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荒誕的起源
魔幻寫實背後的真實獨白
村上春樹、石黑一雄、馬奎斯、波赫士、蘇珊桑塔格、漢娜鄂蘭......都為他筆下描繪的世界所傾倒
洋洋30餘萬字日記,內含大量作品草稿、靈感、塗鴉、著名格言
繁體中文缺席逾70年,台灣首度問世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金融鉅子J.P.摩根最狂熱的藝術追求 貧窮女孩最魔幻的紐約上流社會大冒險 兩人的相遇, 竟造就一間媲美大英博物館的私人圖書館!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選書 ★《今...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全球獨家收錄書迷敲碗已久主角凱西爾精選中篇〈迷霧之子:祕史〉!】 奇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得主,全球千萬冊暢銷大師 邪惡奇幻天才作家布蘭登.山德森 口碑爆棚暢銷作《執法鎔金》又一續章, 重溫「迷霧之子」系列經典故事! 傳說中的聖物降臨之際,奏起的竟是陣陣不祥的樂音……
他極力穿越那深沉的絕望、努力抓住一點微弱光源、緩緩向前邁進的堅定意志。 那或許是費滋傑羅身為作家的強韌本能。──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 X 費滋傑羅 兩大文學心靈一次收藏! 村上春樹持續譯介費滋傑羅作品超過40年 首次親自編選、翻譯、撰文介紹 8篇小說 + 5則隨筆 費滋傑羅人...
韓國潮流演員韓韶禧一句話清空庫存的私房愛書《惶然錄》 全球五十四個國家共同票選「歷史上最棒的一百本書」。 《惶然錄》是費爾南多•佩索亞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內容曾經長期散佚,且多為「仿日記」形式,在佩索亞逝後五十年,終於由眾多研究專家蒐集整理而成。本書是目前為止最完整的中文譯本,也將打開一扇...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現代荒誕的起源
魔幻寫實背後的真實獨白
村上春樹、石黑一雄、馬奎斯、波赫士、蘇珊桑塔格、漢娜鄂蘭......都為他筆下描繪的世界所傾倒
洋洋30餘萬字日記,內含大量作品草稿、靈感、塗鴉、著名格言
繁體中文缺席逾70年,台灣首度問世
「點亮的燈泡,安靜的寓所,外面的黑暗,
醒著的最後幾個瞬間,它們賦予我寫作的權利。
而我急於使用這份權利。這就是我……」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我的命運其實很簡單。為了要描述那夢一般的內心生活,讓其他的事都變得無足輕重,
而以一種可怕的方式枯萎,而且不斷地枯萎下去。別的事物永遠無法滿足我。」
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專文導讀
彤雅立、陳思宏、童偉格、駱以軍、鴻鴻──摯愛推薦
卡夫卡被稱為「現代文學的巨人」,影響20世紀文學之深遠無人能及。其作品描繪現代人在現實中孤獨、困惑、壓抑的處境,乃至有「卡夫卡式風格」(Kafkaesque)一詞的誕生。後世的存在主義、荒謬劇、魔幻寫實等流派,均深受其啟發。
卡夫卡自1910年開始寫日記,直到1923年為止,這也是他一生中最豐沛的創作時期,陸續寫下〈判決〉、〈變形記〉、與《城堡》等重要作品。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回到房間,卡夫卡拖著孱弱的身軀奮力寫作,然而最經常陪伴的,仍是他的日記。
卡夫卡將日記視為書寫的第一依託,相較於在小說創作上的自我批判與掙扎,卡夫卡在日記中更為自由,得以釋放他「腦中的驚人世界」。日記中處處可見卡夫卡的靈感片段、塗鴉、筆記、未完成的殘稿,展現他眼中的荒誕世界,與如夢般的內心活動。
依據卡夫卡的遺囑,這些日記原本應當被焚燬,所幸遺囑執行人、也是卡夫卡的摯友布羅德並未遵從,而是將它們整理出版。這些日記是關於卡夫卡世界的第一手資料,透過這些珍貴文本,我們得以一窺這顆20世紀最獨特的文學心靈,其創作中種種魔幻意象與奇異邏輯,其源頭是從何而來。
本書特色
1. 考量易讀性,選擇以布羅德編纂之德文版為底本,另參酌德國Fischer出版社依據原始手稿出版之「評註版」(kritische ausgabe)與相關研究,對中文讀者不熟悉的人物與背景加以注釋。
2. 每年篇首均附上該年的大事提要,可與日記內容相互參閱。
3. 針對日記中較長而完整的創作片段、夢境、重要人物等,以索引小標標出,並列於目錄,便於查找。
4. 書附年表、卡夫卡手稿與塗鴉。並選用不易泛黃之上質紙,永久典藏。
精選書摘
●「期望子女感激的父母(甚至也有要求子女感激的父母)就像放高利貸的人,只要能拿到利息,他們樂意冒著失去本金的風險。 」(父母)
●「遮蔽我的是我的職業、我想像出來的痛苦或 真實的痛苦、對文學的喜好……等等。但是我太常、也太強烈地感覺到這底下的我,使我無法滿足,哪怕只是勉強感到滿足。而我只需要連續十五分鐘感覺到這底下的我,這個有毒的世界就會流進我嘴裡,就像水流進溺水之人的嘴裡。」(自我)
●「兩個人在一起時,他比獨自一人更覺得孤單。如果他和某個人獨處,對方就會伸手抓他,而他就只能無助地任由對方擺佈。如果只有他一個人,雖然全人類都伸出手來抓他,但是那無數隻伸長的手臂彼此糾纏在一起,誰也抓不到他。 」(兩個人的孤單)
●「不幸在於恐懼,但是幸福卻不是勇敢,而是無畏。勇氣想要的東西也許超出我們的力量,所以幸福不在於勇氣,而在於無畏,平靜的無畏,去正視一切、承受一切。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任何事,但不要因為不去強迫自己而感到不快樂,也不要因為應該要強迫自己而感到不快樂。」(幸福是無畏)
●「愛情與悲傷的甜蜜。在小船上她對我微笑。那是最美好的事。一心只渴望死去,卻還苦苦撐著,這才是愛。」(愛)
作者簡介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現代主義文學鼻祖,存在主義作家先驅。
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父母皆為猶太人,下有三個妹妹。經商的父親專制暴躁,自小對卡夫卡嚴厲管教,令敏感的卡夫卡深感懼怕。這份恐懼後來深深影響了他的性格與創作。
1901年,卡夫卡入大學修習法律,1908年進入勞工保險局任職,直到1922年因病退休為止。受限於工作,卡夫卡幾乎只能利用深夜寫作,長期的精神疲憊與創作時間不足,成為他一輩子的困擾,也使他極少滿意自己的作品,甚至還未完成就被擱下,更不願意發表。在生前,卡夫卡僅出版了幾本短篇故事,雖然受到少數作家如里爾克的讚賞,但在文壇上並未引起反響。
婚姻則是終身困擾卡夫卡的另一個問題。對他來說,結婚是逃離家庭獨立的唯一手段,但他又害怕婚姻生活會破壞自己寫作所需要的孤獨狀態,他曾三度訂婚又取消婚約,一生都為此糾結不已。然而,與不同女子的戀愛經歷,也在各方面刺激了他的創作靈感,並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學書信。
1924年,卡夫卡因肺結核與世長辭,留下未完成的三部長篇小說、多篇短篇作品,以及大量的日記和筆記。他在遺囑中交代好友布羅德將這些遺稿全部焚燬,幸好布羅德並未遵從,反而將其一一整理出版。不到十年內,卡夫卡已經躋身20世紀文學最偉大的作家之列,被譽為「現代人精神困境最完美的闡釋者」,其魅力與影響力至今不衰。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從事文學翻譯多年,包括卡夫卡的三部長篇小說《審判》、《城堡》、《失蹤者》和中篇小說《變形記》,在商周出版的譯作尚有茨威格中篇小說選《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和當代作家徐四金的中篇小說《夏先生的故事》與《鴿子》。
名家讚語
●「他的作品不受時間限制,或許更是永恆的。卡夫卡是我們這個災難頻仍的奇怪世紀裡偉大的經典作家。」──波赫士
●「卡夫卡深深影響了我,他是我寫作的典範,教會我如何誠實地擺脫現實。」──石黑一雄
●「卡夫卡的作品是歐洲文明的核心,更具有一種普世價值,屬於全人類。」──村上春樹
●「沒有其他作家比得上卡夫卡,和他相比,喬伊斯顯得愚昧,紀德太過甜膩,湯瑪斯曼空洞浮誇,只有普魯斯特能勉強與之比肩。」──蘇珊.桑塔格
●「卡夫卡在文學中是獨一無二的,是真正的「啟示」,像光線一般投射在事件周邊,擁有揭露其內在結構的X光之力量。」──漢娜.鄂蘭
●「卡夫卡總是把自己推向理解的極限,而且也樂於把別人推往這個極限。」──班雅明
●「不論你是卡夫卡粉絲、創作者、文學愛好者,或是靈魂曾經受傷、覺得空虛厭世、感受到自己不受世界的理解,《卡夫卡日記》都能為你帶來慰藉,不再感到孤單。」──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本書導讀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