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余德慧教授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開設之「宗教與自我轉化」的課程紀錄整理而成。余教授在此課程中帶領學生批判地閱讀坊間「心靈療癒」書籍,或不歸在此類、卻可能具有療癒機制的著作(如文學小說),探索何謂「修行」與「自我轉化」。
──亞馬遜十年暢銷時間管理經典── 千萬職場菁英都在用的高效管理法 丟掉年度計畫,聚焦12週 擺脫低效和拖延症 打造成功的複利效應! ★樊登讀書、劉軒(作家.正向心理學專家)、郝旭烈(企業知名財務顧問)、薑餅資(知識型YouTuber)推薦 ★《紐約時報》暢銷書,全球授出20多國...
《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盛讚好評:「未來的你,將感謝今天的你讀了這本書。」 《心態致勝》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誠摯推薦:「你對於未來的思考,將會改變你現在的行為。」 ★Next Big Idea Club 2023年生產力好書 ★Behavio...
{我應該躺平,還是積極產出?} 時間永遠不夠用/工作永遠做不完/夢想永遠達不到? ──人生就是一場時間管理。 【朱家安 導讀】 ★亞馬遜網站編輯選書★
總有些問題讓我們反覆受挫,卻不明白原因。 一本將薩提爾理論應用在自我探索、發掘自身盲點的專書, 練習覺察,找出深埋的情緒、期待、價值盲點, 打破心理慣性,才是解決反覆困擾、達成心理期望的捷徑。
台灣四、五年級生的青春讀本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佛洛姆從所有層面探索「愛」。不只是羅曼蒂克、讓人沉浸於錯誤觀念和虛幻期待的愛,更包括親子之愛、手足之愛、男女愛、自愛,以及對神的愛。愛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也因此《愛的藝術》能廣為流傳,繼續鼓勵人們: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亞馬遜書店、《紐約時報》暢銷榜★ 媒體天后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想對你說: 你不是只能無助地面對生活的苦; 而是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心和腦, 「刻意練習」出你想要的幸福。
———國際影星湯姆.漢克發文推薦——— 這本書有歷史、有智慧、有常識、更有歡笑, 真希望查理就住在我對面。 ✦ 入選 Goodreads Choice Awards 年度書籍 ✦ ✦ 上市首週即登上《紐約時報》、亞馬遜等各大暢銷榜 ✦ 「一切都會好轉的。」 當你活得夠久,不...
腦科學✕心理學,「拖延者」也能變身「行動派」! ◎本書特色 1.超簡單!大腦會抗拒大改變,只要從「小行動」做起,就能打開行動開關 2.超好懂!用漫畫呈現出重點,內文重點字加粗,最後還有重點提示 3.不打高空!提供能立即去做的具體方法,看完書就能馬上開始行動 4...
閱讀引路人楊斯棓,《人生路引》問世三年來,不斷奔跑,全新力作 用22個人與書的故事,煨出生命的智慧, 用一個真誠的信念,讓你激發前所未有的膽識,創造無限可能。 ──「要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你!」 ※特別收錄:楊斯棓誦讀部分作品的有聲檔連結。 ★專文推薦: RainDog 雨狗...
★長銷近10年,近200,000萬讀者好評推薦! ★當當圖書成功勵志暢銷榜10名 人生很長,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這個世界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那些曾經義無反顧的執著,最終都將成為浮雲。 放下使你遍體鱗傷的堅持,將是你為...
在乩童的堂口,裊裊香煙撫慰了人世間許多悲歡離合的複雜心緒;當巫者搖頭晃腦迎接神明附身,便將求者引入一個非現實的、如夢的惦念空間。在這裡,生者與死者再度見面說話,過往的恩怨情仇可以釋放和滑動,為心靈療遇創造出種種豐富內涵。
治療是一門傾聽的藝術,每位案主都在敘說自己的故事,治療師傾聽案主的故事,同時也引領案主傾聽自己的故事。 本書是阿德勒心理學家曾端真教授將阿德勒心理治療的教學與實務工作,加以沉澱與整理,留下自己的學習記錄,也是學習個體心理學的最佳基本教材。
本身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及三十多年治療創傷患者的臨床經驗,提出對於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我們的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時間凍結了,危險彷彿永遠不會結束。於是杏仁核隨時發...
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再進化! 《斷捨離》集大成之作!系列銷量突破650萬冊! 10週年 全新增訂版
跟著學習之神,依循「超速學習」九大法則, 在短時間內學會任何你想學的,就算再難的技能,也不是難事!
他的一支影片有4億次瀏覽,創下前所未有的紀錄! 他的社群媒體有超過3,850萬人追蹤。 他獲獎無數,被Yahoo財經選為2020年10大影響人物, 被媒體譽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 ★未出版即售出全球39國版權!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預購即上榜!
比爾蓋茲、賈伯斯、麥爾坎‧葛拉威爾、費德勒等成功的祕密 我們都以為,邁向成功只有兩條路:靠天資,要不就是靠努力練習。 其實,你還有第三條成功之道──逆向工程! 反過來學,就會了! 大量收集成功範例,解構找到成功配方,加上自己的詮釋,就能打造屬於你自身版本的成就! 成功人士的逆向工程...
修行與自我轉化看似高深,然而這個課程中不採任何「法門本位」的語言,而是透過閱讀、比較十幾本各類「轉化書」,讓人將修行與轉化回到個人「存有的大地」的經驗層次、回到日常生活的處境中來思考。
藉由《流浪者之歌》、《生命告別之旅》、《凝視太陽》等不同語境文本的閱讀,余教授帶領讀者深入探討改變的機轉如何可能,並反思、觀照我們一己生命脈絡中的種種轉化機緣。
真正神聖的發生與顯現,應該是直接性的綿密流動,在無法被意義所捕捉的「域外」被經驗著。轉化終究不可能由意識所促成。
閱讀本書,就像親臨大師說書的現場,讀者用自己的肉身體會、聆聽,從各種具體案例中琢磨自身生命的療癒與轉化。
名人推薦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王心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宋文里(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兼任教授)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沈志中(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元亨書院創辦人)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翁士恆(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大學哲學系合聘教授)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楊凱麟(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蔡錚雲(前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盧蕙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宗教具身化是余老師的踐行;這本書是自在自由的余老師在說話,以具身經驗的方式開創出現象學心理學的人文臨床的踐行,是默會力量的聚集。――林耀盛
余老師話語的療癒力量,仍然在人世間迴盪,為你我的受苦經驗祈願轉化的可能。――翁士恆
明明說的是深淵,湧現的卻是汨汨的生命感。余老師最後奉獻給世界的手藝是轉化生命的技藝,從哀傷與苦痛所轉化成的溫柔之味,療癒之光。――蔡怡佳
作者簡介
余德慧教授(1951.1.10-2012.9.7)
台灣屏東潮州人,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東華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現更名為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創系主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文諮商、宗教現象學、宗教療癒等課程。
余德慧是台灣心理學界的另類份子,才情出眾,學通古今,創辦台灣第一本人文心理雜誌《張老師月刊》,擔任總編輯期間開拓新穎的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多次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的雜誌類金鼎獎。他在《張老師月刊》撰寫的刊頭文章,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其優美的文學作品《生命史學》、《生死無盡》、《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生命宛若幽靜長何》均由此集結成書。他同時擔任張老師出版社總顧問,暢銷書《前世今生》、《西藏生死書》的出版即出於他的策劃。
2000 年成立的心靈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的催生者之一,並擔任諮詢顧問召集人,將身心靈整體療癒的觀念帶進出版界,引進探討生病心理學的《病床邊的溫柔》、省思醫療倫理的《醫院裡的哲學家》、探究生命終極關懷的《道德的重量》,以及他最珍愛的靈性療癒經典《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等前衛好書。他在人文臨床、生死學、臨終照護、宗教療癒的創作也非常豐富,中晚期的重要著作有:《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等。他的重要書評,則在其逝世一週年時,集結成《生命詩情》。心靈工坊文化亦整理其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的課程記錄,編輯為《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二書出版。
2012 年 9 月 7 日,在愛妻顧瑜君教授及慈濟醫療團隊的柔適照顧之下,浸潤在靈性恩寵之中,泰然離世。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