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現象級圖書】
不委屈、不隱忍,憤怒有理──
重建秩序的時候到了!
「厭男」不是厭惡男性,
而是鄙視,且受夠男人野蠻地
躺在特權中坐享其成。
除了外表、個性之外,到底是誰決定了你的性癖好、性對象? 絕非你的自由意志,而是階級、權力,還有A片調教。 怎麼從這些桎梏中解放?
厭女從不是個人問題,更不需要真正厭惡女性, 重點在於權力結構。 難道,我們不是活在一個進步而平等的社會? 當性別平權看似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厭女反撲才正要開始
◆獲亞馬遜書店編輯精選「最佳非文學選書」 ◆一本全球超富階級VIP派對圈的民族誌研究 妳以為自己免費得到了什麼,其實是在廉價販賣妳最珍貴的東西……
「上野教授,您如何不對男人絕望?」 12回書信往返,24次真摯、銳利, 毫不保留的文字交鋒!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當月選書四冠王!】 女性主義先驅上野千鶴子與新銳作家鈴木涼美,年齡相差四十歲,各自走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兩人以一年的時間互相通信,深刻討論情色資本、母女、戀愛...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 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 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這本書是女權運動的試金石,激勵每一位關心性別議題的人。 當代女權運動領導人物之一的蕾貝嘉‧索尼特(Rebecca Solnit), 對父權文化與男性說教最犀利的觀察。
女性主義經典力作,全新增訂四萬字! 〈各位!勿令晚節不保〉、〈難搞女子的厭女情結〉 作者上野千鶴子再次辛辣解剖 metoo、AV、仇女、魯蛇、敗犬、援交、恐同、家暴、戀童癖……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患了「厭女症」
一本你我、企業、學界、醫界、政府,都該閱讀的重要著作! 對女性不友善的體制與設計多不勝數,有些甚至出人意料。 且看英國得獎自由人權活動家佩雷茲一一道來,提出可行解方! 落實真正的性別平權,就從搜集性別分析資料開始!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 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寵兒生出唐氏症寶寶、異 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基督徒父母生出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
【法國現象級圖書】
不委屈、不隱忍,憤怒有理──
重建秩序的時候到了!
「厭男」不是厭惡男性,
而是鄙視,且受夠男人野蠻地
躺在特權中坐享其成。
★ 厭男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對「厭女」的回應。
★ 法國現象級圖書,《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獨立報》、《Elle》、《每日郵報》……各國媒體強力推薦!
★一本被全球男性群起撻伐的振聾發聵之作,已授權超過20國外語版本。
★沒有艱澀理論,有的是不再甘於「低男一等」的態度與自信。
★在法國首印量只有450本的小冊子,卻因書名引發「性平委員會」男性官員強力反彈、各國媒體爭相報導,讓作者成為千夫所指的箭靶。
他們說教,或者索性對我們極力要說的充耳不聞。
他們開著自以為無傷大雅的性玩笑,
絲毫感覺不到自己造成了傷害。
當他們偶然福至心靈去接一次小孩、打掃一次家裡,
便被捧為完美人夫。
當他們被指責為厭女時,便急於辯駁:
「我?性別歧視?!我家裡可是有一個老婆、兩個女兒、兩隻母貓的呀。」……
▍獨家爆炸新聞來啦:人類世界裡不是只有男人!
「所有女性都應該停止自我貶低。每當陷入自我懷疑時,一定,一定要問問自己:如果換成一個普通男人,他會怎麼做?」
從媽寶男、男性說教、#MeToo運動,到異性戀框架、家務分配、女性間的團體情誼,作者以犀利、金句百出的觀點,佐以廣大女性都曾切身體會的日常經驗,闡明自己「厭男」的原因,以及自古以來,因父權導致的性別歧視與不平等現象。
藉著本書,她要為深植人心到近乎洗腦的父權社會除魅,也向女性喊話:不要再為自己無法成為聖母或是「神力女超人」而自責了,我們應該允許自己像個正常人類一樣,擁有瑕疵和缺陷。
//
「人們常常混淆憤怒和暴力,其實這兩者並不總是相關。
遭到歧視後爆發的憤怒,
與男人羞辱、強姦和殺害我們時的暴力程度根本沒有可比性。
擺脫溫柔平和、甚至近乎被動的女性角色束縛,
積極要求男性改善自我,這對我們才是最有利的。
為此,我不再急於向任何人澄清:
不,我不是真的厭男,我只是在幽默地開玩笑。
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裝出一副溫柔熱情的模樣了。
我或許根本就不是那種性格的女人……
而且說到底,不溫柔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寶琳.阿芒熱
//
★國內外作家、媒體強力推薦──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專文作序
李欣倫(作家)、盧郁佳(作家)聯手推薦
◎ 禁止女孩學習表達憤怒和使用暴力,就是在充斥男性暴力的世界裡剝奪了她們正當防衛的機會。──盧郁佳(作家)
◎ 我相信本書能給「厭男」者極大安慰,沒錯,我們不用假意掩飾,我們正是因為努力實踐女性主義,所以難以無視男人的平庸與自大。──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 一本女性主義的離經叛道之作……證明了厭男如何為姐妹情誼開闢了空間。──Monstrograph出版社
◎《我,厭男》觸動了社會的神經。面對性別歧視和性別暴力,作者提出了一種更為直白的應對方式。──《紐約時報》
◎ 熾熱激情與冷靜克制並存的傑作。──《泰晤士報》
◎ 打響了反對性別歧視的又一槍。──《泰晤士報》
◎ 大快人心……是對女性和女性力量的堅信不疑,是對自由解放的真誠呼喚。──《獨立報》
◎ 詳細地闡釋了占全球人口51.9%的男性為何惹人生厭。──《每日電訊報》
◎ 一本令人振奮的小書,一口氣讀完。──《解放報》
◎ 交織而團結的女性情誼綻放出愉悅人心的力量。──《Elle》雜誌
◎《我,厭男》中的論述一針見血,並不過激也不粗暴,當代女性主義的熱議話題,如父權制、精神負累、#MeToo運動和女性的連結等都有論及,延續了蕾蓓嘉.索尼特等女性主義作家的一脈。──《新觀察家》
◎ 其引發的爭論不僅聚焦於性別問題……波西米亞式風格,言詞直率,承繼了波伏瓦、柯萊特等女性主義者的思想……激烈譴責了男性暴力、特權及其對女性的壓迫。──《每日郵報》
◎ 討論性別議題,但不僅限於此。──國際線上雜誌《PopMatters》
◎《我,厭男》提醒我們,如果僅靠禮貌的請求,女性主義先驅們無法做成任何一件事。──《i》小報
作者簡介
寶琳.阿芒熱(Pauline Harmange)
1994年生,法國女性主義者、作家。在一家救助女性性暴力、性侵受害者的機構擔任志工。她的作品包括《我,厭男》、《身處支離破碎之所》(Aux endroits brisés)及《流產:關於自願墮胎的私密故事》(Avortée, une histoire intime de l`IVG, Éditions Daronnes)等。
譯者簡介
一千度
出版社法文編輯,譯有多部法文作品,編輯出版多部女性主義紀實圖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