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道者說話,
經不起火煉的謊言,終要一一拆毀。
這是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對談。對談的一方,據說是以色列數千年的歷史以來,最聰明而睿智的王──所羅門;對談的另一方,則是丁道爾與聖經註釋系列中最受歡迎的一位作者──柯德納。
所羅門的才華無庸置疑,更因身為君王的緣故,有機會看遍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潮起潮落,對於生命,比常人多了許多感受和體悟。這樣一個人,當他質問起生命的意義、工作的目的,便格外具有威力。無怪乎他的那兩句「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以及「哀痛有時,跳舞有時」,總能讓古往今來無數的人都產生共鳴。
柯德納對神話語的認真、執著,少有人及。他的註釋書,向來以用筆洗練卻字字到肉的特色聞名。這樣一位帶著思想家氣質的註釋者,在面對傳道者時而冷冽、時而澎湃的言詞,正好可以成為我們最佳的領航員,一方面幫助讀者把傳道書豐富的隱喻、措辭尖銳的諍言,轉化成現代人更能了解的處境,另一方面,也抽絲剝繭,從傳道者層層疊疊的語言布陣中,掌握到傳道者心中所深信不疑的真理。
**現在,就讓我們專心諦聽,三段令人屏息的對談,保證讓聽過的人永難忘懷。
**
耶穌是天國的創始者,也是天國的化身;祂本身就是天國。 馬太福音可能是新約中最重要的一份文獻,因為在其中,我們可以找到有關基督教的創始者,彌賽亞耶穌,祂的生出、生平、教導、死及復活,最有系統的記錄。 邁可‧格林表達了這本寫給猶太人的福音書,如何描述耶穌基督的生平及事工所彰顯的大能;祂所帶來...
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天堂、審判、世界末日、升天、死後生命、地獄、新天新地,都是既熟悉,卻又相當陌生的語言。新約學者賴特,清楚知道這些詞彙給信徒帶來的痛苦,在本書當中,他帶領讀者重新檢視上述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原來,耶穌要門徒期待的,並不是死後上天堂,而是在新天新地的身體復活;「死後生命」並非新約作者所...
跨越半世紀的經典鉅作,赫舍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認識先知,也遇見悲憫的上帝! ★本書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當代福音派神學中最常被引用的舊約經典
「讓我們設想上帝是一頭獅子。如此一來,向人作見證就好比向人說你遇見了一頭獅子;講道是邀請人與獅子相遇;神學則像是在反思你與獅子的相遇。」~葛丁桂 美國ECPA 2004年金書獎(神學∕教義類) 葛丁桂舊約神學系列(卷一) 英國聖公會首席學人牧者,四十年聖經研究成熟之作 半世紀淬鍊深厚牧養智慧,帶...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題分段,...
楊腓力系列作品7 如果好消息是真的,為什麼沒有人喜歡聽呢? 不是每個人都品嘗過那奇異恩典, 不是每個人都相信有此奇異恩典。 在多元分歧的時代,恩典似乎正在逐漸消逝。 為什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好讓福音可以再次打動世界。 楊腓力繼《恩典多奇異》二十年後,再次展現福音恩典之作。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身為耶魯神學院的系統神學教授、「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大神學家沃弗,用本書收錄的65篇平易親民的小品文,向我們示範:其實,生活中大大小小每個場域,都是神學教室;生命中的每一次信仰省思,都是一堂最深刻的神學課。
影響深遠的羅馬書講明因信稱義的福音,更同時談論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書從經文出發,解明福音的大能如何貫穿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榮休院長陳濟民博士,長年牧養港台與英美的華人,深知華人閱讀聖經可能會有的信仰盲點;本書展現陳博士一貫嚴謹的態度面對聖經經文,並回應諸多羅馬書的學術疑難,幫助讀...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一本簡單易明、文意清晰,以現代用語寫成的 新中文聖經譯本,帶您進入基督的福音真理。 本書特色:《簡明聖經》依照語言學的原理翻譯,並把其中所敘述的事情、所描寫的情節、所教導的真理、以及所使用的語氣和節奏,參照中國人的文化背景、思維方式,以及語言習慣,用簡單、容易明白的中文表達出來。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揭祕你所不知道的耶穌、猶太人和基督宗教, 是基督徒與研究者一生必讀的死海古卷。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 作者介紹▕
柯德納(Derek Kidner)
熟悉丁道爾與聖經信息註釋書系列的讀者,對於柯德納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這位堪稱傳奇的作家,總共受邀寫下八本丁道爾與聖經信息註釋,而且每本都深受歡迎。丁道爾的《創世記》是許多神學院老師的上課課本,聖經信息的《耶利米書》開場如史詩般筆觸描述耶利米的一生,更是註釋書中少見。
不過,我們若是想要在網路上找到更多關於這位作者的資料,恐怕會失望。除了知道他曾任劍橋丁道爾學院院長,幾乎每本註釋書都深受聖經學者卡森(D. A. Carson)欣賞外,再也找不到更多關於他的資料。如果不是二○○八年柯德納過世,許許多多人在網路上追念他畢生在聖經研究上的功勞,只怕我們找到的資料會更少。
然而,這就是柯德納,不譁眾取寵、也不求出名,行事低調,卻有扎實的學問。對他來說,如何帶領人們認識上帝話語那豐富而深邃的意涵,才是他最為看重的事情──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效法和學習。
柯德納著作:
丁道爾聖經註釋系列──
《創世記》、《以斯拉記、尼希米記》、《詩篇(上)》、《詩篇(下)》、《箴言》
聖經信息系列──
《傳道書》、《耶利米書》、《何西阿書》(中譯本尚未出版)
「傳道者的呼召,就像耶利米一樣,我們或可這麼總結:『拔出,拆毀,毀壞,傾覆』;此後,也惟有此後才能重新『建立,栽植』。傳道者一路走下來,旁徵博引,鞭辟入裡,直言相告:人類絕對無法自滿自足,自以為是……從第一章到第九章,他行行復行行,總算完成了粉碎擊毀的工作,這時地基已經剷平,可以在上重新建造、栽植……曙光和盼望,便是傳道書最後三章的主題。」
──柯德納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