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祂的弟子尊稱祂為巴巴(Baba)。此《喜悅甘露集》乃是由巴巴日常面見其弟子時之系列開示彙集而成。
經典(Su'tram)是以最精簡的字句來表達崇高或精細的理念。其字面上意義為「線」,它意味著可用此線將無數珠玉之言貫串起來。阿南達(A'nanda)意指神性的喜悅-內在主體的喜悅,而非任何源自外在、感官的逸樂,它是來自最高意識境界直接的體驗。阿南達(A'nanda)是無上的喜悅,是永恆的喜悅,因此它...
人來到這世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從靈性修持,一個人應從事社會服務、學習、博覽群書並幫助他人,人所做的每一件事,目的就是為了鼓勵並加速靈性修持的過程。靈性修持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在世上不論你做了什麼,都應著眼於提升自己的靈性修持及幫助他人的靈性修持。人類來到世上是為了要靈性修持,是為了要更加接近至上的控制...
《本書》的文章,都是收錄自《進用論精要》中所有有關經濟學的論述,並加以重新編輯、翻譯。之所以選用《00—經濟解放之道》作為《本書》書名,是因為它最能傳達作者獨特的經濟視野。作者經濟體系的核心特色,在於使世人免於物質世俗的問題,而讓人能有更多的機會,得到心智及靈性上的解脫。
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他的弟子尊稱他為巴巴(BaBa)—於一九八六年五月三十一日及一九九O年三月二十四日分別發表了「冰河時期的來臨」及「兩極位置正在移轉」二篇演說,他說道....
現今靜坐已廣為西方世界所流傳,二○○三年四月號時代雜誌,以頭版兩個專題刊登許多好萊塢名流靜坐的照片,我們再也不需要為了找尋靜坐書籍走遍大、小書局,因為現在連機場書局都有。上網查詢「靜坐」,列載了有六百萬筆之多的資料,同時各界公眾名人也毫不隱諱自己練習靜坐,像老虎伍茲、高爾、蘋果電腦執行長史蒂芬佳柏斯...
本書共分二卷,卷一現今世界的問題,乃輯錄上師於一九五八年元月之開示,距今雖歷經半世紀之歲月,閲之仍令人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感。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仍一如往昔,有些甚有加劇之勢。人類要解決問題,必須知道問題之所在,及其癥結為何。本篇章提供指導之原則,及鞭辟入裡的箴言。 卷二人類的文明及其未來,乃編...
本書作者雪莉.普羅巴‧阮將‧沙卡(Shrii Prabhat Ranjan Sarkar)先生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他的弟子尊稱他為巴巴(Baba)或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意為喜悅的化身。
「行動一定產生摩擦力、阻力。即使是走路,地心引力也阻礙著你。所以朝向完美前進時,所有不完美的障礙都會現前。在人類努力將心靈擴展的同時,所有惡劣、粗鈍和狹隘的力量,都會成為道上的阻礙。但是在朝向上主前進的行動中,吾人不應有所畏懼,勇敢的前進吧!障礙終將消散,你必將向前邁進。
《人類社會Ⅰ》最早的孟加拉文版本完成於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初,但其中大部分是作者在一九五七年後半年以口述方式記錄下來的。 而直到1995年4月,當時抄記沙卡先生講述的抄記人,仍能清楚地回憶當時作者極度專注講授時的情境。他提到,作者當時在講述時,會因論及人類社會的不同要素,而不時展露出贊許、斥責、悲...
雪莉‧普羅巴‧阮將‧沙卡先生在他的「我們的鄰居—鳥類與動物」這本書中教導我們,正如我們尊重自己人類同胞,我們也應敬重地球上其他物種,並視牠們為我們地球上的鄰居。這本書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新人道主義」哲學,他認為這種含括一切的全然慈悲與完整的愛,方為靈性了悟之精髓,也是人類渴望的最高境界。作者在本書中顯...
P‧R‧Sarkar先生畢生對靈性、倫理學、文學、音樂、語言學、心理學、科學、社會經濟理論和哲學等每一方面都作出極其偉大的貢獻。 本書乃編選上師歷來對於身、心、靈各層面相關之開示輯錄而成。
人類雖然在一百萬年前就來到此世上,但如果我們仔細考慮「社會」這個字真正的意義,就會發現人類至今都尚未能夠形成一個真正的社會。要是印度人只建立印度人自己的社會,巴基斯坦人只建立巴基斯坦人的社會,英國人只建立英國人的社會,那麼將有三個分別獨立的社會存在,然而我們卻無法稱此為人類社會。因為人類被分割成不同...
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他的弟子尊稱他為巴巴(Baba)。本書乃是於作者廣如瀚海的靈性開示中,將有關三摩地的部分選錄編輯而成。
靈性修持第四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瓦西卡拉。當所有的習性從心靈我覺中完全導向於本源自性,也就是靈性修持者立足於他自身的天性(svabháva)與本來面目(svarúpa)中。正如『瓦西卡拉』(vashiikára)這個字所指(vash意為控制),所有的習性均已在完美的控制下。世俗的朋友和親戚就...
國際靈性社會組織阿南達瑪迦於一九五五年創立於東印度比哈省佳滿坡。一九五九年夏天,阿南達瑪迦創辦人—雪莉 普羅巴 阮將 沙卡 (Shrii Prabhat Ranjan Sarkar),在佳滿坡的經師講習會中以英語和印地語給予一系列精彩的演講。講習會結束後,與會者將筆記彙編成英文初稿,送請作者增補修訂...
阿南達經(Ananda Sutram)乃是於一九六一年由國際靈性組織阿南達瑪迦的創立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在虔誠弟子的陪伴下,接連無數個夜晚在佳滿坡老虎墳上以孟加拉語口述,並由虔誠弟子秉燭記錄、整理而成。
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衪的弟子尊稱衪為巴巴(Baba)。此《心燈錄.慈悲的智慧》乃輯錄自上師廣如瀚海的靈性開示而成。
現在「瑜伽」(Yoga)已風行全球,但大部分的人都誤解了瑜伽的真義,認為瑜伽只是身體的運動。我們應該對瑜伽的真義或瑜伽的精神有一番了解。事實上瑜伽不僅只是在身體上的鍛鍊,它涵蓋了身體、心理和靈性三個層面。人有肉身,所以有身體層面的困擾待解決。人有一個心智體,我們也必須想辦法解決心智層面的問題。最後,...
教育的英文拼音EDUCATION有其特殊的意義; E-擴展心靈(Enlargement of mind) D-DESMEP(Discipline-紀律,Etiquette-禮貌,Smartness-敏捷,Morality-道德,English-英文,Pronunciation-發音。 ...
本書作者雪莉‧普羅巴‧阮將‧沙卡(Shrii Prabhat Ranjan Sarkar)先生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他的弟子尊稱他為巴巴(Baba)或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意為喜悅的化身。...
雪莉 雪莉 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Ánandamúrti)先生是阿南達瑪迦(喜悅之路)運動的創辦人、提倡者及導師。祂從阿南達瑪迦一元論的哲學觀點,創建阿南達瑪迦三大經典(trishástra),分別是靈性經典(dharma shástra)、哲學經典(darshan shástra)、...
人類、大自然和醫藥 非僅人類,其他許多生物對於藥草也多少有些瞭解。自古以來,許多動物即以斷食或刻意禁食來做為最自然的藥方。你們知道像狗以及其他某些動物,當牠們感到身體有一點不舒服時就不吃東西。人也一樣,當你覺得身體微恙,也不會有食慾。然而現在有些醫生在病人沒有食慾時,不但建議甚至還勉強病人吃東...
巴巴在台灣十四天期間,除了正式的法性演講,在開示大廳外與阿闍黎和眾多弟子們相處接觸之際,有不少生動有趣及寶貴的對話和故事,希望藉由本紀念冊裡收集的個人體驗,讓當時未能躬逢其盛,親炙巴巴教誨的兄弟姐妹,透過這些片語隻字,亦能感受巴巴對我們的摯愛和期許。
國際靈性社會組織阿南達瑪迦於一九五五年創立於東印度比哈省佳滿坡。《靈性科學集成》(Subha's'ita Sam'graha)乃是輯錄阿南達瑪迦創辦人-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於歷年在大法會之開示編輯而成。
本書作者雪莉‧普羅巴‧阮將‧沙卡(Shrii Prabhat Ranjan Sarkar)先生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他的弟子尊稱他為巴巴(Baba)或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意為喜悅的化身。
《摩訶婆羅多》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故事史詩,本書作者是韋陀.毗耶娑(Veda Vyasa,又稱廣博仙人),大約距今三千五百年前,當時的印度人對於吠陀之學已不熟悉,韋陀.毗耶娑出現後,情形方才改觀。他將吠陀之學整理編纂,並重新公諸於世。自此以後,他便以精通吠陀的「韋陀.毗耶娑」而廣為人知。
在這個可見的、粗鈍的世界,所有我們可覺知的、可辨識的概念,都是經由五種感覺器官接收而來;並且透過五種基本的微波元素做為媒介,我們接收到這些反射。不過,在這個顯而易見的宇宙中,不是每件事都是可被知覺的。有許多事是如此的精細,以致於無法經由我們的感官所領會。只有以下五大原素可以被感覺器官所察覺:固體原素...
一九六九年某日,一群弟子聚集在一起,想要為他們的古魯—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也就是他們暱稱巴巴的人作傳[註一]。然而當他們坐下正準備開始寫時,才發現原來對巴巴的生平所知甚微,不知該如何下筆。於是決定前往請求巴巴親自書寫。起初巴巴以沒空為理由婉拒,但是禁不住弟子們再三懇請,最後方才默許答應了他們的要...
一九六九年某日,一群弟子聚集在一起,想要為他們的古魯—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也就是他們暱稱巴巴的人作傳[註一]。然而當他們坐下正準備開始寫時,才發現原來對巴巴的生平所知甚微,不知該如何下筆。於是決定前往請求巴巴親自書寫。起初巴巴以沒空為理由婉拒,但是禁不住弟子們再三懇請,最後方才默許答應了他們的要...
本書作者雪莉‧普羅巴‧阮將‧沙卡(Shrii Prabhat Ranjan Sarkar)先生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他的弟子尊稱他為巴巴(Baba)或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意為喜悅的化身。
國際靈性社會組織阿南達瑪迦於一九五五年創立於東印度比哈省佳滿坡。《靈性奧義釋要》(Tattva Kaomudii)乃是輯錄阿南達瑪迦創辦人—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對於阿南達瑪迦靈性哲學之問題及解答、各種不同三摩地之解析和阿南達瑪迦哲學、社會以及靈性上之論述等編輯而成。
在歌聲中 您於心中湧現 喚醒整個宇宙 在您樂音的碰觸中 讓我們陶醉在喜悅裡 所有的心都滿溢著 有您才有我們 在您的旋律裡 我們舞動在喜悅中 在永恆不朽的波流裡 我們只愛您 哦 造物主 偉大的藝術家 無上的作曲家 靈魂中的靈魂 您是一切固體的展現 在無限甜美波流的回響裡 ~曙光之歌第二二六六首~
人只有藉由這個肉身才有可能從事靈性的修持,為了靈性的修持而放棄家庭,製造不自然的狀況是沒有用的。我們可以由所置身之處控制自己來從事靈性的修持,從事靈性的修持唯一不可或缺之事就是對它有無比渴望之心。
不論行為是好或壞,在行為消滅之前,人是無法得到究竟解脫的。金鏈子對人的束縛會比鐵鏈子的束縛較為寛鬆,造成較小的痛苦嗎?同樣的,一個惡行的束縛和善行的束縛是一樣牢固的。
「瑜伽」(Yoga)這種古老的修行鍛鍊方法,包含了許多不同宗派的修行方式和傳承;其精髓要義在所有派別裡都是相同的,但在語彙和鍛鍊方法上卻有許多差異,這些差異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或反而過分突顯了彼此的不同。阿闍黎強達納是當代密宗瑜伽宗師 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的在家大弟子。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是阿南達...
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祂的弟子尊稱祂為巴巴(Baba)。此《喜悅甘露集》乃是由巴巴日常面見其弟子時之系列開示彙集而成。
「以喜瑪拉雅山為墨,以最大的海洋為墨水,以天堂巨樹的樹枝為筆,即使讓知識女神寫到天荒地老,也寫不盡祂所擁有的一切特質。」 雖然我無法以區區文字寫下巴巴的偉大,但我希望這一本小書能讓讀者一窺他的神性人格。
本書作者雪莉‧普羅巴‧阮將‧沙卡(Shrii Prabhat Ranjan Sarkar)先生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他的弟子尊稱他為巴巴(Baba)或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意為喜悅的化身。
多年前一些虔誠的弟子想為摯愛的巴巴作傳,以激勵靈修者並作為後代的珍貴紀念。他們試著寫出有關他的生活故事點滴,但卻做不到,因為個人渺小的心靈如何能表達詮釋他對眾生永恆無限的愛,而又如何能述說他在生活中所顯示的無數奇蹟以及他對弟子們無盡的愛?所以他們只好去請求巴巴:「巴巴,我們無法寫出您一生的完整故事,...
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祂的弟子尊稱祂為巴巴(Baba)。此《喜悅甘露集》乃是由巴巴日常面見其弟子時之系列開示彙集而成。 此靈性開示系列,處處洋溢著生命之光,一...
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祂的弟子尊稱祂為巴巴(Baba)。此《喜悅甘露集》乃是由巴巴日常面見其弟子時之系列開示彙集而成。
此靈性開示系列,處處洋溢著生命之光,一字一句皆是上師的恩典,展書研讀猶如啜飲甘露般的喜悅、甜美。經典有云:梵咒的種子就是上師的話語,解脫的唯一要素就是上師的恩典。是故本系列叢書乃是生命無明大海的明燈,亦是解脫道上的智慧覺海之舟。
作者嘗言:
事實上,「聖地」(tiirtha)即意指一種境地,也就是說從此處如果你再往內在走一步,你將登上喜悅之地;而如果你往粗鈍的外在走一步,你就會回到粗鈍的物質世界。這就是「聖地」的意義。人應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處在此環接點(tiirtha)上,如此,當你靜坐時,你便容易深入;一旦你開始從事世俗工作,也可立即上手。人應一直維持在這個位置、境界上,永遠在這個心靈聖地。每個人都有家庭要照顧,人怎麼可能永遠都去瓦拉那西(Varanasi)或阮昧希瓦拉姆(Rameshvaram)等地朝聖?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的聖地在內在,非外在。
「哦,那些惰性的人,那些受惰性思想引導的人,四處遊蕩─這裡是聖地,這裡有一個聖湖,人應浸泡在此湖中,這是某某神像,這是這個、是那個─做這些事都不過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氣力和金錢。外在的聖地非真正的聖地。真正的聖地在裡面,不在外面。」
作者亦曾如此說道:
「你們應該知道偉大的人或好人總是佔少數,不會有幾百萬或幾億人之多,但這少數人卻是人類社會的火炬傳遞手,是開拓的先鋒。所以拯救人類是你們的責任。那些無法肩負自己責任的人,他們的責任就該由你們擔當起來。靈性修持者的生命是一種使命,你整體生命、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種使命。這使命為何?就是拯救人類免於毀滅的危機。我希望你們成功,我不僅希望,更確信你們必會成功!」
如斯慈悲寬憫的法語,如斯睿智精鍊的箴言,乃叢書中採擷不盡的寶藏,亦是永恆激勵的泉源,它滋潤每一顆虔誠渴望的心,引領眾生走向生命至上喜悅的大道。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