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停看聽
0 篇書評

情緒停看聽

精神科醫生教你強大情緒力,化解壓力帶來的身心傷害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12/1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9505654
  • eISBN: 9786269560103
  • 字數: 82,290
紙本書定價:NT$ 299
電子書售價:NT$ 22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情緒的逆襲》全新封面版
 
3階段全面解析與情緒相關的心理及生理各種面向!
幫助人人可以輕鬆理解身心醫學與情緒保健的小百科
 
可以自救&可以救人!
一本可以讓你找回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的情緒解方!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63

    為何放假睡到自然醒、追劇、吃大餐,週一照樣覺得好累? 那是因為這些只是「消極休息」,若要讓疲憊身心全面回復,需要培養「積極休息」的習慣,讓能量帶你「遠颺(going FAR)」!

  • 電子書: NT$ 336

    你吃東西是真餓還是假餓? 利用科學法則跳脫假性飢餓的循環, 重新信任你的身體,修復你與食物的關係, 養成開心吃也無罪惡感的飲食習慣。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作者賈德森.布魯爾全新力作── ★TED演講1,90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4名★ ★經臨床實證,數千人都證實有效的...

  • 電子書: NT$ 280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 電子書: NT$ 338

    如果你總是過度用力,總有一天會筋疲力盡 26個踏實感的練習,帶領你邁向真正、持久的成功之路

  • 電子書: NT$ 315

    哇賽心理學 X 睡眠腦科學 獻給認真工作、努力生活的你—— 擺脫身心過勞、改善生活作息、清除腦內垃圾, 找回動靜平衡、精神飽滿的每一天。

  • 電子書: NT$ 315

    不論是職場、家庭,生活中總是充滿許多負面情緒,唯有正視並妥善修復,才能讓身心處於平衡的安適狀態。

  • 電子書: NT$ 413

    「相信直覺,超前部署,只有你才能救你自己!」 在不安定的年代,獻給每一個曾遭遇危險威脅、擔驚受怕的你。 「本書敲響了一個時代的焦慮」 三任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傳世之作 911事件後引發現象級討論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盤踞長達4個月 《歐普拉秀》為本書製作10周年指定訪談 18種語言全...

  • 出版日期:2023-03-31
    電子書: NT$ 300

    懂得放鬆,人生就會很輕鬆! 總是活得太用力?情緒壓力身體都知道! 好好愛自己的25個刻意練習,讓你更喜歡自己!

  • 電子書: NT$ 259

    在快轉的漩渦中定時向生活喊停,規律地體會心裡的起伏和耶穌的同在,這是跟隨主的操練,也是主所愛的門徒特有的恩典。 鍛鍊情感的心靈重訓 檢視10種信仰病徵 X 開啟4種情感省思 X 培養3類安息節奏 情感,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應對世界的超能力! 別讓未經檢視的感受、回憶和情緒, 破壞了你感知生活、愛人如...

  • 電子書: NT$ 294

    ☆亞馬遜每月選書+編輯推薦|Next Big Idea Club年度選書|授權25種語言版本 ☆《華盛頓郵報》《紐約客》《衛報》《哈佛商業評論》等好評報導 ☆心理學重量級作者《恆毅力》達克沃斯、《心態致勝》杜維克、《擁抱B選項》格蘭特、《安靜,就是力量》坎恩一致強推

  • 電子書: NT$ 273

    ★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CNN暢銷書 ★ TED演講83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二名 ★ 紐約大學知名大腦科學家溫蒂.鈴木博士,首度在台出書! 如何利用排山倒海的焦慮感, 為自己創造出更佳的感受、思考與表現? 紐約大學最權威的大腦科學家要告訴你, 焦慮不是...

  • 電子書: NT$ 294

    ★甫出版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TED演講1,70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4名 ★美國奧運運動員與教練、政經界領袖都在用的實證方法 ★經典暢銷書《EQ》作者丹尼爾.高曼強力推薦   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 卻會帶走今日的和平。   看見隱藏在壞習慣背後的焦慮, 從根源...

  • 詳細資訊

    以一個台商經理為例,他赴大陸工作,發現工作情況和之前談的不太一樣,一直不太順心。不過因為他工作老練,也一直應付得不錯。他心情不好時就運動或是睡覺,感覺上還過得去。不過有一次公司發生公安事故,他雖順利的解決,但是之後出現幻聽現象,並嚴重的失眠,甚至血壓高的情況惡化,直到就醫後才改善。
     
    而另外一位家庭主婦,持家多年,一切得心應手。但是在籌辦女兒婚禮時,因為擔心不完美,壓力持續了一段時間,最後產生嚴重的失眠現象,非靠藥物無法入眠。
     
    情緒出問題,往往不只是「心」病,通常會導致「身」病!為什麼?因為「情緒產生區」居於人類大腦的中間位置,有能力打壞我們的理智,也有能力搞壞我們的身體。我們可以假設人類的大腦分為三層,最上面的第一層是理智活動,專注、思考與壓抑自己的衝動(情緒)。第二層是「情緒產生區」,管理先天與後天的情緒經驗,讓人趨樂避苦,趨吉避凶。第三層是「生命本能區」管理並調節各種有機體存在的功能,如心跳跟血壓。第一層影響第二層,第二層影響第三層,但第一層不能直接影響第三層,反之亦然。
    所以當一個人感受到壓力,而使情緒生病時,時間一久,往往會由「心」病,連帶引起「身」病,道理不難了解,你心臟長期因為被老闆罵而亂跳,血壓也常常被情緒「調整」,你還指望有健康的身體?
     
    長期慢性壓力的情況下,身體長期透支各種緩衝系統,血壓較高,血糖與血脂也會比較高。首當其衝被影響的就是心血管系統,得一直負擔比較重的工作量。萬一再加上依靠大量抽菸與咖啡來提神,更是將心血管系統逼到極點。最近研究顯示,情緒憂鬱與焦慮的個案,也會有比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處於壓力的情況下,身體中的類固醇持續維持在高濃度的狀況下,除了提升血糖濃度來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外,也會壓低免疫系統的表現。長此以往,免疫系統的失調大概也是可以預期的,當然就更別提直接跟壓力相關的腸躁與膀胱過動症了。
     
    反過來說,如果你因為某些因素,而有某些疾病(如身體長期發炎),那麼也會對情緒有不良的影響,進而影響理智的判斷。
     
    如果你認為只有客觀的情況及生理現象會造成情緒問題,那你錯了。最常引發情緒疾病的「人際關係」,其源自於人類老祖宗的生活環境。原始人類沒有科技可以依靠,因此必須依靠人群。久而久之,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很容易引發我們的情緒,這使我們的理智不會忽略人際關係。沒有這項能力的人,太容易因被趕出人群,而無法生存。
     
    不過社會日漸複雜,一個人有多種角色,這些角色有時是衝突的。老祖宗用來增強生存機會的情緒反應,反而在現代社會相互激盪,最後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如前所述,情緒的病變起因有很多,可以是因為身體不健康引起,可以是因為嚴竣的客觀事實造成的壓力而引起。本書由生理及心理的角度,說明如何利用各種方法,讓情緒這位老朋友穩定的待在協助人們生存的中間位置。
     
    如許多情緒病患的起因是因為人類老祖宗為了生存留下的習慣:「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同時想完成所有的規則。」而如果想清楚,我們不是原始人,不必那麼在乎別人,其實就可以免除很多的身心疾病。另外,如情緒是透過影響人們的心跳及血壓來運作,那麼一個經常利用運動把「心跳快速提升」的人,不就可以對抗更大的壓力?
     
    最後,一般人認為心病要心藥醫,這當然有部分的正確性,但情緒是由腦中包含邊緣系統在內的複雜系統操控(如杏仁體、海馬迴等等),因此,可以影響上述組織運作的化學物質就可以改變情緒。有時心病真的有藥可以醫。
     
    本書特色
     
    你的情緒保健大全
     
    本書說明情緒運作的生物基礎及與之相處之道,讓這個演化來幫助人類生存的「工具」,不會反而害了你。
     
    情緒有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兩種。後者常會糾纏人類,造成人的身心疾病。不過它一無是處?想像兩個遠古的人類,遠遠的看到一隻獅子走來,一人感到害怕(負向情緒)而逃走或是警戒;一人則無所謂,可以想見前者存活的機會大,而後者多半成了獅子的晚餐。
    懂得害怕、憂慮的人,容易存活,這使負向情緒深埋在人類的基因之中,也使人類動不動就被憂鬱症、燥鬱症等各種疾病所苦。
     
    因為腦產生情緒的部門連繫主管理智和生命本能的單位,使情緒出問題時,不只影響個人的決策(心),也影響許多器官的正常運作(身)。
     
    本書作者為精神科醫師,以其執業經驗,說明常見引發情緒疾患之來源(家庭、職場、失眠、酒精)及解決之道。也說明如何提升自己的情緒力,以對抗外在壓力,而能維持身心的健康。
     
    大量的案例,讓你了解自己,幫助別人
     
    情緒可以產生的殺傷力比你想像中的大,不過剛開始時,又很難發現。作者引用大量的案例,說明不同身分的人,高階主管、上班族、學生乃至家庭主婦,如何在不知不覺中讓一時的心情不好、感到壓力,變為「憂鬱症」或是「焦慮症」。研讀這些案例,你可以對自己或是身邊的人是否正陷入情緒的陷阱,有更高的警覺。
     
    以心智的生物基礎出發,對情緒有全面的認識
     
    情緒是建構在生理結構之上。因此,要理解情緒問題,不應忽視它的生物基礎。
    以酒精為例,它有二個作用。一個是啟動大腦中多巴胺路徑相關的GABA神經元,減低對多巴胺釋放的抑制。另一個則是減低在這個路徑上,負責抑制多巴胺釋放的Glutamate相關神經元活動。這一樣也會達成增加多巴胺釋放的效果。多巴胺跟愉悅、興奮的情緒相關,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使用酒精後,人會感到開心的原因之一。 
     
    中長期使用酒精,往往會有失眠、憂鬱、焦慮、衝動控制下降、記憶問題,乃至失智症狀的出現。需特別注意的是,這些狀況大部分都無法完全復原。因為酒精的使用會消耗對神經細胞數一數二重要的維生素群。特別是對維生素的大量損耗,會造成神經細胞外面的髓磷脂(myelin)異常,最後甚至可能引發去髓鞘化,進而引發Wernicke-Korsakov腦疾,至此就無法回復。
     
    本書適度的說明心智行為的生物基礎,讓讀者更能了解自己的「身」「心」如何運作。 
     
    心病有時就是不能用心藥醫
     
    很多時候所謂的心理疾病是因為生理情況而起。如在青少年階段,因為腦的發育問題,百分之二十的青少年有青少年憂鬱症的問題,這和教養無關。絕大多數發生的青少年,隨著時間過去會自然轉好,但是有些會持續一生。要避免此問題,就是要服藥。同樣,有許多心理疾患是起因於生理出問題,此時更一定要用藥。
     
     

    作者簡介
     
    郭信麟
     
    從精神專科醫院、專科醫院、偏鄉綜合醫院、最後走到診所。從繁華的都市走到偏鄉,最後在不那麼都會卻逐步變成都會的桃園,開立專科診所來落腳的身心科醫師,追著日新月異的專業以幫助他人,看著歷久彌新的歷史以娛樂自己。
     
    現職:
    悅情身心科診所院長
     
    經歷: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精神部訓練醫師
    行政院衛生署澎湖醫院精神科主任
    康德中西醫聯合診所——身心科負責醫師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