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大腦的15個習慣
0 篇書評

活化大腦的15個習慣

脳が若返る15の習慣

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3288053
  • 字數: 26,136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25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你最近是否開始有這樣的體驗:
老是忘東忘西?無法馬上想起別人的名字?
連昨天晚上吃過什麼,都想不起來?
哪怕你活到100歲,倘若沒有健康的頭腦,仍是枉然。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52

    時間流逝,記憶,終究會成為熟悉的陌生人嗎? 最會說故事的哈佛神經科學家莉莎・潔諾娃 寫下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撫慰失憶的痛苦與恐懼 這次她用淺白的語言解釋大腦的運作,每個人都能擁有好好記憶一直到老的方法

  • 電子書: NT$ 345

    缺乏睡眠成為全球流行病的今天, 我們需要超強睡眠顧問沃克傳授的睡眠全書。 這本書總結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科學突破, 告訴我們睡眠複雜又迷人的真相。

  • 電子書: NT$ 231

    全球熱門暢銷書《大腦喜歡這樣學》基礎強化版! 學習靠的不是天賦,而是一種本能,還有技巧的掌握。 只要搞懂大腦運作的模式,學什麼都無往不利,得心應手! 全球最大線上平台Coursera最受歡迎的課程「Learning How to Learn」,創下超過兩百四十萬人選修紀錄,修這門課的人...

  • 電子書: NT$ 300

    大腦喜歡零碎、不安定、潛意識的學習, 這本療癒系《最強大腦學習法》就是告訴你, 如何利用大腦的怪癖,把分心、遺忘、吵雜環境等大魔王, 變成提高學習效率的小天使。

  • 電子書: NT$ 245

    金頂電池為何要求所有主管都要去露營? 臉書工程師如何讓網速不穩定的地區也能輕易上網看臉書? 動畫團隊皮克斯還要求員工去浮潛、飛到巴黎品嘗米其林餐廳……。   因為這些企業越來越相信: 身體記憶,比大腦或市場調查更可靠。 用身體學習,比大腦學習更輕鬆有效。  

  • 電子書: NT$ 300

    近十年來全球最前沿神經科學研究 全球暢銷書、微軟指定閱讀《心態致勝》的科學實證基礎 給你成長型學習思維的 6 把金鑰 ★結合「腦科學」與「教育學習」的第一本書 ★培養「成長型學習思維」,每個孩子都能學好數學(和其他科目)

  • 電子書: NT$ 379

    為何「爸媽是最初的老師」? 你身旁的榜樣人物又如何形塑你? 大腦的鏡像系統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 詳細資訊

    假如你認為「年紀大了,沒辦法」的話,就必須注意囉!你的大腦說不定已經開始老化。持續放任不管的話,腦子會越來越退化。
    有些人在40多歲,已經提早出現大腦老化的徵兆!
     
    難道沒有辦法預防大腦老化?其實是有方法的!
    有一種劃時代的方法,不需要吃藥或任何醫療器具,就可以抑制大腦老化,活化大腦,使大腦保持年輕活力。

    隨著年紀增長,大腦逐漸老化,然而現代人頻繁使用智慧手機、飲食習慣不良、生活作息紊亂,以及運動量不足,導致大腦提前在四十歲開始老化。當科技不斷延長人類的壽命,大腦如何常保健康以支持百歲人生,成為重要議題。

    透過十五個生活習慣的養成,就可以預防大腦退化,常保年輕。這十五個方法是作者根據長年的腦神經專業觀察,認為有效的,不需要全部執行,甚至僅是實踐其一,都可以得到好處。
     
    十五個活化大腦的好習慣:
    1.使用非慣用手滑手機
    使用非慣用手(雙手一起用無效果),能夠刺激大腦平常很少使用的部位,達到活化的作用。

    2.配合運動的節拍呼喝
    運動的時候,搭配喊著「1、2」「1、2」(在心中默喊也可以),對於活化大腦有功效。

    3.用拇指、食指以外的手指拿東西
    身體部位與大腦區塊有所對應,刺激拇指和食指以外的其他指尖,可以活化大腦較少使用的區塊。

    4.學習樂器
    學樂器可以刺激指尖,隨著固定節奏運動,增強大腦的神經網絡。

    5.手寫筆記
    手寫的動作可以刺激指尖和大腦相關區域,更可以強化記憶,對於習慣使用電腦的現代人尤為重要。

    6.利用詩句鍛鍊「聯想記憶」
    練習寫詩,可以運用聯想記憶,刺激大腦「銘記→維持→回憶」的記憶程序。

    7.假日木匠改變大腦
    養成「自己動手做」(DIY)的習慣,進行修繕、改造、製造等工作,可以同時鍛鍊程序記憶和工作記憶,活化大腦。

    8.盡量避免義務感
    帶著義務感做事情,容易產生壓力,引發焦躁、睡眠障礙等不良影響。多曬太陽可促進血清素分泌,保持正面思考和愉快心情,對大腦很有幫助。

    9.做有氧運動比伸展操有效
    運動可刺激大腦血液循環、抑制認知功能下降、增加海馬迴體積,是預防失智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唯一藥物以外對失智症狀緩解有用的方法。其中以有氧運動效果最佳。

    10.實行「避免失智飲食法」
    阿茲海默症可以說是大腦的糖尿病,因此控制血糖,攝取充足的魚、蔬菜、水果、大豆,以及海藻、堅果,對於預防失智、維持認知功能,非常重要。

    11.提升工作效率
    透過選擇和集中做事,提升工作效率,可節省大腦的能量消耗。

    12.使用手機和螢幕要有時間限制
    影像對大腦與自律神經影響甚鉅,日本甚至發生觀看影響處理不佳的《神奇寶貝》動畫,致使觀眾集體引發癲癇的真實事件。大腦受影響刺激的副作用不可不甚,無論光線是否明亮、觀看距離是否足夠,都必須限制觀看時間。

    13.每天早上固定時間起床
    人體生理時鐘配合二十四小時運行,每天養成固定時間在晨光中甦醒,配合晝夜節律規律地生活,可維持大腦健康。

    14.鍛鍊空間認知
    失智症的一個表現就是失去空間感,容易迷路。鍛鍊空間認知可活化腦內導覽系統,預防失智。進行3D遊戲或模擬駕駛、飛行等遊戲,可鍛鍊空間認知。

    15.練習正念活化大腦
    處於安靜狀態的大腦也在持續工作,因此練習正念,可以活化處於基礎狀態的大腦網絡。

    作者簡介

    飛松省三

    日本九州大學醫學研究所腦研臨床神經生理學教授。
    1973年鹿兒島拉・撒魯高中畢業
    1979年九州大學醫學院畢業
    1983年九州大學醫學部腦神經內科助教
    1985年得到醫學博士(九州大學)、芝加哥・洛優拉大學神經内科客座研究員
    1987年九州大學醫學院腦研生理助教
    1991年同校腦研臨床神經生理講師
    1999年起,任職於同大學醫學研究所腦研臨床神神經生理學教授至今

    因對不可思議的人腦很有興趣,故開始研究腦波、誘發式腦波、腦磁波圖像等最尖端科技的計測裝置,以期更了解腦神經波組織的構造;也和心理學和工學等其他領域合作,進行大腦的研究工作,以便對病情診斷的預防和治療有所助益。可說是臨床腦波研究的第一人。

    著有《注意「腦波判讀導航」》、《現在開始!神經傳導、肌電圖導航》、《床邊之臨床神經生理學》等、並於英語的專門雜誌,刊載論文逾160篇。曾任醫學研究院副研究院長(2006年~2014年)、醫學研究院生命科學科長(2013年~2014年)。日本臨床神經生理學會理事長(2013年~2017年)。國際複合醫學會理事長、認知神經科學學會理事、日本癲癇病學會理事、日本神精學會代議員。

    譯者簡介

    張玲玲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筑波大學,攻讀民間故事研究,最後在出版這個行業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曾任好時年出版社翻譯兼編輯,英文漢聲雜誌社編輯,遠流出版社兒童部副總編輯,洪健全文教基金會出版部主任,現任格林文化副總經理。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3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