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是「研究流行病的學問」
副總統陳建仁專著,理解臺灣流行病學發展的代表性著作
★2020年底前,本電子書每售出一冊,將捐贈NT$15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專用。
愛吃海鮮,竟是長期頭痛的原因? 不菸不酒生活單純,卻依然難逃肺腺癌的魔爪? 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原來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 其實,毒物早就侵蝕了你的健康,你卻渾然不覺!
★公衛學者的思與辨;流行病學家的見與議──陳建仁院士以研究逾三十年的因果螺旋理論, 帶領我們探索流行疾病的病因、如何有效管控疫情蔓延,同時剖析日常事件中的前因後果,思辨問題的真相與本質。 ★誤解都來自於錯誤的因果判斷! 所有事件的發生都其來有自,正確掌握原因,就可以有效控制謬誤產生。 ...
獲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衛報》評審盛讚:(本書)應該提名「僅此一部作品獎」! 穆克吉:「寫《萬病之王》耗盡了我所有故事,沒收了我通往寫作國度的護照,扣押了我未來做為作者的權利,我再沒有事物要說了。」
僅僅幾奈米的病毒,卻是人類的千年宿敵。 我們擺脫不了病毒的致命威脅,該如何自保? 臺灣第一本病毒專書,解析臺灣在對抗病毒的攻防中, 學到什麼、做對什麼、未來如何戰勝病毒。
日本亞馬遜書評4.6高分盛讚! 前日本自衛隊資深心理教官、諮商心理師專業合著 你不是孤軍奮鬥!努力後,短暫的黑夜終會迎來和煦的白日
本身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及三十多年治療創傷患者的臨床經驗,提出對於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我們的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時間凍結了,危險彷彿永遠不會結束。於是杏仁核隨時發...
當個「聰明」患者,比當個醫生眼中的「好」患者, 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年度健康好書 國泰金控、中華民國腎臟病協會、威肯保險……眾多企業內部讀書會指定用書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過高、肥胖、痛風、 便祕、胃潰瘍、頭痛、腰痛、過敏、失眠、自律神經失調…… ...
憂鬱不是你的心理出問題,而是你的大腦發炎了。 了解大腦和免疫系統互動的方式,能幫助我們從根源解決憂鬱及其它腦部神經疾病。 《週日泰晤士報》暢銷書/英國亞馬遜書店4.6顆星
本書從作者尋找病因漫長而煎熬的心路歷程出發, 針砭社會和學界對慢性疾病的歧視與無知, 也從醫病雙重角度探索療癒的可能。
★心理諮商師梁秀眉獨門性治療方法大公開!搭配個案分析,全面拯救你的男言之隱。 ★性功能障礙是這個時代的文明病;走進性治療診療室,認識陽痿、性成癮等性功能障礙的成因與自助方法,並覺察己身的性智慧,增進伴侶關係,享受性愉悅。 ★音樂人許常德、亞洲首部性治療影集《今夜一起為愛鼓掌》執行製作人曾馨儀專文...
寫給成人ADHD、ASD及SLD個案的最佳入門書! 就算是長大後才確診,也有機會透過本書,輕鬆過日子! 提供34種常見情境,以臨床經驗融合大量圖說, 完整解決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難!
醫生教的最強減脂法! 不用忍耐也可以變瘦! 為什麼脂肪會囤積,為什麼脂肪這麼恐怖?內臟脂肪放著不管,就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3大慢性病!值得慶幸的是,內臟脂肪「容易囤積,也容易消除」只要跟著本書「照著做」,你就能輕鬆擺脫內臟脂肪,健康迎接每一天! ◎不運動就能消除內臟脂肪...
第一本由失智症患者本人撰寫,囊括食衣住行的失智症全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 ★亞馬遜分類榜榜首 在臺灣,65歲以上的老人中,每13人就有一位患有失智症。我們對這個疾病一如所知,只知道恐懼以及各種偏方,但是失智症真的那麼可怕嗎? 本書作者溫蒂.蜜雪兒在58歲被診斷出患有早發性失...
得跑多遠,才能把一個甜甜圈的熱量完全燃燒?咖啡或其他超級食物真能「促進」新陳代謝? 運動不會讓你瘦?讓人大吃一驚的「代謝的科學」!
這本書有極大的療癒性! 完全療癒你受傷的身心! 當所有的情緒、關係問題都沉重地壓到自己身上時, 該如何讓一顆受傷的心獲得真正的自由?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CPTSD相關議題暢銷Top1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8顆星好評支持 ★全面性的分類與說解,直接點破會輕易忽略的心理創傷 ...
★身心醫學重要經典,德文版出版35週年,重新修訂上市! ★加州整合學院指定閱讀,扭轉多年來人們對「健康」、「疾病」與「治療」的看法! ★附身體部位與心理象徵意義一覽表,身心對應關係一目了然!
除了手術、化療和放療,抗癌一定要運動! 針對癌症療程各階段設計的21天運動計畫+5大生活指引 全面提升體能與抗癌力 ▎要癌症患者「休息、放鬆、躺著少動」的時代已經結束 ▎ ▎最新科學研究給癌友的首要建議是「要好就要動」! ▎ 運動腫瘤醫學研究先驅施密茨博士根據最新科學證據,針對抗癌各個階段──從...
★ 系列暢銷160,000冊!亞馬遜網路書店分類Top100 ★ 「直擊癌友焦慮的一本書!寫出所有在診間得不到的解答」 《癌症醫師的真心話》新裝封面版 日本抗癌名醫中山祐次郎執醫十七年,執刀超過兩千台手術, 並在日經商務、Yahoo新聞、NHK開設醫療專欄、擔任醫療顧問。 擅長以「看得...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肆虐全球,民眾關心自身健康,對於流行病的生成也有更多的關注。
《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是副總統陳建仁,同時身為臺灣著名流行病學專家所出版之專著。陳建仁教授指出,流行病學面對的問題,乃因人類日常生活的錯綜環境,致使疾病生成充滿複雜性、不確定性、無法操控性。流行病,可指各種疾病,當發生率或死亡率超出一般平均值而達流行狀態時,便可歸為流行病的範圍,從早期傳染病、到今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等皆囊括其中。因此需自族群、時間、地方的病例比較間,「藉著嚴謹的觀察或實驗,以及縝密的因果邏輯推理」來進行描述、診斷、治療,以達預防的工作。
本書清晰勾勒出流行病學這門當今愈顯重要的跨學科領域,並詳述流行病學概論、疾病自然史與致病模式、假說與辯證方法、生命統計與疾病偵查,以至群體與個人層次的分析,更援引了臺灣流行病史上的多個重要案例。當二十一世紀面臨SARS、新冠肺炎等新一波流行病挑戰,在生活環境更形複雜的今日,《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不僅顯露陳建仁教授參與公共衛生體系建制的思考基礎,亦揭示了面臨流行病爆發時,因應情況而防疫布署的相關作業,透過理解臺灣流行病學發展的脈絡,指引保護自我健康的最佳途徑。
----
作者簡介
作者:陳建仁
1951年出生於高雄縣旗山鎮,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並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專長為流行病學、人類遺傳學、公共衛生及預防醫學。
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流行病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以及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衛生署署長、國科會主委。現為中華民國第14任副總統。
陳建仁長期致力於流行病學研究,對臺灣的衛生防疫和科技發展有傑出貢獻,是國內流行病學界教父級人物。曾獲頒教育部學術獎及國家講座、中央研究院院士、總統科學獎、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以及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Cutter預防醫學講座、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nowledge for the World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