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叱吒風雲的國、共領袖--蔣介石和毛澤東
憑藉槍桿、筆桿和權術打天下、治天下
兩人終其一生為敵互鬥,卻有共同目標--領導中國走向富強
但也為廣大中國人民帶來許多生難和死別
回顧歷史,蔣與毛這兩位對近代中國發展有極大影響的人物,究竟具有何種管理廣土眾民的才能?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中華民國」是誰起的名字?「中華民族」是誰後悔莫及的發明? ◎蔣介石誓師北伐,但最大功勞得給俄國將軍加倫。 ◎陳炯明並沒有叛變,他只是反對孫文破壞《約法》自立為非常大總統。 ◎課本說袁世凱是竊國大盜、民國罪人。看過他背黑鍋的證據你會想:他才算國父。 你在兩黨的官方歷史文件裡,都不會看到這樣的記載...
作者錢理群的「民間思想研究三部曲」,第一部《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2007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是第二部,接下來的是第三部《未竟之路:80年代民間思想研究筆記》。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是從「民間思想」的角度去切近他所要回顧、總結的歷史的。作者說,共和國的歷史事實上存在着兩條不同的發展...
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站了起來的王丹,一直沒有低頭。 23年後,王丹要重說史,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無疑地,六四事件、兩次入獄對王丹的人生經歷鐫下深刻的痕跡,但「民運人士」只是他的身分之一。 王丹還有歷史研究者、詩人等各種面向。如今王丹已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曾經在中...
前《南德日報》駐北京資深記者,深入觀察中國十餘年,揭露最深入又驚悚的數位監控 西方各大媒體《華盛頓郵報》、《觀察家報》、《週日泰晤士報》、《倫敦書評》盛讚本書為「時代的警鐘」
軍事在20世紀中國政治與社會舞臺中扮演了無比重要的角色, 自北伐起,軍事和政治之間的關係就已非常密切, 到了對日抗戰時期,彼此關係愈加緊連, 戰事和戰局影響內政,內政品質和效率又影響戰爭。
比大國更懂大國,才是小國的智慧。 對中國的批判、交往與認同之前,必須更理解、更認識中國。 一九四九年誕生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家? 是社會主義的天堂夢,還是民族主義巨龍的胎動?
欲認識今日的中國,就必須瞭解其過去! 從晚明的覆滅至欲主導世界局勢的現代中國, 史景遷以政治為經、經濟為緯,織造出恢弘且客觀的新一代中國史!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紐約時報》暢銷書,已翻譯十五種語言 關於當下的川普總統必讀書籍之一 作者說明了許多國家的民主如何崩潰,不只是透過暴力政變,更常見(與隱晦)的是逐漸陷入專制……對於美國可能發生的事,本書是一本透徹又重要的指引。──《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本書細說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如何歷經革命建國並大跨步邁向社會主義。同時,還針對毛澤東以「反右」為名整肅知識分子,以文化大革命為由打倒昔日戰友,作出詳盡歷史解釋。
近代中國叱吒風雲的國、共領袖--蔣介石和毛澤東
憑藉槍桿、筆桿和權術打天下、治天下
兩人終其一生為敵互鬥,卻有共同目標--領導中國走向富強
但也為廣大中國人民帶來許多生難和死別
回顧歷史,蔣與毛這兩位對近代中國發展有極大影響的人物,究竟具有何種管理廣土眾民的才能?
面對接連不斷爆發的革命、戰爭、天災與人禍之餘,他們如何帶領中國走出內憂、外患?
他們對今日詭譎多變的世局究竟有何影響?在兩岸關係、亞太秩序、中美交往上又扮演什麼角色?
兩人對今日中國的興起做出那些貢獻?又犯了那些缺失過錯,可作為中國進程的殷鑑?
戴鴻超教授扒梳史料,撰寫《槍桿、筆桿與權術:蔣介石與毛澤東治國之道》一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瞭解蔣、毛二人的治國之道與成敗原由
‧本書詳細比對蔣、毛二人人格特質和統御之術:包括「家庭背景、事業經歷,以及他們的領導作風各個領域。」
‧對蔣、毛的歷史論定,做出獨到見解:「毛澤東對共產黨、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這三者的創建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對廣大的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而蔣介石正好相反,他對中國作出很大的貢獻,沒有傷害百姓;他的失敗則損害了國民黨、國民政府、國民黨軍隊以及他本人。這是作者經過深思孰慮後,對整個蔣、毛時代所作出的歷史性,綜合性的結論。」
‧為蔣毛二人的相關研究做出創新貢献:「以蔣介石與毛澤東為分析的對象,就他們在建立富強中國的作為上,充分對照出他們的共同點及相異處。作者研究範圍的四大部分:兩人身世及政治起程點、主要統治技術、次要統治技術、走向富強的途徑,是合宜的選擇與區分,也相互連貫。」
作者簡介
戴鴻超
曾任美國底特律大學前政治系系主任暨榮譽退休政治學教授、臺灣大學政治系客座教授、臺灣成功大學政經研究所客座教授、全美中國研究協會會長、哈佛大學國際事務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斯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世界日報》專欄作家;為《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一書英譯。曾撰寫《各國土地改革與政治的分析》、《儒教與東亞經濟發展》、《現代國際政治經濟學》、《美國、中國、台灣》、《中國歷史概述》、《蔣介石戰時外交:談判策略與內外互動》、《蔣介石與毛澤東領導藝術的比較》,及七十餘篇相關學術論文。
這本中文版書籍可能有衆多的中文讀者,因為中國人所具有的歷史觀影響他們對當代事務的看法;也因此這本書對中國今後的歷史進程具有重大意義。──哥侖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
書稿用詞典雅犀利,令人讀之為快。──美國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政治學教授 鄭敦仁(T. J. Cheng)
這樣客觀論事的態度會引起讀者興趣,也是這本著作的貢献所在。我曾讀過作者的英文稿件,覺得文筆非常流暢。──香港科技大學前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齊錫生
「蔣、毛二人對中國和四周環境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和因此發展的自我期許,也就走了不同的方向,發展為完全不同的使命感。」--許倬雲教授 中研究院院士、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