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覺與夢

佛洛伊德與威廉煙森的《格拉底瓦》

Gradiva: Ein pompejanisches Phantasiestück; Der Wahn und die Träume in W. Jensens “Gradiva”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9/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15.2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180116
  • ISBN: 9786267012734
  • 字數: 89,175
紙本書定價:NT$ 340
電子書售價:NT$ 240
電子書特價:NT$ 20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佛洛伊德 開創「以心理分析解讀文學」的經典之作
潛意識和愛欲的掙扎;
夢境、幻覺和現實世界撲朔迷離的犬牙交錯;
文學和精神分析在意識閾限下的交會。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40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談 “不完美” 的第一本不朽經典§ §忠於原典全新翻譯,最為貼近大師的思想與智慧§ 人,因不完美而奮發向上。 而人生,會因不完美而更趨完美! 阿德勒首創「自卑情結」一詞 首度將「補償作用」運用於心理學 更開創了心理自助運動的先河──幫助人們與自卑感共存共榮,擁有有益的人生目標,...

  • 電子書: NT$ 350

    本書為佛洛伊德於1915-1917年間,在維也納大學冬季學期開設的精神分析課程之演講內容集結。書中不僅可以看到佛洛伊德本人對其先前理論所做的整理,也可發現許多後續發展的線索,如「強迫性重複」、自我的分析,以及「無意識」一詞的多重意義所導致的困難等,皆已有所討論。

  • 特價 電子書: NT$ 221

    ☆深入淺出,剖析自我與無意識的神祕領域 ☆榮格經典之作,亦是最佳入門原典 ☆德文版完整直譯,繁體中文界首次出版

  • 電子書: NT$ 483

    童年時期的一切經歷建構了我們,安全的依附關係讓我們能夠有勇氣探索新事物而不陷入失去照顧者的焦慮,這樣的聯結與安全感,是兒童發展心智與興趣的重要基礎。然而,忽略幼兒時期的心理安全時,多數人卻要在成年時期,付出更多代價重新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 出版日期:2018-01-02
    電子書: NT$ 210

    阿德勒最重要的著作,個體心理學的起點! 「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太少,對待他人的態度容易出問題,判斷力也經常出現偏差,一切只因為我們不夠瞭解人性,所以彼此成為敵人。」 科技改變了生活型態,帶來了便利與效率,卻因此使得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遠,不如以前緊密。人們缺乏交集,大城市裡充斥著冷漠與不信任,也更難...

  • 出版日期:2015-07-12
    電子書: NT$ 100

    有趣的心理故事:人類一切的內心戰爭都是心理學! 透過大量精彩有趣的心理學案例,來達到生活中的實用價值,為本書的目的,讓你在精彩有趣的心理學案例中輕鬆掌握心理學知識,認識自我、看清別人、領悟幸福、參透人生。 本書分為十二章:締造意象世界的神祕契因、……

  • 電子書: NT$ 210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

  • 電子書: NT$ 511

    無論何時,正與母親角色建立依附關係的幼兒,在無預期且不情願的情況下與母親分離後,都會表現出憂慮,尤其是被帶到陌生環境、交給陌生人照顧時,這種憂慮就變得特別強烈。最初,他會強烈抗議,嘗試他能採取的各種方式,希望能喚回母親。隨後,他似乎開始對「喚回母親」感到絕望,但是他仍然沉浸在思念母親的境況中,並且會...

  • 電子書: NT$ 511

    我們總是以為兒童的悲傷是短暫的,認為失去父母的悲痛是一時的,但事實上,孩子的哀傷是長期、難以消除的。他們用哀傷、哭泣、憤怒……來面對這樣的失落,卻被成人所忽略與否定,甚至誤以孩子「難以管教」。而最終,他們隱藏了自己的悲傷、深深的壓抑自己的失落反應,但是就算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已經恢復,我們依然可以在孩子...

  • 出版日期:2017-05-25
    特價 電子書: NT$ 212

    「越是理解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有更好的生活。」 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最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理解阿德勒學說的第一本書 1928年德文修訂版中文譯本

  • 特價 電子書: NT$ 187

    ▋榮格第一本探討宗教主題的專門著作 ▋英文原版繁中首次翻譯面世 宗教經驗是絕對存在的,它存在於無意識心靈中,凌駕且掌控人類主體。 只有見識短淺的人才會選擇視而不見。 ——卡爾・榮格

  • 特價 電子書: NT$ 212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 以「實際個案」探討兒童、青少年心理的經典之作 ★阿德勒得意門生、醫學博士W.貝蘭.華夫W. Beran Wolfe專文導讀 ★父母、老師、心理諮商師必讀! 深入剖析12個典型個案, 理解問題兒童的生命風格,培養孩子建全的人格。

  • 電子書: NT$ 455

    這是關於精神醫學的文化研究,也是一部精神醫學的近代史 精神醫師如何成為醫師,精神病人又是如何成為病人? 我們理解精神疾病的方式,將會決定我們如何面對精神疾病患者

  • 特價 電子書: NT$ 387

    全球最具傳奇的真人實境實驗,了解人性非看不可的經典之作 「重要著作……所有政治家和社會評論家……都應該一讀。」──英國《金融時報》

  • 詳細資訊

    佛洛伊德 開創「以心理分析解讀文學」的經典之作

    「分析煙森的小說《格拉底瓦》所得出的定律,與我們在個案病況發現的無異;一個必然的結論就是:要不是我們兩者─—作家與醫師─—對於無意識的理解犯了一樣的錯誤,要不就是,我們的理解同樣正確。」
    ──佛洛伊德

    潛意識和愛欲的掙扎;
    夢境、幻覺和現實世界撲朔迷離的犬牙交錯;
    文學和精神分析在意識閾限下的交會。

    本書收錄了佛洛伊德透過精神分析視野,重新發掘文學作品心理根源的代表作〈威廉.煙森《格拉底瓦》裡的幻覺與夢〉一文,並收錄該文探討的威廉‧煙森(Wilhelm Jensen)的原著小說《格拉底瓦》。

    /佛洛伊德〈威廉.煙森《格拉底瓦》裡的幻覺與夢〉
    ★最新經典譯本,並依據德文原著精心校訂

    寫於一九〇七年,是佛洛伊德以「精神分析」觀點詮釋威廉‧煙森小說《格拉底瓦》的重要文章。此文涉及了性壓抑、幻覺的起因、夢境的形成與詮釋、性慾的作用、心理治療方法等議題,不僅跨越心理學與文學的交界,也開創「精神分析美學」的新領域。

    /威廉.煙森《格拉底瓦:龐貝城的幻想曲》
    ★為中文世界首次出版,更是同名義大利電影、法國電影的原著小說

    寫於一九〇二年,小說靈感來自同名的羅馬浮雕。故事講述名叫諾貝‧哈諾的考古學家,某天在羅馬博物館看見浮雕「格拉底瓦」(Gradiva),從此深深著迷。某次,諾貝‧哈諾腦海中浮現了浮雕中的女孩走在龐貝城的街道上,於是踏上前往羅馬龐貝古城的旅途。

    旅途中他遇見了一個女孩,然而,眼前的女孩究竟是他朝思暮想的格拉底瓦?還是他年少時愛過的那個女孩柔伊?這次的相遇又對他的人生起了什麼樣的變化?

    作者簡介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奧地利籍猶太人,為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心理學家,後世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一八五六年生於捷克,後舉家遷居至奧地利,一八七三年於維也納大學就讀醫學系,一九三八年因遭納粹迫害而遷居英國,一九三九年過世於倫敦。
    佛洛伊德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尤其是關於夢、潛意識、人格發展、精神疾病、心理治療等觀點,對心理學、醫學、哲學、社會學、藝術、文學評論等領域均影響深遠。
    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自我與本我》、《性學三論》、《文明及其不滿》、《精神分析學引論》等。

    威廉‧煙森Wilhelm Jensen,1837~1911
    德國作家,一生作品豐富,共創作一百五十多部作品,其中小說《格拉底瓦》因佛洛伊德〈威廉.煙森《格拉底瓦》裡的幻覺與夢〉一文而為人所知,該文也是佛洛伊德以心理分析角度詮釋文學作品的代表作。

    譯者簡介

    陳蒼多
    一九四二年生,台灣人,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從一九五〇年代起,大量翻譯西洋文學著作,譯作數量極其可觀。翻譯首重忠於原文,譯筆質樸。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楊明敏│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聯合推薦
    呂旭亞│榮格分析師
    黃宗慧│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3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