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請寬恕那個會害怕、消極、沮喪的自己……
你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寫給癌症病友與陪伴者的心理照顧專書。
「如何面對癌症?」
當生命中最翻天覆地的暴浪襲來,別獨自哭泣……
商沛宇(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臨床心理師):
「身為心理師是協助人們,看見心中隱微的力量,覺察自己為何而戰。」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日本亞馬遜書評4.6高分盛讚! 前日本自衛隊資深心理教官、諮商心理師專業合著 你不是孤軍奮鬥!努力後,短暫的黑夜終會迎來和煦的白日
你曾陷入這樣的困境嗎? 明明一整天什麼都沒做,卻累到不行。 想好好愛自己、朝夢想前進,但一天過去,你又沒力氣了。 如果你常常覺得心很累,連呼吸都令你疲憊, 失去對生活的熱情,也找不到「自己」真實的模樣, 也許,情緒內耗正在偷走你的人生。
‧全球暢銷書《高敏感是種天賦》作者傾力新作 ‧論述簡潔,案例豐富,並提供15種內疚清理工具和練習 ‧周志建、許皓宜、蘇益賢等多位專業心理師聯合推薦
★ 首本以華人視角探討IFS的心理學專書 ★風行歐美的革命性心理療法! 「我們都有缺陷,也都值得被愛; 我們都會犯錯,同時也在成長。」—留佩萱
★★德國亞馬遜暢銷心理學和精神病學★★ 你是否注意過, 自己的性格在經歷人生的重大事件後有所改變? 上小學的第一天、決定人生方向的一次考試、進入職場、 建立家庭、迎接第一個孩子、至親離世…… 究竟這些人生經驗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人格?
不是你玻璃心, 而是你早就受傷了。 「德式心理學」新經典! 7種內在心理需求解析,45年專業臨床經驗集結, 助你覺察自己內心深藏的「微情緒」!
生命是流動的──除非它被卡住。讓愛被阻礙的,是一份壓抑在意識底層的,久遠但強烈的生命經驗,封存著淚水與哭泣,憤怒和厭離。 那股強大的動力掙扎地要出來,於是,就有了症狀……這也是為何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派會這麼說:「症狀是一種表達。」
治療是一門傾聽的藝術,每位案主都在敘說自己的故事,治療師傾聽案主的故事,同時也引領案主傾聽自己的故事。 本書是阿德勒心理學家曾端真教授將阿德勒心理治療的教學與實務工作,加以沉澱與整理,留下自己的學習記錄,也是學習個體心理學的最佳基本教材。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人生四千個禮拜,不夠我們每次都做出漂亮的選擇。 關鍵四堂心理學,讓選擇變簡單 ★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本書證明了選擇越少,反而越好。」 ★授權20國以上、goodreads萬人好評,暢銷20年心理學經典 ★TED演講破除千萬人的迷思,台下遍布金融、零售、餐飲、廣告、娛樂業者
內容簡介: **
請寬恕那個會害怕、消極、沮喪的自己……
你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寫給癌症病友與陪伴者的心理照顧專書。
「如何面對癌症?」
當生命中最翻天覆地的暴浪襲來,別獨自哭泣……
商沛宇(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臨床心理師):
「身為心理師是協助人們,看見心中隱微的力量,覺察自己為何而戰。」
/
「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才會生這種病?」病人悲憤自問。
生病不是任何人的錯,
但此時,「加油」或建議不是解答,
那無助,需要我們專注地聽,
這正是最珍貴的療癒。
身為癌症關懷的臨床心理師,商沛宇細細傾聽著眾多家庭,從他們的故事深深地看見:病人不只是病人,家屬不只是家屬,在這場聞之色變的疾病之外,他們還是有壓力需宣洩、有心情想傾訴、有日子要繼續好好過──有著自己獨特生命故事的人。
然而,隨身體腫瘤相伴而生的「心理腫瘤」肆虐內心,讓想說的話卡住了,情感停滯,使彼此在這場艱辛的治療戰役中備感孤單。
.病人的情緒需要出口→身旁的我們,如何做個「稱職的垃圾桶」?
.疾病的巨變,讓人茫然到底為何而活→從可以做到的一小步開始,逐步建立穩定的掌控感,找回治療動機。
.「都是因為我不夠堅強」→面對自身這場病,如何強化心理復原力?
.「看他這麼痛苦,我卻幫不上忙」→身為陪伴者,如何透過自我關懷,增加照顧能量?
/
這是一本極少見,為癌症病友與陪伴者而寫的「心理」照顧專書。從相伴的珍貴生命經驗中,沛宇心理師整理出癌症心理協助的四大重點,提供實用方法及思考:
❙病家的人際聯繫.病人的心理復原力.家屬的自我關懷.最後的安寧照顧❙
病痛沒有人能代受,但,愛可以成為最堅定的守護力量。衷心期盼本書成為一座幫助溝通的心橋,牽繫起病友與陪伴者,以愛相依,不再孤單。
本書特色:
●如何增進面對疾病時的「心理復原力」?
現在的心理健康概念,強調的已不是「挫折忍受度」,而是「復原力」。也就是說在遇到壓力或困難時,需要的不只是一直忍耐、強迫自己樂觀和勇敢,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好好消化挫折、恐懼、失落等感受和心情,運用身邊的資源,找到適合自己特質的方式,從壓力或挫折中適應、復原,甚至在過程中有所成長或改變。
大腦是可以學習和鍛鍊的,可以透過這些方法增進面對疾病時的心理復原力:1.列出自己的「情緒急救錦囊」;2.練習自我覺察;3.訓練彈性思考;4.保有人際互動。
●「台大癌醫臨床心理師」商沛宇(本書作者):「由衷地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更多的病人、家屬與親友,在這段不容易的人生旅程中,有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這麼孤單。」
●「沛宇對一位覺得自己不夠堅強的病人說:『把心裡複雜的感受簡化為挫折忍受度太低,對你來說並不公平。』我讀到這裡,很感動、也很喜歡這份體諒。要是有一個心理師,如沛宇一樣能接得住我的種種,那該有多好。──摘自馮以量推薦序。
●「商沛宇臨床心理師是我的前同事,在安寧療護與心理腫瘤領域深耕多年,一直用最真誠、最貼近的陪伴,和個案發展出生病以外的豐厚故事。我在閱讀的時候忍不住想,要是當年剛進入癌症中心工作時能有這本書,該有多好。」──摘自蔡佳璇推薦序。
●「很多陪病者,常聽到『病人不喜歡聽到加油』的建議。但如果不能講加油,到底還能夠說什麼?做什麼呢?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沛宇以她的經歷所寫下的這本書,幫我們歸納出許多參考和建議,帶給我們許多靈感。──摘自謝采倪推薦序。
沒有人是孤島.各界同心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專文推薦──
.馮以量(新馬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
.謝采倪(「癌友有嘻哈」粉專負責人.「里里子假髮」共同創辦人)
●鄭重推薦──
.米奧(《我是照顧者》圖文作家)
.李溫(乳癌患者.臨床護理教師.「李溫的少奶奶養成日記」粉專負責人)
.林季宏(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醫療服務部主任.腫瘤內科部主治醫師)
.張明志(資深主治醫師及馬偕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
.張家齊(臨床心理師.管理學博士)
.陳亮妤(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
.陳炳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老年醫學科合聘主治醫師.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
.曾心怡(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蔡兆勳(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教授兼緩和醫療科主任)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作者簡介:
商沛宇(臨床心理師)
目前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並擔任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心理腫瘤與安寧療護發展委員會」執行祕書。曾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臨床心理師。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主修健康心理學,致力於探討生物、心理與社會因素如何對一個人的健康與疾病狀態造成影響,應用相關心理學知識(如:壓力因應及調適、重大疾病與慢性病的適應)協助促進身心健康、預防疾病,以增進整體生活福祉。
一畢業就誤打誤撞成為「安寧心理師」,懵懵懂懂地陪伴了一千多位末期病人與家屬,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
帶著生命終點前的這片風景,順著疾病軌跡向前,轉換身分為「癌症心理師」,從病人初診斷、檢查、手術與治療的過程,便加入心理照護服務,發展更全面、多元的人性關懷。
不喜歡有距離感的醫病關係,熱衷於當一位能與病家互相關懷且充滿人情味的臨床心理師。喜歡以自己身為「人」的一面貼近病人的生命,試著和病人一起發展出「生病」以外的豐厚故事,共同探索其生命的獨特之處,活出他們想要的樣子。
夢想是將非主流發展為主流,做自己認為對的、有意義的事,走出一條有自己風格的路。
*影片:【面對癌症,我該怎麼做?】(抗癌幸福提案.線上學院)
https://classevent.canceraway.org.tw/OnlineClass0522.html
*臉書粉絲專頁:【醫院裡的心裡事】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