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黨政軍、以商逼政、軍演恫嚇,渡海、搶灘、巷戰……
臺灣怎麼防?美日怎麼幫?來得及嗎?
最知美、知中、知臺的余杰,從歷史、戰略角度,
看美、中、臺新三國攻防。
「每一次的戰爭,總在被侵略者還沒做好充分準備時就打響了。」
——作者/余杰
◎ 「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的每個人應該要有基本軍事素養,增強自己的知識與實力,以消弭戰爭的可能。 ◎ 透過俄烏戰場的實際案例回看台海局勢,是《阿共打來怎麼辦》實戰升級版。 ◎ 俄烏戰場是檢視現今武器效能與戰略效果的資料庫,以實際案例對應台海雙邊軍備與區域情勢剖析,破除謠言,避免失敗主義蔓延而遂了...
◎ 破解多年來流傳的各種軍事謠言,建立基於事實根據的軍事常識。 ◎ 處在緊張的美中對峙,美日歐澳印圍中勢態,台灣處在第一線,必須更清楚理解我們所在的實際處境。 ◎ 培養基礎常識,判斷局勢變化,不被各種假訊息、資訊戰謠言牽著走,免得順了對手的意。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和其他國家軍隊迥然相異的隊伍。他們不是中國的軍隊,而是共產黨的軍隊;他們也有相當濃烈的色彩,是「屬於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的私人軍隊」。所以每當共產黨最高領導人交替時,解放軍也會跟著捲入激烈的鬥爭當中。這樣的軍隊,從毛澤東時代,到鄧小平,再經歷江澤民和胡錦濤而由習近平掛帥,如果攻打台...
他是世界衝突的幕後推手、中美談判桌上僵持不下的議題, 他像幽靈一樣神出鬼沒,世界各大情報機構追捕他20年, 他被視為全球最危險的人之一,他是誰?
本書作者特別針對台灣可能爆發的戰爭場景,結合地理環境特性,為平民打造詳盡的避難和撤離知識。書中涵蓋完整的戰爭進程,從「戰前準備→第一波48小時攻擊→制空制海階段→登陸、城鎮作戰階段→終戰」,逐一說明平民面對不同型態的戰爭,應該如何應對?有何重要的自保觀念及技巧?讀完不只能讓自己活下來,還能守護身...
我們該如何「避免戰爭」、「嚇阻戰爭」、「打贏戰爭」 身為臺灣人,面對險峻情勢,你有徹底了解、做好準備嗎? 總長級上將親自執筆,攸關臺灣安全防衛的務實鉅著! 此時此刻,你最需要熟讀的一本書。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精粹49年戰略實務經驗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
台海戰爭爆發了?!台灣正逐漸步入修昔底德陷阱? 美中的全面性角力,這是台灣前所未有的漫畫題材 一個被長官稱為作品擁有破壞性的梁紹先,他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遙視教官親自說明訓練過程╳機密實驗資料及珍貴照片 隱藏30年的異能隊伍首次完、整、公、開 沒有人能阻擋的異能隊伍,各國都想延攬的諜戰武器 他們潛入心靈,開啟人類從未想像的廣闊視野
國內第一本全面深入解讀中東烽火現場 剖析以巴兩國的百年恩怨 揭開伊斯蘭世界與西方世界的水火難容 烏俄戰爭方興未艾,以巴衝突驚天而起! 贖罪日戰爭開戰的五十週年隔日, 哈瑪斯五千枚火箭狂襲!第六次「以阿戰爭」爆發。 以色列遭遇另一場全面失控的災難性挫敗, 隨即...
◎ 「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的每個人應該要有基本軍事素養,增強自己的知識與實力,以消弭戰爭的可能。 ◎ 透過俄烏戰場的實際案例回看台海局勢,是《阿共打來怎麼辦》實戰升級版。 ◎ 俄烏戰場是檢視現今武器效能與戰略效果的資料庫,以實際案例對應台海雙邊軍備與區域情勢剖析,破除謠言,避免失敗主義蔓延而遂了...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作家亞當‧馬科斯的最新力作,揭開掩埋近80年的歷史謎團。故事的源頭是一段由美軍戰地攝影師所拍攝的戰地新聞報導開始的。這段後來被人們稱為「科隆戰車大決鬥」的新聞影片,記錄了美軍新興的潘興戰車,在科隆大教堂前廣場,成功將德國的強大鋼鐵洪流——豹式戰車被美軍打爆的過程。其效果不亞於陸戰...
戰略並非專為面臨生死抉擇、成敗決斷的王侯將相所獨有,更多的世間事物都少不了它。當在實現中,既定目標的過程中遭遇障礙,或者需要判斷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順序,戰略就不可或缺。 戰略思想家勞倫斯‧佛里德曼在《戰略大歷史》中,以時代為經,戰略思想為緯,從聖經、古代希臘神話、孫子和馬基雅利身上,找尋戰略的起...
中國涉入的這場新冷戰,正演變為比美蘇冷戰更難化解的對立? 雙方正各自拉攏各國結盟結夥,逐漸形成拉滿弓卻不射箭的狀態? 臺灣如何成為全球最危險卻又是最安全的地方?
德國陸軍虎式戰車王牌指揮官——奧托‧卡留斯,橡葉騎士級鐵十字勳章得主,公認的戰車王牌。 《泥濘中的老虎》是卡留斯親筆撰寫的回憶錄,從東線的且戰且走,到西線的逃離包圍圈,卡留斯見證了納粹德國在戰爭中的光榮與衰敗。書中述說的不是他在戰場上如何英勇殺敵,更多的是細數他以及他的戰友在戰場的所見所聞及親身經...
★《紐約時報》、亞馬遜Top 1暢銷書 ★ iHeartRadio最佳歷史類podcast改編成書 ★《紐約時報》編輯選書:本書唯一的缺點,就是它的篇幅不是兩倍長。 ★ 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暨《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麥爾坎.葛拉威爾最新力作 「精準轟炸」可以減少無辜平民的傷亡;「無差...
「每一次的戰爭,總在被侵略者還沒做好充分準備時就打響了。」
——作者/余杰
‧武力封鎖、先攻外島、直占本島,中國攻臺,哪種路徑「最可行」?
‧「當年打不下金門,如今用高粱酒買金門。」以商逼政,就可以兵不血刃。
‧「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美軍馳援最快也得17天,日本要多久才會到?
‧先取東沙,再拿澎湖,到時候澎湖10萬人口就是中國最好的「人質」。
作者余杰是北京大學碩士,被譽為兩岸三地「最敢說真話」的作家,
2004年他和劉曉波等人共同起草「中國年度人權報告」,遭到非法軟禁數月;
2012年他攜妻兒出走美國,目前定居華盛頓。
2016年起,余杰每年必訪臺灣,走遍各縣市包括外島,視臺灣為第二故鄉,
寫下5卷本的《臺灣民主地圖》系列、《從順民到公民:與民主台灣同行》
等多部以臺灣為主題的著述。
儘管國際社會和臺灣內部對中國是否真會攻臺有諸多討論,
但余杰認為,更恰當的問題是:中國會以何種方式武統?
武力封鎖、先攻外島、直占本島,哪種路徑「最可行」?
臺灣一旦遭受攻擊,又該如何防守?
他長期研究歷史的背景及三地生活經驗,最能完整詮釋這場
中、美、臺不斷角力的「新三國」。
◎攻臺時間點?歷史上三加四場戰爭有答案。
所有戰爭都有跡可循,余杰從歷史上三場著名的國際戰爭:
伊拉克併吞科威特、阿根廷侵略福克蘭群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以及中共建政後四場對外戰爭:
韓戰、中印邊境戰爭、中蘇珍寶島衝突、中越戰爭的規律──
預測中共攻臺時間點和可能行徑。
◎對臺動武三劇本,哪種最可能?
.封鎖海域,取代開戰。
臺灣對小麥和玉米的進口依存度很高,煤礦存量也只能撐36天。
中國也可直接剪斷15條臺灣連外海底電纜,進行資訊封鎖,
(烏克蘭有馬斯克的星鏈幫忙,臺灣呢?)
此法被美國智庫專家稱為最有效果的「灰色地帶戰術」。
.先攻外島,澎湖是人質還是阻礙?
先取東沙再拿澎湖,澎湖10萬人口是最好的「人質」;
澎湖一失,臺灣將無險可守。當年施琅攻臺就「先打澎湖」,
習近平若想學康熙收復臺灣,誰會是他的施琅?
.最後一招是渡海、搶灘、巷戰,三階段占領本島。
水淺浪險的臺灣海峽是天然屏障,但相對也是軍備補給的阻礙,
等待美軍馳援至少要花17天,臺灣島民有辦法奮戰到援軍趕到嗎?
◎美日會為臺灣一戰?來得及嗎?
疑美論認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也沒有真的派兵支援烏克蘭,
所以絕對不會幫臺灣打中國……。
但坐視中國侵占臺灣,就等於宣告「美利堅治世」將告終結,
美國勢必出手。只是,
中國戰艦數量已居世界第一,美軍真有能力護臺到最後?
滲透黨政軍、以商逼政、軍演恫嚇,渡海、搶灘、巷戰……
臺灣怎麼防?美日怎麼幫?來得及嗎?
最知美、知中、知臺的余杰,從歷史、戰略角度,
看美、中、臺新三國攻防。
作者簡介
余杰
1998年出版處女作《火與冰》,在世紀之交寂靜的文壇掀起一陣旋風,短短數月間暢銷百萬冊,有如魯迅和柏楊般的批判性文字和思想,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青年。此後十餘年間,與劉曉波一起推動中國的自由與人權,屢受中共當局之禁書、拘押。
2012年1月,攜妻兒赴美,定居華盛頓郊區,主持亞太宗教自由與民主化研究所,潛心讀書思考、著書立說。2018年12月,入籍美國,自由在哪裡,祖國就在哪裡。
以寫作為職業和志業,長期為北美和臺灣多家華語媒體撰寫專欄文章,涵蓋當代中國政治、近代思想史、民國歷史、臺灣民主運動史、美國政治等領域。致力於用文字顛覆馬列毛習極權主義、解構中華大一統觀念、批判西方左派意識形態。
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亞洲出版協會最佳評論獎」、「公民勇氣獎」、「廖述宗教授紀念獎」等獎項。
以華語文化圈唯一擁有言論自由和新聞出版自由的臺灣為精神故鄉,心繫臺灣的美食、風景、書店和朋友。相信讀書這一古典的愛好能帶來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願意以書為媒,結識更多自由而勇敢的心靈。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江仲淵
Podcast《一歷百憂解》主持人/李文成
國際政經專家/汪浩
——強力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