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旭恭的繪本《一粒種籽》裡,主角是一粒渴望長大的種子。每年春天,種子都期待自己長大。隨著一年又一年過去,看著朋友變成高大的樹木或鮮豔的花朵,種子卻始終沒有變化。為了發芽,種子努力做了很多事,甚至去看醫生,夜裡偷偷哭泣,擔心自己是不是永遠長不大了......。
還沒發芽的種子,蘊含著希望和擔憂,如同未長大定型的孩子,在本質上有可能與不可能之處,父母太過用力和期待總是互相勉強,不如適度放任野生,適時給予澆灌,讓種子/孩子保留成人無法想像的成長形式。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九降風,是新竹一帶的氣候現象,牽動著土地的產業、人文,山與海,城與鎮,蘊育著豐沛的文化氣息。 即使在科技城的發展之下,仍有一群人,默默持續堆疊不能被遺忘的歷史痕跡。
乾物,有喚醒故鄉記憶的經典款,也有不斷嘗試突破的新食尚。 日晒、風乾延長了作物的保存期限。在貧苦的年代,農人不浪費任何汗水耕耘而來的作物,吃不完的就鋪在埕前,等太陽晒至乾癟後裝入瓶罐貯存,作為食物匱乏時的開胃菜。一匙的番薯籤、梅乾菜,就能扒上幾碗飯。農家、漁村、山地部落的乾物代代傳承,成為雋...
悶熱夏日的沁涼救星,非果香酒精交融的水果酒莫屬。為了年年享受微醺,每到夏季,不論鄉間或城市都蓄勢待發、把握時機,以酒封存果物滋味。 梅李的酸澀、芒果的甜蜜......這些春夏之交的滋味美好而短暫,錯過精華時間就快速腐敗。鄉間果農不僅忙著採收,盛產時還要煩惱如何分送、消化。於是,他們採用「一層...
封面故事
■種孩籽
在劉旭恭的繪本《一粒種籽》裡,主角是一粒渴望長大的種子。每年春天,種子都期待自己長大。隨著一年又一年過去,看著朋友變成高大的樹木或鮮豔的花朵,種子卻始終沒有變化。為了發芽,種子努力做了很多事,甚至去看醫生,夜裡偷偷哭泣,擔心自己是不是永遠長不大了......。
還沒發芽的種子,蘊含著希望和擔憂,如同未長大定型的孩子,在本質上有可能與不可能之處,父母太過用力和期待總是互相勉強,不如適度放任野生,適時給予澆灌,讓種子/孩子保留成人無法想像的成長形式。也藉此,讓有如播種人的父母,透過五感的陪伴與觀察,記錄下種子蛻變的點點滴滴,以成人之眼照見孩子之心。
就像繪本的最後,很想長大的種子還是沒有發芽,也沒有長成樹木或花草,但它非常開心終於長大了,而且長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模樣。
■SEED 1 孩子就是種子
羽白群學計畫|一起探索一條學習的路
孩子的夥房|向家鄉學習生活
台南塾|大人與小孩的充電站
深溝國小食農課|傳承古法的農村學校
六龜學童伴學計畫|一條陪伴「龜」鄉的路
華南國小咖啡課|小小咖啡豆的啟示
■DRINK 2 播種人的觀察筆記
視覺|影像中的小孩
聽覺|你的聲音如命運之繩
嗅覺|假日遊戲
味覺|鳳梨的愛與恨
觸覺|地下人母宣言:(有時候)不要摸我、不要碰我、不要靠近我
感覺|如果我是個麥田捕手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