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注釋(上卷)
0 篇書評

創世記注釋(上卷)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55.3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287026
  • ISBN: 9786269662746
  • 字數: 291,059
紙本書定價:NT$ 600
電子書定價:NT$ 600
電子書售價:NT$ 4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創世記注釋(上卷),作者寫作技巧和研究內容全面,呈現出一部深度、具有充分解釋和觀察的著作。第一卷共有 37 篇文章,從四篇對創造非常有見地的文章開始,以長子福分的傳承作為本書結束。

中文書名雖有「注釋」二字,但本書不是針對創世記全卷書作逐章逐節考究和詳細解釋經文含義,而是作者站在合乎聖經真理的立場,以深刻的獨到見解,細膩的文筆剖析,生動闡釋了創世記的所有主要事件...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42

    上帝正在建造一個家。 以基督耶穌為房角石,安置你我與其他部分聯絡得合式。 這裡就是聖殿,都是神的百姓和家人。 作者認為福音派主要的盲點之一就是:忽略教會的核心地位;側重宣揚個人得救,卻不重視叫人進入得救的群體。承認自己是「基督徒」過於承認自己為「教會分子」。所傳的福音注重新生命,過於一個新社會。而...

  • 電子書: NT$ 231

    舊約學者華爾頓深入研究古近東文化,並詳細考察「創造」的希伯來文在古代文獻中的使用方式,結果發現:創造敘事的重點,並不是神如何使物質無中生有,而是神如何從混沌的世界中建立秩序。這樣的解讀,幫助我們以新的眼光認識神的安息、人的角色,我們的神學也會更有活力。

  • 電子書: NT$ 2170

    **本書於2022/6/15正式上架,已完成【早鳥獨享電子書】兌換者,可更新個人書櫃為最新版本。 154位學者 X 313篇專文 X 569個條目 《21世紀新約背景主題辭典》為你打通讀懂新約的任督二脈! 2022校園出版【年度預購案】 繼《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之後,醞釀十載,眾所矚目,磅礡登...

  • 電子書: NT$ 154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

  • 電子書: NT$ 218

    本書所指「特殊聚會」是結婚、喪禮、嬰兒奉獻禮/成人洗禮以及聖餐禮等特殊場合。作者吉布森關心傳道人與會眾的需要,因此針對這些場合寫就此書,盼能給予傳道人關於這些特別聚會的講道引導。書中除了介紹特殊聚會講道的歷史與神學並給予定義性的資訊外,也按部就班提供構思講章的建議與練習,讓講道者能夠按圖索驥,在師父...

  • 電子書: NT$ 285

    北美講道學在1970年代進入一個新紀元,學者稱它為「新講道學」(New Homiletics),弗雷德・奎德克(Fred B. Craddock, 1928-2015)被視為是帶動此一波新講道學運動的始祖。

  • 電子書: NT$ 140

    本書作者黃旭榮自高中信耶穌後,心中就不斷湧出問題泡泡, 成為學生輔導後,三十餘年持續面對不同世代的疑惑, 這本小書能夠陪伴你,勇敢面對腦海中浮現的天才問題, 持續尋找終於能讓自己心滿意足的給力答案。

  • 電子書: NT$ 300

    現代猶太人的信仰是什麼?他們如何解讀律法、救恩、末世以及猶太人和基督徒的關係?我們只有進入博大精深的猶太拉比典籍,才得以一窺其堂奧。

  • 電子書: NT$ 504

    這是一本兼具靈命、學術、事奉的創世記解經書籍。……在學術上深入了解創世記的豐富,同時也兼顧信徒靈命的培育;既適合牧者神學生的鑽研,也適合信徒靈命的造就。……融合國度真理、福音神學、科學印證、人物預表,並且整合創造神學及終末神學提出中肯的論述。……本書一定有助於讀者靈命、生活、事奉的提升!

  • 電子書: NT$ 203

    本書是由相信耶穌的猶太人,為所有猶太及非猶太之耶穌跟隨者所寫,關於妥拉(五經)的意義,及其對於現代信徒生活的應用。

  • 電子書: NT$ 0

    恩典相遇 為穆斯林禱告30+天指南 2024為穆斯林禱告,以愛心和尊重邀請穆斯林群體跟隨耶穌基督

  • 電子書: NT$ 615

    創世記第三章是否有關人類始祖犯罪並原罪的問題,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三天歷程中為何緘默?雅各雅博渡口的敘事是否隱藏著一個神學問題:雅各真的改變了嗎? 本書定位為神學詮釋,意在從文本中讀出神學含義,也志在使文本和讀者進行更多的思想對話。這詮釋是關己的,故能含攝一種信徒的讀經和人生經驗。

  • 電子書: NT$ 196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題分段,...

  • 詳細資訊

    創世記注釋(上卷),作者寫作技巧和研究內容全面,呈現出一部深度、具有充分解釋和觀察的著作。第一卷共有 37 篇文章,從四篇對創造非常有見地的文章開始,以長子福分的傳承作為本書結束。

    中文書名雖有「注釋」二字,但本書不是針對創世記全卷書作逐章逐節考究和詳細解釋經文含義,而是作者站在合乎聖經真理的立場,以深刻的獨到見解,細膩的文筆剖析,生動闡釋了創世記的所有主要事件,帶領讀書進入到創世記的場域裡,並以基督作為論述的最終核心,帶出有關恩典的教義。對於想要更深入地明白創世記的基督徒、牧長、聖經教師或學者,是值得閱讀的參考書。

    透過信心來看神的創造

    關於神的創造,作者捨棄從各方專家研究資料來論證天地的由來,而是開宗明義表明:神創造天地。神是創造主,是聖經宣告和啟示給人的事實,我們是透過信心來看神的創造。「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來11:3)
    神造人,使人具有神的形像和管理萬物的權利,人必須順服於他的創造者,也意識到自己肩負著責任。但好景不常,人類受到第一個試探,並且失敗了。蛇的試探藝術非常高明,本書作者有傳神的描繪,人一旦屈服於那位試探者,就只好任憑牠擺佈了,給予今日讀者深刻提醒。
    始祖犯罪,被逐出伊甸園,受到罪的懲罰,雖人類得以繼續存留在地上,但要受到罪的刑罰苦楚,女人加增懷胎的苦楚,男人終身勞苦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男人和他一切所有的,都要遭受死亡的厄運,因為「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神的道路是公義和真實的

    亞當有了後裔,人類家庭的淵源之河流不斷蔓延,世上不斷增長的人口。當世人的道德敗壞已經惡貫滿盈,神的忍耐期限已到盡頭。在挪亞時代,神使洪水在地上氾濫,使地上一切有氣息的生靈都要滅亡。只有挪亞一家在耶和華面前蒙恩。挪亞信心的證據是他「預備了方舟」,這表明他對「未見之事」的信心。神透過挪亞造方舟的過程,其實是在警告世人即將到來的審判,期盼他們悔改,但世人不當作一回事。
    當所多瑪罪惡深重,神要毀滅之時,亞伯拉罕為了住在所多瑪的羅得,不斷地懇求神放過這幾座城,以免義人與惡人一同被毀滅。神「必以威嚴秉公義」應允亞伯拉罕的禱告,結果,神徹底傾覆了羅得所居住的平原諸城,但是神記念亞伯拉罕,把羅得從傾覆中救出來。
    從洪水湮滅地上、從所多瑪被毀滅,我們看見耶和華的道路都是公義而真實的。那些信靠神的人必蒙拯救,但神卻「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彼後2:9)。
    信心的眼光看應許之地

    神呼召亞伯拉罕,使他領受一個非常寶貴的應許:一個大國;叫亞伯拉罕的名為大;神親自賜福他個人,並要使他成為別人的祝福;與神如此親密的交通,他所有的朋友都是神的朋友,他所有的敵人都是神的敵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擁有特別的權柄與地位,以至於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亞伯拉罕得福。
    然而,神的應許並未在他有生之年完全實現,亞伯拉罕以地上的客旅在世走完一生。本書作者引領我們認識亞伯拉罕如何看待神賜他的應許之地。例如:
    亞伯拉罕讓羅得優先擇地分家,羅得離開後,耶和華提供保證,要他起來走遍這片土地,所能看見的地方,都是神賜給他和他的後代。但神告訴亞伯拉罕,他的後裔必流落異鄉被奴役四百年,直等到「亞摩利人的罪孽滿盈」,才最終擁有這整塊的土地。特別的是,亞伯拉罕作為地上客旅,在神應許要賜給他和他的後裔作為產業的這塊領土上,亞伯拉罕生平從未曾擁有,但是亞伯拉罕竟然關心撒拉的埋骨之處,堅持要按實價買地,堅持必須拿到這一小片土地的所有權。在他活著的時候,他只把這地當作朝聖之旅中的陌生鄉野,但是在死後必然會再次復活的展望中,他對它索要所有權,並且他那歸於塵土的妻子的遺體,有權以歸家的姿態,安眠於此。亞伯拉罕是這樣看待他的「產業」,他將會在永恆中擁有這片地的產業。
    因此,亞伯拉罕是以信心的眼光領受應許之地,他抓住的是被神稱「義」,以及一份將來的「產業」。「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他得到神稱他為義,得與神為友。他等候的是一個更美的家鄉,他腳下所踏之地將來會成為他的「產業」,雖然今生沒有得到,卻從遠處望見了,就歡喜快樂在世間作寄居者和客旅,一生順服在他所信靠的神。

    神親自保守應許的成就

    信靠神的人也會陷入試探,在與神同行十年後,亞伯拉罕仍然沒有兒子,隨著時間流逝,這應許的後裔似乎變得越來越渺茫。撒拉自知不能生育,為了不使神的應許落空,想辦法要「幫助」神的應許成就,她自作主張找代理孕母;而多年膝下猶虛的亞伯拉罕,為了要「幫助」神的應許成就,竟聽從了妻子的建議。結果就帶來了一系列家庭紛爭,打破了這敬虔家庭原有的平安。
    當以撒的妻子利百加懷雙胞胎時, 神告知她將成為兩國之母,這兩國在「力量」上有很大不同,並且在長子名分的傳遞中,「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孩子漸長,利百加眼看丈夫偏愛大兒子以掃,為了要「幫助」神的應許成就,自作主張讓小兒子雅各以欺騙父親的手段得到長子的祝福。利百加和雅各母子可能終其一生都會為那一天的騙取行動,感到後悔。兄弟反目成仇,雅各被迫離家逃難,這個家庭分裂了。
    當現實和神的旨意有矛盾時,要如何面對應許傳承的可能危機呢?試圖將神的計畫和旨意的執行,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以為是在服事神,其實骨子裡是不信的表現。亞伯拉罕、撒拉、利百加、雅各曾犯了不信的罪,就連以撒和以掃對於神的應許也沒有真正信心,還妄圖改變神的旨意。每一個人都要為他們的行為付上沈痛代價。
    作者筆下生動揣摩事件中的各個人物,從他們各自的心靈視角出發,使之更有故事性,當中有感慨,有遺憾,有可憐之處,亦有神的看顧,在在觸動讀者的心,但神的旨意始終不可攔阻,祂親自保守應許的成就。
    本書不僅是創世記信息的闡釋,帶領讀者更多認識神的屬性和作為,有真理,有恩典,使神的兒女有合宜和正確的眼光看待神的旨意;並且,其中帶出的生活應用,今日基督徒仍將受益。

    /作者簡介/

    羅伯特 S. 坎德利什(Robert S. Candlish, 1806-1873),蘇格蘭牧師,出生於愛丁堡,早年在格拉斯哥度過,1823年在那裡畢業。在 1823 -1826 年期間,他在當時由Dr. Stevenson MacGill主持的神學院完成了指定課程。1829 年,開始他畢生傳道的工作。他參與了蘇格蘭國教會的理念之爭,抗議世俗政權對教會屬靈獨立性的干涉,不滿教會日趨世俗化,蘇格蘭國教會在1843年分裂,超過四百多名牧師脫離了蘇格蘭國教會,組成了蘇格蘭自由教會,他居中的影響力僅次於Thomas Chalmers(1780-1847)。曾擔任新學院(The New College)院長,培育蘇格蘭自由教會的神職人員;他同時是愛丁堡自由聖喬治教堂傳道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