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慧黠,直率尖銳,旁徵博引◢◤◢◤
全面展示了西方歷史中乳房所乘載的多元意涵及流變
完整注釋│經典重現│成令方教授專文導讀
鐵血帝國的興衰起落 鐵血宰相俾斯麥與傀儡皇帝威廉二世的恩怨糾葛 鋼鐵德粉不可錯過的帝國史佳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五十年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如何一步步邁向自毀深淵, 拖著全歐洲走上「地獄之行」?
數十年來,香港在大國的權力競逐之間始終保有著一種岌岌可危的自由。本書提供了一個及時且深入的敘述,說明香港如何從一個偏遠的漁村一路發展到九七之後的現狀。作者針對大量的經濟數據、政治事件、行為者與理念予以精細地分析,讓讀者得以了解香港在2019年爆發大規模抗爭的經濟、政治與社會成因,在此同時,又要明白這...
從作祟妖怪到寵物明星,從捕鼠工具到家庭成員 不管是遇上愛貓成癡的大文豪,還是嫉貓如仇的老百姓 紛紛擾擾的人類社會裡,貓咪始終漫步在你我身邊 跟著牠們小巧輕靈的腳步,見證歷史發展的軌跡! 店家擺的招財貓,真的是貓咪受歡迎的象徵嗎? 愛貓的天堂「貓島」,其實是畏懼貓妖作祟的結果? 戰後如...
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嗎? 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名稱由來? 為何啟蒙時代思想家對拜占庭不屑一顧? 拜占庭對後世的影響是什麼?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認識影響人類發展深遠的大帝國。
◤分心不只是現代人的通病,只要是人就會分心!◢ 在3C爆炸的時代,你會因為資訊過多而困擾嗎? 你會因為動不動想查看訊息而無法專注嗎? 你曾懊惱為什麼容易分心嗎? 你曾吶喊為什麼一想專心,大腦就當機嗎? 你可能以為是被資訊轟炸帶來的後遺症,因為需關注的事物太多,但還沒真正徹頭徹尾了解一項...
別的小孩出生是證明他們父母的愛,只有我的出生是證明他們犯下的罪」──崔佛.諾亞 「他的幽默中帶有一種輕鬆和樂觀的態度,他將自己局外人的視角當做優勢,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身世悲慘的男孩如何克服現實困難,用他的生命經驗演繹出獨一無二的『喜劇』表演。」 ──比爾蓋茨 一種南非式的幽默...
日本究竟錯在哪裡? 身處何方?該往哪裡去? 率先對「房地產泡沫」提出警告的重量級經濟學者, 與教科書完全不同觀點的日本經濟興衰最佳導讀。
最受國際學界矚目的全新國家實力論述! 「毫無疑問,本書將扮演台灣展望未來的指南針。」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松田康博 第一本以東亞視角剖析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權威著作! 國際關係 ╳ 半導體產業 雙精通學者李世暉,首次揭露── 台灣除了護國神山,還有護國神器「鏈實力」。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一旦翻開這本書,你將無法停止閱讀…… 走進《怪書研究室》像是展開一場穿越文學史的旅程, 它帶領你橫跨東西方及不同宗教的驚奇之旅。 與作者一起尋找有史以來最奇特的書籍, 揭開其創作背後眾多不可思議的神秘故事……
羅馬人的故事壓縮了人類歷史的結晶 從「共和」到「帝國」, 羅馬的歷史,某種意義上也是人類憲政經驗的歷史。 羅馬衰亡了嗎? 擺脫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舊史觀, 以開放觀點重新評價古典時代。
「這輩子我最感激兩件事,一是我出生在北韓,一是我逃出了北韓。」 一個長於北韓黑市世代的女孩,歷經苦難終於逃離家鄉, 卻在人口販子的掌控下,度過兩年生不如死的歲月。 這一則活下去的故事。
第一本爬梳咖啡種植與全球貿易關係的經典著作 「一部令人大開眼界的歷史」、「社會政治分析精細」、「資料豐富的原創性研究」 《波士頓環球報》、《經濟學家》、《衛報》、《出版人週刊》等全球媒體齊聲讚譽 從十六世紀歐洲首次記載咖啡為始,不過四百年,咖啡席捲了歐陸與美洲,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資本...
1972那年,三十八歲的寡婦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膝下十子,蒙面入侵者在貝爾法斯特將她從家裡強行帶走。這本書是步調如小說般緊湊的精密報導,基夫以麥康維爾的謀殺案為主軸,牽引出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他訪問了衝突雙方的參與者,將那個時代悲劇的毀滅與虛耗轉化成鏗鏘有力、引人入勝的長篇...
鏘鏘鏘!趣史上演啦~ 有梗.有料.有好笑!歡樂迸出閱讀新角度! 「故事」網站超人氣作家領銜主講,力邀歷史人物現身說史! 搭配課綱,告訴你歷史課本不讓你知道的故事。
◥◣◥◣幽默慧黠,直率尖銳,旁徵博引◢◤◢◤
全面展示了西方歷史中乳房所乘載的多元意涵及流變
完整注釋│經典重現│成令方教授專文導讀
乳房如何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同時是使夏娃墮落的蘋果;
如何被當作愛國主義者的政治手段,又為資本主義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
如何帶給女性束縛,又為女性開啟解放之路
誰擁有乳房?當乳房的使用權和詮釋權一再移轉,它將往何處去?
◥◣◥◣一部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的女性身體文化史◢◤◢◤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所教授)、范情(台灣女性影像學會顧問)、余貞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所助理教授)、蔡宜文(作家)、李欣倫(作家)、林蔚昀(作家)、陳芯宜(導演)、烏烏醫師(婦產科醫生)、柯昀青(性平與人權工作者)、鄭治桂(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露點推薦
◇希臘古典文學裡的亞馬遜女戰士剽悍、獨立,傳說中她們割除右乳以方便拉弓。
◇亨利八世下令砍頭的皇后安.波琳,被誣指為有「第三個乳頭」的女巫。
◇十六世紀的醫界認為乳癌起因於體液的腐敗或凝結,應採放血治療。
◇十八世紀以前,英法家庭普遍聘請奶媽,巴黎甚至成立過「奶媽局」,保障她們的預付薪資。
◇十八世紀中期,衛道人士將母親親自哺乳與社會改革連結,親餵成為平等政治的教義之一。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戰鬥機上經常繪著裸胸美女,愛國民眾還能把雜誌女郎的照片免費郵寄給前線士兵打氣。
◇十九世紀末,美國百貨郵購目錄開始出現琳瑯滿目的胸墊選擇,包含一種長得像馬桶吸把的「擴胸器」。
◇現代設計師克麗絲汀.迪奧曾說:「如果沒有塑形內衣,就沒有服裝工業。」
在宗教和古典藝術的濾鏡底下,乳房時等待拯救,時而散發神聖光暈。
上流社會與下層階級的乳房,形象與待遇都因時代而異。
在男人眼中,它代表「性」;對嬰兒而言,它是食物;
女性拒絕哺乳會遭受撻伐,但公開哺乳亦是禁忌。
分類學上的「哺乳綱」,來自於十八世紀科學家對乳房的病態關注;
但到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乳房地位遠遠不及陽具。
無論如何,當資本注意興起,它都成了最好賣的商品。
《乳房的歷史》是女性主義史學家瑪莉蓮‧亞隆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她以女性視角出發,仔細清點、爬梳乳房在西方文化不同時期與脈絡下所被建構出的複雜形象,從乳房的神聖化到情色化,政治化到商品化,乃至於乳房的階級差異與流動,以及解放的可能性,試圖闡明乳房絕非僅是一身體部位,背後更埋有龐大的性別議題,自一九九七年出版至今,代表性與影響力持久不衰。
「好乳房」和「壞乳房」,誰來定義?
作者簡介
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
生於1932年,知名女性主義史學家。曾擔任法語系與比較文學系教授,亦曾為史丹福大學性別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並於1984-85年間擔任所長。1991年,獲得法國學術教育最高榮譽「學術界棕櫚葉勳章」。她在文學與女性史領域著作等身,作品被翻譯成二十種語言。著有《乳房的歷史》、《太太的歷史》、《女王駕到:西洋棋王后的歷史》、《天真的目擊者:二次大戰的孩子們最後的回憶錄》、《法式愛情》、《Blood Sisters: French Revolution in Women''s Memory》、《Maternity, Mortality, and the Literature of Madness》等,合著有《閨蜜的歷史》、《死亡與生命手記》。
譯者簡介
何穎怡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婦女學研究,現專職翻譯。譯有《在路上》、《裸體午餐》、《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時間裡的癡人》、《行過地獄之路》、《林肯在中陰》、《蠻骨猶存》等。
★ ★ ★ ★ ★各界佳評★ ★ ★ ★ ★
★「恩格斯曾以一個國家的婦女社經地位之高低作為該國文明的指標,對本書作者來說,一個社會的文明指標則是:女人能不能從男人手中奪回自己的乳房的掌控權。」──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所教授
★「一部乳房決定權的深思與感情用事之作。」──鄭治桂/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史丹佛大學研究員暨女性主義學者亞隆憑藉著慧黠和客觀的學識,將乳房的社會結構解讀為法國大革命中自由的政治象徵、荷蘭黃金時代理想家庭的安慰形象、現代廣告商品、藝術、娛樂、情色作品的興奮泉源。她也描繪女性愈來愈投入掌控自己身體和乳房的性政治,從1960年代的焚燒胸罩到今天對乳癌的關注。這部富有啟發性,不斷給人驚喜的文化史,對繪畫、雕塑、版畫、海報、廣告、照片的重製更做了有趣且深入的說明,迫使男人和女人都重新看待乳房。」——《出版人週刊》
★「女性乳房在西方歷史一路下來扮演角色的獨到分析……高度推薦!」──《圖書館雜誌》星級評論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