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不只是古代的字體設計,也是漢字DNA的解密之鑰,
不只是書法家個性的展現,更是各個時代的美學風尚。
想要練一手好字,
想要學會欣賞中文字型之美,
想要靈活設計個性獨特的中文字體,
你都需要多懂一點書法~
★侯吉諒、侯信永、陳丹青、葉曄、鄭俊德、何景窗──盛讚推薦 親近書法正是時候! 以一枝筆,長養心性、修為與氣度; 欣賞萬千筆墨,滋養當下生活,打開新的世界。
你有多久沒寫字? 你還記得執筆寫字的感覺嗎? 為甚麼有些人的字整整齊齊,有些人的字歪歪斜斜? 為甚麼有些人寫字一筆一劃慢慢寫清楚,有些人奮筆疾書寫得潦草? 為甚麼每個人寫字的力度、大小、空間運用等等,都不盡一樣? 就算人人都用同一本字帖練寫字,但大家的字跡都不同,為甚麼? 原來,每個人的...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處長何炎泉博士品鑑書法力作 從初心者到書家,此生必藏傳世書法鑑賞名典 經由比對,王羲之傳世墨蹟《平安何如奉橘帖》上的簽名,各個都不盡相同? 蘇東坡的《寒食帖》,如何寫出貶官流放,真情流露的心境?
其實,你每天寫的字大多是行書! 這是一本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寫字書。 手寫美字,擁有日常美感 美好的手寫字可以帶來美好的生活 你知道嗎?美,其實就在你我的身邊。 行書,是每個人平常的手寫字; 寫出美麗的行書,就能營造生活中的美感。 來寫美行吧! 一起在生活裡實踐專屬於你...
在這裡,表演者 (Performer) 就是行者,行動中人,修行人,譬如教士、戰士或智者。葛羅托斯基的〈表演者〉這篇宣言,乃至整個「藝乘」,其宗旨可以古儒橫渠先生的四句真言來覆頌︰ 一、為天地立心︰這個心就是「覺性」,六祖慧能說的「自性」,《奧義書》上說的「旁觀的鳥」,亦即藏密或多瑪斯福音所傳的「動...
「波洛克是這個國家(美國)產生的最偉大的畫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 1909-1994) 1956年8月10日,在紐約長島的一場車禍中,早年一文不名現在卻已家喻戶曉的44歲的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失去了生命,與他同車的兩名年輕的女子...
本書從八個不同的角度來介紹西歐古典音樂,背後邏輯或許可視為分類歸納一線性推演的思考模式,從結構性的概念,來認識理解所謂的「古典音樂」。或許,以此方式閱讀這本書會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鋼琴的心、鋼琴的魂」──鋼琴詩人蕭邦 蕭邦,浪漫又憂鬱的鋼琴詩人,一生為鋼琴而活,是古典鋼琴曲的代言人。混血兒的背景,造就他多樣華美溫柔的曲風,如同白色天鵝絨灑落著紫色鬱金香花瓣。他的鋼琴曲在一百五十年後聽來,和聲仍充滿了活力與新奇感,藉由高超彈奏技巧,表達出言語難以訴說的內心澎湃。而他與...
記載于右任先生童年、求學及初入社會時期的過往,於字裡行間可見其對學問的渴求與尊重、對自我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對國家社稷的擔憂和熱情,閱讀可見于右任先生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令人神往。
堅持,讓平凡變得非凡。 這是小黑大叔的寫字、人生奇幻旅程。 史上最強垃圾話很多、很會寫字的中年大叔首度大公開: ♦感動、勵志的人生經歷與故事, ♦暖心、有趣的金句佳言與絕讚美字 ♦實用的練習寫字方法 + 看懂一個字的五種方法 ♦如何使用高度趣味、高度互動、輕鬆快樂的技巧經營粉絲頁 ...
你可能聽過新篆體、隸書體、行楷體、魏碑體,但你知道這些電腦裡的字體都是從古代書法字來的嗎?
篆、隸、草、行、楷各有其基本個性與基本長相,歷代書法家不同的書寫風格,又賦予字體獨特的形象氣韻,讓中國書法字有了豐富多樣的面貌。所謂「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每個時代的審美觀都可以在書法中體現。
識演變,讀趣事,賞美學:書法,原來這麼有趣!
多懂一點書法字的身世:
漢代隸書有哪八大名碑、哪八種風格?
為何楷書的發展到了唐代才達鼎盛?篆、隸為何到清代才又流行?
北宋書法名家輩出,徽宗甚至自創瘦金體,為何到了南宋卻無大家?
多懂一點書法家的趣事:
三國鍾繇為收藏蔡邕寫的《筆法》竟掘人墳墓?
唐太宗酷愛王羲之書法,甚至要臣子去騙來〈蘭亭序〉殉葬!
草書大家張旭酒酣耳熱後,曾脫帽以頭髮入墨揮灑成書……
多懂一點內行的書法之美:
甲骨文瘦硬奇崛的古樸之味,金文莊重威嚴的雄渾之氣,是先秦巫覡文化、尚武精神和哲理思維的產物,而小篆的整飭對稱,一絲不苟,則是秦王朝大一統精神的表現。
隸書的橫畫,蠶頭燕尾,使字體向左右擴展,增加了飛動之勢,書家們從此可以在書法中張揚自己的個性。
王羲之的行書,透出的是一種氣韻生動、溫文爾雅的名士風度。〈蘭亭序〉用筆已達爐火純青,中鋒行筆,含而不露、綿裡裹針、柔中有剛、線條輕盈靈動。
專文推薦
張輝誠(中山女高老師)
一致推薦
宋怡慧(翻轉教育創意教師)、周家嵐(大安高工國文老師)、陳世憲(意象書法家)、陳惠玲(靜修女中老師)、謝文靜(花蓮女中老師)、謝玉娟(北港高中國文科兼圖書館主任)
(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黎孟德
1946年3月生,現為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四川省高校書法研究會專家組成員、四川省教育廳書法考級評審組專家。從事文學及藝術研究、教學和創作多年,是國內知名國學專家、文學藝術史專家、著名學者、書法家。
黎孟德先生精研國學多年,成績斐然,著有《論語感悟》、《孟子感悟》、《中國藝術史》、《唐宋音樂文學史》、《中國音樂簡史》、《讀懂書法》、《書法教師指南》、《中國藝術名作快讀》、《外國藝術名作快讀》、《唐詩小百科》、《宋詞小百科》、《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等專著三十餘部。
在詩詞歌賦及劇本創作和科研之外,黎孟德先生十分重視青少年的素質教育,長期擔任中國文學史、古代文學、美學、藝術理論及藝術史等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學工作,尤其在傳統文化的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