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經典必讀長篇小說1-6】套書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余華經典必讀長篇小說1-6】套書

活著+兄弟(上下)+呼喊與細雨+許三觀賣血記+第七天+文城

  • 出版日期: 2024/06/27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套賣商品
  • eISBN: 9786263106970
電子書售價:NT$ 1981
此為套賣商品,購買前請先確認個別商品的格式。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余華最重要的六本必讀長篇小說經典

●《活著》

我知道生活正在小心翼翼走向正常,
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正常生活仍在遠處,它還沒有向我們招手。

作品翻譯超過四十個國家版本、全球銷量累計超過三千萬冊;
華文世界最暢銷的重要文學小說家——余華

一九九四年出版至今,長銷熱賣,年年再版不間斷;
永遠感動讀者的華文文學經典。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65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 特價 電子書: NT$ 234

    陳家空廢,連篇鬼話。 我們終究都活不出永靖這個小地方。 永靖對我來說,是個鬼地方, 我一輩子都想逃離。                                                        

  • 特價 電子書: NT$ 277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特價 電子書: NT$ 259

    柏林在哪裡我不知道, 員林的風雨我更想忘掉── 員林最後一個老處女來了, 她帶著泡麵、筆記本,和那一晚的風雨來柏林了。 *買就送《樓上的好人》電子桌布一組(含手機版、mooInk版)。購買完成後,即可下載電子桌布。

  • 電子書: NT$ 266

    榮獲2022香港紅樓夢獎;2022聯合報文學大獎; 2022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2021 Openbook好書獎 甘耀明2021年灼人小說。 台灣文壇首部以1945年「三叉山事件」史實為基底, 繾綣又磅礡的動人小說。 這世上沒有英雄,只有找回尊嚴的人。

  • 電子書: NT$ 196

    有關默默守護的全新短篇小說;舉重若輕,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十個互涉的短篇小說,九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都與天橋和天橋上的魔術師,或某個魔幻時刻有關……。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

  • 出版日期:2022-06-14
    特價 電子書: NT$ 142

    男人都會犯錯,對吧? ★作品接連售出海外版權!韓國影視改編計畫啟動中! ★「或許小說裡的女人每一個都是妳!」 「真的!我們總是會跟渣男扯上關係!」 絕命律師 x 華燈初上 的渣男集合體! Google Play Book 臺港兩地推理小說銷售TOP1! 《親愛的你》《歡迎光臨康堤紐斯...

  • 電子書: NT$ 280

    Readmoo獨家增訂版,特別收錄作者 2023 年訪台簽名問候卡。 已購買本書的讀者,請於書櫃中點選同步,即可更新。 艱難時刻的光亮之書 一間便利店,接通了我們的幸福人生 ★韓國年度最受歡迎小說,銷售破70萬冊 ★Yes24年度之書,韓國各大書店排行榜總冠軍,口碑直追《歡迎光臨夢...

  • 電子書: NT$ 301

    大疫之年的希望之書 你所需要的安慰與理解都在這裡   如果夢境可以購買,你會訂購怎樣的夢? 這個夢,會訴說什麼關於生命的真相?

  • 特價 電子書: NT$ 246

    ★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得主陳思宏又一力作 ★繼回歸《鬼地方》後的自我放逐,在佛羅里達發酵一場酸臭青春

  • 電子書: NT$ 385

    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小說 直擊一九五○年代臺灣茶葉商戰內幕 *最晦暗的局勢,最輝煌的榮耀──臺灣茶金歲月的故事 *史上最惡通膨時期的臺灣商戰秘辛,勾勒「四萬換一塊」時代背景下的營生之道。 *重現一九五○年代臺灣最大茶廠,人情與物業的風華絕代。

  • 電子書: NT$ 210

    瘟疫,死亡,封鎖。在孤絕禁錮而束手無策的絕望情境中,你是否仍願為幸福做出最後一絲努力? 二十世紀法國文豪卡繆,寫下了比災難片還真實精采的小說,直視人類恐懼、深入存在之輕與生命之重,為法國存在主義的代表作。

  • 電子書: NT$ 299

    Readmoo × 聯經出版 × 聯合文學雜誌   台灣首次 Eonly 出版多向文本小說試驗計劃! 在錫爾帕夏車站訂一張車票,您將享受前所未有的小說閱讀樂趣。 《歡迎光臨錫爾帕夏車站:2021多向文本小說協作計畫》是邀請20位小說家參與的集體創作,以期共同完成一部4萬字的小說,並以「E-only...

  • 電子書: NT$ 266

    台灣1930! 首本穿越到台灣日本時代的文學小說 在小小的身軀裡,藏著成年心智,雪子即便能「預測」未來台灣可能的變化,卻發現一個人──尤其一個女人──在時代中的無力感,僅能一方面維繫著大家族平安昌盛,一方面守護著心中宛如鈴蘭花般存在的情感......

  • 電子書: NT$ 336

    甘耀明突破《殺鬼》的溫柔之作 ◎ 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作家與小說! ◎ 六年級作家中最重要、最受矚目,每次推出新作,總能引起注目的中生代作家。 ◎ 兩屆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得主甘耀明最新小說。 「走了多久?」 「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條河,六個山。」 這是動人的愛情故事,她為他蓋一間學校...

  • 特價 電子書: NT$ 259

    「沒有江南案,就不會有十信案!」 1985年一樁動搖國本的經濟犯罪, 當時不能說的機密案情,資深記者以小說精彩解密

  • 電子書: NT$ 349

    《島嶼DNA》作者陳耀昌繼《福爾摩沙三族記》又一部台灣史小說力作 墾丁海岸曾是喋血海岸。 美國海軍曾嘗試登陸,但被「斯卡羅族」打敗。 美國領事曾與「瑯嶠十八社總頭目」簽署國際條約。 1867年的這些史實,牽動了台灣的命運。

  • 電子書: NT$ 224

    一個城的陷落成全了她, 傳奇裏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 愛欲心鎖,通透人情,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 特價 電子書: NT$ 268

    歷史小說家樸月,享譽文壇的歷史小說代表作《清宮豔》系列,全新發表! 孝賢皇后與香妃,是乾隆一生最愛的兩個人。他與孝賢皇后之間,是兩情相悅,生死不渝的恩愛。但他所愛的香妃,卻因殺夫之仇、亡國之恨,恨他入骨!甚至甘願被太后賜死,也不肯對他假以辭色!兩個他所愛的人都「瘞玉埋香」先他而死,兩則極端的感情故...

  • 電子書: NT$ 441

    《繁花》緣起於向一座偉大的城市致敬,寫下兩代人的上海故事,包括可說的與「不響」的;敘事時間涵跨了上海的二十世紀六○年代至九○年代,敘事路線一從六○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另一條則自一九八○年到二十一世紀初,以三名童年好友的際遇,勾勒出上海市井生活的真實樣貌,不僅重現了專屬上海的當代清明上河圖,更像是集上...

  • 特價 電子書: NT$ 195

    我們不盡然是長篇小說,不盡然是短篇故事。 到頭來,我們是一部人生作品集。 美國獨立書商第1名選書 榮登《出版人週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島嶼書屋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門廊上掛著褪色的招牌, 上面寫著:「沒有人是座孤島,一書一世界,一書一天堂。」 書店老闆A. J.將探索這句話的真義。

  • 電子書: NT$ 325

    他們各自懷抱不同目的來到謎樣的中國,卻在煙籠霧罩的珠江口, 身不由己捲入時代的風暴…… 19 世紀最精采、最迷人的史詩式大河小說《朱鷺號三部曲》 宛如狄更斯與梅爾維爾共筆的絕妙混搭傑作! 以全新觀點審視東亞殖民史與鴉片戰爭的史詩小說!

  • 電子書: NT$ 294

    ◎電子書附錄作者親自朗讀〈有伴〉 《甜蜜與卑微》如同一部文學紀錄片,洗染鄉愁的慈悲,銘刻你我的成長史。 從小說家個人文學路上的啟程、流轉與歸返中,窺見同代人四十年來的轉折與追尋。  

  • 出版日期:2017-10-31
    電子書: NT$ 644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 特價 電子書: NT$ 357

    她充滿傳奇的諜報生涯,世界四大情報組織間的危險遊戲,重返二戰現場,揭秘消失的琥珀屋,蘇聯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從蒙疆到歐陸,自上海到紐約;從二戰到國共內戰,美蘇冷戰到商場雲湧,在國與國的博弈中,她是諜戰史上最出乎意外的篇章。

  • 電子書: NT$ 215

    天才少年相愛相殺! 九則短篇,串起一群天才,飛翔又殞落的命定之困。 資優競賽圈 × BDSM × 失重系 林榮三小說獎得主、兩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 文壇最期待後浪,怪物級新人

  • 特價 電子書: NT$ 214

    蔣勳  孤獨而青春的流浪筆記 「那些長久生活在土地裡人的記憶,那些聲音、氣味、形狀、色彩、光影,這麼真實,這麼具體,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島嶼天長地久,沒有人可以使我沮喪或失落。」 本書增訂蔣勳新寫的〈少年池上〉篇章,並特別收錄友人席慕蓉、隱地對蔣勳的印象,以及張瑞芬、阮慶岳、張子午對《少年台灣》...

  • 詳細資訊

    余華最重要的六本必讀長篇小說經典

    ●《活著》

    我知道生活正在小心翼翼走向正常,
    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正常生活仍在遠處,它還沒有向我們招手。

    作品翻譯超過四十個國家版本、全球銷量累計超過三千萬冊;
    華文世界最暢銷的重要文學小說家——余華

    一九九四年出版至今,長銷熱賣,年年再版不間斷;
    永遠感動讀者的華文文學經典。

    收錄余華最新新版序言(2020年3月23日)——
    我寫作這篇序言的時候,新冠病毒正在襲擊我們,大陸已經控制住了,歐美卻開始了。為了防範境外輸入病例,我在北京居住的社區至今仍然封閉,我有兩個月沒有出門。我站在窗前看到東四環上車輛多了起來,樓下枯黃的草木開始被綠色覆蓋,我知道生活正在小心翼翼走向正常,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正常生活仍在遠處,它還沒有向我們招手。

    《活著》榮獲——
    .香港「博益」十五本好書獎(1994)
    .台灣《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獎(1994)
    .張藝謀根據《活著》改編導演的同名電影獲法國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1994)
    .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Premio Grinzane Cavour最高獎項(1998)
    .第三屆世界華文冰心文學獎(2002)
    .入選香港《亞洲週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強」(2005)
    .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二十世紀九○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義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Giuseppe Acerbi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2014)



    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後消隱了。
    慢慢地,田野趨向了寧靜,四周出現了模糊,霞光逐漸退去。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
    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
    就像女人召喚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活著》,敍述了平凡人的大悲大喜,而終究都回歸了大地。
    這無比動人的故事,將會震撼你的心靈。
    《活著》,不管是屈辱還是風光;
    《活著》,不管是甜蜜還是酸楚;
    《活著》,不管願不願意,喜不喜歡,都得活著……

    我在閱讀別人的作品時,有時候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而我自己寫下的作品,有時候也同樣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活著》裡的福貴就讓我相信: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我想,這可能是二十多年寫作給予我的酬謝。
         ──余華

    ●《兄弟》(上下)

    媲美《美麗人生》的感人故事

    這是我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余華

    華人世界銷售最亮眼的小說作家──余華,經典代表作;
    二十種語言翻譯、盤踞各大書店文學暢銷排行榜,熱銷二百萬套。

    這是兩個時代相遇以後出生的小說,前一個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慘烈的時代,相當於歐洲的中世紀;後一個是現在的故事,那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欲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於今天的歐洲。

    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四百年間的動蕩萬變濃縮在了四十年之中,這是彌足珍貴的經歷。

    連接這二個時代的紐帶就是這兄弟兩人,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裂變,他們的悲喜在爆發中爆發,他們的命運和這二個時代一樣地天翻地覆,最終他們必需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兄弟》展現了改革開放前後的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轉變,帶來了人民生活與情緒的轉變;余華直視中國改革開放後種種經濟起飛、貧富差距、人性貪婪的情狀,藉由宋鋼、李光頭這對性格截然不同的兄弟,帶出一幕幕精采的現代中國浮世繪。文革的中國與現代的中國,人物悲喜命運震撼人心,故事內容感人肺腑……

    ●《呼喊與細雨》

    榮獲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的感人長篇鉅作,
    余華真摯呈現童騃與青春的脆弱狼狽!——
    「家庭在無視我很久以後,
    對我存在的確認是發現我是個要命的累贅。」

    關於年少的無處藏身、成人世界的醜陋與惡意,
    讓他時而驚懼、時而憾恨滿腔;
    對美好嚮往的破滅,彷彿夾著雨絲的黑夜滾滾而來,
    吞沒了他的視線、也吞沒了一切⋯⋯

    「當漫漫的人生長途走向尾聲的時候,財富榮耀也成身外之物,記憶卻顯得極為珍貴。於是這個世界上出現了眾多表達記憶或者用記憶來表達的書籍。我雖然才力上捉襟見肘,也寫下過一本被記憶貫穿起來的書──《呼喊與細雨》。這雖然不是一部自傳,裡面卻是雲集了我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感受和理解,當然這樣的感受和理解是以記憶的方式得到了重溫。」──余華

    愛的嚴重缺席、倫理的空前崩落、青春的性啟蒙、人情的割裂與訣別⋯⋯
    本書自少年反覆擦傷的心靈成長史,
    俱現一代人的集體受難、家庭與社會如何走向癲狂的失序狀態!

    小說如此開頭:「一九六五年的時候,一個小孩子開始了對黑夜不可名狀的恐懼。」而此似乎暗喻著,始於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文革十年黑暗時光,即將到來。

    故事透過一個孩子的目光與成長點滴,凝視周遭逼人的現實情狀:猥瑣失職的父親、不堪聞問的農村醜聞、純淨友誼的逝去、死亡的暗影偷襲、性與愛的懵然窺探⋯⋯作者藉由疏離的親子關係,在拋棄、離散與出走等情節安排,道出生死離別的殘酷。透過余華生動的文字描寫,我們彷彿化身成書中任何一個角色,真實地穿透情節,再活過一遍。

    「再也沒有比孤獨、無依無靠的呼喊聲更讓人戰慄了!」
    「記憶喚醒了很多幸福的感受,也喚醒了很多心酸的感受。」

    余華擅於經營小說中的暴力意象、時間凝滯以及瘋狂的現實生活串想。在書中〈死去〉一節,他精準地刻畫著時間的樣貌:「現在眼前經常會出現模糊的幻覺,我似乎能夠看到時間的流動。時間呈現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這隱藏的灰暗之中。我們並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實上我們生活在時間裡。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們置身時間之中的伙伴。時間將我們推移向前或者向後,並且改變著我們的模樣。」

    無賴的父親、體格健壯的寡婦、性格執拗的少女、對往事沾沾自喜的祖父……每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個個賣力於自己的人生表演。書中關於友誼和親情的花火轉瞬寂滅,而尋父(弒父)的渴望卻永不止歇。小說以反諷、嘲弄、荒誕的情節,鋪綴一個少年孤獨無望的生存困境,且於種種焦慮和磨折中,光影般閃現了世人對愛、對悲憫的渴求,以及汩汩不絕的惶惑。

    ●《許三觀賣血記》

    磨難人生中的求生欲望!
    中國當代最會說故事、最暢銷的文學作家——余華

    全球版權熱賣多國語言——
    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瑞典、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以色列、巴西、韓國、泰國、越南、印度……

    本書榮耀——
    入選韓國《中央日報》評選「一○○部必讀書」
    入選「二十世紀九○年代最有影響力的十部作品」

    余華以奇詭的人事情境,冷冽近乎黑色幽默的筆法,訴說一則則荒誕也荒涼的故事。即使在渲染涕淚飄零的時分,仍有著誼屬頹廢的放縱。
    父系家庭關係的變調,宿命人生的牽引,死亡與歷史黑洞的誘惑,已成他作品的註冊商標。而這些特徵競以身體的奇觀——支解、變形、侵害、瘋狂、死亡——為依歸。 ——王德威

    《許三觀賣血記》的故事發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故事講述一個絲廠工人許三觀的賣血經歷。

    在那個無法取得溫飽的年代,賣血可以掙到比長年工作更多的錢,許三觀賣了血,還因此掙了錢,娶了人稱「油條西施」美女老婆。之後為了解決家中困境,許三觀一次又一次的賣血,更為了解救不是自己親身兒子的疾病,老邁的他再次去賣血,險些因此丟了性命……

    各界好評——

    小說看似普通,卻如此結構巧妙,文字優美,令你一唱三嘆,回味無窮。沒有一個多餘的詞語。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
    《許三觀賣血記》中的精彩情節,就像是給無味的白米飯中增添了新奇的調料。
    ──義大利《晚郵報》
    過去中國社會體制的錯亂,個體被完全泯滅了。《許三觀賣血記》中,我們不難發現小說主人公在面對生活的絕境時,為求繼續生存所表現出來的頑強意志。
    ──法國《世界報》
    《許三觀賣血記》屬於我們現在能夠接觸的最使人激動的敘述作品之一,它和我們透過歐洲文學所能了解的完全相反。像倒敘,獨白,心理化的敘述特點全部被忽略。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

    ●《第七天》

    余華書寫當代中國荒謬、沉痛社會問題代表作。

    比《活著》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
    2018年義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納文學獎Premio Bottari Lattes Grinzane得獎作品

    作者以形而上學的深度閱讀了對現代中國社會不公正和利己主義的嚴肅顯示甚至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伴隨這一種從詩歌演變的甜蜜基調,一種深刻而悠久的憐憫情緒從圖像中躍然而出,回歸到了這個古老文明最微妙的詩意和具象的傳統。
    ——義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納文學獎 得獎評語

    《第七天》寫的是個「後死亡」的故事。
    我在這本小說裡看到余華和以往風格對話的努力。如果先鋒時期余華寫暴力和傷痕帶有濃厚的歷史、政治隱喻,《第七天》的暴力與傷痕基本向民生議題靠攏,而且是大白話。同為批判,這代表了余華對現實的逼視,還是對先鋒想像的逃逸?
    《第七天》裡彌漫著一種虛無氣息,我以為這是余華新作的關鍵,但我們所見的,僅止於理所當然的社會批判,催淚煽情的人間故事……剩下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解讀《第七天》裡的虛無主義……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
    「我們彷彿行走在這樣的現實裡,一邊是燈紅酒綠,一邊是斷壁殘垣。或者說我們置身在一個奇怪的劇院裡,同一個舞臺上,半邊正在演出喜劇,半邊正在演出悲劇……」
                                       ──余華
    「第七天」就是安息日?!
    活著的世界,為什麼比死亡後的世界更令人沮喪、絕望?
    唯有死亡,最終才可能得到安息?!

    「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
    楊飛一早醒來即接到一通電話,殯儀館人員在電話中抱怨他的遲到,而即將被火化的人,竟是楊飛他自己……
    楊飛趕赴殯儀館後的毎一天,遭遇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件與生前親友的愛恨死別──
    第一天,在殯儀館內,火化的順序按照階級進行,富貧者討論、比較墓地的優劣;第二天,與前妻相遇,憶及往日婚姻苦樂參半的美好;第三天,細訴無怨無悔的父子情;第四天,巧遇原住在隔壁的城市邊緣人情侶,以及一個死於非命的公安……
    第七天,楊飛來到一個神祕之境,留在那兒的皆是無人送終的孤魂、沒有墓地安息,然而他們卻看似最滿足⋯⋯
    那生活中不斷上演的荒誕、無助、悲情,彷彿不是現實──
    毒水毒氣毒奶泛濫,假貨假話假人當道;坐在家中得提防地層下陷,吃頓飯小心被炸得血肉橫飛;女賣身男賣腎,不該出生的嬰兒被當作「醫療垃圾」消滅,結婚在内的一切契約關係僅供參考。到處強迫拆遷,一切都在崩裂……。
    社會的不公不義、愛情的曲折、親情的溫暖、生活的難題……,讓活著的人無從找尋出口,只能在死亡後的第七天得到和解與救贖。

    本書反映了當代中國諸多社會問題,尤其是與一般民眾息息相關的生活議題,一個接著一個,層出不窮,似乎永無止境。這些問題只是中國千千萬萬個案中的一個縮影,書中提出的只是冰山一角,這些底層人民的基本生存困境有解決的一天嗎?

    ●《文城》

    一部書寫時代之殤、荒誕悲愴的命運史詩

    作品翻譯超過四十個國家版本、全球銷量累計超過三千萬冊;
    華文世界最暢銷的重要文學小說家——余華

    丁帆(南京大學文學院資深教授/博導) 專文評論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特別推薦

    我們總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作家那裡,讀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學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祕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這些。 ——余華

    從庚子到辛丑,一百二十年前的一幕人生的悲劇燭照映襯著一百二十年後的人類大悲劇,讓我們唯一能夠記取的歷史遺訓就是:無論在任何災難面前,人類只要人性的底線尚存,真善美終究是會戰勝假惡醜的,這才是人「活著」的真理性,唯有悲劇才能深刻地闡釋出這樣的人生意蘊。 ——丁帆


    《文城》講述一個發生於清末民初的故事。
    這是一個荒蠻的年代,顛沛起伏的人生故事牽引出軍閥混戰、匪禍氾濫的時代之殤,道出生命的脆弱與堅韌……

    在溪鎮人最初的印象裡,林祥福是一個身上披戴雪花,頭髮和鬍子遮住臉龐的男人,有著垂柳似的謙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後來成了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謙卑和沉默依舊沒有變。

    他原本不屬於溪鎮,他的家鄉在遙遠的北方。為了一個承諾,他帶著女兒,漂泊至此。往後的日子,他見識過溫暖赤誠的心,也見識過冰冷無情的血。最終他客死異鄉,但許多人的牽掛和眼淚都留在了他身上……

    林祥福的過去和一座謎一樣的城聯繫在一起,沒人知道他為什麼要尋找一個不存在的地方——「文城」

    「文城在哪裡?」
    「總會有一個地方叫文城。」

    《文城》全書共二個部分,上部述說林祥福離鄉背井去尋找一座有名無實之城,他來到一個名叫溪鎮的地方,在那裡他歷經了時代的亂世、匪猖狂綁票、軍閥襲擾、槍彈流於民間……
    下部「文城 補」篇,余華倒敘林祥福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紀小美一生的經歷。紀小美的性格既複雜而多面,柔軟又堅靭,她在命運潮浪裡的選擇、在時代紛雜裡的幸與不幸,動人肺腑。

    《文城》探索人生、命運、時代的主題。余華以底層視角、關注一般人「活著」的壯美故事,從不同角度講述林祥福、紀小美,以及出現在兩人生命中相濡以沫的人們,他們的愛恨悲歡、顛沛流離,繼而引爆的時代之殤。余華用時而細膩、時而鋒利的筆觸,有時更流露獨特的黑色幽默,勾勒出一部荒誕悲愴的命運史詩。

    作者簡介

    余華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呼喊與細雨》、《第七天》、《文城》、《十個詞彙裡的中國》等。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巴西、荷蘭、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希臘、俄羅斯、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波黑、斯洛維尼亞、阿爾巴尼亞、波蘭、羅馬尼亞、格魯吉亞、立陶宛、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科威特、沙特、阿爾及利亞、伊朗、烏茲別克、哈薩克、蒙古、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緬甸、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印度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曾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Premio Grinzane Cavour(1998),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2004),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Prix Courrier International(2008),義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Giuseppe Acerbi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2014),塞爾維亞伊沃.安德里奇文學獎Velika nagrada Ivo Andric(2018),義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納文學獎Premio Bottari Lattes Grinzane(2018),俄羅斯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文學獎Yasnaya Polyana Literary Award(2022)等。

    相關著作:《世事如煙(新版)》《許三觀賣血記(新版)》《文城》《活著(經典珍藏版)》《第七天(全新珍藏版)》《我只要寫作,就是回家:余華第一本全面闡述創作觀、文學觀訪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麼》《兄弟(上)十週年特別紀念版》《兄弟(下)十週年特別紀念版》《黃昏裡的男孩(新版)》《第七天》《活著(二十週年精裝珍藏版)》《錄像帶電影--從中國到世界,余華的35則文學、文化、政治、時事觀察體驗》《許三觀賣血記》《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呼喊與細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