《Crossing換日線》 秋季號/2024

  • 出版日期: 2024/08/1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6.2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16
電子書售價:NT$ 19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雜誌目前尚未開放訂閱。

購買領書額度

國際觀 怎麼教?怎麼學?

從近年興起的國際文憑、高中雙語實驗班、五大科學園區實驗中學到民間百花齊放的NGO,如何讓教育視野與方法接軌國際,是台灣社會的共同課題。 換日線走訪教學現場,與讀者一起思考:在社會變遷的浪潮中,青年迫切需要哪些關鍵能力? 我們又想給年輕人什麼樣的未來?

詳細資訊

國際觀 怎麼教?怎麼學?

從近年興起的國際文憑、高中雙語實驗班、五大科學園區實驗中學到民間百花齊放的NGO,如何讓教育視野與方法接軌國際,是台灣社會的共同課題。 換日線走訪教學現場,與讀者一起思考:在社會變遷的浪潮中,青年迫切需要哪些關鍵能力? 我們又想給年輕人什麼樣的未來?

編者的話

文・換日線頻道副總監暨內容主編 林欣蘋

《換日線》季刊自改版以來,每年都會有一期的封面故事專攻教育議題,繼2022年針對海外高等教育的留學指南、2023年比較臺灣與新加坡的雙語政策之後,這一次,我們想和讀者聊聊「中學(尤指高中)階段的國際教育」。

為什麼是中學呢?因為我們發現,近年臺灣的教育環境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正在升學階段的中學生而言更是首當其衝。令人振奮的是,108課綱的推出、雙語政策的落實、國際文憑的興起,以及民間NGO的百花齊放,都在在顯現了臺灣教育界的創新能量,與社會對於「教育國際化」的認可。

但不可否認的是,所有契機背後都存在挑戰。比如,有人批評雙語政策配套不足,反加深城鄉差距;也有人認為在重視升學的社會氛圍下,108課綱顯得過於理想、不切實際。如何考量社會現況,讓教育視野與方法接軌國際,是臺灣社會的共同課題,也是《換日線》編製這本季刊的初衷。

為了促進討論的完整性,我們廣邀學生、家長、教師與學校體制外的教育工作者,分享各自的教育觀點,以及對臺灣教育的期待。總結這些文章可以發現,我們對「國際教育」的定義十分接近,且多處和國際學生能力評比(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在其網站中提到的「國際素養」(Global Competence)內涵不謀而合。

除了下圖呈現的面向外,PISA網站也列點闡明國際素養的重要性,當中每項都可和《換日線》文章對照,像是在職場上扮演有效率的溝通者(頁30-33)、有能力質疑偏頗媒體的代表性(頁24-28),以及了解全球議題並參與解決(頁34-37)等等。讀者們在讀完季刊後,不妨回顧下圖,或許將對此議題產生不同以往的理解。

另外,我們也在Podcast單元收錄了兩集與本期主題環環相扣的節目(頁38-45),看完季刊,讀者們也可以掃描QR code,聆聽兩位資深教師的誠懇分享。

常言道,教育是百年大計,凝聚社會共識當然無法只靠一本季刊,但我們深信:只要願意不懈地參與、累積,終能滴水穿石。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