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殺碑,民國武俠小說作家朱貞木代表作。主要寫明末川南七豪傑華陽伯楊展、雪衣娘陳瑤霜、女飛衛虞錦雯、僧俠七寶和尚晞容、丐俠鐵腳板陳登暤、賈俠餘飛、賽伯溫劉道貞連袂奮臂,縱橫川南,抗擊張獻忠,保全至眾。張獻忠因為屢挫於川南七豪傑,所以立碑而誓,七殺碑就是誓殺七雄的碑文。
《天龍八部》的故事背景,涉及範圍、層面極廣,是武俠小說中絕無僅有的。另外一個特色是:主角人物不止一個。蕭峰、段譽、虛竹、游坦之、慕容復等都是主角人物,跟他們發生感情糾葛的女子,如阿朱、王語嫣、木婉清、鍾靈、西夏公主、李秋水、天山童姥、阿紫、阿碧等,故事就圍繞著他們身上發展,到頭來千絲萬縷,但又緊密結...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有了新的突破,明教人物眾多,一個一個介紹出場,直到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才總其成。其間過程繁複,頭緒萬千,但是一點點寫來,一個個出場,有條不紊,組織結構之佳,在任何小說中,皆屬罕見,在寫成功了明教的同時,也寫成功了張無忌這位主角。《倚天》是金庸作品更趨向浪漫、趨向超凡不羈的轉捩之...
虎嘯龍吟,民國武俠小說作家朱貞木後期創作的代表作品。故事從“陸地神仙”遊一瓢徒弟黃九龍等帶領眾人設法尋找武林前輩王征南所留武術秘笈開始,講述了他們與武林敗類單天爵、醉菩提等人鬥智鬥勇的故事。展現了各路豪傑之間的愛恨糾葛、恩怨情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結尾部分嘗試將武俠與歷史結合起來,為武俠小說找到歷史的...
本書將胡適所提倡的理念、最精華的文章及言論,系統性的分類、集結,並緊扣台海和國際當前時局發展,羅列三大部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 做為選文指標,希冀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映照讀本,並在詭譎的政治對立及社會亂象裡,引領大眾進入一個新的思考領...
胡適提倡傳記文學,不遺餘力。不但鼓勵大家寫自傳,也親自示範,除了晚年的口述自傳,這本《四十自述》也是胡適身體力行、鼓勵自傳書寫的成果。不同於梁啟超傳記取材於「英雄人物,偉大事蹟」,胡適恰好相反,比較注重凡夫俗子成功的過程,因此提倡自傳寫作,對象不分販夫走卒或王公貴族。他視自傳為史學的重要材料,是要「...
蕭紅出生於黑龍江省的呼蘭縣城。1940年1月,為避戰亂,移住香港。在香港,懷念故土,於是以故鄉生活為原型,完成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兩年後病逝,年僅31。《呼蘭河傳》以女童的角度描述,有人物沒有主角,有情節沒有主軸,故事平淡,卻淡中有味,藝術成就不凡。
作者有感於中國經典,未經整理,閱讀困難,令一般讀者望而生畏,於是在1942年以深入淺出的筆法,要言不煩,引介中國古代文、史、哲經典。凡13篇,見解精闢,親切易懂,出版至今近七十年,影響深遠,是學子接觸經史子集的入門指南。
七殺碑,選自武俠小說經典文庫·朱貞木卷。朱貞木作品以《七殺碑》最為著名。該書寫作發表於1949年春,可能是他的封筆之作。全書寫得驚險離奇,環環緊扣,既有北派作品雄渾飛揚之神氣,又借鑒了南派作家將“武俠、愛情、探險”相結合的故事結構,堪稱一部融南北派風格於一體的武俠力作,同時它也為民國南北兩派武俠小說創作畫上了一個句號。《七殺碑》的最大貢獻就是將武俠與歷史結合起來,使得武俠小說歷史化。武俠小說在江湖世界裏增強了小說的傳奇色彩,但是故事有一種飄渺之感,而一旦以歷史事件為背景,不管武俠故事如何傳奇,它都有了“根”,給人以真實和厚重之感。由於武俠小說與歷史的“攀親結故”,武俠故事就有了無窮的歷史“根據”。
朱貞木,被後人稱為“新派武俠小說之祖”。其特點在於集大成而予後來者以眾多的啟迪。其一是吸收奇幻派的瑰麗神奇於現實的江湖世相之中。其二是吸收俠情派的纏綿婉約於江湖的壯烈淒豔之中。其三是吸收歷史派的沉雄厚重於小說的虛構幻想之中。其四是在武功領域開創了許多奇功,為後代所繼承。其五是“一床數好”和“眾女倒追男”的新派武俠模式。如此種種,均為港臺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古龍、司馬翎等群起仿效,曆久不衰。
朱貞木(1895—1955),本名朱楨元,字式顓。浙江紹興人,20年代至 40年代在天津電話局和日方電信公司工作。三十年代初,看到同事李壽民(即還珠樓主)撰寫《蜀山劍俠傳》,於是進入武林俠壇。早期作品有《飛天神龍》《煉魂穀》《豔魔島》系列,受還珠樓主影響比較深,後來自出新意,以《虎嘯龍吟》《七殺碑》《羅刹夫人》為代表,其他武俠作品有《鬱金香》《鐵漢》《庶人劍》《塔兒岡》《玉龍崗》《龍崗女俠》《邊塞風雲》《苗疆風雲》《五獅一鳳》《龍岡豹隱記》,還有歷史小說《闖王外傳》《翼王傳》等。與“社會反諷派”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悲劇俠情派”王度廬共稱“北派五大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