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轉換期‧全11冊】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歷史的轉換期‧全11冊】

『歴史の転換期』全11巻

  • 出版日期: 2024/04/19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套賣商品
紙本書定價:NT$ 4730
電子書售價:NT$ 3311
此為套賣商品,購買前請先確認個別商品的格式。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想理解歷史,轉換視角是不夠的
這套書,讓你完全扭轉世界史的理解方式!

────給我一個年分,我就給你全世界────

歷史教科書權威 日本山川出版社70周年紀念鉅獻
臺灣商務印書館同步引進

◆細火慢燉.三年集成.全套書隆重上市◆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特價 電子書: NT$ 506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 電子書: NT$ 403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 電子書: NT$ 560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294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 電子書: NT$ 428

    所有人談論凱撒,幾乎都從中年說起,雖是天才卻大器晚成。本書利用當代各種資料,介紹他的家世背景、教育、居住環境、家族關係,以及母親的影響。少年凱撒曾近距離面對死亡,姑丈馬留斯殺死兩位伯父,其後更使他受到蘇拉追捕。

  • 電子書: NT$ 364

    東、西方第一場真正的衝突,從此拉開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序幕,並埋下「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近因。 《波希戰爭》敘述戰爭的前因後果及全部經過,是一部充滿野性的磅礴史詩。書中還原了波希雙方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不論是西元前490年的馬拉松之戰,或斯巴達300勇士在溫泉關隘口血戰「萬王之王」薛西斯,...

  • 電子書: NT$ 228

    韃靼桎梏・沙皇時代・蘇聯解體・強人普丁 在這片遼闊的極寒大地,鐵與血如何和藝術共存?  

  • 出版日期:2018-07-31
    電子書: NT$ 413

    耶路撒冷是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個宗教的聖地, 更是唯一擁有兩種存在的城市--天堂與人間。   .柯林頓2011年度選書,《經濟學人》2011年度最佳圖書! .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歷史學家、人文關懷人士,和一切胸懷大志者,全球30多國爭先搶讀! ...

  • 電子書: NT$ 385

    全球跨度的深入探索,世界史最有力的全新詮釋 爭奪食糧烹調成強者盛宴,控制飢餓是征服人民的關鍵 國家權力的槓桿,如何撐起一座全球貿易的穀物糧倉?

  • 電子書: NT$ 208

    ~拆解大航海時代的「強國煉金術」~ 改寫歷史的不是偉人名將,而是真金白銀! 從錢眼中,重看大國興衰史後的經濟真相。 ★當當網99.7%好評!

  • 電子書: NT$ 294

    ──────────── 西亞 ──────────── 現代治理的挫敗處,大國博弈的焦點處,各種主義教條的競逐處 100年前,鄂圖曼帝國解體,西方列強進駐劃界, 自此開啟西亞地區百年來不斷動盪的歷史。 100年間,有新的國家誕生,有舊的國家支離破碎; 100年間,有人找不到家鄉,也有...

  • 電子書: NT$ 532

    哈布斯堡家族,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 哈布斯堡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歐建立綿延數百年的統一帝國? 她又該如何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思潮、法國大革命等時代變局?

  • 電子書: NT$ 490

    透過哈布斯堡王朝科學家之眼,我們將首度看見「某地的天氣變化與整個地球大氣流動之間相連結」的研究典範。本書將哈布斯堡王朝的氣候學與晚期奧地利帝國的政治和藝術實驗相聯繫,敘說一段在全球化早期,人們透過充滿創意、富含帝國特色與時代精神的研究方法,探究摸索大氣科學的深奧歷史。

  • 電子書: NT$ 407

    歷史總是由贏家(同盟國裡的美國和英國)所寫,電影也是, 所以世人總覺得美軍最優秀、德軍最殘暴,其他參戰國表現都很糟。 真的這樣?我們讀到、看到的二戰,到底是美國人拍的英雄片還是史實?   法國最佳購買指南網站「Achetezlemeilleur.com」讀者評選, 探討...

  • 電子書: NT$ 735

    貫串一個傑出民族、文明和語言的宏大歷史, 將一千五百年前的沙漠詩歌與今日的國際情勢、戰爭創傷相互串聯── 著名阿拉伯語學者、當代旅行文學名家旅居阿拉伯世界近四十年 提姆•麥金塔―史密斯傾力巨著 跨越三千年、三大洲,理解中東與阿拉伯世界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442

    從青銅時代至今日局勢,理解中亞史重磅經典之作 顛覆游牧民族=野蠻人的刻板印象 中亞的璀璨文明,照亮了整條路上絲綢之路 絲路上帝國的歷史,就是中亞各民族的歷史 ★ 榮獲美國出版協會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 ★

  • 電子書: NT$ 336

    東歐,不只是「西歐的東邊」,跟著毒舌背包客塔朋遊東歐,聽當地鄉民用「在地」、「偏執」、「政治不正確」的話語,去介紹他們自己、他們的鄰國,以及他們眼中的世界。  

  • 電子書: NT$ 392

    英格蘭王朝二部曲.史詩最終章 金雀花家族╳蘭開斯特家族╳約克家族╳都鐸家族 百年的恩怨情仇,紅玫瑰與白玫瑰之間的戰爭 《旗幟晚報》、《公開信月刊》、《星期日電訊報》、《泰晤士報》、《星期日郵報》、《觀察家報》、《每日郵報》、《文學評論》同聲讚譽 繁體中文版獨家附「英格蘭四大家族世系圖」

  • 電子書: NT$ 385

    何謂文明?它是直線發展的嗎?又為何衰亡? 挑戰舊文明史觀,第一本考古及人類文明的世界史概觀書! 古文明並不神秘,沒有優劣,非直線發展,也不是越古越好! 從「文明不過是一種人類適應環境的技術」出發,檢視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向古人學習智慧,文明不是「進步的恩賜」! 反思發展觀,為何...

  • 電子書: NT$ 410

    最全面、最完整,寫給當代與未來的新英國史 一座與外隔絕的邊陲群島,如何成為海上霸主與世界大國? 一提到英國,你會想到什麼? 倫敦鐵塔、皇家衛兵,果醬司康、炸魚薯條,披頭四、哈利波特, 高貴優雅的英國王室,還是支配世界四分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國? 除了老掉牙的歷史事件和王室八卦祕辛,你應該認識它更多!...

  • 電子書: NT$ 224

    課本短短幾句話, 背後全是神展開! 「Special教師獎」得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吳宜蓉老師帶你突破想像、腦洞大開!

  • 電子書: NT$ 294

    西元一六○○年十月 一場日本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會戰,在日本中部展開 兩軍於方寸之地惡鬥不過數小時,隨即決定勝敗 日本往後四百年的走向,亦於此刻塵埃落定……

  • 電子書: NT$ 225

    今晚,我想來點 不一樣的歐美近代史! 哈囉~Every巴迪! 戴上你的VR眼鏡, 跟著歷史小巨星來場超時空的歷史之旅!

  • 電子書: NT$ 228

    西方異文化的衝擊 既是中國文化的災難 也是中國文化的轉機 本書企圖指出中國文化改弦易轍後 在工業生產和民主政治前途上所遭遇的曲折 以及所顯露的曙光

  • 電子書: NT$ 392

    =拆解極權者手法,臺灣人必讀= 俄羅斯如何在多個不同的當代戰場對民主的烏克蘭發動攻擊? 烏克蘭人如何以不同方式化身「平民戰士」,抵抗摧毀自由的極權之手? 值此獨裁與民主間的抉擇時刻,與擁有強大軍備極權為鄰的烏克蘭,如何以抵抗意志與勇氣震撼全世界?

  • 電子書: NT$ 518

    當戈巴契夫成為蘇聯共產黨總書記,並挑選謝瓦納茲作為外交部長時,冷戰還看不到盡頭。沒想到蘇聯領導人居然展開了驚天動地的內部改革。極權政體、計畫經濟、莫斯科對遼闊疆域與周邊民族的鐵腕控制,一夕瓦解。 這一切如何憑空而生?《意外的和平》提供了最細膩、權威、完整的紀錄與解答。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詳細資訊

    本叢書針對特定年分,以全球史視角進行跨地域橫向連結,通盤關注同一時間各地人們直接面對的問題,及其回應問題的多樣與共通性。從紮根各地區的視野出發,透過彼此接觸對話,進而展現世界歷史活生生的鮮明姿態。做為培養新時代提倡的歷史素養,是最好的示範與參考用書。

    今日,諸如「全球史」等從廣闊視野出發、多面向思考世界歷史的史學日益盛行,我們希望能夠立足於最新的學術知識,針對各個時期的「世界」,提供一種新的剖析方式——本叢書就是依循這樣的思維而開展的企畫。我們列舉了堪稱世界歷史重大轉換期的年代,探討該年代各地區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是如何感受著社會的變遷,將重點放在世界史的共時性來思考這些問題。此即本叢書的核心主旨。

    ──系列監修,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松久男

    臺灣商務印書館歷時三年,與日本同步翻譯,引介這套全球史鉅作,目的是提供臺灣讀者不同觀點的世界史。歷史學的地貌會改變,新的歷史斷層地圖也會隨之產生。讀者可以發現,專業歷史知識生產已然轉變,大一統的歷史書寫文化業已瓦解。「歷史是過去與現在永無止盡的對話」,自從卡爾為歷史下此定義之後,過去與現在之間彷若有了一條光亮的通道。而這套「歷史的轉換期」叢書,正是另一道引人思索的靈光乍現。

    ──選書企畫顧問,陳建守

    █ 「歷史的轉換期」套書特色────

    橫切式敘事,全球史書寫的另一種可能

    以往的歷史寫作,多半著重單一地區或主題,從上古一路談到現代,也就是時間軸的「縱切式敘事」。近年全球史概念盛行,提倡以更廣闊、更多元的視野理解歷史,也出現不少挑戰這種縱切式敘事的新歷史著作。包括新觀點的嘗試(自然史、環境史),新視角的切入批判(東亞視角、庶民視角、遊牧民族視角),以及多語言史料的引用(貿易史、文化交流史)。然而,真正從根本上顛覆、提出新的「橫切式敘事」的,就是這套書了:它挑選一個特定歷史年分,並告訴你,那時間全世界各地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推動世界前進的「轉換期」:當時人的能動性,及各地重大轉變的共時性

    然而,挑選特定年分,並不是漫無目的的挑選,也不是以後人眼光做後設角度的挑選。本套書挑選的11個年分,都是「當時人們深切感受到重大變化」的轉換期。他們跟今天的我們一樣,都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不斷做出相同或迥異的選擇。本套書即針對此能動性進行分析。同時,這樣的變化具備「共時性」,好幾個地區同時產生了類似的重大轉變,而這段轉換期帶動了世界前往下一個階段。本套書開創了某種可能,也就是不以零星四散的方式敘述,而是透過廣闊的視野,通盤關注同一時間各地人們直接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回應問題的多樣性與共通性。

    具體實例如漣漪一般,彼此碰撞而成的世界

    本套書雖標舉全球史的廣闊視野,但在挑選篇章上抱持自由態度,不強制對同一時間的世界各地進行平均挑選,而是在這狹窄但別具意義的時間範圍內,盡可能提供鮮明生動的實例。這些事例像漣漪一般,不斷往外擴散又彼此重合;描繪出這些漣漪彼此碰撞的軌跡,就是本套書的特徵。「世界史」不是各國國別史的集合體,也不是單一框架下的均質產物;從紮根於各地區的視野出發,透過彼此接觸的對話,展現出活生生的鮮明姿態,這才是本套書所談的世界史。

    主流與非主流並進,拓寬視野,提升歷史素養

    專文由各冊編者自由挑選,不侷限是主流或非主流地域的歷史。部分冊數挑選廣為人知的歷史進行分析(如第一冊,羅馬帝國與秦漢帝國);部分冊數則依該年代面臨之變遷,挑選鮮為人知的歷史為例(如第八冊,北亞毛皮貿易、東南亞海盜與印度洋西岸奴隸制)。在培養新時代提倡的「歷史素養」時,拓寬以往對歷史的理解視野是必要的。而本套書正是最好的示範與參考用書。

    各冊編者總論,重點補充專欄,以及臺灣學者導讀

    各冊開頭均附該冊編者總論,講述該特定年分世界各地面臨的重大轉變為何,帶領讀者概觀整體樣貌。除了主要敘述,也附上做為補充的專欄。本次引進繁體中文版,也邀請歷史學者擔任各冊導讀人,補充臺灣在地學者的觀點。

    與人文知識新媒體合作,即時書評上線

    本次套書與臺灣知名的人文歷史知識平台「故事StoryStudio」合作,每冊出版均邀請文史普及作家或專業人士即時撰寫書評,從不同角度給予第一線的知識回饋。11篇書評文章可於故事網站閱覽:storystudio.tw/columnist/cptwbook

    █ 「歷史的轉換期」全套書介紹────

    第1冊 前221年.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南川高志(編),宮崎麻子、藤井崇、宮宅潔(著)
    導讀/翁嘉聲(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東西世界秩序的建立
    大一統帝國的理想與現實

    羅馬帝國與秦帝國,東西兩大帝國的誕生,也象徵著世界史的誕生。然而對當時的人來說,「帝國」是什麼呢?建立後造成了怎樣的改變?以及,改變是一瞬的、還是漸進的?各地區的人們又是如何回應「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

    第2冊 378年.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
    南川高志(編),加納修、南雲泰輔、佐川英治、藤井律之(著)
    導讀/傅揚(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多族群的移動融合
    舊世界的分裂割據

    亞德里安堡戰役與淝水之戰,分別宣告東西帝國秩序的崩解。此外,人群的大幅移動也深深衝擊了帝國。日耳曼民族大遷徙與華北胡族政權的樹立,多元文化的碰撞,羅馬化(漢化)/日耳曼化(胡化)的折衝,是當時代人們面對的重大課題。

    第3冊 750年.普遍世界的鼎立
    三浦徹(編),龜谷學、菊地重仁、大月康弘、妹尾達彥(著)
    導讀/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范姜士璁(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基督教.伊斯蘭.中華
    三大文明圈的形成

    古典時期帝國崩解後,此時世界史再一次出現政治及文化上的整合。在多元文化及人群融合下,由西到東三個大型的文明世界逐漸建立:基督教世界、伊斯蘭世界及中華世界。而此時三大文明圈的架構及原則,皆化為日後近代國家的雛形,影響力一直延伸至當代。

    第4冊 1187年.巨大信仰圈的出現
    千葉敏之(編),大塚修、稻葉穰、松浦史明、飯山知保(著)
    導讀/林長寬(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宗教的融合與對峙
    中世紀信仰世界跨域觀察

    在各地連結尚不充分、動向步調也不一的中世紀,宗教信仰成為此時期的核心價值,也是人民的日常,世界各地形成大小不一的信仰圈。透過十字軍、穆斯林朝聖者,以及巡遊的南宋讀書人,這些跨信仰圈的移動者串起的全球「快照」畫面,能幫助我們透過特定的連續視點做橫切式平行解讀。

    第5冊 1348年.氣候不順與生存危機
    千葉敏之(編),長谷部史彥、井上周平、四日市康博、井黑忍、松浦史明(著)
    導讀/孔令偉(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氣候變遷與多重災害
    疫病來襲的文明重啟之年

    在這一年,鼠疫造成中東及歐洲浩劫,短時間人口喪失達空前規模。鼠疫摧毀了生產—交換—消費的循環,讓人類社會陷入存續危機。這起瞬間性的事件,以幾年、十幾年為單位,影響著人類社會的動態經濟活動及社會制度變化,進而以幾十年、幾世紀的單位,連結至氣候的變遷與環境的遞嬗。

    第6冊 1571年.白銀大流通與國家整合
    岸本美緒(編),平山篤子、城地孝、真下裕之、堀井優、和田光司、薩摩真介(著)
    導讀/陳國棟(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迎向世界的大航海時代
    貿易熱潮下的國家變局

    此時期最重要的特色是大航海時代貿易熱潮。以日不落帝國西班牙為首,葡、英、荷等歐洲各國開始陸續競逐海上霸權;而中國對白銀的大量需求,更帶動了世界性的商品及貨幣流通。立基於這種重商主義背景,各地誕生出許多君主專制的絕對主義國家,是此時期另一個主要的特色。

    第7冊 1683年.近世世界的變貌
    島田龍登(編),守川知子、伏見岳志、三木聰、川分圭子(著)
    導讀/鄭維中(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盧正恒(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區域權力平衡轉移
    丕變下的臺灣東亞與世界

    歷經近世前期大航海時代的華麗燦爛,世界發展步入所謂「漫長的十八世紀」,各地身分階級制社會趨於安定,庶民消費經濟蓬勃發展。在區域權力平衡的轉換,以及海上貿易平衡的變化下,世界慢慢趨向成熟,近世社會的樣貌也逐漸改變,催生出下一個帶有近代意義的時代特徵。

    第8冊 1789年.追求自由的時代
    島田龍登(編),松嶌明男、森永貴子、太田淳、熊谷幸久、鈴木英明(著)
    導讀/陳禹仲(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莊仁傑(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助理教授)

    從沉靜成熟邁向革新動盪
    多元同步的近代思潮

    美國獨立及法國大革命,象徵了西方脫離「舊世界」及「舊制度」,引領全世界邁入激烈變動的十九世紀近代化。此外,從蘇格蘭自由貿易運動到印度洋西部廢奴運動,從東南亞華人商業網絡到白令海峽俄羅斯商人毛皮貿易,各地人們紛紛開始思考並追求「自由」。此種思潮宛如漣漪一般彼此碰撞,世界也逐漸邁向一體化。

    第9冊 1861年.改革與試煉的時代
    小松久男(編),吉澤誠一郎、佐佐木紳、青島陽子、麓慎一、北村曉夫(著)
    導讀/周雪舫(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藍弘岳(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西力東漸的舊帝國危機
    民族國家的統合與奮起

    被英法聯軍及太平天國夾擊的清朝,明治維新的日本,南北戰爭的美國,挾工業革命之勢殖民亞非的西歐列強,新興的日耳曼與義大利民族國家。這是改革與試煉的時代,也是帝國主義及民族主義的時代。在大時代巨變浪潮下,充滿能動性的個人,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作出抉擇,為自身國家引路?

    第10冊 1905年.革命的浪潮與團結的夢想
    小松久男(編),八尾師誠、長繩宣博、山根聰、藤波伸嘉(著)
    導讀/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被壓迫民族橫向串聯
    覺醒年代的革命者群像

    這一年,俄國革命猶如燎原火種,在西歐激化了無產階級運動,也直接影響伊朗立憲革命,稍晚的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印度的反孟加拉分治運動,還有以孫文為首的反清革命運動。各地受壓迫人民紛紛起身對抗獨裁者及掠奪者,彼此也橫向串聯,關注並汲取經驗。這是一個集體覺醒、分向進擊的時代。

    第11冊 1919年.邁向現代的摸索
    木村靖二(編),池田嘉郎、紀平英作、深町英夫(著)
    導讀/韓承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總體戰的巨大衝擊
    人類文明的重新定義

    這一年,人類剛結束了有史以來影響最廣泛全面的總體戰──第一次世界大戰。舊世界體制被破壞殆盡,新事物及新觀念隨之萌生;無論情願與否,世界已然邁向全新的未知階段,各國都試著探索自己的定位與未來。這是人類告別近代、摸索何謂「現代」的關鍵之年。

    好評推薦

    本書(第1冊)是在臺灣日文翻譯的相關出版中,資料上較為準確、論述上相對完整合理的作品,十分值得推薦。──翁嘉聲(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歷史的轉換期」以頗新穎的方式構想和寫作世界史,訴說人類歷史長河中影響時代與文明形塑的若干轉捩點。臺灣商務印書館引進這套書,實為臺灣出版文化界的佳音:叢書雖為日本讀者而寫,但對臺灣讀者仍有不少助益。──傅揚(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本叢書的貢獻不在於它為個別的現象找到定論,而是提供全球視野下的比較架構。比較是必要的史學方法。歷史學其實沒有本國史與外國史的區別,因為人若從不移動腳步,永遠不會知道他所踩土地為何;若不探索世界,永遠不會知道本地的特色為何。──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在強調「跨時代變遷」及「跨地區聯繫」現象的同時,本書(第3冊)使用了眾多各種文體、橫跨不同時代的史料,這在同類型的著作中是比較少見的情形。對多數讀者來說,這些著作及相關內容可能較為陌生。儘管如此,幾位作者引用的史料頗為新鮮有趣,也非傳統的政治軍事事務,值得一讀。──范姜士璁(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人類的宗教信仰與文明是流動的,正如已故美國著名伊斯蘭學者馬歇爾.哈濟生的主張:伊斯蘭文明不能以地方個體看待之,必須從整個世界時空的變化理解之。這也是本書(第4冊)企圖帶給讀者的重要觀點。──林長寬(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透過本書(第6冊),岸本美緒等日本學者幫我們拉開視野,到地球的不同角落。讀者披覽本書,將可對一五七一年前後的世界增加更多、更深入的認識!──陳國棟(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至今日,臺灣人若欲在多中心化的全球史書寫中取得定位,找尋未來路向,仍應多多觀摩、賞析亞洲學者們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以擴展自身眼界、培養對切身相關歷史脈絡的感知力。──鄭維中(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第7冊)展現了日本學術界不侷限於「僅」以日本歷史為尊的傳統,「歷史的轉換期」系列匯集了專精各領域的作者,為讀者揭示了宏觀的世界史格局。──盧正恒(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藉由不同領域的專業史家接力合作,(本書,第8冊)讓一本歷史著作中所呈現的歷史敘事,不僅得以聚焦特定歷史現象作為主軸,同時也涵蓋不僅僅是該現象在不同地域與文化的表現,更凸顯不同的跨文化網絡如何交織、成就該歷史現象的複雜面貌。在不同專業學者的合作下……歷史現象有了更多元的層次。──陳禹仲(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

    本書(第9冊)採用的資料除了官方第一手資料外,大量使用自傳、回憶錄、日記、私人書信、調查報告等,在敘事上可以看到對人物細膩的描述……後現代主義荷蘭史家安克斯密特(Frank Ankersmit, 1945-)說道:「啟蒙運動和『理論』導致了一種冰冷的形式,……在思考歷史和歷史寫作時,讓我們回到至少是人類心靈溫度的水準吧,讓我們重溫靈魂深處的回聲吧。」本書的敘事能達到此要求。──周雪舫(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本書(第10冊)結合伊朗、鄂圖曼帝國、孟加拉、克里特、希臘、高加索,呈現1905年立憲浪潮的前後時期,一場歐亞與穆斯林世界的盛會,也是為在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歐亞大陸處在同一發展趨勢的關鍵年份,值得讀者一同來探索。──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當我們近似倒回去看歷史時,也許更可能找出每個人面臨選擇當下的處境及條件,並從中獲悉些許可資借鑑的微光。……回頭來看這段歷史,結合本書(第11冊)在共時空間下呈現複線的歷時性變化,讀者會否和筆者一樣,對中國和世界為何會走到今日這般情勢,頗生唏噓之感。……筆者誠摯邀請各位讀者打開本書,共同來思考我們身處的「現代」,究竟該往何處去?──韓承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介紹

    「歷史的轉換期」系列監修者

    木村靖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西洋近現代史、德國史。

    岸本美緒
    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明清社會經濟史。

    小松久男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中亞史。

    「歷史的轉換期」各冊編者

    南川高志(第1、2冊)
    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1955年生,專長為古羅馬史。

    【主要著作】
    《羅馬皇帝及其時代——元首制時期羅馬帝國政治史研究》(創文社,1995)
    《羅馬五賢帝——「光輝世紀」的虛像與實像》(講談主現代新書系列,1998;同學術文庫,2014)
    《大海彼端的羅馬帝國——古羅馬與不列顛島》(岩波書店,2003)
    《新.羅馬帝國衰亡史》(岩波書店,2013)
    《脫軌的羅馬皇帝——尤利安努斯》(世界史小冊:人物8)(山川出版社,2015)

    三浦徹(第3冊)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御茶水女子大學副校長。1953年生,專長為伊斯蘭史。

    【主要著作】
    《伊斯蘭都市研究》(共著;東京大學出版會,1991)
    《伊斯蘭研究指南》(共編著;榮光教育文化研究所,1995)
    《伊斯蘭的都市世界》(世界史劇本16)(山川出版社,1997)
    《亞洲比較史──所有.契約.市場.公正》(東京大學出版會,2004)
    《伊斯蘭世界的歷史發展》(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11)
    Dynamism of the Urban Society of Damascus: The Salihiyya Quarter from the 12th to the 20th Centuries (Leiden, 2016)

    千葉敏之(第4、5冊)
    東京外國語大學大學院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1967年生,專長為歐洲中世紀史。

    【主要著作】
    《移動者的中世紀──史料的機能、日本與歐洲》(共編著;東京大學出版會,2017)
    《西洋中世紀奇譚集成 聖派翠克的煉獄》(翻譯;講談社,2010)
    《信仰與他者──寬容與不寬容的歐洲宗教社會史》(共著;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

    岸本美緒(第6冊)
    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1952年生,專長為明清史。

    【主要著作】

    《清代中國的物價與經濟變動》(研文出版,1997)
    《東亞的「近世」》(世界史Libretto 13)(山川出版社,1998)
    《明清交界與江南社會──17 世紀中國的秩序問題》(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
    《風俗與時代觀──明清史論集 1》(研文出版,2012)
    《地域社會論再考──明清史論集 2》(研文出版,2012)
    《中國的歷史》(筑摩書房,2015)

    島田龍登(第7、8冊)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副教授。1972年生,專長為南亞史、東南亞史、亞洲經濟史、全球史。

    【主要著作】

    The Intra-Asian Trade in Japanese Copper by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6)
    《亞洲經濟史研究入門》(共編著)(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5)
    《刻印在歷史的巨型都市》(共編著)(東京大學出版會、2016)
    《全球經濟史》(共著)(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18)

    小松久男(第9、10冊)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1951年生,專長為中亞近現代史。

    【主要著作】
    《革命的中亞──某扎吉德的肖像》(東京大學出版會,1996年)
    《新版世界各國史  中央歐亞史》(編著)(山川出版社,2000年)
    《易卜拉欣,日本之旅──俄羅斯‧鄂圖曼帝國‧日本》(刀水書房,2008年)
    《激動中的伊斯蘭──中亞近現代史》(山川出版社,2014年)
    《中央歐亞史研究入門》(共編著)(山川出版社,2018年)
    《近代中亞群像──革命世代的軌跡》(世界史Libretto人80)(山川出版社,2018年)

    木村靖二(第11冊)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1943年生,專長為德國近現代史。

    【主要著作】
    《士兵的革命──一九一八年德國》(東京大學出版會,1988)
    《第一次世界大戰》(筑摩新書,2014)
    《德國史》(編著,新版世界各國史13;山川出版社,2001)
    《近現代歐洲史》(共著,地域文化研究1;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06)
    《世界大戰與現代文化的揭幕》(共著,世界的歷史26;中公文庫,2009)

    譯者簡介

    郭清華(負責第1冊)
    淡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主編,一直沒有離開翻譯的崗位。譯有《數字力就是賺錢力》、《不為錢煩惱的老後》、《殺人人形館》、《魔神的遊戲》、《我愛廚房》、《天璋院篤姬》等文學小說及生活實用書,以及《從神話到歷史》、《絢爛的世界帝國》、《疾馳的草原征服者》、《全世界史講義II》、《日中關係1500年》等歷史書籍。

    許郁文(負責第2冊)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聯絡信箱:baristahsu@gmail.com

    黃健育(負責第3冊)
    國立交通大學機研所畢,退伍後因緣際會之下,一頭栽進了日文翻譯的世界,從此過著不務正業的生活,在漫漫長夜中殫心竭慮,把青春凝析為無數文字結晶;目前在劇場及翻譯的世界之間遊走。譯有包括《推理要在晚餐後》等小說,以及《世界史是走出來的》、《2025長照危機》共逾100部作品。聯絡信箱:kjbozvi@gmail.com

    陳國維(負責第4冊)
    政大歷史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相信「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考」,是真知的不二泉源。

    陳嫻若(負責第5冊)
    東吳日文系畢業,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作有:《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我把青春賭給山》、《豐田物語》、《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地球全史》、《不自由的心》、《怒》、《今天也謝謝招待了》、《喜樂京都》、《塵封筆記本》、《穿越光之小徑》、《海上的世界地圖》、《闇的美術史》、《生還者》、《貓走過的近現代》等。

    李雨青(負責第6冊)
    臺灣大學學士、首都大學東京碩士,曾旅居日本多年。目前從事出版、翻譯工作。譯有《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素顏的孫文》、《袁世凱》、《中國霸權的論理與現實》、《美味方丈記》、《下山事件.最後的證言》等。

    游韻馨(負責第7冊)
    在豆府小樓與八隻豆豆一起過著鄉下生活的自由譯者。譯作包括《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日本.城市力:從30座城市解讀日本史》、《翻轉思考力的日本哲學》、《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在我遇到老公之前》等多部作品。

     部落格:kaoruyu.pixnet.net/blog

    E-mail:kaoruyu@hotmail.com

    廖怡錚(負責第8冊)
    畢業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臺灣史研究所、早稻田大學日本語別科。著有碩士論文《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專書《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譯有《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巨龍的胎動: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晚清與中華民國》、《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從東南亞到東協》、《朝貢、海禁、互市:近世東亞五百年的跨國貿易真相》等作。 

    李彥樺(負責第9冊)
    一九七八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臺灣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鑽研翻譯理論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

    蔡蕙光(負責第10冊)
    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史學博士。譯有《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從空間解讀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等。

    黃鈺晴(負責第11冊)
    成大中文系畢業,現為日文譯者。譯有《沖繩走私女王:夏子》、《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大英帝國的經驗》等書。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