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拼搏的宣教人生,活出「焚而不燬」的生命以及「Akolutos」的見證。「焚而不燬」的異象源自於上帝對摩西的呼召,那是上帝同在的記號;Akolutos (ἀκωλύτως,自由不受捆綁)」的見證出於聖靈大能的臨在,那是實踐大使命的表徵。一個是舊約先知的傳統,一個是新約福音的傳承;一個是回應呼召的典範,一個是宣揚福音的典範。
- 揭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作家——魯益師的完整生涯,深入大師的內心世界 - 由當代知名神學家麥葛福執筆撰寫,繼研究基督教思想家《全民神學家巴刻》、《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後再創力作 - 榮獲2014年ECPA非小說類金書獎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本書提出「馬偕新觀」,主要是要從馬偕的宣教師身分來認識他,畢竟他是一位宣揚耶穌基督福音的宣教師徒,並無必要承擔過多宣教使命之外的諸多名號與重擔! 「為了在福音裡服事他們,即使賠上生命千次,我也甘心樂意!」馬偕一番話語,大大震撼了人心。
影響深遠的羅馬書講明因信稱義的福音,更同時談論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書從經文出發,解明福音的大能如何貫穿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榮休院長陳濟民博士,長年牧養港台與英美的華人,深知華人閱讀聖經可能會有的信仰盲點;本書展現陳博士一貫嚴謹的態度面對聖經經文,並回應諸多羅馬書的學術疑難,幫助讀...
被譽為「斯托得最好的作品」 福音派對十字架的意義最好、最具說服力的詮釋 --- 「斯托得發現, 是十字架在屬靈和智識上的豐富,支撐著門徒的生命, 尤其是在黑暗和艱困的時候。 斯托得幫助我們欣然接受 『十字架改變了一切事, 它讓我們與神建立一種新的崇拜關係, 使我們對自己有了新而平衡的認識, 對宣教產...
愛與苦難是無可避免的人生課題……要如何承受羈絆與心碎,讓生命完整無憾?這是困難的問題,或許需要的是一個大膽的答案。安.福斯坎,《紐約時報》百萬暢銷作家,以其網路書寫引發無數現代基督徒女性的心靈共鳴,在她自己對生命苦痛的艱難提問中,與聖餐中破碎血肉並傳遞出去的耶穌相遇。
家,可能是世上充滿最多矛盾的地方,就像一場暴風雨,可以帶來雨水滋養生命,卻也能同時讓人感到快要滅頂,無力自救。 家庭,可以使人感到愛與歸屬,也能使人嚐到羞辱與折磨;可以是一份祝福,也可能是終其一生想逃開的咒詛。不論你的家庭處境如何,都有可能經歷如暴風雨般無法掌控的強烈震盪,在其中顫抖飄搖。要想安然度...
在信仰的深層裡作反思,在大光照耀中與神相遇 理性的成長通常比感性迅速,缺乏人生體驗、青澀的神學旅人常有「知道了」等於「體驗了」的錯覺,以致往往一面倒地傾向用理性做神學。 感性成長來自人生的悲歡離合,歲月的淘洗焠煉,而後多少反映在神學家的晚期著作,亦即那些歷經生命考驗成熟的神學旅人。
提摩太凱勒牧師的牧會心法 「中心教會」異象三大支柱 ▌福音 耶穌基督的福音具有改變一切的大能,徹底重新模塑我們整個事奉,包括內容、格調與策略。 ▌城市 城市對全球文化影響日益增大,我們需要採取積極的路線投入文化,認識到城市位居福音事工的戰略樞紐,既欣賞也挑戰其中的文化。 ▌運動 我們不是只關注...
聖經66卷書,以愛為名,為你而寫! 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從世界的開始到世界的盡頭;透過聖經的66封情書,上帝希望你認識祂是誰,認識自己是誰;明白祂的心意、知道祂的計畫⋯⋯真真實實活在祂創作的故事裡。 在祂的故事裡,你是獨一無二的,在祂眼中,你是唯一的主角,你是「主」要的角色! 上帝愛你、喜歡你,...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旅程中, 認識了真真實實的上帝! 那我們的人生旅程呢? 每個人都想望一個家鄉:到了年紀,需要成「家」立業;工作忙碌後,想趕緊回到自己的家(儘管破舊不堪);在外拚搏的旅人,也終究要回到自己的溫暖寧靜的小窩…。無家可歸,不管是缺少了實體的家還是心靈上的依歸,都算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 ...
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天堂、審判、世界末日、升天、死後生命、地獄、新天新地,都是既熟悉,卻又相當陌生的語言。新約學者賴特,清楚知道這些詞彙給信徒帶來的痛苦,在本書當中,他帶領讀者重新檢視上述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原來,耶穌要門徒期待的,並不是死後上天堂,而是在新天新地的身體復活;「死後生命」並非新約作者所...
傅士德之暢銷經典著作「新譯版」 英文原書售出超過100萬本 本書探討靈命操練這一主題,書中分別討論默想、禱告、禁食、研習、簡樸、獨處、順服、服事、認罪、敬拜、指引、歡慶這十二個重命操練。作者學識淵博,旁徵博引,對不同操練皆有深入認識,且非常關注操練的具體踐行方法。
以弗所書是加爾文深愛的一卷書信,詩人柯勒律治形容這一卷書是「人類最具神聖特質之作品」,約瑟夫.羅賓遜稱此書為「保羅著作之冠」。倘若要用一句話將全書所宣告的好消息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來,莫過於「蒙恩惠,得平安」這六字真言了。斯托得牧師以此為起點,帶領讀者整裝出發,領略使徒保羅所講的,萬物要在基督裡合而為一...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大多數的聖經讀者,最熟悉的經卷莫過於新約的四福音書。四福音書不僅記錄了耶穌的生平事蹟,更闡明祂帶來了盼望和救恩。然而,你心中是否也常有個疑問:既然福音書已經講得差不多,我們還需要讀舊約嗎? 著有《基督教新約倫理學》的知名學者海斯,這次帶來《聖經倒著讀》,將要帶領我們看見新約與舊約之間的影響力!本書...
新舊約書卷接力述說 上帝和人互動的偉大故事 這就是神的故事, 講述祂那無可測度的愛和恩典、 饒恕與憐憫, 而神的故事 也因此成了我們的故事 神甚至讓祂創造的人類, 也參與在這故事的寫作中! 希望你也能問自己: 我在神這樣的故事中, 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讓我們設想上帝是一頭獅子。如此一來,向人作見證就好比向人說你遇見了一頭獅子;講道是邀請人與獅子相遇;神學則像是在反思你與獅子的相遇。」~葛丁桂 美國ECPA 2004年金書獎(神學∕教義類) 葛丁桂舊約神學系列(卷一) 英國聖公會首席學人牧者,四十年聖經研究成熟之作 半世紀淬鍊深厚牧養智慧,帶...
以往閱讀聖經時,很常把新約聖經中的「福音書」當作故事記述或是語錄彙整來看待,對新約聖經成書的認識,也是停留在由一群人編彙而成。直到十九、二十世紀,才有學者開始以歷史的角度去查考耶穌。
在快轉的漩渦中定時向生活喊停,規律地體會心裡的起伏和耶穌的同在,這是跟隨主的操練,也是主所愛的門徒特有的恩典。 鍛鍊情感的心靈重訓 檢視10種信仰病徵 X 開啟4種情感省思 X 培養3類安息節奏 情感,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應對世界的超能力! 別讓未經檢視的感受、回憶和情緒, 破壞了你感知生活、愛人如...
畢德生層層爬梳約翰在啟示錄裡奔放、奇異的意象,同時細膩詮釋約翰如何協助初代七地的教會洞察當下的現實,以抵抗羅馬帝國的主流意識型態。
耶穌的死和復活是幫助我們克服悲傷,並不是要我們逃避悲傷。他用十分深刻的靈修角度,分析我們各種悲傷的情緒以及負面的感受,教我們如何在信仰的支持中接納悲傷、克服悲傷,進一步將這種悲傷與哀悼轉化成「與過世親友的和解」以及「重新建立自己與上帝的整全關係」。古倫神父也用他在「悲傷輔導」」中的經驗,提供讀者各種...
各位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內心的悲傷和痛苦還太沉重時,可能這裡面的某些句子會讓你感到生氣或受傷。但我相信,在你的悲傷中,還是有一些階段是你能夠想辦法從本書找到一些話語,能讓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已經發生的事,可以幫助你明白發生在你身上的苦難,並以不同的方式去面對它,我們也會經驗到耶穌基督親自以人的樣式與我們...
教育不是職業訓練,以為可以藉此操縱世界;教育,是創造未來的生命! 值此社會劇烈變動,父母老師,甚至是教會牧者與輔導苦思教育翻新的時代,巴默爾深入基督教傳統所歸納、整理出的教育理念與智慧,將要成為照亮未來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
少有人能如魯益師一般,集清晰的哲學思辨力和豐富的文學想像力於一身,以最精煉的語言、最巧妙的類比,闡明最深奧棘手的議題。本書中魯益師以同樣高超的筆法,將那深埋人心,那說不清、道不明,卻和你我靈魂有極大關聯的渴望,真真切切替人道出,並以親身經歷向人表明,這種渴望如何將人帶向基督教的上帝。
這是一本用六十年歲月鑄成的愛之經典,魯益師在睿智又澄澈如同天真孩童的文字中,融鑄了他一生的愛之經歷,與畢生所累積的神學、哲學、文學的學思,讓每一位渴求愛、期盼更深體驗愛的讀者,都可從中獲益,踏上那條愛的真實道路。
每個服事者都是記憶的治療者。舉凡查經講道、小組聚會、關懷探訪,乃至於教會行政會議,無一不是為了使人想起聖經對耶穌的記憶,並將它與個人的記憶連結在一起,進而使人心意更新而變化。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祂說的故事,滿有恩典與真理; 聽故事的我們,可聽見了祂的榮光? 愛聽故事的大朋友小朋友, 讓我們一起聆聽康來昌牧師說耶穌所講的故事,從中品嚐天國的滋味。
我們為幫助窮人所做的努力,可能對彼此都造成傷害 ▌▌▌███ 貧窮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因為錯誤的假設可能導致造成傷害的策略。 本書以聖經為基礎,讓讀者明白何謂貧窮與如何扶貧, 學習如何在具有極大轉化能力的關係中,為這受傷的世界建造出有果效的事工。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 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第一本為聖經人物做心理分析的傑作✦ ✦台大精神科權威&神學院老師的深度人性剖析✦ 大衛王犯下色欲之罪,是因為患有躁鬱症? 被父親送去獻祭而不反抗的以撒,可能是媽寶? 無辜受苦的約伯,要如何對抗憂鬱症的情緒? 耶穌死後,彼得如何免於落入創傷後壓力症? 耶穌如何把脾氣火爆的約翰,調教得...
身為耶魯神學院的系統神學教授、「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大神學家沃弗,用本書收錄的65篇平易親民的小品文,向我們示範:其實,生活中大大小小每個場域,都是神學教室;生命中的每一次信仰省思,都是一堂最深刻的神學課。
本書《10個改變世界的人》,描述了十則改變世界的宣教故事,作者透過宣教士的生命以及聖經的解析,讓我們看見上帝將福音傳至萬國萬邦的心意,一頁一頁都充滿著感動人心的故事。
在這本小書裡,畢德生發出一份邀請,將帶著你我的靈魂散散步。畢德生帶著慧眼獨具的好奇心、神聖的想像力、專注又寬廣的視野來閱讀舊約經文,鼓勵著我們跟隨著上帝的節奏來靈修,進入每一天的生活。
本書是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門徒造就系列」第二部曲,作者透過登山寶訓,帶領讀者一一檢視天國生活的每一面,並藉由實際可行且豐富有趣的操練,走向日漸豐富的生活:透過好好地「玩耍」,我們操練更像小孩,能夠交託;藉由「守安息日」,放手讓神照顧我們,因而不再發怒;練習「禁戒媒體」,使神...
內容簡介
馬偕拼搏的宣教人生,活出「焚而不燬」的生命以及「Akolutos」的見證。「焚而不燬」的異象源自於上帝對摩西的呼召,那是上帝同在的記號;Akolutos (ἀκωλύτως,自由不受捆綁)」的見證出於聖靈大能的臨在,那是實踐大使命的表徵。一個是舊約先知的傳統,一個是新約福音的傳承;一個是回應呼召的典範,一個是宣揚福音的典範。
從「焚而不燬」到「Akolutos」,表明馬偕所宣揚新、舊約的上帝,正是一路引領他、與他同在的上帝,在宣揚福音的路上雖遇艱難卻不被攔阻,上帝的攝理奇妙可畏,上帝的旨意必然成就。
這本書出自謝博士的博士論文,其實就是一位宣教師寫另外一位宣教師!……筆者大力推薦這本馬偕素描,相信此書必定能使你眼界大開,引導你進入馬偕的深層內心世界,被其豐盛的生命體驗深深觸動,也同樣嚮往成為一生回應上帝呼召的人!
──林鴻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系統神學教授
作者具優秀的做學態度,優質論文研究成果作基礎,介紹馬偕這福音拓荒使者宣揚福音的神學素描。始於馬偕在台宣教的敘事脈絡,繼而探討跨文化宣教面對的重要議題,最後提出宣教與神學的反省作結,極具學術價值。
──溫以諾,美國西方神學院 跨文化研究博士課程及教育學博士課程主任
謝博士的研究走在時代的前沿,讓馬偕研究更新升級,並帶來一種超越了過去的閱讀觀點。……為增進相互理解和共同異象使命帶來巨大的貢獻。
──蔡約拿 Jonathan Seitz,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宣教神學教授
本書是由謝大立牧師的神學博士論文改寫而成,因此應該算是宣教學領域的作品。……他的新書可以說為馬偕學開啟了新敘事,也為福音的「自由不受捆綁」(Akolutos)作出深刻的詮釋,真是可喜可賀,在此誠心推薦!
──鄭仰恩,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教會歷史學教授
謝博士將馬偕看作是宣教歷史的一部分,不僅僅只是傳記,更是從宣教神學的視角將其視為神學。……然而,光是就如何使用材料,對馬偕牧師的研究者而言,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書。
──賴永祥長老,前台灣大學教授、前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副館長
(推薦序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謝大立
*學歷
台灣神學院 神學博士(Ph. D. )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 神學碩士(M. Th.)
台灣神學院 道學碩士(M. Div. )
宗教文學士(B. A. R.)
中台醫事技術專科學校放射技術科
*現職
加拿大長老教會 Westminster 中會 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牧師
*經歷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傳道師(鳳山西門教會)
國外宣教牧師(派駐新加坡長老大會華文中會擔任嘉恩堂主理牧師)
台灣神學院講師(派駐印尼蘇門答臘宣教研究)
台灣基督精兵協會祕書長
*編著
《揚聲高唱咱的歌:口述歷史與教會史研究初探》(2013)
《跨時代的見證人:高李麗珍女士口述實錄》(2010)
《莿帕中的百合花:林高雪貞女士口述實錄》(2008)
《謝緯和他的時代》、《謝緯日記》(2001)
《擁抱鄉土情─社區的好鄰居:教會》(1994)
*合編
《跨越邊界:來自蘇門達臘的呼聲》(2003)
《e眼識約拿》(2004)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