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盲目更黑暗的是人性。
一部對人類處境深刻審視的偉大寓言。
史上唯一葡萄牙語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喬賽‧薩拉馬戈最受讀者歡迎傳世代表作,世紀新版
這個世界變得比我走時還要更糟…… 世界上的威脅像陽光一樣普遍,但是里卡多.雷伊斯躲在自己的影子中。 生存與存在不是同一件事。 你創造了你自己,你是你自己的創造,這與是凡人或是詩人無關。 一個不存在的虛構人物與創造他的鬼魂相遇的故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喬賽.薩拉馬戈生涯最重要代表作 首...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金融鉅子J.P.摩根最狂熱的藝術追求 貧窮女孩最魔幻的紐約上流社會大冒險 兩人的相遇, 竟造就一間媲美大英博物館的私人圖書館!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選書 ★《今...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全球獨家收錄書迷敲碗已久主角凱西爾精選中篇〈迷霧之子:祕史〉!】 奇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得主,全球千萬冊暢銷大師 邪惡奇幻天才作家布蘭登.山德森 口碑爆棚暢銷作《執法鎔金》又一續章, 重溫「迷霧之子」系列經典故事! 傳說中的聖物降臨之際,奏起的竟是陣陣不祥的樂音……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某個國家突然失明症肆虐,人民陸續失明,不知從何感染……
看不見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知道對方看不見……
比黑暗更黑暗,無法迴避的人性恐懼。
與《一九八四》《審判》《鼠疫》齊名的世界經典
名列《衛報》評選「史上百大最佳文學作品」
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張淑英專文導讀,作家童偉格專文推薦
「他以想像力、同情心和諷刺力支撐的寓言,不斷使我們領悟到一個難以捉摸的現實。」──諾貝爾文學獎授獎獻辭
一名在大馬路上等待紅綠燈的駕駛,突然發現自己看不見,動彈不得的他由路人送回家後,眼見駕駛的妻子也喪失視力,便心生竊意,偷走盲眼駕駛人的車子,隨後小偷路人也失明了。一起失明疾病火速蔓延開來,連眼科醫生也看不見了,整座城市陷入一陣混亂,於是政府下令將所有盲人送進一間精神病院,並派遣武裝士兵看守。「生命在被遺棄時是多麼地脆弱。」那座遭世人遺棄的醫院,駭人聽聞的事件接連爆發,病院內發生的一切都落入醫生太太眼中,她為了照顧失明的丈夫,謊稱自己也是盲人,其實她看得見,卻無法迴避目睹這一切。
失去眼裡的光亮,也就失去了對人的尊重。
盲,是墮落之淵。
出身貧寒、教育程度不高的薩拉馬戈,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的異數。他身受政治迫害,年過五十歲才重回文壇,卻以創作實踐獨力挑戰國家和教會的規訓,無論面對歷史、世俗或神聖權威,一貫抱持破除迷信的「否定」姿態,堅定左翼立場,站在人民群眾這邊,關注政治並保持社會意識,完成他正直的寫作。《盲目》藉由一場不知名瘟疫的始末,讓讀者看見人性未曾曝光且暗不見底的深淵,最令人恐懼的地方,在於那恐怕是自己未曾發現的自己。為了追求公平理性的社會,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認為權力隱藏在看不見的地方,於是虛構出一個又一個幻想寓言,去反抗一切理念和教條,以充滿想像力的故事,為人類現況擔憂,正如書中作家所言:「不要迷失自己,千萬別讓自己迷失。」
「不可能的事物、夢想與幻覺的可能性,就是我的小說的主題。」──喬賽‧薩拉馬戈
若你看得到,就仔細看,
能仔細看,就好好觀察。
也許在盲目的世界中才能彰顯事物的真相。
作者簡介
喬賽‧薩拉馬戈(Jose Saramago,1922-2010)
一九二二年生於葡萄牙,曾經操持多種不同行業維持生計,包括技工、技術設計人員與編輯,從一九八○年起,全力投入創作。他的作品包含了戲劇、詩作、短篇故事、非小說與虛構小說,他的小說已經被翻譯為四十餘種語言。
一九八八年出版的《修道院紀事》,讓他首度成為英語出版世界的焦點,《費城詢問報》讚美該部小說:「一部虛構而極富原創性的歷史小說,足以媲美馬奎斯顛峰時期作品」。以《詩人雷伊斯逝世的那一年》一書獲英國《獨立報》「國外小說創作獎」。一九九一年,出版《耶穌基督的福音》,因其大膽言論觸怒宗教世界而遭受葡萄牙官方干預,憤而自我放逐於西班牙,與妻子琵拉爾居住在蘭薩羅特島。一九九五年出版《盲目》,並於同年獲得葡萄牙文學最高獎項「卡蒙斯文學獎」;一九九八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當今全球最知名的葡萄牙作家。另有代表作《所有的名字》、《里斯本圍城史》、《大象的旅程》、《葡萄牙之旅》、《死神放長假》、《謊言的年代》等著作。
二○一○年六月十八日於西班牙蘭薩羅特島辭世,享年八十七歲。
譯者簡介
彭玲嫻
台大外文系畢業,英國諾丁罕大學英語研究,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肄業,曾任前新聞局《光華畫報雜誌》(今外交部《台灣光華雜誌》)英文編輯、《解讀時代》雜誌主筆,譯有《同名之人》、《凜冬將至》、《大地三部曲》、《黑鳥不哭》、《婚姻生活》、《投票記》等書。
名人推薦
●「《盲目》是一則寓言,諷喻現存的社會。薩拉馬戈藉著人性的『盲點』的譬喻點出人與人在求生存之際共生共榮的關係,從尊重與寬容來彰顯人性與道德,提醒世人省思視覺的『倫理責任』。」──張淑英(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專文導讀
●「醫生太太,毋寧是以獨自的文明,傷逝一般,帶我們預見了集體文明,能如何輕易地崩壞、再次成為殘酷廢墟,而後又建制起文明。」──童偉格(作家),專文推薦
●「再也沒有一本書對民主、對自由、對政治如此地直接介入。」──閻連科,作家
●「《盲目》是薩拉馬戈特別令人震驚和不安的作品。他那極具說服力的想像震撼人心,讓讀者深刻意識到,人類社會竟是如此脆弱、荒誕。這部作品必將永存。」──哈洛‧卜倫,《西方正典》作者、知名文學評論家
●「你很難想到比他更有想像力的小說家,他的書充滿幽默、人性和創造力。」──Margaret Jull Costa,知名英國西葡語譯者
國際好評
●「在最近幾年出版的任何文字的小說中,《盲目》是最具挑戰性、發人深思與令人亢奮的作品。」──《出版人週刊》
●「既非憤世嫉俗,也非沒有主見,而是……一種誠實地以智慧命名的品質。我們應該感謝它把如此寬廣的世界呈現給讀者。」──《紐約時報書評》
●「一部卓越的作品,一部敢直面我們這個世紀全部恐怖的作品。」──《華盛頓郵報》
●「文學大師的震撼之作。」──《波士頓環球報》
●「與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卡夫卡的《審判》以及卡繆的《鼠疫》並駕齊驅。」──《科克斯評論》
●「薩拉馬戈巧妙地展現了人性的脆弱,我們彼此息息相關,同時讓我們的盲目也成倍地放大。」──《書單雜誌》
●「《盲目》拓展了我對人性和小說可能性的看法。」──全國公共廣播電臺
●「薩拉馬戈成功地刻劃了人類的缺陷,創造出當今世界最卓越的一部作品。」──《泰晤士報》
●「薩拉馬戈不斷將當前迫切需求與未來的發展結合。這是他最具啟發性與最樂觀的一面。」──《獨立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