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幻想,如果精神分析有張地圖就好了,
有地圖,就不致迷路。
心理治療要的不是技術手冊,應該是地圖。
──劉慧卿‧本書作者
三十年來,劉慧卿醫師帶著臨床觀察與理論哲思,在精神分析的廣闊土地上辛勤考察。她透過攻擊本能、女性自體、潛意識幻想、羞恥、宗教經驗……等重要的心理議題,在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克萊恩的客體關係理論、寇哈特的自體心理學,與其他理論大家的思想之間做深度的交叉思辨,力圖讓運作心靈的「自體」(self)浮現更清晰的輪廓。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日本亞馬遜書評4.6高分盛讚! 前日本自衛隊資深心理教官、諮商心理師專業合著 你不是孤軍奮鬥!努力後,短暫的黑夜終會迎來和煦的白日
你曾陷入這樣的困境嗎? 明明一整天什麼都沒做,卻累到不行。 想好好愛自己、朝夢想前進,但一天過去,你又沒力氣了。 如果你常常覺得心很累,連呼吸都令你疲憊, 失去對生活的熱情,也找不到「自己」真實的模樣, 也許,情緒內耗正在偷走你的人生。
‧全球暢銷書《高敏感是種天賦》作者傾力新作 ‧論述簡潔,案例豐富,並提供15種內疚清理工具和練習 ‧周志建、許皓宜、蘇益賢等多位專業心理師聯合推薦
★ 首本以華人視角探討IFS的心理學專書 ★風行歐美的革命性心理療法! 「我們都有缺陷,也都值得被愛; 我們都會犯錯,同時也在成長。」—留佩萱
★★德國亞馬遜暢銷心理學和精神病學★★ 你是否注意過, 自己的性格在經歷人生的重大事件後有所改變? 上小學的第一天、決定人生方向的一次考試、進入職場、 建立家庭、迎接第一個孩子、至親離世…… 究竟這些人生經驗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人格?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人生四千個禮拜,不夠我們每次都做出漂亮的選擇。 關鍵四堂心理學,讓選擇變簡單 ★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本書證明了選擇越少,反而越好。」 ★授權20國以上、goodreads萬人好評,暢銷20年心理學經典 ★TED演講破除千萬人的迷思,台下遍布金融、零售、餐飲、廣告、娛樂業者
梅蘭妮.克萊恩對精神分析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她是佛洛伊德最重要的後繼者之一,也是兒童分析與客體理論的先驅。但《弒母》所展示的絕非眾人所知的克萊恩,在法國當代重量級學者與評論家克莉斯蒂娃的「天才女性三部曲」之一中,她對克萊恩的生平、理論與其影響力有了更宏觀、細緻且顛覆的描繪,讓人得以透過更多面的角度...
我常常幻想,如果精神分析有張地圖就好了,
有地圖,就不致迷路。
心理治療要的不是技術手冊,應該是地圖。
──劉慧卿‧本書作者
三十年來,劉慧卿醫師帶著臨床觀察與理論哲思,在精神分析的廣闊土地上辛勤考察。她透過攻擊本能、女性自體、潛意識幻想、羞恥、宗教經驗……等重要的心理議題,在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克萊恩的客體關係理論、寇哈特的自體心理學,與其他理論大家的思想之間做深度的交叉思辨,力圖讓運作心靈的「自體」(self)浮現更清晰的輪廓。
劉慧卿提出了「碎裂自體」、「自戀自體」和「結構自體」三種自體,試著描繪不同的心理樣態。她深知,臨床的區辨困難不會因此解決,每個人自體樣貌之複雜,也絕無法化約成這三種自體樣態。但她的努力,為潛意識的探索地圖設下中繼的路標,對後繼的旅者深具參考價值。
本書收錄的十篇論文,可說是劉慧卿走過精神分析理論研究地圖的足跡。她每年就一個主題,在佛洛伊德、克萊恩、寇哈特三個學派間共同論證。她說:「在這裡,宿敵的學派也不吵架了,一起安安靜靜地品賞水仙花,閱讀自戀,一起走一遭精神分析的地圖,生生死死、愛愛恨恨。」從對立到整合、從整合到區辨,本書的滿滿哲思引人入勝,於理論、於實務都深具啟發性。
--------------------------------------------------------------------------
專文推薦──
林明雄 /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許豪沖 / 自體心理診所院長
劉時寧 / 文化身心診所負責醫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藉著閱讀與思考,試著解決自己的困惑不安……這樣的歷程本身就是值得喝采的。
──劉時寧
作者樂於作為他人的自體客體,而這也是她長期作為治療者的基本態度……而她這一本大作,又是另一個領域之努力成果的展現。
──許豪沖
治療結構的改變,改變了治療室裡的個案種類,或者反之。但這種技術上的改變不宜與對個案本質核心的瞭解相混淆,本書作者的講論是屬於很本質的那類。
──林明雄
作者簡介
劉慧卿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精神科專科醫師,現任怡濟慈園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宏慈療養院院長。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輔導中心督導醫師、九二一「安心服務員」督導、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督導和「身體心理工作坊」主持人等。
劉慧卿研究與學習興趣廣泛,涉獵完形治療、催眠治療、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學等領域,更喜愛研究身心疾病的相互影響,探索人類心理和靈魂,管窺宇宙和生命的奧密,尤其近二十幾年來深入研究自體心理學。自2002年起,與專業同好每年舉辦自體心理學研討會,並勤於書寫相關論文,琢磨出該領域首屈一指的造詣。譯有《心理治療實戰錄》(合譯)、《母性精神分析》、寇哈特著作《自體的分析》(合譯)、克萊恩著作《嫉羨與感恩》(合譯)以及佛洛伊德著作《論女性》(合譯)、《朵拉》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