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編輯室
時序來到了9月,夏天已近尾聲,準備迎來的是金風玉露。入秋後天氣變化較大,除了要注意身體健康之外,COVID-19疫情在全球各地依舊嚴峻,即使近期臺灣的疫情狀況稍有好轉,大家還是不能鬆懈。
當我們感冒、生病,甚至身體出現狀況時,大部分的情況依舊使用傳統療法。不過在近十年,利用病患自體細胞進行培養並作為治療手段的「細胞治療」,已在國內外取得許多臨床試驗的佳績,是未來醫療的一項全新選擇。
《科學月刊》這個月將向讀者介紹這項新興的醫療手段,我們從細胞治療的起源故事說起,娓娓道來「細胞治療」的發展、方法、項目,以及未來的趨勢。由於衛服部於2018年發布《特管法》,開放了6項細胞治療的應用,也等於為細胞治療產業敞開大門,我們也期待這項治療方式能造福更多患者。
回到日常,在截稿日期前,全國已降至二級警戒,民眾的生活也能稍喘口氣。近日,許多戶外開放景點逐漸湧現人潮,例如最近週休期間的海邊總是擠滿人群。但在欣賞海景的你,是否曾留意過臺灣海域周遭的野生動物呢?
科月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將在接下來幾期雜誌中,透過專訪介紹各個臺灣的海洋公民科學家與團體。除了認識這些團體對海洋環境的付出外,我們也希望讀者能更加了解臺灣寶島周邊的海洋生物們,即使不是專業的科學家或研究人員,身為海島國家公民的我們也能透過各種管道,保護這片美麗的海洋。
主編 謝育哲
時隔17年,全球再次陷入 #冠狀病毒 大規模感染事件。直面COVID-19危機,除了備妥 #口罩、 #酒精 與各式 #消毒用品,你做好提升免疫力的「長期抗戰計畫」了嗎? 一起來運動吧! #運動 除了強健身心,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的身體,處在隨時準備好的狀態下。怎麼動才不會受傷、飲食怎麼搭配最...
臺灣本島有三分之二的面積分佈著高山林地,3,000 公尺以上的山峰共有 257 座,是世界各國少有的地理現象。 ⠀⠀⠀⠀⠀⠀⠀ 登山活動也就變成許多人的休閒選擇。不論是五大山脈 —— 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還是臺灣百岳、五嶽三尖一奇,都是極具挑戰性。人們也可以透...
今年10月中的 #火星衝,火星會最靠近地球,不管你衝不衝(X)科學家都已經先幫你衝過幾次啦!人類對外太空的好奇,早在古人的觀星記錄裡埋下種子。火星,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那裡有生命嗎?人類⋯⋯有機會上去看看嗎? 出發之前,先讀讀我們為你準備的「火星探險的秘密」,希望你們除了知道怎麼出去跟回來(...
打破飲食迷思 〈飲食迷思面面觀〉 脂肪有害、純素超健康,事實真的如此嗎? 你所熟悉的觀念,甚至可能來自食品業者的行銷策略。 讓專家破除這些長久以來深植人心的飲食迷思!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